導航: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閱讀教育文獻綜述

英語閱讀教育文獻綜述

發布時間:2021-01-23 07:13:59

『壹』 有關英語閱讀策略的的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貳』 英語畢業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的

持續性交際法對商務英語學習者口語和能力提高的研究分析
商務英語中模糊語言的應用及其語用分析
從功能對等角度看商務英語翻譯
基於學生需求分析的商務英語專業英語課程設置研究
英語商務付款信函中言語行為的語用策略研究
合作學習理論在商務英語談判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商務英語對話中的會話含義研究
基於體裁分析的教學法在商務英語信函作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校電子商務專業英語課程模式的調查研究
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成人商務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商務英語作中介語錯誤分析的研究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翻譯
商務英語網路課件的評估:TMM個案研究
商務英語中復合形容詞的研究
圖式理論在商務英語口譯中的應用
英語商務談判中模糊語的順應論闡釋
語域理論與英語商務合同漢譯
關聯理論在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商務談判英語的人際意義研究
基於體裁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英語商務報告的語體分析
商務英語閱讀策略和詞彙策略相關性研究
教師反饋對提高商務英語作準確性作用的研究
功能加忠誠模式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啟示
商務英語信函的詞彙特點研究
商務英語詞彙的一詞多義現象研究
劍橋商務英語證書考試中句子填空的銜接分析
論任務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作教學中的運用
商務英語報憂類信函的人際意義研究
商務英語電子郵件的體裁特徵研究
商務英語信函翻譯的語用充實策略
任務型語言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商務英語中的應用研究
跨文化情境下商務英語口譯研究
基於文化圖式理論下的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研究
遷移理論在大學商務英語口語中的應用研究
商務英語中帶連字元復合形容詞的認知研究
關聯順應模式下的商務英語翻譯

『叄』 急求關於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的文獻綜述。很急,哪位恩人能救救我呀我萬分感謝!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的語言是沒有的.學習語言不是目回的,而是達到掌握答進行文化交流的手段和途徑,脫離了文化交流這一目的,語言學習就等於無的放失.語言是傳達文化背景與知識的運載工具,因而文化背景與知識積累同時又是掌握語言的基礎.閱讀教學事實上把語言這個載體的教與學和語言載體之內文化信息的教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了.閱讀教學在語言教學中起著重要的文化導入作用.

『肆』 本科論文文獻綜述

為什麼讀文獻?
(從Ph.D到現在工作半年,發了12篇paper,7篇first author.)我現在每天還保持讀至少2-3篇的文獻的習慣。讀文獻有不同的讀法。但最重要的自己總結概括這篇文獻到底說了什麼,否則就是白讀,讀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明白,一合上就什麼都不知道,這是讀文獻的大忌,既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導致以後不願意讀文獻。

1. 每次讀完文獻 (不管是細讀還是粗讀),合上文獻後,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就從abstract,conclusion里找,並且從discuss里最好確認一下。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過關了。take home message其實都不會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發現你需要記得很多,那往往是沒有讀到重點。
2. 擴充知識面的讀法,重點讀introction,看人家提出的問題,以及目前的進展類似的文章,每天讀一兩篇,一個月內就基本上對這個領域的某個方向有個大概的了解。讀好的review也行,但這樣人容易懶惰。
3. 為了寫文章的讀法,讀文章的時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時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識的記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誰,哪篇文章,哪個期刊,這樣以後照貓畫虎寫的時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裡半天琢磨出一個句子強的多。當然,讀的多,寫的多,你需要記得句型就越少。其實很簡單,有意識的去總結和記億, 就不容易忘記。

研究生怎麼看文獻,怎麼寫論文
一、先看綜述
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知道已經做出什麼,自己要做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范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

二、有針對地選擇文獻
針對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論文來讀,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從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邏輯推論,學習技術方法。
1.關鍵詞、主題詞檢索:
關鍵詞、主題詞一定要選好,這樣,才能保證你所要的內容的全面。因為,換個主題詞,可以有新的內容出現。
2. 檢索某個學者:
查SCI,知道了某個在這個領域有建樹的學者,找他近期發表的文章。
3. 參考綜述檢索:
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
4.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
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三、如何閱讀文獻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說是一個論文的窗口。多數文章看摘要,少數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並不多,過分追求全文是浪費,不可走極端。當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對的。多數文章題目、摘要簡單瀏覽後,直接把幾個Figure 及Title 與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讀全文:讀第一遍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爭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為讀論文的目的並不是學英語,而是獲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後思維會非常混亂,往往讀完全文不知所謂。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將生字標記,待通讀全文後再查找其意思。
3.歸納總結:較長的文章,容易遺忘。好在雖然論文的句子都長,但每段的句數並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個片語標一個標題。
4.確立句子的架構,抓住主題:讀英文原版文獻有竅門的。我們每個單詞都認識讀完了卻不知他在說什麼,這是最大的問題。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關系連詞,他們承上啟下引領了全文。中國人喜歡羅列事實,給出一個觀點然後就是大量的事實,這也是中文文獻的特點,我們從小都在讀這樣的文章,很適應。西方人的文獻注重邏輯和推理,從頭到尾是非常嚴格的,就像GRE 裡面的閱讀是一樣的,進行的是大量重復、新舊觀點的支持和反駁,有嚴格的提綱,尤其是好的雜志體現得越突出。讀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題,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無用信息可以一帶而過,節約你大量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5.增加閱讀量:由於剛剛接觸這一領域,對許多問題還沒有什麼概念,讀起來十分吃力,許多內容也讀不懂。後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最後可以融匯貫通。所以,對新手而言,應當重視閱讀文獻的數量,積累多了,自然就由量變發展為質變了。

四、提高閱讀的效率
1.集中時間看文獻:
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印象。
2.做好記錄和標記:
復印或列印的文獻,直接用筆標記或批註。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獻,可以用編輯器標亮或改變文字顏色。這是避免時間浪費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則等於沒看。
3.閱讀順序:
根據閱讀目的選擇合適的順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ction,然後看discussion,最後看result 和method(結合圖表)。

五、文獻的整理
1.下載電子版文獻時(caj,pdf,html),把文章題目粘貼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號)
2.不同主題存入不同文件夾。文件夾的題目要簡短,如:PD,LTP,PKC,NO。
3.看過的文獻歸入子文件夾,最起碼要把有用的和沒用的分開。
4.重要文獻根據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編號,然後按名稱排列圖標,最重要的文獻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獻要注意追蹤。運氣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線索;運氣不好,發現別人搶先了。據此修正你的實驗。

六、英文文章寫作(閱讀文獻的副產品)
1.平時閱讀文獻,注意總結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注意,文獻作者必須是以英文為母語者,文獻內容要與你的專業有關)。
2.找3-5篇技術路線和統計方法與你的課題接近的文章,精讀。

論文各部分讀法有講究
本人英語基礎不好,沒過六級,所以在碩士的時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獻很少,現在想想很後悔,2 年的時間少學了很多東西。上了博士,自己給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開始打算硬著頭皮咬著牙很不情願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獻,一開始看比較慢,有些很難理解,到現在大約仔細閱讀了100 篇外文文獻,泛讀了100 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淺,現在基本不怎麼看中文的了,確實也覺得外文的質量就是高(也有湊數的爛文章),現在自己寫外文的也很順手了。談幾點自己的體會。我是材料專業的。

1.先找5篇跟自己論文最相關的外文文章,花一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的看,反復看,要求全部讀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和老師交流一下。一個月以後你已經上路了。
2.如何讀標題:不要忽視一篇論文的標題,看完標題以後想想要是讓你寫你怎麼用一句話來表達這個標題,根據標題推測一下作者論文可能是什麼內容。有時候一句比較長的標題讓你寫,你可能還不會表達。下次你寫的時候就可以借鑒了
3.如何讀摘要:快速瀏覽一遍,這里主要介紹這篇文章做了些什麼。也許初看起來不好理解,看不懂,這時候不要氣餒,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也許你都明白了。因為摘要寫的很簡潔,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條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圖的時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讀引言(前言):當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領域的一些情況,看引言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紹性的東西,寫的應該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獻多了以後看這部分的內容就很快了,一掃而過。有些老外寫得很經典得句子要記下了,下次你寫就可以用了。
5.如何讀材料及試驗:當你文獻看多了以後,這部分內容也很簡單了,無非就是介紹試驗方法,自己怎麼做試驗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如何看試驗結果:看結果這部分一定要結合結果中的圖和表看,這樣看的快。主要看懂試驗的結果,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結構描述一些數字的結果)。有時看完以後再想想:就這么一點結果,別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寫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頁就說完了?
7.如何看分析與討論:這是一篇文章的重點,也是最花時間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後不急於看分析討論。我會想要是我做出來這些結果我會怎麼來寫這部分分析與討論呢?然後慢慢看作者的分析與討論,仔細體會作者觀點,為我所用。當然有時候別人的觀點比較新,分析比較深刻,偶爾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當你看的多了,你肯定會看的越來越懂,自己的idea 越來越多
8.如何看結論:這個時候看結論就一目瞭然了,作後再反過去看看摘要,其實差不多
9.把下載的論文列印出來,根據與自己課題的相關性分三類,一類要精讀,二類要泛讀,三類要選擇性的讀。分別裝訂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獻千萬不要丟在一邊不管,3-4 個月一定要溫習一遍,可以根據需要,對比自己的試驗結果來看
11.學會記筆記,重要的結論,經典的句子,精巧的試驗方案一定要記下來,供參考和學習
12.有些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文獻,可以批判性的閱讀。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試驗多的話,你應該有這個能力判斷誰的更對一點。出現試驗方法相同,結論不同的原因有下:試驗方法描述不詳細,可能方法有差別;試驗條件不一樣;某些作者誇大結果,瞎編數據
13.有時間還是多看點文獻吧,最好定個目標:在學術上超過自己的老闆。因為老闆一般不看文獻,他們都是憑經驗做事,很多新東西他們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闆會覺得你很厲害。反正我覺得多讀了,讀起來就快了,而且也會慢慢喜歡上看外文文獻,收獲自然也就多了。
讀研的三年時間里,實驗做得不是很多,文獻倒是讀了不少。原因呢,可能是老闆也發現了我這個人屬於那種眼高手低的人,乾脆就讓我做個文獻閱讀器了。從研一到現在每當老闆腦子里出來一個想法,出來幾個關鍵詞,好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交給我查閱和整理文獻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發在論壇里的幾個ppt,關於光催化、無鉛壓電陶瓷,微波介質陶瓷,納米ZnO,此外關於Raman 光譜、多鐵性材料。
算起來前前後後看過——當然只能說看過,因為大部分都只是走馬觀花,沒有精讀——的文獻應該不下三四百篇了。我估計每個方向單拿出來寫個中文綜述都差不多夠了,可惜中文要版面費,想來老闆也不會給出說了這么多廢話,進入正題吧。有人也許會問,你是怎麼看文獻的,特別是一個以前沒有接觸的陌生領域。我的方法是,先看中文綜述,然後是中文博士論文,而後是英文綜述,最後是英文期刊文獻。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中文綜述,你可以首先了解這行的基本名詞,基本參量和常用的制備、表徵方法。
我覺得這點很重要,因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話,一些基本名詞如果簡單的想當然的翻譯,往往會將你引入誤區或造成歧義。同時中文綜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參考文獻,這就為後續的查找文獻打下一個基礎。
中文博士論文,特別是最近幾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緒論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於一篇綜述的。因為它會更加詳細的介紹該領域的背景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裡面往往會提到國內外在本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幾個科研小組的相關研究方向。通過閱讀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個脈絡。
英文綜述,特別是那種invited paper或是發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領域的牛人們寫的。對此要精讀,要分析其文章的構架,特別要關於作者對各個方向的優缺點的評價以及對缺點的改進和展望。通過精讀一篇好的英文綜述,所獲得的不只是對本領域現在發展狀況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學會很多地道的英文表達。最後就是針對自己的課題查找閱讀相關英文文獻了。現在各大學圖書館裡面的資料庫都比較全,即使沒有也可以通過網路上多種手段獲取文獻了。所以說文獻的獲取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查什麼樣的文獻和怎麼具體閱讀整理文獻。根據我的體會,我覺得有以下四類英文文獻是我們所需要的:
1、本領域核心期刊的文獻。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這里也不能一概唯if 論了。比如說陶瓷類的核心期刊美陶的IF 也不過1.5 幾,但上面的文章特別是feature artical 還是值得仔細閱讀的。當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這個就要靠學長、老闆或者網上戰友的互相幫助了。
2、本領域牛人或者主要課題組的文獻。每個領域都有幾個所謂的領軍人物,他們所從事的方嚮往往代表目前的發展主流。因此閱讀這些組里的文獻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點。這里有人可能要問,我怎麼知道誰是牛人呢?這里我個人有兩個小方法。第一是在ISI 檢索本領域的關鍵詞,不要太多,這樣你會查到很多文獻,而後利用ISI 的refine 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發表的論文數量比較多,原則上一般發表論文數量較多的人和課題組就是這行里比較主要的了。還有一個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領域有哪些比較規模大型的國際會議,而後登陸會議主辦者的網站一般都能看到關於會議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為邀請報告的報告人一般來說都是在該行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呵呵
3、高引用次數的文章。一般來說高引用次數(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話)文章都是比較經典的文章,要麼思路比較好,要麼材料性能比較好,同時其文筆應該也不賴的話。多讀這樣的文章,體會作者對文章結構的把握和圖表分析的處理,相信可以從中領悟很多東西的。
4、最後就是當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識,開始做實驗並准備寫論文的時候需要看的文獻了。我個人的經驗是,首先要明確一點,你所做的實驗想解決什麼問題?是對原有材料的改進還是創造一種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備方法,還是採用新的表徵手段或是計算方法。明確這一點後,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獻了。而且往往當你找到一篇與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後,通過ISI 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獻和它引用的文獻,從而建立一個文獻樹,更多的獲取信息量。

此外,我想提到的一點就是關於文獻的整理。很多時候大家下文獻都是很盲目,抱著一種先下來再說的思想。往往下來的文獻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碟空間。不經過整理歸類的文獻就不是自己的文獻,那根據什麼來分類呢?
我有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適用於那些擁有大量未讀文獻的。就是只關心三點:文章的前言的最後一部分(一般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依據和方法),文章中的圖表(提出採用的表徵方法以及性能變化)和結論(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改進)。
當然,如果全部精讀相信工作量也不小。我的看法是盡可能用50個字左右來歸納文章,說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進某個性能或提出某種方法)+表徵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結論(如產物的性能)。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後,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

『伍』 求英語文獻綜述閱讀教程PDF以及翻譯,謝謝

去web of science可以找到很多英文文獻

『陸』 如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開題報告採用的技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而論文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論文開題報告 做的細致程度。論文開題報告做的細致,前期雖然花費的時間較多,但寫起論文來就很順手,能夠做到胸有成竹,從而保證論文在規定的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但如 果不重視論文開題報告,視論文開題報告為走過場,寫起論文來就會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彎路,也很難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一、論文開題報告的意義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獻調研後寫成的關於學位論文選題與如何實施的論述性報告。論文開題報告既是文獻調研的聚焦點,又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展開的散射點,對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寫論文開題報告的目的,是要請老師及專家們幫忙判斷一下所研究的選題有沒有價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因此論文開題報告就要 圍繞研究的主要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或闡述的主要觀點),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為主要內容。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往往在論文開題報告中花費大量筆墨敘述別人的研究成果,談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時,往往寥寥數語一筆帶過。這樣,不便於評審老師指導。

二、如何寫論文開題報告

(一)論文開題報告的前提——通過理論思維選擇課題

在工作實踐中,發現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選題不合適。有的提出的問題太過「平庸」,有的選題范圍太大,研究內容太多、太寬泛, 提出的問題不切合碩士生的實際,實踐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如有的學生提出的論文題目:「新型中性鎳催化劑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選題 有意義,有創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較正確,但論文選題范圍太大,研究內容對於一個碩士生來說明顯偏多,無法按時完成。因此應重新確定研究內容,注重項目 的可操作性。

那麼如何選擇研究問題呢?這里要強調的是通過理論思維來發現研究問題。

理論是由一系列前設和術語構造的邏輯體系,特定領域的理論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疇和研究範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視角和範式下,理論才能夠對話。只有通過對話,理論才能夠發展。碩博論文要想創造新理論很難,多數是在既有理論的基礎上加以發展。

其次,選擇問題是一個「剝皮」的過程,理論問題總是深深地隱藏在復雜的現實背後,而發現理論問題,則需要運用理論思維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鍛煉 和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學習中,不斷總結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體是從哪些視角來分析和研究問題,運用了哪些理論工具和方法,通過學習和總 結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思維能力,從而選擇具有學術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並與國家經濟建設及導師承擔的科學研究項目緊密結合的研究問題。

(二)做好文獻綜述,為論文開題報告打好基礎

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會上,出現的普遍問題是對文獻的研讀不夠,對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夠深入,對研究方向上國內外的具體進展情況了解不夠全面、詳細, 資料引用的針對性、可比性不強。有很多學生沒有完全搞清論文開題報告與文獻綜述的區別,他們的論文開題報告有很多僅僅是對前人工作的敘述,而對自己的工作 介紹甚少。

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包括:國內外現狀;研究方向;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參考依據。這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同時,文獻綜述還是評論性的,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要想寫好論文開題報告,必須認真研讀文獻,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個初步的了解,知道別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的切入點,因此,文獻調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會相當程度地影響論文開題報告的質量,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客觀基礎。

(三)論文開題報告的格式及寫作技巧

1.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一個清晰的選題,往往已經隱含著論文的基本結論。對現有文獻的缺點的評論,也基本暗含著改進的方向。論文開題報告就是要把這些暗含的結論、論證結論 的邏輯推理,清楚地展現出來。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步驟:課題選擇—課題綜述—論題選擇—論文開題報告。論文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選題的意義;研究 的主要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闡述的主要觀點);研究(工作)步驟、方法及措施;畢業論文(設計)提綱;主要參考文獻。為了寫好論文開題報告,江蘇工業 學院研究生部專門出台了詳細的規定,規定論文開題報告的一般內容包括:

(1)論文開題報告——課題來源、開題依據和背景情況,課題研究目的以及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2)論文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在閱讀規定文獻量(不少於50篇,其中外文文獻佔40%以上)的基礎上,著重闡述該研究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同時介紹查閱文獻的范圍以及查閱方式、手段。

(3)論文開題報告——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學術構思、研究方法、關鍵技術、技術路線、實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難點、解決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預期目標。

(4)論文開題報告——擬採用的實驗手段,所需科研和實驗條件,估計課題工作量和所需經費,研究工作進度計劃。

(5)論文開題報告——主要參考文獻,列出至少10篇所查閱參考的文獻。

2.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技巧

(1)提出問題注意「層次」

選題是撰寫學術論文的第一步,選題是否妥當,直接關繫到論文的質量,甚至關繫到論文的成功與否。不同於政策研究報告,學術文章聚焦理論層面、解決理 論問題。有的學生的選題不具有新穎性,內容沒有創新,僅僅是對前人工作的總結,或是對前人工作的重復。在選題時要堅持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則。在提出問題時,要以「內行」看得懂的術語和明確的邏輯來表述。選題來源包括:1、與自己實際工作或科研工作相關的、較為熟悉的問題;2、自己從事的專 業某問題發展迅速,需要綜合評價;3、從掌握的大量文獻中選擇反映本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或新動向的題目。

所選題目不宜過大,越具體越容易收集資料,從某一個側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準主流文獻,隨時整理
文獻資料是撰寫好學術論文的基礎,文獻越多,就越好寫,選擇文獻時應選擇本學科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選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學性; 選擇文獻應先看近期的(近3~5年),後看遠期的,廣泛閱讀資料,有必要時還應找到有關文獻所引用的原文閱讀,在閱讀時,注意做好讀書卡片或讀書筆記。

整理資料時,要注意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時不是將看過的資料都羅列和陳述出來,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將其提煉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的文獻綜述,也才能寫出好的論文開題報告,進而為寫出好的論文打下基礎。

(3)研究目標具體而不死板

一般論文開題報告都要求明確學位論文的研究目標,但筆者認為,研究目標不宜規定得太死板,這是因為,即使條件一定,目標是偏高還是偏低,往往難於准 確判斷,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個實驗室條件不同,具體研究時條件也不同。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目標體現了研究工作的價值特徵。

三、論文開題報告的質量保證

為了保證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提高論文質量,就必須對論文開題報告進行評價。論文開題報告會由3~5位相關學科的專家對論文開題報告進行評議,與 企業合作的重大科研項目可以聘請1~2位相應企業的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參加,不同學科的論文開題報告的側重點不同。江蘇工業學院研究生部規定學生必須進行 論文開題報告,並規定了統一的格式,設計了專門的論文開題報告評審表,論文開題報告會上研究生應對課題進行詳細匯報,並對專家提問做出必要的解釋和說明。 論文開題報告的成績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記。評審小組成員最後簽名並給出學生是否合格的評審意見,並以百分制打出具體的分數。論文開題報告成績不合格者,不 得進入課題研究。

為了提高論文質量,研究生必須首先從思想上重視論文開題報告,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從各個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養通過理論思維發現研究問題的能力。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工作的開始,良好的開端為優秀的學位論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柒』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文獻綜述

閱讀一直是抄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下面就如何培養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個人的看法: 一、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

『捌』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論文文獻綜述

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小學高年級同學英語學習的重點也從單詞、句型轉化到句子回和語篇。筆者從當今小學閱讀教學答中的學生、教材和教師的現狀為出發點,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為根本宗旨,進而提出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

『玖』 英語高手我的論文是淺談小學生英語口語的培養 要先寫開題報告 那個文獻綜述怎麼寫啊

原則上是的,但是各個學習哦可能在一開始開題的時候不會這么要求。不過如果你參考的是中文書目的話,只寫中文就可以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課程,在裡面也可以學到多的東西,而且你也可以成為宣傳員的。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醫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臨床科研選題及進行臨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後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於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選題。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述」,「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於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麼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疾病、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特別是實習同學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於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後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選定題目後,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於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前面的有關章節已經介紹,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復。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後,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於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三、注意事項

由於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於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准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文獻綜述範文之一

制度與經濟發展和增長理論綜述

摘要:
關鍵詞:(略)

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制度的起源、制度變遷與創新、國家制度供給一起被稱為是新制度經濟學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義上,制度的起源、變遷與創新、供給與需求都與經濟發展和增長相關。從結論上說,有效率的制度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無效率的制度會抑制甚至阻礙經濟增長和發展。
一、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回瞻
1.馬克思經濟增長理論中關於制度的論述
馬克思認為,沒有抽象的生產,也沒有離開制度(馬克思的提法是生產關系,實質上就是制度)的生產力及其發展。生產力總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組織和運行的。先進的生產關系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落後的生產關系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一個持續一定時間跨度的相對穩定的生產關系(制度框架)為生產力提供了一個相應發展的制度「空間」,這對許多經濟學家研究制度與經濟增長和發展關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啟示。
2.西方經濟增長理論主要流派的論述
(1)模型派
他們認為:社會經濟的增長或發展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配置、疊加和質變的結果。他們將各種增長要素作為自變數,把經濟增長(通常用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為因變數,確定函數關系,建立各種經濟增長模型,解釋經濟現象。最著名的有哈羅德=多馬經濟增長模型,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爾多、羅賓遜、帕西內蒂等人倡導的劍橋經濟增長模型。這些經濟增長模型實質上只是說明了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中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力求使得產出決定的總需求的增長要與生產產品的總生產能力匹配,逐漸強調了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忽視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結構派
他們認為,經濟增長和發展既是一國經濟量(總量與均量)和能力的增長與擴張過程,也是一國經濟結構的轉換過程。主要有劉易斯等的「二元結構論」;納克斯的「貧困循環論」;由「投資不可分性」而產生的羅丹的「大推進論」;錢納里等人主張的「發展型式」理論;以及「兩缺口理論」,以及「平衡與不平衡增長」的理論等等。在這一流派中,已經隱含著制度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劉易斯的「二元結構」理論尤為明顯。因此,有人甚至將劉易斯劃為新制。
(3)階段派
代表人物是羅斯托,他將經濟發展劃分為六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准備條件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不難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來越明顯。
(4)因素派或起源派
這一流派中,丹尼森將經濟增長的因素劃分成為兩大類:生產要素投入量和生產要素生產率。細分為八個方面,(有人歸納為7個)即:使用的勞動者的數量及結構;工作小時;使用勞動者的教育程度;資本存量的規模;知識的狀態;分配到無效使用中的勞動的比重;市場規模;短期需求壓力的格局和強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為什麼增長率不同:戰後幾個西方的經驗》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習慣稱為丹尼森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引發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各個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以通過模型進行計算,但是,是什麼原因(因素)將這些因素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第二個問題:將應該計算的因素計算之後,仍然存在「剩餘」或「余值」,即所謂「剩餘溢出」,那麼,這些「余值」應該歸入到哪個因素?
而庫茲涅茨強調需求結構的高改變率對現代經濟增長中生產結構的高轉換率影響巨大。它會引起創造新產品的技術高新與發明,促進新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最終促進現代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速度。
(5)新增長理論派
主要有羅默的「收益遞增經濟增長模式」;盧卡斯的「專業化人力資本積累增長模式」;鮑依德的「動態聯合體資本增長模式」;阿溫楊的「創新與有限度的邊干邊學模式」等等。這些理論不僅將知識和人力資本因素引入經濟增長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長理論確認了制度與政策對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並總結出了一套政策來促進經濟發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質資本的投資;保護知識產權;支持研究與開發工作;實行有利於新思想形成並在世界范圍內傳遞的國際貿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場上的大的扭曲等。
(6)勞動分工演進派
楊小凱為代表的這一學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先天不足,即,將社會的產業結構或分工狀態當作固定不變的因素,然後研究資源在其中的最優配置,然後構建了分工演進模式解釋經濟增長。他們認為,當人們經驗不多時,生產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費用,人們只有選擇自給自足。通過實踐學習,生產率提高,能夠付得起交易費用,因而,人們開始選擇高一級的分工與專業化水平。而這種通過專業化學習會加速學習速度,從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費用。這個正反饋(良性循環)將使勞動分工自發地演進。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產力正是因為專業化造成了某種信息不對稱,賣者對於自己生產的產品知之甚多,而作為買者卻知之甚少。
楊小凱等人的分工演進理論模式給我們有兩點啟示:
啟示一:促進分工與交易以及知識的發展對經濟增長和發展極為重要。
啟示二:一國的制度創新,應當朝促進分工、降低交易費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發展。
(7)「反增長」或「零增長」派
以米多斯為代表的經濟學家認為人類經濟增長和發展付出的代價太大,因此主張反增長或增長價值懷疑論;米多斯將人口增長、糧食供給、資本投資、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連接成為一個「反饋迴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為了避免世界末日來臨,就必須使主要的經濟增長因素實現「零增長」,因此,該理論被稱為「增長極限論」或「零增長論」。
二、新制度經濟學派的主要論點
1.諾斯的觀點
(1)制度和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關系
新制度經濟學派對制度與經濟發展有創造性貢獻的是諾斯。他關於經濟增長與發展理論的核心論點簡明扼要,即,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是制度因素,一種提供適當的個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財產關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據是,在傳統經濟學中,市場的運作被假定為完備的信息、明確界定的產權條件和零成本的運行過程。人們在市場交易的過程被過濾為單純的價格機制的操作,就連為達成交易而搜尋信息的費用也不存在了。在這一模式分析邏輯下,其它一些協調組織與組織經濟活動的「制度」和「組織」被看成無足輕重。如果用傳統經濟學分析方法無法解釋1600年到1850年海洋運輸業在技術上並無多大進步的情況下,生產率卻有較大幅度提高的現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視。制度的功效在於通過一系列的規則來界定交易主體間的相互關系,減少環境中不確定性和交易費用,進而保護產權,增進生產性活動,使交易活動中的潛在收益成為現實。
諾斯指出:制度環境是一系列用來確定生產、交換與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會、法律規則,制度安排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方式的規則,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規則,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用以約束個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制度不同於體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訂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制度框架約束著人們的選擇集。既然這些規則不僅造就了引導和確定經濟活動的激勵系統,而且決定了社會福利與收入分配的基礎,那麼,制度結構在靜態上就決定了一個經濟實體及其知識技術出路的增長率。諾斯認為:許多經濟學家將創新、規模經濟、教育、資本積累和知識進展等等歸入經濟增長的原因,其實就是經濟增長本身。而引起經濟增長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變遷。制度變遷是從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過程。在各種因素使潛在的外部利潤在現有的制度安排下無法實現時,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認為,除非現行的經濟組織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則,經濟增長不會簡單發生。進而,諾斯對制度的供給與需求進行了分析,當制度的供給與需求相一致時,達到制度均衡。這種制度均衡的實現條件是制度供給者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即MR=MC。據此,諾斯提出了構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標准或原則是使得新機制(制度)下個人收益率與社會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國家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
國家並非「中立」的,國家決定產權結構,而經濟增長有賴於明確的產權,但在技術和現有的組織制約下,產權的創新、裁定和行使代價都極為昂貴,因此國家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提供產權保護與強制力的制度安排應運而生,以維護經濟增長和發展,並最終對造成經濟的增長、發展、衰退或停滯的產權結構的效率負責。
(3)意識形態理論
意識形態的特徵有三個:
第一,意識形態是節約機制,通過它,人們認識了他們所處環境,減少了「試錯」成本。
第二,意識形態會通常與個人觀察世界時對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倫理評價交織在一起,也就是說有時會在相互對立的理論和意識形態中作出選擇。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評價等。
第三,當人們原有的觀念或經驗與意識形態不符時,他們就會改變試圖其意識形態,來發展一套更加適合其觀念或經驗的新的理性選擇。
因此,意識形態是影響制度安排和經濟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2.國際經濟增長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維持經濟增長和提高經濟效率兩大難題,而問題的根源在於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尋租。
(2)制度安排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首先,制度通過影響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會交易的基本規劃而擴展了人類的選擇,即經濟發展的目標。其次,制度「矯正價格」的努力成效,即對經濟發展的基本的和長期貢獻。再次,盡管技術創新會推動經濟發展,但在發展中國家技術創新依賴於促進創新、界定產權和契約關系或分擔外在風險的各種制度安排。
(3)從制度的供給與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創新需求產生於經濟中無效率的增多、技術變化、市場特徵以及確立個人與集團維護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給依賴於立法秩序、制度設計成本及尋找可選擇目標的知識基礎。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確立以立法秩序為核心的制度環境,塑造市場力量以驅動創新。
(4)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根本問題是缺乏發展市場經濟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穩定的道德、產權的界定、人力資本的供給、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擔風險的法規等。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如何使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制訂一套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防止尋租、以權謀私和欺詐行為,為市場經濟運作製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環境,才是實現市場經濟順利轉型並高效運作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三、簡單的評述及問題
1.諾斯將制度因素納入經濟增長的框架,把制度作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數,應用現代產權理論說明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指出制度變遷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對經濟學發展作出了貢獻。
2.新制度經濟學派方法的應用的影響越來越廣泛,許多原來對制度不以為然的經濟學家廣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經濟學家們的分析方法,普遍認為,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不僅只關注資本積累、技術引進、資金籌集、產業結構優化、就業的改善等等純經濟方面的因素,而更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對於經濟增長的促進或阻礙作用上。
3.將制度因素納入經濟增長和發展問題研究的范圍內,大大擴大了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視野,而研究對象也由以前的以資本主義發展中小國家或地區為主轉向發展中的大國。
4.幾個應當深入研討的問題
(1)在許多人看來,制度仍然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將制度因素進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變遷在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怎樣才能加快制度變遷的步伐,促進經濟的發展。
(3)在信息化時代,信息的獲取已經非常容易,那麼,新制度經濟學派的理論基石之一的交易費用的地位是否會動搖。
新制度經濟學派的許多觀點越來越多地為人們所接受,其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上述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新制度經濟學派及其追隨者,有待於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C諾斯,陳郁、羅華平等譯:《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1991
[2][美]科斯、諾斯等:《財產、產權與制度變遷》[M],上海三聯書店,1991
[3]國際經濟增長中心V奧斯特羅姆和D菲尼,H皮希特編,王誠等譯:《制度分析與發展的反思:問題與選擇》,商務印書館,1992
[4]張宇燕:《經濟發展與制度選擇:對制度的經濟分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5]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林業發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6]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
[7]李悅:《產業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8]羅斯托:《從起飛進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學》[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庫茲涅茨:《各國的經濟增長》[M],商務印書館,1985

閱讀全文

與英語閱讀教育文獻綜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