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怎樣上好英語閱讀課
如何上好英語閱讀課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閱讀是他們大量接觸英語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英語能力的重要方面。那麼在課堂上我們應如何上好英語閱讀,更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善於提出導讀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學生閱讀文章之前,我們要善於提出引導性問題,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和目的性。閱讀導入包括提出問題,引出主題和交待閱讀任務。在學生閱讀前,我們要根據文章的話題,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導入。例如對於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文章,可以採用主題談話法導入文章。在閱讀前老師可間接引出文章的主題,提出一些有關問題,讓學生發表看法,使他們對問題既感興趣,又能正確回答。這樣就把文章由遠而近交給學生閱讀。對於學生一般了解的話題文章,在閱讀前我們可讓學生根據題目或圖片來推測文章的內容,然後讓學生進行簡短討論,以此指導他們帶著who,what,when,where,which,why,how等基本問題去閱讀。對於學生比較生疏的話題文章,老師可以直接明確地提出「導讀問題」,要求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意思,讓他們在閱讀前帶著問題去讀。
二、第一次閱讀要限時閱讀,培養學生略讀和猜讀。
限時是保證學生快速閱讀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求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文章時要限時快速默讀或略讀。例如老師在堂上可這樣提出:「I』ll give you~mintues根據文章的難度及長短適當給出相應的閱讀時間to read the text silently and quickly.Then you should decide which of the three titles is the best for the passage.You can start now.」在限定閱讀時間結束時,老師可向學生提示:「Time is up.Now tell me which one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然後讓學生整體回答或個別回答。在學生得出文章的中心大意後,再讓他們回答導讀問題。
② 如何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
如何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
1.「課堂導入」活動設計
導入活動應盡可能簡潔高效,針對性強,能夠在短時間內激活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時間一般控制在5分鍾以內。常用的活動形式有(1)頭腦風暴 (2)討論(3)提問等,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平台,有效利用與文本話題相關的視聽材料,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2.「整體感知」活動設計
「整體感知」 即把握主旨大意和篇章結構,整體理解文章。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要善於抓文章的標題、主題句和關鍵詞等。例如Book6 Unit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這是一篇雜志文章,主要講述了地球溫度上升的現象和原因,以及不同的科學家對這一現象的不同看法。這篇文章有著雜志文章典型的特徵:有標題,導語,圖表、引言、段落由主題句統領等。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讓學生去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結構脈絡。可設計如下教學活動:
Activity 1: Glance quickly at the magazine artic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o wrote the magazine article?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magazine?
2)What are the two graphs about?
3)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three scientist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4)What do they think about global warming? Do they agree with one another?
5)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article?
Activity 2: Skim the article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Part 1(Para 1)Explain how global warming comes about.
Part 2(Para 2-5)Introce the topic of global warming.
Part 3(Para 6)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global warming?
Part 4(Para7)Different attitudes among scientists towards global warming.
3.「問題探究」活動設計
針對文本的內容、語言結構特徵,設計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抓住主要事實和關鍵信息,揭示文章的深層涵義,鍛煉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例如Book6 Unit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 BUT DOES IT MATTER? 在細讀環節可設計如下教學活動:
Task 1: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List the main ideas and major details.
1)What is global warming?
2)How has this come about?
3)What ar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Task 2:Discuss the question in groups of four: Should we do something about the global warming? You may use some arguments from the article.
4.「語言訓練」活動設計
語言目標的達成需要結合文本語境,貫穿文本的理解過程,盡可能多的在課堂內重現目標詞彙,還可按照呈現——復現——操練——運用的步驟圍繞主題有層次地進行詞彙操練,實現目標詞彙在課堂內的循環。教學活動可以採用猜測新詞,詞彙替換,文段改寫填空練習,也可進行運用詞彙問答、復述、討論或者佳句、佳段賞析背誦等。還以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為例,設計讀後活動如下:
Complete the paragraph about the writer』s first experience of volcano eruption.
I was __fast__ asleep when my bed began __shaking__ and I heard a __strange__ sound, like a train __passing my window. Then suddenly I found my bedroom become as __bright_ as day and red hot lava __fountaining_ hundreds of meters into the air. The next day, two other scientists and I wanted to get close to the __crater_. We put on white protective __suits , __helmets_, big __boots_ and special __gloves_, which made us look like ___spacemen__. We slowly ___made our way__ to the edge of the crater to collect some __lava__ for later study.
總之,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要搞好閱讀教學教師必須充分解讀文本,准確定位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教學活動,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閱讀課的教學效率。
③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設計讀前
首先:
簡化一下問題的意思:
英語教師如何設計課前導入?
回答如下:
對於導入而言,我們首先要明確導入的意義,那就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課中來,同時注意要盡量與本課相關,那麼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導入要有趣味 性。
我們常見的導入方式是溫故知新法和設置情境法,溫故知新法又包括課程復習法和作業復習法,設置情境法又包括教師語言,多媒體和現場模擬。
課程復習法和 作業復習法是比較保守的導入方式,不容易突出亮點,但是這兩種方法能夠突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所以這兩個導入方式也是很實用的。那麼相對應的設置情境 法能夠充分突出導入的亮點,也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剛才提到了教師語言,那麼教師語言可以展現什麼呢?我們可以講一些名人故事,名言警句和生活實例來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比如我們可以用奧黛麗赫本,最近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一舉成名的屠呦呦來導入名人的課,或者講一講自己的衣著服飾,喜歡的運動藉此來導入關 於顏色、服裝、運動的課程。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大家要學會把他們運用到課堂當中來,藉助教師語言的加工和潤色,變成為我們所用的導入。
關於第 二種,多媒體導入方法,可以分為視頻法,圖片法和音樂法,那麼既然考場上並沒有多媒體可供播放,那麼依舊需要老師進行描述,來讓大家知道你播放了什麼樣的 視頻,展示了什麼樣的圖片,這里重點談一下音樂導入。
這里給大家推薦幾首常用的可以用來導入的兒歌和歌謠:
1關於季節:summer winter spring and fall. Spring and fall.summer winter spring and fall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2關於水果: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you .Apple sweet a love to eat.
3關於顏色:red is color for the tomato.yellow is color for the banana.blue is color for the sky and sea we are ,we are little kids little kids.
那麼歌曲導入我們該如何來操作呢?
在這里以季節為例,我們可以讓學生來欣賞一首歌,來猜一猜歌詞的意思。「Hello everyone,I will sing a song to all of you.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song OK?」然後就可以把歌曲唱出來,這樣既體現了課堂的生動有趣,也在面試中,展現了自己的多方面才華,突出自己的亮點。
最後: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④ 英語閱讀課可以設計哪些教學活動
一、閱讀課教學設計的前端分析
1、對於學習者的分析。初中生剛正式接觸英語這一門學科,對一門新鮮的學科還是感到好奇並且極其願意學好的。但正因為從前沒有學習的經驗,所以學生的一切學習活動和習慣要靠教師來設計和培養。教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評估他們對這一門學科的興趣和意見。
2、學習需要分析。《新英語課程標准》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面對新課程,我們必須牢記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叫學生學。」 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且弘揚人的主體性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英語閱讀課教學目標分析。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新目標英語》的廣泛使用,對初中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句型,詞彙和語法,但初中生閱讀的學習不能僅依賴於語法,句型和詞彙量,還要依賴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技巧,而閱讀策略是在老師系統的,長期的培養下形成的,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技巧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 英語閱讀課的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分析和處理。對於閱讀內容,教師必須注意結合學生的需求、興趣和語言程度,循序漸進,精心選擇,合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英語教學。在閱讀的初級階段,教師應盡量避免傳統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階段教師應加大課堂輸入,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英語閱讀能力,拓寬視野,開發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媒體的選擇。在英語教學中、對教學媒體的研究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科學、合理、恰當地選擇教學媒體 ,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功能和優勢 ,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英語學科的教學媒體有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兩種。如教師的言語、表情及演示 ,各種實物或模型 ,圖片、圖表和簡筆畫、黑板及各色粉筆等屬於直觀教具 ;而錄音、錄像、幻燈、投影及計算機等屬於電教媒體 ,這些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是現代英語課堂上的新寵。在考慮如何運用以上各種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時 ,需根據教學內容及目標、學生狀況及媒體特性等方面來進行選擇。
3、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設計。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認知過程,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習英語的主要的途徑之一。那麼在閱讀課中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新教材擺脫了傳統的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死摳語法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導入(presentation)——閱讀(Reading)——練習(practice)」的教學模式。
⑤ 你的英語閱讀課讀後活動設計有效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作者出處
⑥ 如何設計初中英語閱讀課導學案
摘要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做為語言輸入的重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學目標之一。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主要環節有三個,教學設計的前端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和教學過程設計。本文以筆者的實習經歷為例,對教學活動的單個環節進行了逐步分析。
關鍵詞:前端分析 目標分析 過程設計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是教師充當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逐句翻譯文章大意,教師設法向學生解釋大量的語法知識點,這就是所謂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模式不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一堂課下來,學生容易疲勞,感覺既枯燥又乏味。同樣,這樣的模式也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關於怎樣設計初中閱讀課的教學活動,下面我就從教學活動設計基本過程的各個環節來逐一闡述:
一、閱讀課教學設計的前端分析
1、對於學習者的分析。初中生剛正式接觸英語這一門學科,對一門新鮮的學科還是感到好奇並且極其願意學好的。但正因為從前沒有學習的經驗,所以學生的一切學習活動和習慣要靠教師來設計和培養。教師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評估他們對這一門學科的興趣和意見。
2、學習需要分析。《新英語課程標准》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面對新課程,我們必須牢記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叫學生學。」 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且弘揚人的主體性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英語閱讀課教學目標分析。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新目標英語》的廣泛使用,對初中的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句型,詞彙和語法,但初中生閱讀的學習不能僅依賴於語法,句型和詞彙量,還要依賴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技巧,而閱讀策略是在老師系統的,長期的培養下形成的,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技巧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 英語閱讀課的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分析和處理。對於閱讀內容,教師必須注意結合學生的需求、興趣和語言程度,循序漸進,精心選擇,合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英語教學。在閱讀的初級階段,教師應盡量避免傳統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階段教師應加大課堂輸入,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英語閱讀能力,拓寬視野,開發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媒體的選擇。在英語教學中、對教學媒體的研究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科學、合理、恰當地選擇教學媒體 ,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功能和優勢 ,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英語學科的教學媒體有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兩種。如教師的言語、表情及演示 ,各種實物或模型 ,圖片、圖表和簡筆畫、黑板及各色粉筆等屬於直觀教具 ;而錄音、錄像、幻燈、投影及計算機等屬於電教媒體 ,這些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是現代英語課堂上的新寵。在考慮如何運用以上各種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時 ,需根據教學內容及目標、學生狀況及媒體特性等方面來進行選擇。
3、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設計。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認知過程,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習英語的主要的途徑之一。那麼在閱讀課中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新教材擺脫了傳統的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死摳語法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導入(presentation)——閱讀(Reading)——練習(practice)」的教學模式。
下面結合我在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閱讀課的實習,作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學設計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學材料:七年級上冊英語教材
一、 前端分析
這篇文章講得主要是Huaxin 服裝店大甩賣。如果按照傳統的模式來教,逐句分析課文,這樣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學生剛接觸英語,所以教師必須要做到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以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 、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解決文章提出的問題,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識點。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學會談論商品價格。
三 、 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處理
本篇閱讀與我們這單元剛學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補充作用,談論衣服鞋襪等各種商品的價格,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是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的。
(2)教學媒體的選擇
這節課需要學生跟錄音大聲朗讀,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設備。同樣地,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服裝類的圖片,以活躍課堂和激發學生的興趣。
(3)教學方法的選擇
1、採用任務型教學方式(Pask-based Learning)進行教學。
2、讓學生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讓學生根據所學的新單詞和新短語仿照原文寫篇服裝店大甩賣的文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 、 主要的教學流程
1、先聽錄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讓學生同一邊錄影材料,讓學生完成題目中要求填寫的價格標簽,同時,使用幻燈片展示衣服鞋襪等各種商品的圖片,產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活動。
2、提出問題 設置懸念
在上課之前,學生要合作解決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如在這節課上我設計了如下一些問題: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這些問題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並不容易回答,但這些問題的次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
3、團隊合作 解決問題
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先默讀課文之後再自發地討論這些問題,然後再引導學生一步步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體,運學生們通過運用了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強了對「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師只是充當了引導學生正確地解決問題的角色,讓學生培養了合作學習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導
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逐句翻譯文章的內容,再板書重要的語法知識點,這樣的課堂只會讓學生感到厭倦,也不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因此,我選擇讓學生先聽錄音,整體把握文章大意,然後,讓學生再跟錄音讀,在讀的過程中,再向學生解釋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詞彙和語法,並適當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詞,雖然生詞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顯,這樣學生不容易感到厭倦,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可以訓練學生的發音,循序漸進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5、書面輸出 反饋調控
為了檢測學生對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選擇讓學生根據教材原文寫一篇服裝店大甩賣的文章,在學生完成文章之後引導個別學生上台讀出自己的文章並要求其作出自我評價,讓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評價,我在充分肯定其寫作成果的同時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聽過評價是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生自信。另外,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加強了語篇片意義的深層理解,這樣整堂課下來不僅鞏固了學生所學知識,還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作為基礎教育的英語教師,閱讀課教學不能只重視知識點或停留在知識的識記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具備加工、運用已獲得的知識,用自己的觀點去剖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讓學生融會貫通,使書本上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開拓思路、勇於創新,更好地培養自己創造性地使用語言的能力。總而言之,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仍需不斷探索和努力,讓學生在充分掌握閱讀技能的同時,享受英語閱讀的樂趣。
⑦ 如何有效設計初中英語閱讀課程
目前讀後活動設計存在以下不足:
1.活動設計忽視文本主題內容和重點語言,導致語言生成與教學目標不一致。
2.活動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程度。
3.活動設計缺乏連貫性,層次感,活動之間嚴重斷層,語言輸入輸出缺乏足夠的銜接等。
4.讀前和讀後的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讀後活動流於形式,實效不大。
文章指出,讀後活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1.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活動設計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
2.關注學生的 認知水平和能力層次。
如果要達到活動設計的靈活性要做到以下三點:
1.活動設計安排要切合不同課型的主體模式,閱讀課的讀後環節應該體現由文本到生活的升華。
2.各個活動環節應體現由易到難得梯度。
3. 問題的設計要注意時機的合適性。在初次閱讀文本時,由於學生對語篇語言理解尚未達到輸出歸納的語言的程度。教師的問題設計不能期待學生得出綜合性概括性的回答。
讀後活動設計包括以下幾個類型:
1. 文本理解型。包括文本詞彙練習,段落填空,語篇填空,基於課本的文本復述。
2. 應用拓展型。 基於文本的小組話題討論,調查報告,海報,廣告設計等。
3.偏重表演型。 基於文本的采訪,問答,角色扮演,辯論等。
4.寫作型。 包括基於文本的主題寫作,讀寫或改寫。
還有其他的翻譯,寫口號,配音,欣賞美文等形式。
⑧ 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隨著課程教學改革抄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開始受到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問題鏈接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的完整性及連貫性,同時還能最大限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整個課程教學過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