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份水滸傳閱讀反思筆記800字左右
《水滸傳》閱讀筆記:
《水滸傳》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環境中,緊扣人物的身專份、經歷屬、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林沖、武松等眾多鮮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總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以其行動和語言顯示其性格特點。如在「劫法場石秀跳樓」一回,通過石秀幾個異常敏捷動作的白描,把他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
《水滸傳》的語言,以北方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故其語言特色,明快、洗練。如寫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既通俗,又生動。《水滸傳》的語言生動准確,富有表現力。如寫魯智深打店小二時,「魯達大怒,扎開五指,去那店小二臉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還不足表現魯達之憤怒,而用了一個「開」字,表現出其神韻。
② 一份課外閱讀的書目和反思筆記
悲亦否?
——淺談托爾斯泰的一生
幾年前我流著眼淚讀完托爾斯泰的小說《復活》,曾經在扉頁上寫了一句話:『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悲劇,俄羅斯文學是世界文壇上最偉大的文學遺產之一,它的每一個階段都反映了俄羅斯充滿悲壯的、喜劇的和光榮的歷史。說起俄羅斯文學,那就不得不提起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列夫·托爾斯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家。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托爾斯泰傳》里稱其為「俄羅斯偉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發著光焰。對於我們這一代,曾經是照耀我們青春時代的精純的光彩。在19世紀終了時陰霾重重的黃昏,他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他是我們的良知」。俄羅斯在文學史上有三位姓托爾斯泰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最著名的一位。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他始終執著地追求人生的真諦,《復活》是我最鍾愛的一部作品。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法律的本質,同時也揭露了「懺悔」是騙人的把戲,人得到永生是不可能的。
聶赫留朵夫是托爾斯泰式的主人公,他表達了作品的主要思想。然而,如果沒有卡秋莎這個形象,人民的生活就不能充分展示,《復活》也就不會有如此深沉的感人力量。作家寫到卡秋莎時,流露出那麼真摯的同情和愛。少女時代,她身為地主家的養女兼使女,但卻沒有絲毫奴顏婢膝。她天真無邪,但幼稚無知,憑著一顆單純的心靈,設想著美麗的世界,沉浸在歡樂的生活中。被姦汙後的卡秋莎還曾有過幻想,直到風雨交加的秋夜,聶赫留朵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迴音。這時,她才開始意識到他們之間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但從此,她眼前失去了光明和希望,在黑暗中摸索、掙扎,「她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認識到「所有關於上帝和關於善的那些話,全是欺人之談」。
卡秋莎·瑪絲洛娃形象豐滿、真實,在俄國文學史上的女性畫廊中獨具一格。其典型意義也是深刻的。在形象體系中她與聶赫留道夫相輔相成,體現了作品的主題。如果說,在托爾斯泰的構思中,復活節之夜聶赫留朵夫的情慾是他墮落的開端,那麼,凄風苦雨的車站一幕卡秋莎對善和上帝的懷疑與否定就是她淪落的內因。同時,現實主義大師托爾斯泰也寫出了男女主人公關系中的社會因素、階級對立,使社會的主題與倫理道德的主題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對於托爾斯泰的《復活》,我表示無盡的尊敬。我尊敬作者能夠擁有較為高遠的歷史眼光,尊敬作者對客觀事實的極度忠誠,尊敬作者對黑暗社會現實的無情揭露,以及由此而承受巨大折磨的忍耐力。《復活》是以一個真實的案件為基礎構思而成的小說,來源於現實,立足於現實,真實的反映了當時沙皇統治下俄國普通百姓和官僚的生活。在這里,作家目光的犀利、描繪的精確、筆力的雄渾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這與作品內容的嚴肅性是相符合的。在這里,面對人類的苦難,作家保持了高超的鎮靜,然而讀者卻不得不為見到的景象而深受震動。托爾斯泰在這里的挖掘比以往要深。可以說整個俄國都被他翻了出來。他再現的藝術世界已經達到可作為一面「鏡子」的程度。偉大的真實!它把19世紀末整個俄國的現實熔鑄進去,上面刻有窮人、貴族、獄吏、監犯、革命者、醫生、妓女、學生……裡面混合了懺悔、憐憫、寬容、無恥、欺詐、放盪……這里,作者唱出了人類藝術最崇高的歌:「我們為不幸者撒一掬淚,人世的悲歡感動我們的心。」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它完全是體現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因此,《復活》當之無愧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希望你能滿意!!
③ 讀書500字反思筆記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義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④ 英語讀書筆記的內容摘要,間單的反思怎麼寫
讀書筆記怎麼寫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回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答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依賴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記下重要的知識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⑤ 怎麼寫一篇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的反思筆記
對學生來說,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應當以課內為主,教師必須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堂課。但是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一定的課外閱讀相配合,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作為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讓學生像雛燕一樣飛掠知識的海洋。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慾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從小在他們心靈上播下決心攀登科學高峰的種子。開展課外閱讀也有利於學習和鞏固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扎實,學得活潑。即使是不願意學習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如果能夠引起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對於改變他們課內學習的狀況也是有益的。人才的培養,光注重知識的積累是很不夠的,必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十分重視啟發智慧和鍛煉才能。開展課外閱讀,正是啟發智慧和鍛煉才能的一條重要途徑。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結合《加強課外閱讀積累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課題的研究,我覺得:閱讀教學、課外閱讀指導、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科中的幾項重要教學活動。閱讀教學能使學生掌握理解文章內容和表達思想的工具,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和想像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課外閱讀和作文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的過程,就是把閱讀課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和鞏固,同時又使閱讀教學的成果得以發展。因此,這三方面的教學活動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在大力改進閱讀教學的同時,必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和改進作文教學,鞏固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並能熟練運用,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那麼,怎樣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呢?
一、首先自己要認真閱讀。要指導學生閱讀一本書,教師就得先認真閱讀幾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並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這樣,才能及時地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閱讀中的問題,在交流中和學生形成共鳴。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一些課外的積累,為今後的寫作等積累素材,掌握表達的方式。
二、其次要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和積累。在讓學生集體課外閱讀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屏棄那種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節,對作品的思想和語言滿足於一知半解的閱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的習慣。同時,可以讓學生摘錄閱讀中發現的好次好句好段,學會嘗試運用這些積累的詞句段,使自己的文章增加一些亮點。
三、適當開展一些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形成閱讀的成功感。在班級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出幾期有關閱讀的牆報(介紹閱讀的方法、刊登同學的讀書筆記等)、朗誦會、故事會等有關課外閱讀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大家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對課外閱讀的內容進行回顧,加深認識和理解,讓學生自己感受到通過課外閱讀培養起來的自學能力和獲得的廣泛知識。
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肯定會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品質,增強語感,啟發他們的思維。
⑥ 讀書筆記里的後記是什麼意思
後記
後記postscript
寫在書籍或文章之後的文字.多用以說明寫作經過,或評價內容等,又稱跋或內書後.唐代韓愈作容《科斗書後記》便有後記之稱.古人多用書某書或某文後這一題名,如宋代歐陽修即有《書梅聖俞稿後》,曾鞏有《書魏鄭公傳後》,王安石有《書李文公集後》,都以書後為題.偶或用讀某書或某文後題這一名稱,如唐代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便名之讀後題.後世所謂題跋,都是後記.後記實際是列在書後的序文(見序),但與序文稍有不同.其差異之處在於後記或跋,篇幅往往小於序,在內容方面往往不需如序說得那麼全面,體制規模也都小於序文.
如何寫後記:
寫完一篇文章後,如果要有補充的或遺漏的問題,都可以用後記的形式.有些采訪性的或新聞性的文章,在事後有了新的發展而又不便單獨介紹的,都可以後記的形式加入文章.既能豐富文章內容又不耽誤出版,兩全其美.
有時作者故意用後記的形式對某個問題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讓讀者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有題記不一定要有後記.後記只是對你的文章中心的升華.你可以在最後用一個自然段來表達中心,而不一定用後記.有時用了後記反而顯得文章過於累贅.
⑦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 閱讀反思筆記800字
參考一:初中學習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三年不僅是我不斷增長知識,開拓眼界的三年,更是我在思想、政治文化上不斷提初認識,學會做人的三年。我已逐漸成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中學生。
在思想政治上,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注意收看新聞聯播。我參加了黨章學習小組,曾到江西瑞金革命老區參觀學習,激發了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投身建設革命老區,建設「四化」的思想。我參加過政治夏令營,獲得演講比賽二等獎。我富有愛國主義精神,滿懷激情地參加了慶香港回歸的踩街活動,向群眾宣傳祖國統一大業。我富有助人為樂精神,積極參加捐書、捐款活動,為「希望工程」盡自己一點棉薄之力。我參加青年自願者服務隊,為欲返鄉的打工者送水送溫暖。作為一名班長,我在班級各項活動中都能起帶頭作用,對工作認真負責,富有主人翁精神,能做老師的得力助手。我認真遵守學校紀律,熱愛班級集體,積極參加學校或年段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如校運會、籃球賽,為班級奪得不少榮譽。我的勞動積極性強,不怕臟,不怕苦,在創衛勞動中有突出表現。
學習上我自覺、認真,學習方法較靈活,能科學安排好時間。有競爭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較強。我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積極思維,大膽發表意見,配合好老師,能較初質量完成作業,課後及時對知識進行歸納、梳理,使我的知識系統化。學習成績保持在年段前茅,在會考中取得8科優。在校級作文比賽中獲獎,曾參加英語奧林匹克競賽。曾被評為「校優秀團員」,「市三好生」。
我熱愛體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積極參加體鍛,體育成績優秀。我加入校籃球隊,曾代表學校在市女籃比賽中獲三等獎。我熱愛各項文體活動,興趣廣泛,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畫畫,閱讀各類進步書籍。
但我還存在缺點,如對不良行為不敢大膽批評。我們是跨世紀的人才,任重道遠。今後我將再接再厲,繼續努力。 參考二:1、公民素養。自信、自美、自強、自律、勤奮;對個人行為負責;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
2、學習能力。有學習的願望與興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能夠完成各學科課程標准列出的本學科學習的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標准;能夠結合所學不同學科的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3、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並努力實現目標,尊重並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有效合作。
4、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能科學的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具備強健的體魄;形成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5、審美與表現。能感受並欣賞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你可將上述內容綜合一下,結合自身實際成文。)
⑧ 讀書筆記的心得反思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了書籍,就像沒有了陽光;智慧里沒有了書籍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列寧也曾說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說,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了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了。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裡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小學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為了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⑨ 求一份讀書筆記的反思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再後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乾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准,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乾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所以,我們在生活學習中,也要像曹操學習,學習他那種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學習他那種放聲大笑的豪情大度,學習他那種廣交人才的社會交往能力,學習他那種博大寬廣的胸襟。
自古以來,像曹操一般有著這些良好品德的成功者比比皆是,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管仲,從而稱霸中原,率先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人。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而像袁紹一般的心胸狹窄的霸主,最後兵敗官渡,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嗎?
所以,縱觀曹操勝利的理由,我受益匪淺:每個人只有心胸寬廣,豪放大度,才能立足於社會呀!
⑩ 課外書籍反思筆記
以《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為題目,寫一篇文章,字數600左右。
【反思:回顧這整堂課。基本上符合我自己始終倡導的「主動、求真」的學習態度。當然,這種「主動」不僅僅要體現在課堂上——主動的舉手發言(包括質疑、解惑、指正、辯駁等),因為課堂學習畢竟是有限的;更為關鍵的是要貫徹到課余學習中去(包括預習、復習以及課外自我學習等等)。「主動」有了,最關鍵的就是「求真」了——做學問是來不得弄虛作假的。而恰恰是在這點上,很多學生都處理不好——完成作業應付了事算小事了,更為嚴重的是自欺欺人以逃避學習任務。因此,「求真」就是要能對「收獲了什麼,收獲了多少」作出明確的回答。
就課堂上的「主動」而言面不夠廣。整節課的發言總數為19人次(集中在10個同學身上——7女3男),因此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並沒有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我個人認為,課堂上發言人數的多少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重要指標。因為它直接涉及到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高否。若能調動學生現場學習的熱情,那麼課堂上肯定可以生成許多解讀文本的新思路——幾十個學生的思維要遠遠超過幾個教參編者以及上課老師的思維。這實際上就是課堂上的「求真」了——能讓學生主動的說出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及感受。教師只需要適時點撥與點評即可,目的是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路。當然這就要求上課教師有很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我這方面的能力顯然還遠不夠強。
最後,我喜歡任何形式的實踐活動——比如這次「專題教研」的形式。因為它能給我最直接的收獲——實踐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