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語閱讀教學有哪些有效方法
1、聽課文:通過復習和新課導入這兩個步驟,學生的上課狀態已經達到了比較興奮的程度,我們必須利用好這種興奮狀態,把這種興奮有效地轉移到課文上,從而也可以使活躍的課堂溫度降下來。這時,可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這樣可以在保持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課堂氣氛。 而且,聽力的練習和能力的提高並不是只有集中練習才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可以讓學生在上其他類型的課時,通過聽課文的方式,既可以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又可以練習了聽力,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並且,從理論上來講,十個五分鍾的練習要遠遠比一個五十分鍾的練習的效果好的多。 從教育節奏的角度來說,一堂課必須動與靜,張與馳相結合,一度地緊張和興奮,會使學生產生勞累感,效率降低;當然也不能一味地鬆弛和沉悶,會使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2、快速閱讀課文:在聽了一兩遍課文之後,讓學生打開課文自己去快速閱讀,了解沒聽懂的地方。這樣無形之中對課文的印象會加深。 快速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學生在考試之中沒有寬余的時間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現在從各種各類考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快速閱讀,也就是fastreading,越來越受到青睞,所以我們必須不僅在平常的練習和考試中訓練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而且在課堂當中也要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這種閱讀能力。 3、精讀課文:精讀課文這個步驟是閱讀課的主體,是閱讀課的中心任務,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讀課文這個步驟似乎一直沒有一個定論。有些老師可能仍然在延續灌輸式教學模式中一句一句給學生翻譯課文,事無巨細地講解課文中語法的做法。似乎只有這樣,老師的心中才踏實,才認為學生學到了東西。但這只是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對於學生的英語語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認為似乎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捨不得時間給學生鍛煉的機會。我們的老師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學生,恨不能學生能記住所有課本中甚至課本外的知識,這樣反而抹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不用說藉助學生的興趣來提高學習效率了。 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講,學習最大、最有效的動力是對於知識本身的興趣,而其它的以眼前的或者將來的物質利益為動力的學習興趣是不可能長遠的。而我們的老師,似乎也和某些家長一樣,認為學生知道得越多,記住得越牢,成績就一定會高,但是知道、記住和會使用畢竟不是一回事,試想如果學生不具備學習某些知識的能力和基礎,他們又如何來很好地掌握和使用這些知識呢?這樣做只不過是把沒有做熟的東西硬吃到肚子里,根本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讀課文時,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當然不是放波逐流,而是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的各個感官器官調動起來,提高各方面的英語能力。 精讀課文,我們要讓學生自己去仔細的閱讀課文,去理解課文,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最好在學生自己詳細閱讀之前領讀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注意到朗讀課文時所應具有感情和正確的發音,否則在他們熟讀之後,在糾正他們的錯誤會更加困難,總的來說,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是現代閱讀課的一項重要指標,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主要途徑,也是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口語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方面,是表現這門語言學地好與壞的兩大途徑之一,是想如果學生的發音不夠標准,不夠好聽,時間一長他們就會越來越感到自己沒有學好這門語言的希望和興趣,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學生的朗讀方式。 同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要養成他們遇到問題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和向老師請教的方式來自己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可以及時歸結出在備課時沒有準備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給了學生動口的機會。
Ⅱ 英語閱讀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愉快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使整個教學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氣氛。同時,在教學時,使學生進入語境,創造情景,幫助學生通過英語直接理解教學內容意思,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興趣活動。如:唱歌、游戲、饒口令等。運用這些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又在「學中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功與快樂總是相伴而行的。那麼,教師在教育中就應該運用好表現──成功──快樂三步曲方法,尤其對後進生,要多給予肯定評價。
2.演示法
演示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事物的印象,特別是教學一些字母、單詞時,利用實物、圖片、表情動作等創設大量的視覺情景,對兒童反復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進行反復多遍的聽說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演示效果,而盡可能快的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理性階段,形成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質。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在新授的Isita...」時,可以直接利用學生手中的實物來進行對話,並且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去,要以滿腔的熱情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學習中的每一個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獎勵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模仿練習法
學習英語模仿練習是很重要的方法,小學生要說得准確,首先必須看得准,聽得准。因此,教師在范讀字母、單詞或句子之前,要讓學生聽老師的讀音,看老師的口形,並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敢於大聲講英語,說錯了及時糾正,並注意將正確的音與錯誤的音進行比較,反復訓練,以免在語音上給學生留下後患。另外,應鼓勵學生課下盡量用所學過的常用表達方式進行相互對話。因為我們不是單純為學語言而教語言,而是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
4.講授法
英語並不像我們的母語──漢語那樣從小就開始學說、理解和運用。而英語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就顯得特別難學。所以,教師進行一定的講解,講述和講讀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講授法並不是照本宣科,單板、生硬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講授要有一定的啟發性,更要穿插一些其他的教法與之結合起來。
Ⅲ 怎樣才是正確的英語閱讀方式
傳統英語教學中對於接受信息的方式問題有很多。其中最明顯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1、一些被動方式對於接受信息加入了明顯沒有必要的障礙;
2、有些方式沒有考慮到中英文在語言方面上的差異造成的。
而這兩方面反映到具體的閱讀英語能力上表現為很多學生讀到一個復雜一點的英語句子不能立刻反映出這句話的意思,即使這句話中的單詞都認識的情況下,也不能通過一遍閱讀出這句話的整體意思。其實,這都是對於被動式接受信息的能力沒有掌握造成的。
一、傳統閱讀方式的過程剖析
在學校里,很多老師傳授的閱讀句子的方法往往是通過分析英語句子的語法結構來幫助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說,當看到一個復雜的英語句子而不能理解句子意思時,首先要分析出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語、謂語和賓語;以及其他相關的修飾成分——修飾詞或是修飾從句。再根據主次意思,按照分析出的復雜結構,把每個分句的意思拼裝成整句話的意思去理解。比如以下這個例子:
例句1: The airline instry 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more widely, more substantially, and earlier this year than 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a time when 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
按照剛才所說的過程,傳統的理解方式會通過以下兩個步驟:
1.分析這句話的語法結構。
The airline instry (主語)is cutting (謂語動詞)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 (賓語)more widely, more substantially, and earlier this year (比較級more…than…結構)than (連詞than引導的一個並列句)it normally does at the end of the summer, a time when (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travel usually decreases and the instry uses some lower fares to attract passengers.
2.在清楚了整個句子的語法結構後,對各個語法結構進行翻譯,最後再把意思整合到一起理解。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含有比較級more…than…結構的復合句型。主句是「航空行業正在砍掉了它的最低折扣費用」。後面出現了對於形容謂語動詞的兩個副詞的比較級結構:「更廣泛地,更充分地,更早地今年」。再往後是連詞than引導的對比的內容——「比它通常在夏末的時候的」。最後一部分句子出現了一個時間狀語從句「一個時間當旅遊經常下降的時候和行業用一些更低的費用去吸引乘客」。
二、傳統閱讀方式的問題診斷
傳統的閱讀方式由於要首先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這使得不可能只讀一遍句子就能接受句子所傳達的意思。同時,由於在閱讀時很大的精力都用來關注句子的語法結構,使得通過語法分析出來的句子意思支離破碎,加大的理解的難度。其實,在閱讀英語句子的時候首先分析語法結構是多此一舉的行為。這種做法看起來是使句子的結構更加清楚,但實際上不但是沒有必要,而且還會對正常的理解過程造成障礙。相比之下,在閱讀中文句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涉及到中文的語法,句子的意思接受起來也是自然而順暢。閱讀英文的方式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通過以上的分析,應該知道,正確的閱讀方式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准:
1.一個句子只需要讀一遍。
2.真正的閱讀理解應該只跟句子的意思有關,跟語法結構是無關的。一切跟語法結構有關的閱讀思路一定是事後諸葛亮的分析,根本不是真正的閱讀。
3.句子中的單詞立刻可以反映出正確的意思,個別單詞不認識對於句子整體意思理解不受影響。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很多學生由於長期採用句子結構分析地方法閱讀英語句子,一旦不通過語法結構的分析,就無從下手了。其實,做到以上幾點並非難事,只要對的閱讀方式稍加改動就可以做到了。
三、如何培養正確的閱讀方式
如果想擺脫語法的障礙,只讀一遍就可以高質量地讀出英文句子的意思,需要通過下面的四個方面改變自己閱讀的思維方式。以下所介紹的都是根據學生在實際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所作出的可行的解決辦法。掌握了這些技巧,會發現在不改變自身英語基礎的前提下,可以眨眼間提高閱讀的質量。它們對於實際的英文閱讀都有著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1.正確理解句子中的單詞
在英語閱讀過程中,中國學生首先逐個翻譯出句子中每個單詞的意思;然後把這些翻譯出的中文意思連接到一起組成了整句話的意思。這種閱讀習慣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到很多英語單詞都有多重含義,在不同的語境中含義肯定是不一樣的。而先入為主的翻譯單個單詞再組合在一起,難免對於整句話的意思理解造成破壞作用。而真正的被動式接受信息應該是句子告訴什麼意思,就理解成什麼意思,而不是首先自己翻譯逐個單詞後再去拼湊。因此,正確的單詞理解應該是通過句子語境的理解來判斷單詞的意思,由整體到局部的過程。
根據上述的思路,再來看例句一該如何翻譯呢?如果把前半句中的「is cutting」翻譯成「正在砍掉」。這樣一來前半句就只能翻譯成「航空業更廣泛更徹底地砍掉了它的打折機票」,意思成了「沒有打折,價格增加」了。這明顯和後面的「旅遊減少,業內用一些低價機票吸引乘客」相互矛盾了。本來就客人減少,機票怎麼還能漲價呢?因此「is cutting its lowest discount fares」不能翻譯成「切斷了它的最低折扣費用」,而應該翻譯成「再次降低了它的最低票價的價格」。這樣一來前半句意思和後面的「吸引旅客」從邏輯上才一致的。同時在這句話里, 「the instry」被翻譯成「航空公司」,「fare」被翻譯成「票價」也都和背誦的詞彙表中的意思有些出入,這些都是為了理解句子整體意思的需要。
因此,例句一的中文解釋應該翻譯成:
「航空業正在更廣泛,更徹底地降低最低折扣的票價,今年比正常在夏末更早,這時候,遊客數量下降,航空公司用一些便宜機票去吸引遊客。」
2.學會如何斷句是擺脫語法分析的有效方式
對於那些英語中結構復雜的長句子,一次接受所有的內容確實有困難。英文和中文在表達意思的習慣上有很大的區別。英語的特點是在一句話中所包涵的內容很多,所以顯得句子結構很復雜。相比之下,中文的語法結構簡單,相應一句話中表達的意思也就少了。很多英文一句話的內容翻譯成中文需要兩三句才行表述清楚。因此,對於習慣了句式結構簡單的中文的一見到英文的長句子肯定會感覺到不適應。很多人讀到句子一半時就被復雜的從句搞暈了或者是讀到句子後面的內容時,剛才前面讀到的內容已經忘記了。句子太長往往是很多人不能一遍理解英文長句子的首要困難。
了解了中英文的特點後,可以採取把英語句子按照中文的接受習慣斷裂成幾個中文句子來接受信息。這種方式是對於結構復雜的英語句子的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用以下的句子來具體解釋一下斷句的過程:
例句2: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以上這句話一口氣讀完難免會影響句子意思的理解。其實這句話完全可以在下面畫線處斷句停頓:
Do you remember all those years/ when scientists argued that smoking would kill us/ but the doubters insisted that we didn』t know for sure?
這句英文被翻譯成三個中文句子:
a)還記得在那些年嗎?
b)科學家們認為吸煙將會幹掉。
c)但是懷疑者認為並不確信。
這樣一來,一個英文長句子就可以通過找到斷點斷成較短的中文句子。理解起來就容易了很多。但同時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在第一遍讀句子時,如何判斷句子的斷點在哪裡呢?當讀中文的時候,其實只要是感覺到一句話或者是一個意思說完整了,就會在下一個意思開始之前斷句。這種感覺的根據還是語意的完整性。這種判別的方法當然也適用於英語句子。雖然每個人的英語能力不同,但是只要是當讀英語句子時感覺到一個意思說完整了,就可以在這里斷句。
3.學會在英語中加詞
由於英文句子的簡潔性,當把中文幾句話翻譯成一句英語時,可以省略重復的部分而變成所謂的復合句,從句或是短語的方式。這時,很多重復的詞在合成一句話時就可以省略不寫。相反,當把一句英文斷成幾句中文句子的時候,簡潔所省略的內容在斷句後顯現出句子翻譯的不完整,這時就需要根據中文理解的習慣進行加詞,使句子意思更為完整。
例句3:However, whether such a sense of fairness evolved independently in capuchins and humans, or whether it stems from the common ancestor that the species had 35 million years ago, is, as yet, an unanswered question.
一) 斷句
a)但是,是否感受到公平,這個計劃是獨立在capuchins或是人類之中。
b)或是否它來自於共同的祖先。
c)物種生活在35,000,000年前的。
d)而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二)斷句+加詞
a)但是,是否感受到公平,這個計劃是獨立在capuchins或是人類之中。
b)或是否它來自於共同的祖先。
c)(而這個祖先是)物種生活在35,000,000年前的。
d)而(以上的這些疑問)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加題的目的是在不改變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的前提下,恢復從句中省略掉的部分使句子的意思更為完整,更為合理。加詞的目的僅是能讓連貫句子的語義,使意思理解得更為合理。因此,在加詞的過程中可以大膽地加入一些原文沒有寫出的含義。一些比如「是不是」,「有沒有」,「能不能」這樣的在中文中根本沒有實質性意思的詞語可以隨意地加入到句子中,而不會改變原句的意思。
Ⅳ 如何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作為一名執教畢業班多年的英語教師,我發現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英語閱讀在英語測試中占的分值很高。不管是完型填空、補全短文還是短篇的短文理解,都要求學生有很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強與否決定著英語考試的成敗;另一方面,閱讀是在英語學習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四種基本技能之一。北京市特級教師王英民說過:「不會閱讀就不會學英語,閱讀是基礎,沒有閱讀,就不會有很好的聽力,沒有閱讀,就更談不上寫作。」英語閱讀能提高讀者的認識能力,從而促進其他三種技能(聽、說和寫)能力的提高。閱讀也能使人增長見識,拓寬視野。但是在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著困難,不知道正確的閱讀方法。本篇文章將從三個方面出發,主要闡述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增長語言知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注意哪些閱讀技巧,進而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一、盡可能多的記憶英語單詞,增加自己的詞彙量
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前提。如果有大量的生疏的單詞,英語短文閱讀起來難度很大。所以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是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前提和保證。在農村中學,由於受到特定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學生在記憶單詞方面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尤其現行的牛津英語的教材詞彙量擴大了不少,記憶的難度就更大了。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在教學中我經常使用的有以下幾種:
1.詞彙表「八到」記憶法
這是中學生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即將生詞表和人的器官相結合:眼裡看到、心裡想到、手裡寫到、嘴裡拿到、耳朵聽到、(結合實物還可以)鼻子嗅到、舌頭嘗到、手指觸到。學生在記憶時不要偷懶,一定要邊記邊比劃,把各個器官充分調動起來。這種方法使學生把目標詞彙與自己的大腦神經聯系,易記憶深刻,印象持久。
2.分類記憶法
即分析單詞的形態,將所要記得單詞根據其義、形、音進行分類。例如,按音標的拼讀規則記憶單詞,按詞性變化記憶單詞,按同音記憶單詞,教師還可教給學生關於英語詞根和詞綴的知識等;通過詞根加前綴或後綴可派生出新的單詞,將兩個或更多的詞放在一起,可合成新的單詞。
3.聯想記憶法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記憶要依靠聯想,而聯想則是新舊正式建立聯系的產物。」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各種材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就成了各種資料的釣鉤,萬一資料沉沒腦海,我們就可以通過聯想這樣的釣鉤將資料鉤出來。」充分運用發散思維展開自己的想像力,使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和具體化,使生詞與熟詞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
除了記憶生詞表內的詞彙外,學生對於課外的詞彙尤其是熱門詞彙、新詞彙要知道意思。在閱讀材料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最新詞彙和縮寫等,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影響對全文的理解。
二、 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剛開始時,由於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學生對英語文章存在著一定的心理負擔和畏難情緒。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訓練,一日一篇短文,用「蠶食」的方式來逐步訓練學生。在選材時,文章體裁多樣化,涉及面要廣,趣聞性要強。除了課本中的閱讀材料,教師還應該收集一些與學生水平相當、難度不太大、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易感興趣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訓練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關於西方國家風土人情、節日禮儀等方面的文章,還可以使用關於外國校園生活、笑話、寓言故事等文章。在學生讀後,要求他們做一定的習題,或寫出內容概要,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又可以訓練他們的口語、書寫能力。
在學生的英語閱讀達到一定水平後,教師可結合考試常見的閱讀題型,如說明文、科普文章等,讓其練習。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要鼓勵他們認真思考,推敲,要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可定期舉辦一些英語閱讀競賽,提供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感到一定的成功感。
三、 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明確目的,提高做題正確率
我們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相關的信息,目的不同,題目要求不同,我們閱讀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幾點:
1.如若學生只想知道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意思,只需要瀏覽或略讀即可
在閱讀時,重點讀文章的首句(段)和末句(段)。因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意思或事情的結果大都是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的。
2.如若學生想對文章的具體細節進行了解,就要進行精讀
逐句逐段進行閱讀,了解事件發生的開始、經過、結果,這對於掌握具體事實的細節有很大的幫助。
3.如果篇幅過大,故事性不強,時間又有限,學生可根據訓練題目來進行有目的的選讀
4.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熟悉或不認識的生詞,影響理解
若是不重要的詞彙,要求他們可以不要理會,若影響文章的理解,學生們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敲、猜測。用這種方法,有時可以幫助文章的理解。
除了注意閱讀方法,在平時訓練的時候,還要注意閱讀習慣和時間的合理分配。有的學生習慣出聲閱讀,還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指或筆指著閱讀,都是不可取的。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既打擾別人,也耽誤時間。學生要養成默讀的習慣,在閱讀時,要心無雜念,擴大視幅,減少回視。將精力全部集中在閱讀的材料上,節約時間。教師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也可給學生限定時間,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盡量少查或不查詞典,加快閱讀節奏,為在考試中取得好的閱讀成績打下基礎。
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版塊,是讀者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只有掌握了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堅持訓練,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實際地閱讀教學中,提倡精讀和泛讀相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挖掘每個學生學習語言的潛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Ⅳ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哪些
1、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6、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work和group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Ⅵ 小學生如何做英語閱讀理解的一點思考
知道高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嗎?從閱讀理解開始學習
現在的孩子你們都應該都知道在英語科目中,瀏覽領會這一板塊吧,那麼你們都會做這種類型的題嗎?有的孩子看到這種題就頭疼,英語這個科目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到了高中英語,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學習的技巧,我現在就就拿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板塊講一下.
高中英語試題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英語裡面,閱讀理解這一板塊的作題技巧,你們應該也都知道了吧,你們要改正之前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來接受新的做題技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Ⅶ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答題的技巧和方法
我任教英語多年了,關於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要抓住兩個個重點。
1、詞彙方面: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
很多學生反映,在閱讀過程中覺得有些單詞非常面熟,可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整篇文章理解起來記憶不知所雲,造成閱讀障礙。如果考試大綱要求記憶的詞彙沒有掌握的話,在通篇理解文章時就會困難重重。高效閱讀的方法需要訓練,是一種眼腦相互協調的高效率學習方法,一般情況下,培養閱讀者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聲現象,形成眼腦直映,結合記憶訓練,用以提高學習效率。
由於大家平時對快速閱讀接觸不多,可以通過直接訓練,訓練大腦和眼睛的協調能力,去年,有學者推薦《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作為假期學生學習計劃中,以為軟體練習30個小時就能使閱讀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學習每天練習1-2個小時,兩個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鍾左右的閱讀速度會達到3000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記憶力也相應的快速提升。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從事腦心理研究的專家朱法良的高度認可,目前我們學習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課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
2、為了節省時間在做閱讀的時候應該切忌:
(1)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這樣會導致閱讀速度的降低,要快速閱讀整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2)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上文中提到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超級速讀訓練同時就順帶訓練了記憶,而超級記憶部分的思維導圖對全面閱讀文章後,抓出文章脈絡和重點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著學習一下。
3、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精英特速讀記憶》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希望你早日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