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閱讀障礙症請是什麼症狀,該如何解決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的最主要類型,佔到所有被診斷為學習障礙兒童的70%以上。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3%-5%左右。 閱讀障礙的表現特徵有以下幾方面: 識字方面 *認字與記字困難重重,剛學過的字就忘記; *錯別字連篇,寫字經常多一畫或少一筆; *經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視」與「祝」弄混; *經常搞混音近的字; *學習拼音困難,經常把Q看成O; *經常顛倒字的偏旁部首。 閱讀方面 *朗讀時增字或減字; *朗讀時不按字閱讀,而是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閱讀; *聽寫成績很差;誗閱讀速度慢; *逐字閱讀或以手指協助; *說作文可以,但寫作文過於簡單,內容枯燥; *書面表達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難,抄寫速度慢。 行為方面 *行為反應表現得不集中或無組織,對於所看到或聽到的刺激,僅能掌握一小部分; *掌握事物的順序很困難,如數學公式、乘法口訣等; *幾乎做每件事都表現得反應過度; *在辨析距離、方向時顯得有困難; *在理解時間概念時顯得有困難; *在整理自己的書本、紙張、玩具時顯得有困難,寫字時很難掌握空間距離; *手腳笨拙,走路時腳步不穩,經常跌倒、被絆倒或撞倒傢具; *同一時間對所有的聲音、人、事同時作反應,不懂得在同一時間對某一件事作反應; *很快就從一個活動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動或想法; *完成讀寫作業非常容易疲勞。 造成閱讀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簡單地說,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生物學方面的因素。閱讀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因為閱讀幾乎涉及了所有的心理功能。有人把閱讀比作彈鋼琴,意思是說,閱讀需要多種心理功能的協調,就像彈鋼琴需要種種心理功能的合作一樣。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發揮視知覺的作用,視知覺的分辨與記憶都需參與進來。同時,閱讀需要對聲音的辨別與記憶,閱讀是一個對所看到的字的聲音的反應過程,只有熟練的讀者,才能進行默讀。通過對字形、字音和字義的聯系,我們獲得對字詞的理解。 幾乎所有的文字都是音、形、義的聯合,缺少其中的某一個環節,人對字詞的認知與學習就會出現困難。例如,視覺功能障礙,眼球振動不平衡,就造成讀書時跳字、串列等;聽覺功能障礙,造成讀而不聞,讀而不懂;另外如失語症、大腦麻痹、智力遲鈍和運動失調等大腦神經功能障礙,也會造成閱讀困難。 其次是情緒因素造成的。長期以來,存在閱讀障礙的人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尤其是在兒童時期,這樣的兒童常常被家長當作是愛玩的孩子,學習不專心或懶惰的孩子,他們不僅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反而蒙受著不公正的批評。久而久之,這些孩子變得自卑和自棄,自認為無論如何努力,就是在學習上趕不上別人,以致於許多具有閱讀障礙的人一生事業無成。例如有的孩子有嚴重的膽小、自卑情緒,不敢在課堂上朗讀,結果越不練就越有障礙。還有的孩子非常敏感,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意,生怕讀錯了引起同學笑話,所以朗讀時憂心忡忡,不能輕松流暢地閱讀。 第三是教育方法問題。對於那些智力或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長和老師一味地逼著孩子練習閱讀,而不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特殊訓練,長時間不見成效,孩子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對閱讀更加有抵觸情緒,甚至產生厭煩心理。而對於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如果仍然讓他們重復簡單的課文,他們也會變得敷衍了事。 閱讀障礙的治療 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兒童期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期閱讀教育是學前期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量與世界發達國家兒童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西兒童閱讀教育交流與研討會上一些專家指出,中國兒童8歲才開始進入自主大量閱讀階段(而西方為4歲),即使在北京,兒童閱讀障礙發生率也高達6%至8%。所以應該及早對閱讀障礙進行治療。 對於較嚴重的閱讀障礙,比如兒童神經生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需要由專門的教師和心理醫生採用特殊的方法進行矯治,如多感覺通道法,強調運用學生的多種感覺通道,諸如視、聽、動、觸等;神經組織矯正法,對閱讀障礙的兒童通常採用視覺描繪練習和眼手協調練習,以促進大腦半球優勢能力的發展;對於有情緒障礙的兒童,則需先經心理咨詢人員矯治其心理問題。 下面著重談一下與智力因素和教育有關的閱讀障礙的矯正問題。教師可通過有針對性的擴展詞彙訓練、閱讀技巧訓練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對兒童的閱讀障礙加以矯正。 *對詞彙貧乏的矯正 首先選用難易程度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應重視要求理解文章大意的練習。為了鼓勵兒童快速閱讀,應採用基礎讀物來擴展兒童的詞彙,而且在這一治療過程中,所運用的材料都必須使兒童感到容易。還可以在沒有意義背景條件下進行快速認字訓練,如速示法。 *閱讀習慣的矯正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都會有所差異。有的人閱讀時一字一字從頭到尾的讀,讀完之後不知所雲;有的人則能迅速略讀,並很快抓住主題;而有的人邊讀邊寫筆記。閱讀習慣的不同往往導致閱讀效率的差異。對此的矯正可以從兩方面進行。 第一,教師應培養學生在閱讀時動手做標記或批註的習慣,如在重要的詞語下劃橫線;不懂的地方做批註。這樣,就能幫助學生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促進邊讀邊思考。 第二,教師應培養學生迅速略讀的習慣。人們在閱讀時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以同一種方法去閱讀不同的資料。 傳統的「咬文嚼字」的方法已經不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要通過訓練,發展兒童閱讀速度的自我調節能力,使之能夠根據材料的類型、閱讀的目的選擇閱讀速度,既能精讀又能略讀。 在我國,對閱讀障礙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為了更有效地幫助有閱讀障礙的兒童早日學會閱讀,還需要更加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本文內容由 灝兒 提供
② 英語閱讀拍照拍到了別人的手指短文
We had the first English reading class on Friday.We arrived at reading room with our teacher.There were many books,and we soon chose an English book that we liked to read.We often refer to a dictionary and took notes.We got into a world of books.So the class was over soon.This was really a class that improved our knowledge.
呼呼~~~翻譯好了,手工翻譯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版有幫助權~~~
③ 小學生學習英語要不要用手指指著讀
你誤解了,用手指著讀,時間久了,養成習慣了,將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因為太慢了。
④ 聽英文歌 有助於英語的提高嗎
——聽英文歌曲有助於英文學習
英語是一門語言,它是一種工具——眾所周知,其實,同時,它也是一種藝術。
無論是從它抑揚頓挫和連貫的發音,還是那豐富的詞彙,清晰的結構,還是那准確的表達能力,英文都充分的顯示了其世界第一通用語言的優勢和特點。
記得某位著名的語言教育家說:「學習外文就像是攻碉堡,我們要從四面八方去沖擊它。」對於一個外國語言,人們很多時候抱怨因為找不到一個好語言環境而總學不好。其實,攻下英語這個「碉堡」其實不麻煩:閱讀英文原著,學習英文教材,觀看英文電影,聽英語演講,看英語雜志,聽英文歌曲,甚至,平時把注意到的英文生單詞記住……這些都可以一點點的累積英語能力,直到有一天真的達到了「水滴石穿」,會發現學好英語其實並不困難。
我的研究方向,關乎到家長和學生都比較敏感的一個問題「聽英文歌曲對於學習的影響」,
很多家長都覺得聽歌曲對孩子的學習有不好的影響,而很多學生卻認為聽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可以對學習有幫助。
一 .音樂對學習的幫助
雖然在學習的時候聽音樂有時會使人注意力不集中,醉聽於音樂,往往忘記了本應該做的事情。但音樂的確是一門益遠遠大於弊的科學。
現在想先單獨就音樂對學習的影響作些說明。
音樂的最突出的效果之一,是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在音樂與大腦的研究領域,最有爭議的話題是,音樂與數學成績之間的相關關系。1997年,加利福尼亞大學阿巴因學院的戈頓·喬和威斯康星大學的弗蘭西斯·拉伍伽,發表了他們如何在音樂訓練基礎上使學生們的數學成績有所提高的研究成果。
這一研究立即掀起了巨大的爭議,一時間,專家們眾說紛紜。
於是有了隨後的一系列科學家的實驗與解釋。
(1)受過鋼琴教程訓練的學生,普遍存在其整體學習能力多少有所提高的傾向。「但成績和能力提高最大的在數學領域特別突出和明顯」,布拉溫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馬丁·凱蒂娜認為,「音樂與數學之間存在著某種惟妙惟肖的一脈相承的特殊默契」。
(2)由以色列基礎醫療中心的格特里·休拉夫博士為首的一個研究團體,曾將30名專業演奏家(弦樂和鋼琴家)的左半腦和右半腦與30名和音樂毫不沾邊的普通人的左右半腦進行過比較,結果發現其間差異驚人——音樂家的那一組,一個算一個,其胼胝體的前部顯然都很大。特別是在7歲之前就已開始學習音樂的人,其胼胝體特大的傾向十分明顯。胼胝體的前部,與左右腦的前額葉並無太大關系,前額葉主要是用來制定計劃和思考預測活動時用的。當肌肉活動時,胼胝體會將大腦的前運動皮質完成連接並施行預先調節。「當彈奏的音樂旋律的節拍加快需要極快捷的手指運動等時,這種連接就變得尤為重要了」,休拉夫說。
這些科學的解釋,說明了音樂對於學習的確是有一種近乎「神秘」的影響,那些進行實驗的科學家也只能歸納出結論,卻無法真的從中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在研究大腦的路上,科學家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音樂作用的探索,也許能夠遠遠不止於此。
二. 英文歌曲對英語學習的具體幫助
(1),對語感的培養
經常的聽英文歌曲,可以很好的培養對學生的語感。在任何的語言里,語感都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比如,我們在看到或聽到一個中文句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結構句型或者是句子成分,而是去感覺那個句子是否讀的通,看的順——我們幾乎可以用這個方法應付所有類型的中文句子,事實上,不管是日常交流還是考試時候,我們都是這樣做的。
其實英文也一樣,中國的英語教材在很早就引入了語法這一環節。這對於學習英語當然是有幫助,它能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句子結構,更好的理解句子。但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過早的接觸大量的語法知識使的學生們把學習英語的中心轉移到了語法知識點而非英語本身:當學生們發現只用把語法知識學好便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的時候,便不再去注意英文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英語語感的培養。為了考試而考試,這樣以來很多考試變得失去了意義。
實際上,就算是用於考試,語感的優勢也十分明顯——不用花時間去分析那些句子的結構句型,只憑對語言的熟練感覺便可以快速且高正確率的做出大量的題目。
在日常交流中,語感更能使人大大的提高交流的速度於質量。
那麼,經常處於英文歌曲所創造的英語環境中,可以使大腦潛移默化的接受語感的培養的訓練——語感也是一個人對語言掌握的熟練程度。在英文歌曲中,一遍又一遍的聽過那些優美的英語,讓人可以在很輕松的環境中掌握很多語言表達。
例如:很多英文流行音樂的歌詞都是積極向上,並且有大量的地道的口語詞彙以及其標準的發音。
如: wanna=want to
gonna=going to
ain』t=am not or are not
cause=because
gotta=got to
等等
(2),對發音的幫助
歌曲時而快時而慢的節奏對發音的要求比較高,而歌詞連讀、略讀、重讀等現象的經常出現,對英語學習者的發音會有很大幫助,比如以下一段歌詞:
it takes a lot to know what is love
it's not the big things, but the little things
that can mean enough
a lot of prayers to get me through
and there is never a day that passes by
i don't think of you
you were always there for me
pushing me and guiding me
always to succeed
you showed me
when i was young just how to grow
you showed me
everything that i should know
you showed me
just how to walk without your hands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
the perfect fan
god has been so good
blessing me with a family
who did all they could
and i've had many years of grace
and it flatters me when i see a smile on your face
i wanna thank you for what you've done
in hopes i can give back to you
and be the perfect son
you showed me how to love
you showed me how to care
and you showed me that you would
always be there
i wanna thank you for that time
and i'm proud to say you're mine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
mom you always were
mom you always were,
you know you always were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
the perfect fan
i love you mom
這是一首不錯的英文歌曲,是「後街男孩」唱給他們媽媽的,說她們才是自己最好的歌迷。
這段文字是在一段舒緩流暢的音樂中唱出的,發音標准飽滿,而且極好模仿。從模仿這些歌曲開始,會對地道口語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這首歌的歌詞寫的也很有深意,像一首抒情詩。
下面就以這首歌曲中的一些口語要點的分析——它們同時也是地道英語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it's not the big things, but the little things」此句中的兩個「THE」同是弱讀。
「and i've had many years of grace」,中的 「 I』ve 」 為連讀。
「i wanna thank you for what you've done」中的wanna(上文已提到)和「 you』ve」的弱讀連讀。
「just how to walk without your hand」中的「without your hand」為連讀。
「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中,mom 和you ,you 和always , always和were.都是連讀。
這些細小的語言技巧很容易被英語學習者忽略,其實它們這些重讀,弱讀,連讀,和略讀都是真正英語能力的體現。
光是這一首歌曲,就能有如此多對發音的幫助上的地方。看來這樣的歌曲的確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可惜的是不少人都並不清楚這一點。
(3) 如果說單詞是英語的基礎,那幺由它構成的句子則更是平時交流,寫作,應用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語言要素。一個句子里有很多詞彙,而那些詞彙夠成的一些具有具體意象的句子會使人覺得好聯想,好記憶,而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記憶句子上面,會發現裡面的單詞自然就記下來了,不再成文障礙。更重要的,我們是把詞語放在具體的句子裡面記的,這樣就更不會出現很多中國學生有另人羨慕的單詞量,卻只能熟練運用其中的少量,對於大多數,只是「知道意思而已」,根本不能使用,對這樣的詞語,能說掌握它們了嗎?
聽英文歌曲對短期內高效的記憶單詞有好處。英語學習者通常是孤立地背單詞,實際上,背單詞不如背句子,而英文歌曲中的句子都是很值得記背句子。
舉個例子吧,如果在這里說一個詞」get」,很多人一定都會對這個英文中最簡單的詞語表示不屑——這幺簡單的詞,不就是「拿到,獲得」的意思嗎?課本就是這幺教的。的確,我們是這樣學的。
但作為英語中用的最廣的一個詞語之一,get在詞典中的解釋如下:
get
vt.
獲得, 變成, 收獲, 使得, 掙得, 受到(懲罰,打擊等), 染上, 抓住
vi.
到達, 成為, 變得
n.
生殖, 幼獸
除了最後對名字的解釋「生殖,幼獸」外,前面的那些詞語都在日常交流的口語中用的極為廣泛,幾乎就可以被稱為「萬能動詞」。當然,要知道它在不同情況下的具體不同用法,需要把它放到具體的語境中,我們可以從歌曲當中學習很多這樣的多用詞法:
「get back, get back.
get back to where you once belonged」——Beatles,這里的意思是「使得」
「get down
「get down
and move it all around」——Back Street boys,這里的用法也是「使得」
「think again, before you get the wrong impression on your mind,」——Blues,這里的意思是「得到」
「get so lonely, can't let, just anybody hold me」——Jackson Janet,這里是「變成」
「i'm comin' up so you better you better get here」——PINK,這里的意思是「到達」
人們不僅可以可以熟悉一詞多用的功能,更可以通過聽英語歌曲來掌握一個較難單詞的發音和用法從而掌握它。以下詞語都不是簡單好記的詞語,卻能在歌曲中很容易的掌握::
「you got blood on your face, big disgrace(恥辱)
kicking your can all over the place」——Five,在歌手誇張的重音里,隨著歌曲的韻腳,很容易就可以記住disgrace這個詞語,同時也記住了「all over the place」這個常用的搭配。
「i wanna take a little time to refresh(清新) your mind,
cause the boys are back in town with a different kind of funk(臭味),」這是另一段來自Five的一段RAP,他們的搖滾和流行樂都有著強烈的節奏和非常流暢的美式發音,是很好的模仿材料。
(4)可以讓英語學習者在短時期內學到地道、純正的英語。由於中國人和外國人思維上以及語言習慣上的差異,導致很多英語學習者學到的往往是中國式的英語。而流行音樂是英語學習者了解西方人的思維及語言習慣的一種有效方式
在這里先介紹一下關於中文和英文的思維差異,先看一個表:
如此截然相反的英語思維讓中國人從根本上就很難將英語表達的流暢地道,同時,我們在學校和平時學習中學到的表達和句子十分有限,遠遠比不上我們用我們的母語使用或聽到的頻率,而英語音樂卻可以使我們在一個「英語的世界」里徜徉。
大量的優秀句子短語,大量的英美文化,大量的外國流行潮流——這些都是我們攻下英語這個「碉堡」的很好手段,而能在單位時間內達到如此效果的輔助學習方法,似乎只有音樂和電影,雖然電影對英語學習者的幫助很大,但對於本來就沒有太多時間欣賞電影的學生們來說,抓好零碎時間來聽英文歌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教育專家說,學英語應強調「聽,說,讀,寫」四大能力,在聽英文歌曲時,我們經常會去跟唱,想去唱會這首歌曲,那麼這就是做到了「說」,而不知道歌詞的時候我們會去想了解歌詞以及它的意思,於是可以做到「讀」,如果必要的時候,甚至還可以做一些「歌詞填空」的練習來提升英語能力(實際上,國內英語培訓機構的龍頭學校新東方正是這么做的)。
而且,英文思維的培養和進步是一個緩慢,長期的過程,任何想通過突擊來應付英語的人終究是無法真正學好英文的。每天都會有一個又一個的精彩的音樂專集的出現,這使得我們有了巨大的選擇空間,不同風格,不同節奏,不同歌手的英文歌曲都能使我們在「寓教於聽」的時候不會因為反復聽同樣的材料而覺得乏味。
正所謂「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在努力的學習里,堅持就意味著勝利。試想一下我們說了多少句漢語才真正說好了漢語,那麼英文呢?我們應該說多少句英文才能說好英文?——Countless, maybe.
(5)學唱英文歌曲對於我們英語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是一種多方受益的學習輔助手段。它可融英語語言學習與娛樂為一體。它既可培養我們欣賞音樂的審美情趣和提高我們的欣賞品味,同時又能調動英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還可緩解學習時的緊張氣氛,可以使你的學習在積極主動輕松愉快的過程中完成。
音樂是人類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人們喜歡音樂美妙的旋律,欣賞它那變幻多端的 神奇組合,17世紀的一位自然科學家兼音樂理論家馬林·麥爾生(MMersnne1588—1648),曾經做過這樣統計:用八度的八個音可以構成40320種結合,其中沒有一個音符是重復出現兩次的。也就是說人類有多少種情感,就會出現多少種音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我們說不出的感情,音樂會替我們說出;哪怕再細微而復雜的感情,音樂里都有與它們遙相呼應和感知的對應物。在所有的藝術中,音樂確實是得天獨厚的,音樂的力量存在著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音樂能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響起清澈的回聲。
我在本文開篇便提到「英語是一門藝術」,這雖然與現在社會上把英語作為一種必須工具的看法大相徑庭,卻是我的真實想法——其實每一種語言都是一門獨到的藝術,經過了千百年歷史的沉澱,風雲的變換,都發展了成為一個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物。中文引以為傲的多種構字法,壓韻,和古代詩詞;法語有她那獨具美麗的文字,以及世界上最嚴密的語言,雜高級商務洽談和簽定和約中經常出現;而英語,它本身這個「世界第一通用語言的稱號」就足以說明了很多東西,並不只是因為那些使用國家本身的國力強盛,還因為英語自身的魅力,當我自己讀一些名家的習作時,會為他們生動的寫法而驚嘆,當背誦一些歷史性的演講的時候,我會讀的慷慨激昂,似乎自己就是當時正在發表講演的偉大人物——英語很容易表達自己的感情,甚至,有人說,英語這門語言,也為那些西方國家的騰飛做出過不小的貢獻。
當這兩種偉大的藝術融合在一起,另一種新的藝術誕生了,這便是歌曲——英文歌曲也是如此,它的作用不僅僅在於表達作曲家,演唱者的感情,也不僅僅在於使人們放鬆緩解壓力,也不僅僅一些聲音的輸出,它最重要的能喚起人們心靈的共鳴和震撼,這是所有藝術的共同特點。
所以,欣賞音樂,不僅僅是對學習有幫助而已,更是對於一個人的心靈的精華與思想的提升有著巨大的幫助。
當然在平時欣賞音樂的時候,英文歌曲更多的是讓我們從沉重緊張的學科學習中暫時的放鬆開來,沉浸於音樂中,聆聽和諧的歌詞——在這樣美好的時刻里,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提高了英語的水平。
三,對用英文歌曲來學英語的一些建議
英文歌曲的種類很多,人們對它們的選擇也是因人而異,如果就學習英語來說的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 初學者
對於這些cookies,建立自信和培養興趣是學習時的首要目標。可以選一些節奏較緩,旋律輕柔抒情的音樂,比如恩雅,神秘花園的Newage類音樂,這樣的音樂很適合精聽,也比較好模仿,他們的音樂有一部分為純音樂,另外一部分則為英文歌曲(他們自己也是相當不錯的歌手和樂隊)。
一些屬於Pop(流行)音樂范疇的抒情慢歌,也是不錯的選擇,Westlife(西城男孩)應該是最好的,他們的歌曲絕大多數都是這類風格,可以大量的欣賞,但不用去努力的完整的唱好這些歌曲,因為能力還不夠,不過只要能聽就已經很有幫助了。
2 .中級水平者
大多數的學生都應該屬於這個范圍,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很善於考試的同學,數理化當然沒有問題,英語其實也不錯——「英語這門科吧,學不學也就那個樣,每次考試又能差幾分呢?」
如果大家都是這樣想的,不知道這是教育者的過錯,還是教育制度的不當,還是自己的問題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不是我們國家需要的人才,考試是為了選拔人才,而不是為了選拔考試人才。
剛才適用於初學者泛聽的歌曲更加適合中級水平者,而且大可以去精聽,去模仿,包括語音語調,包括重音停頓。現在的英文歌曲在中國的主流就是Pop音樂,恰好適合這些在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中佔主流的中級水平者,所以可以有很多好的音樂材料去選擇。
也可以聽一些其它類型的音樂,比如Rock and Roll(搖滾),Blues(藍調),Country(鄉村音樂),Hip-hop(嘻哈)……不過除了搖滾之外,其他類型的音樂在中國沒有很大的市場,而在美國,這些類型的音樂的聽眾差量並不大。
3 .高手
Superior這個詞,是一個高階詞。其實這個「高手」的概念也不太確切。
這類學習者,應該可以自如的選擇精聽或泛聽各種類型的音樂,也可以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去聽一些Rap(說唱樂), Eminem(阿姆)的Rap非常有名,這樣的歌曲不僅語速奇快,還有大量的美國俚語出現,連很多外國人自己都聽不大明白,感覺就像一個聽力正常的中國人聽周傑倫唱歌。
以上三個方面的說明,只作建議,因為音樂本身的選擇說到底還是要靠個人的興趣來決定。而這些建議,其作用也就是讓學習者能更好的使用「用英語歌曲來幫助英語學習」的這一輔助方法而已。
學習英語就像攻「碉堡」,沒有捷徑也沒有不可能達到的說法,用英語歌曲來幫助學習也只是很多不同的學習方式中的一種比較有效率的方式。
要學好英語,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努力的汗水,希望在英文歌曲的幫助下,我們的學習會更加輕松,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