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問下各位對英語閱讀的看法
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閱讀能力佔有重要的地位,因為無論是參加考試、工作或是留學都對閱讀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筆者去年來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更是體會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每次課前都有大量的閱讀任務,如果不能按時保質完成,那麼上課討論時就會感覺尷尬,甚至內疚。回答老師提問時如果總以一聲簡單的「sorry」應對,那無異於混日子。鑒於英語閱讀能力如此重要,筆者想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和教學經驗,根據全球英語教學研究中證明行之有效的閱讀學習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給各位讀者的英語閱讀學習提供一些參考意見。為了方便閱讀,本文採取問答形式:一共分為七個部分,也就是從七個方面討論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其中前兩個部分是總的介紹,後面五個部分是具體的閱讀策略。希望本文對大家的英語閱讀學習有所裨益。
一、什麼是英語閱讀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容易被人誤解。我們通常所說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學術性閱讀的能力。西方專家將閱讀方式分為四種:掠讀(skimming,旨在尋找主題),瀏覽(scanning,旨在定位細節),細讀(intensive reading,旨在獲取信息),泛讀(extensive reading,旨在自得其樂)。西方人看報常用前兩種方法,學術性閱讀通常使用細讀法,而小說一般使用泛讀法。當然,即使是學術性閱讀,有時也用到另外三種方法,但細讀是主要方法。細讀的內容主要包括:核心詞彙、重要句子、話語標志、段落大意、全文內容、文章結構、修辭手段、作者態度等。對於上述內容,下文擇要介紹其中一些方面。
二、閱讀策略
對於閱讀策略,坊間常和閱讀應試技巧混為一談。廣義的閱讀策略包含閱讀技巧,但閱讀技巧只是閱讀策略的一部分。閱讀策略適合所有的閱讀,而閱讀應試技巧可能僅適用於某一門或幾門考試。但是,各類閱讀技巧作為閱讀策略的一部分,具有一些共性,不妨討論一下。對於閱讀技巧,坊間有兩種看法,其中一種是:我的英語閱讀不行,那是因為技巧掌握不好,學好閱讀技巧就行了;另一種是:我的英語閱讀不行,完全是語言水平不夠,閱讀技巧對我沒幫助。我還是多背單詞和分析難句吧。全球英語學習策略的實證研究表明,閱讀學習策略是有效的。但是,有效不等於萬靈。所以,如果英語水平中等偏下,重點應該是語言能力的提高,輔之以一些簡單實用的學習策略,這樣英語閱讀進步就快。例如,可以練習如何尋找段落大意和文章主題。對於中等以及以上水平的同學,在繼續加強語言水平的同時,應該積極地學習和運用證明行之有效的閱讀學習策略,使自己的閱讀水平不斷地提高,最終實現質的飛躍。例如,可以練習尋找文章中的話語標志(如轉折等)和圖示文章結構。與此相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運用技巧的能力存在反復。學習技巧時有這么一個過程:剛學會時運用順利,閱讀理解正確率大幅上升,過一段時間所學技巧運用不上,閱讀理解正確率與未學技巧時相比持平或偶爾低於原來水平。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但是,第一,不要將技巧絕對化和簡單化,只依賴技巧而不注意相應的語言水平的提高是不行的;第二,由於對技巧理解不夠正確或運用不夠熟練,也會造成這種情況。所以,如果所學的技巧是有根據的,而且反復運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能幫助自己超越原有的閱讀水平。
三、詞彙問題
上面兩個部分是對英語閱讀以及學習策略的一個簡單介紹。從這一部分開始,從閱讀策略的幾個方面作具體論述。首先是詞彙問題。很多人將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不高歸咎於單詞不過關,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閱讀能力當然還涉及其他因素,但對單詞掌握的廣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水平。關於廣度方面,可以參考這樣一個標准:如果認知詞彙(recognition vocabulary,也叫sight vocabulary)——看見就認識、但未必會使用的詞彙——低於六級水平(基本詞彙為5,500,不涉及派生詞),閱讀水平就會受限;如果低於四級水平(基本詞彙為4,500,不涉及派生詞),受限程度更高。所以,不管是否參加相關考試,大學期間的英語詞彙量至少要爭取達到六級水平。當然,如果所學專業將來根本用不著英語,那就另當別論了。要想順利閱讀英語外刊,如Economist, Newsweek, Time等,要求更高一些:詞彙量應達到雅思或托福等考試所涉及的范圍(7000以上)。至於深度方面,主要問題是對於常見詞的意思應掌握多少。常見詞一般有多個意義,確切的意思需要根據上下文判斷。好在這類常見詞彙的意思也不是多得無法應付。它們常有兩三個意思,由於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習慣,其中一個意思我們最熟悉,其他意思就不甚了了。由於這類詞不多,閱讀中碰到了就要記下來,然後進行處理。另外,這種較生僻的意義一般都是由其最常見意義引申而來,所以可以結合後者進行記憶。此外,在文章中碰到難詞時,如果不妨礙大意的理解,就不應糾纏。也可以根據該詞所在的前後判斷其大意。
四、難句的解決辦法
閱讀時碰到的難句,很多是其中一個關鍵詞或片語看不懂。也有部分情況是句子結構復雜。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特點不一樣,所以中國人理解有些英語句子結構有特別的困難。這樣的句子結構有:分隔定語、虛擬語氣、省略句、強調句等。閱讀時可以把不懂的句子摘抄下來,並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中心,讀多了就能把握它們的特點了。
五、話語標志
話語標志(discourse indicator)主要指表明句子之間關系的連詞。常見的有表示轉折的,如but, however, yet等;表示因果的,如because, for等;表示舉例的,如for example等。只有閱讀時關注這類話語標志,才能弄清句子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作者的論述邏輯。不過,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原因是漢語的句子講究意合(parataxis),句子之間的關系需要根據意思判斷,有時並不藉助連詞表達。而英語講究形合(hypotaxis),特別強調以連詞表達句子之間的關系。
六、文章結構的重要性
與上一部分一樣,這個方面也是英語閱讀學習的難點。同樣,由於文化和思維的差異,英語文章的行文邏輯和結構(organization)與漢語不同,具有自己固定的套路,需要認真研究。所以,如果閱讀時不能把握文章的結構,就難於從總體上把握全文。英語文章之所以有一些固定的結構,也是為了方便讀者,使讀者對全文內容有一個可靠的期待。例如,很多英語文章運用這么一些結構:文章開始舉一個例子(進行類比);文章開始講點奇聞軼事(大多是陳年往事);文章開始給出中心意思。不同的開頭會導致不同的下文,所以只要熟悉了其中的模式,對文章整體把握的准確度就會大大提高。
七、如何看作者態度
英語閱讀中的難點之一就是作者態度的判斷。其實,一位高明的讀者不僅要學會區分文中闡述的事實(facts)和作者表達的意見(opinions),而且要學會區分作者的意見和其他人的意見。區分事實和意見不難做到:凡是含有贊同(approval)或不贊同(disapproval)等態度的部分就是意見表述,反之一般為事實陳述。把握作者態度同樣要關注作者表示意見的部分,根據其中表示意見的詞彙判斷態度的褒貶。
文章來源:青年人外語考試網
『貳』 有沒有英語閱讀能力比較強的
孩子在選擇這個學校前,有沒有對學校做深入了解呢?比如這個學校是英語特色,對英語要求高,學習任務重,那上學前最好把英語啟個蒙,要不一開學,學校進度快,別的孩子是只需要解決讀寫,您的孩子就要聽說讀寫都解決。現在學校和以前不同了,老師負責教,會不會要家長負責,尤其有的學校要求高,進度快,對家長孩子都是很大壓力。因為不清楚您孩子的情況所以要分幾種情況來看1。如果孩子學前沒有英語基礎,能跟上學校進度就很不簡單了(前提是樓主說這個學校英語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其次WHAT這個單詞,沒英語基礎的孩子記不住很正常,記了忘,忘了記,這是孩子學習的自然現象,因為學校老師沒有教怎麼記單詞。即使教了自然拼,離孩子能自由運用也有個過程。。如果孩子確實是因為比別的孩子記的慢,而不是起點晚的緣故,那學什麼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能靠家長的耐心和恆心來一點一點的累積,把不會單詞貼再門上,鏡子上,上學路等點滴時間,見縫插針的學,本來記單詞就象駱駝吃草(哪怕記得快的孩子也要反復復習,因為往往記的快的孩子忘的更快),吃進去了,還要經常吐出來,反復咀嚼。。根據樓主所說,孩子聽說好,讀寫差,如果這樣,問題不是特別大,心不要太急,尤其一年級的孩子經常會讀不懂題目,或理解錯誤題意,而不是不會做。喔 還有一件事 我現在學的ABC天卞英語的老師才和我提過 事實上想學會英語應該是不費力地。堅持具有恰當的學習情境跟進修口語對象 這取決於外教資質 標准口音很重要,持續逐日口語學習 1對1家教式輔導才可以有非常.好.的進步幅度..學習後記得復習聽取錄音文檔,幫助加強記憶;實在是真的沒人幫忙的話,可以去聽力室或BBC取得課外學習資料學習,多說多問不知不覺的英語水平就加強起來 學習成長應該可以迅速明顯的~讀寫這塊,主要持之以恆,沒有特效葯,比如買個點讀機讓孩子能認讀,讀多了,認讀量就增加了。再就是可以針對孩子的情況多加強讀寫練習,家長自己可以完成的,就自己完成,家長輔導有困難的,就個課外針對性輔導 查看更多答案
『叄』 做英語閱讀有用嗎
做英語閱讀沒有經常朗讀效果來的快,朗讀培養的就是預感,而做閱讀培養的是答題技巧而已~~如果是寫英語作文,那就需要採取朗讀好一點兒的英語文章了
『肆』 看懂quora需要多高的英語水平
高中以上,六級水平看起來就很順了。都是口語化的文字不會太難的
『伍』 英語做閱讀有用嗎
做閱讀很管用,來尤其是與你今天所學自詞彙有聯系的閱讀
他可以幫你鞏固單詞
最重要的是幫你培養語感
有的時候,我做單選題讀到一半就自己把答案讀出來了,就是語感好
因此閱讀真的很管用
但是完型需要對單詞很熟悉,建議你先自己做,做完後看答案,有詳細解析的那種,完型和閱讀就會很快的提升了
『陸』 怎麼利用 Quora 學好英語
By Cheka我同時混知乎和Quora,在兩邊都拿過一兩千票;恰好我又是做英語在線教育的,所以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下。如果想要藉助Quora學英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 預定幾個自己感興趣的topic,在手機上裝上Quora的客戶端(安卓版;iOS版),然後跟刷微博一樣每天都打開看看。和知乎一樣,Quora的優勢並非是提供標准答案,而是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視角提供看法,很多時候還是一個小故事。你讀了幾百個答案後,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但是Quora最好玩的地方顯然不是潛水,而是參與交流。你也許會覺得提問比回答容易,其實未必。作為Quora的新人,除非你提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問題,否則被人注意和回答的機會都不大。所以不妨從回答一些問題開始。我覺得有這幾類問題適合作為中國用戶:一,你是中國人,在中國相關話題上自然是有發言權的,回答的時候避免套話官腔,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外國人不太了解的事情其他用戶就會比較感興趣,譬如我最近回答的中日韓文化比較問題 What are the notable differences amongst the dominant East Asian cultures? 還有稍微嚴肅一點的 China: What are the most serious hypocrisi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modern day China?二,一些涉及你專業領域的,不用擔心班門弄斧,也不要以為外國人全都是專家,大膽的去貢獻自己的才智。偶爾結合國情打個醬油也可以,譬如我曾經在問題 Python (programming language): Have I fallen in love with Python because she is beautiful? (不完全算技術問題,因為大家都在抒情)里貼了兩張白娘子的劇照,告訴外國人中國歷史上的Python女神就是這模樣,也騙了幾十個贊。三,一些偏娛樂性質容易打醬油的問題,譬如這條問你的寫字台是啥樣的 Desks: What does your desk look like? 不需要你多會寫,貼圖就可以,裡面還有貼坦克的(因為回答者在當兵,坦克就是他的寫字台)。Quora有個credit的機制,就是如果你的回答每獲得一票就能得到10個credit,有了足夠的credits後,你就可以用這些credit來將你提出的問題promote給更多的人看到,譬如我上個月在知乎上發起的討論 被美國外教吐槽的湖北高考英語考題真的是「錯的離譜」么? 就是通過Quora的這類機制來提問和求證。當你逐漸熟悉了Quora的玩法,對自己的寫作和思維能力有了更多自信,就可以參於更多話題,譬如電視,電影,甚至美國國內國外政治。話說回來,我相信 Quora 對於英語學習的最大作用絕非是僅僅提供閱讀素材,或者是作為一個寫作鍛煉的場所,而是能夠幫助你發現——原來掌握了英語後,你真的可以參與到全世界的對話當中;你的談話夥伴可能是一名美國陸戰隊老兵,一個印度IT學生,一位日本設計師,他們會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故事,也願意聽聽你的。祝玩得開心。------------更新------------有知友和我留言說感覺Quora的國外用戶對中國人不友好。Quora有一條著名的原則 Be Nice, Be Respectful ,即鼓勵討論和辯論,但嚴禁攻擊其他用戶或者他們貢獻的內容。如果遇到此類情況可以舉報。但是作為中國用戶我們同樣需要遵守這些規定,因為很容易遇到在某些問題上和我們持完全相反意見的美國人,日本人,台灣人,越南人或者菲律賓人等等,沖動起來打起嘴仗就會被鄙視。特別的,我覺得比起說服他人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背景還有想法,犯不著去什麼地方都要抱著揚我國威的想法。你覺得外敵環伺別人也可能覺得中華沙文主義好恐怖。譬如這位越南用戶問的Nationalism: Does the Chinese really hate the Vietnamese? If yes, why?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除非相關話題需要,Quora上不要用中文。原文
『柒』 每天做一篇英語閱讀有用嗎為什麼我覺得沒提高呢
這是循環漸進的過程
話說回來
你把單詞背好了 句子成分構造分清了
再做 效果更好
『捌』 英語閱讀為什麼做不好
首先,你要看懂題目與文章,如果簡單,可以先認真做完,如果難,字,詞,句,段,落可以一步步理解。如果時間緊張,先把會做的做完,再做大題,你要知道,做80分的題得80分比做120分得80分要好得多
『玖』 大家好請問英語閱讀除了真題還做什麼
英語閱讀除了真題還要總結經驗!比做題更重要!
英語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我個人的經驗,三步:
1.迅速將整篇文章分解,理出文章結構;
2.迅速抓住文章敘述的主題;
3.迅速找出各部分的中心意思,並找出表達中心意思的句子。
做到這3步,基本上這篇文章不用逐字讀完就可以答對接下來的題目。
先說一下,英語文章,尤其是用於考試的閱讀文章,其結構都有非常明顯的典型性,一般結構為主題段,論述段落,總結及結論段,乃至超長的畢業論文也不過是在這個大框架內。
以一篇文章5段為例:
一般第一段為主題段,也就是說,整篇文章要表達的主題一定會出現在這里,你要做的就是迅速把中心句找出來,一般來說,中心句會出現在倒數第2句或第1句,簡單一點的文章會在第1句就出現,如果考題出得比較難,也可能需要自己總結,但就算需要自己總結中心句,也一定能在該段落中找出代表中心意思的詞;
接下來第二、三、四段,各段將對第一段提出的主題意思進行論述或分步驟分析,也就是說,每個段落都會有進階的主題,即個各分論點,所以你要做的同樣是迅速把它們找出來,位置和方法相同;
最後一段為全文的總結,並會對結論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或做推測,或作評論,這也是一個出題點,你要做的就是抓住總結的主旨和對其進一步分析的結論。
當然並不會所有文章都是5段,例如有的主題段落會有2段甚至更多,論點段落可能只有2段或多達4段以上(但一般不超過3段),難一點的文章里每個分論點也可能不止一段,我這里只是以5段為例,解釋的是文章的結構,或者說一般構成,通過這個規律可以迅速將文章進行分解,進而掌握各部分的要點。
下面分析一下出題要點,或者說出題規律(如果題不會出得很偏的話),以一篇閱讀文5題為例,一般為1個主題、1個分論點、2個細節題、1個結論或對結論的分析、推測。
可見掌握文章主題、分論點及結論分析就可以答對3/5,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讀完全文的,而2個細節題怎麼辦呢,就需要通過題目提供的信息迅速分析出其所在的分論點,然後回到該分論點段落找到與這題相符的句子,一般如果題出得簡單的話會是原句照搬,難一點的話會換個表達方式,再難一點則會繞個圈設個陷阱,這就需要非常小心,一定要捨得多花2秒鍾把這句話和前後兩句反復閱讀,挖出陷阱。這樣的話5道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這就叫針對性解題。
說一下我的閱讀答題習慣吧,一般我第一時間會先看題,並且非常認真的理解每道題的意思,提取有用的信息,雖然一般並不容易只通過問題一下子就找出文章主題,但一定能找到跟主題有關的詞和信息,並且至少知道文章是在討論某個東西還是在敘述某件事,也就是說是議論文、說明文,還是敘述文,然後迅速按上面的三步走,這樣帶著問題掃讀全文,連細節題也可以非常迅速的找出來,最後將問題一一對應,全部解決!
這些就是我一路考到專八的閱讀題經驗,方法交給你了,接下來就是多多練習,只有多練才能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最後做閱讀題簡直是輕松+愉快!
好了,說了這么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