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考研英語一2006年第四篇第二段的這句話怎麼斷句、翻譯
主句:
More artists [主語]began [謂語] seeing happiness as meaningless, phony or, worst of all, boring. [賓語]
從句:
We [主語] went [謂語] from Wordsworth's daffodils [狀語] to Baudelaire's flowers of evil. [狀語]
meaningless/phony/boring是三個並列的形容詞,worst of all是一個插專入語,因為phony後面屬有一個or。
翻譯:
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把幸福看成是無意義的、虛偽的,最糟糕的是無聊至極的,這種變化從華茲華斯的《水仙》到波德萊爾的《惡之花》中都可以看出。
㈡ 考研英語10年第4篇閱讀中的一句話:Europe could yet different rules.
直譯:歐洲可能還在發展不同的規則。完全可以用尚未代替哦,整句理解,不要糾結個別單詞。
㈢ 考研英語閱讀,2011年第四篇閱讀,Unhappy parents rarely are prov
原文:obviously their misery must be a direct result of the gaping baby-size holes in their lives.
翻譯:很顯然,他們的苦難一定是由於生活中缺少孩子這段裂痕造成專的。
解析:屬原文中the gaping baby-size holes比較生動形象地指代沒有孩子的這一缺憾。
㈣ 如圖摘自2012年考研英語二中的閱讀第四篇,想請問一下紅線最後為什麼是that are求賜教。
it is …that 是強調句的結構,所以that 和are之間沒有關系,用are是因為它的主語是the masses,這是一個復數名詞。
㈤ 1994年的考研英語閱讀第四篇,裡面這個翻譯的再是不是有誤
其實翻譯的是對的,再耐心的結合上下文你就能發現,文章表達的意思是,隨著醫療條件改善,患癌人群存活率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也就是說患癌人群可以活的再久一點
㈥ 考研英語閱讀是第四篇最難嗎
不是。考研的文章是摘自各大外媒報紙,然後再改寫的。人文社科,各種類型的文章都有。看你比較不擅長哪一類文章吧。不擅長的就是最難的
㈦ 2011考研英語一閱讀第四篇得分率
比較難
多積累一些詞彙,然後學一些語法!一定要攻克詞彙和短語,要內熟練,
學一些你比容較感興趣的英語知識,上課需要認真聽講,下課及時的做筆記,
養成背單詞的好習慣,經常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英語學習起來並不是很難,
只要你用心去學,相信你一定會成功
㈧ 這是2011考研英語的第四篇閱讀,幫我看看到底正確答案是哪個
能對兩個吧
㈨ 2002考研英語text4 第四段 無法理解
我是11年才參加過考研的,由於今年題比較簡單,分數還可以,82分
我做這篇閱讀的時候,也比較費解,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看的張劍的那本,所以當你提到這個的時候,我印象很深刻
先談你所說的問題吧,我當時對shield的理解是保護,使之免受。。。。的困惑,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Nancy所說的那句話,雖然是通過」 「直接引用的,但是用的是完成時,而不是習慣上的untill now are still very,very strongly insisting that 。。。。。所以,我覺得,如果翻譯成:
Nancy認為:這一原則將使那些醫生消除疑慮,在此之前,他們一直強烈地認為,如果給病人充分的葯品來止痛會加速他們的死亡的話,那就不能這樣做,(因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而上文中,提到了最高法開始認可這一存在了幾個世紀的原則,並且醫生們也在近年開始利用這一原則為自己濫用葯品開脫。這樣,上下文,就能比較好的銜接上了。並且,我看到過一本新東方的翻譯,意思也與這個差多。
其次,我再廢話幾句吧,考研的英語,主要就是閱讀,而閱讀,又以單詞和思路最為重要,你單詞如果過關,再加上能這樣仔細的分析。相信堅持下去,會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現在,我個人覺得啊,你著重應該研究的是05-11的閱讀的,之前的,稍有一點簡單和過時。現在的閱讀,像你提到的這種,光憑單詞直譯,很難理解完全的情況越來越多。
最後,祝你成功!
㈩ 09年的考研英語真題閱讀第四篇中的一句,求翻譯求詳細講解
據許多書籍和文章,新英格蘭的領袖們建立了一個展開的基本主題和關注,美國知識分子生活中佔主導地位的清教傳統。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