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语听力 > 新闻英语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英语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06 02:24:42

① 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效应用英文歌曲

(一)在导入时的应用导入的作用是将学生的思绪由课间活动或上节课的精彩内容收回到本节课内容上,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能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例如:学生刚刚练习团体操回来,精神正集中在刚才的训练上。我拍拍手说:我们一起来唱手指歌,然后带领学生唱在欢快的歌声中,学生很快调整情绪,将精神集中到我的课堂上来。
(二)在复习旧知识时的应用
复习旧知识是将本课知识与上节课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复习旧知识时,要注意既要有与上节课所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又要与本课所学内容相关联。在讲 的歌词改编成上节课学过的句子??。用歌曲进行复习,利用自编歌词的方式将二者进行结合,既方便记忆又朗朗上口。
(三)在总结时的应用
总结是将本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是什么。单一的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或由学生进行讲述,往往会让一些学困生迷惑,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不妨在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或由学生进行讲述后用改编英语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将知识的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每一个孩子,又能让学困生理解本课应着重记忆哪些知识点与单词。在讲授>一课时,我就用了这样的方式,把本课的重点句型与单词编入这首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里进行总结。学生们学得十分愉快,在下课时还恋恋不舍的反复唱着这首改编过的歌曲二、如何应用
固然用英语歌曲进行教学有着这样那样的好处,如果用的过多、用的不恰当也会给课堂造成损失。我曾经听过一节课,教师在开始时就用歌曲引入,然后利用歌谣进行复习,在新授课时又使用歌曲活跃课堂气氛,最后用歌曲进行总结。下课后我问那些学生,“你们这节课都学会什么了?”他们说的非常统一,“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会的是三首歌曲和一个。”我又问:“那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顾着学歌了,没人注意学什么内容。”学生的回答让人深思。诚然,这节课学生学的十分轻松,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可是该完成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体现,反而是这些歌曲喧宾夺主,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接下来会教我们哪首歌”上,并不是本课我们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内容。

② 如何有效地开展英语听力教学的活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的听力训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目前的各种考试中,听力部分始终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并介绍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正确引导的教学模式,希望通过"高效课堂",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责任",给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留有空间,最终实现自主学习和高效课堂结合起来。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英语听力培养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提高学生听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摸索听力教学规律,展开适应新课改的听力教学。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虽然听力教学一直被置于外语教学的首位,但是从中学英语各类测试的现状分析,听力较之词汇、语法阅读等项目仍属弱项。
首先,学生的听力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设备的限制。学生的听力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
其次,许多学生词汇量欠缺,由于视觉效果不能与听觉效果有效地结合起来,所以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经常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第三,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面对一些长句子,甚至是一些段落的题目时,不能进行有效记忆。
这可以看出听力过程的交际性和过程性,听力活动的真实性等在听力教学中都没有得到体现。 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听力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听力教学缺少接触自然语言的环境,虽然现在教学条件有所改善,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等大大促进了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但是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尚不能给予听力足够的重视,只是为了考试而学;
(2)学生层次复杂,大班教学费时低效,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3)在实际听力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只是放录音,重复做练习,对答案,再听。总体而言,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充分,方式也不灵活,真实运用意义上的听力教学比较薄弱。
学生在听力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语音辨别能力差。他们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不能很清晰地辨别一些单词,甚至有时会误听成其它单词;
(2)猜字的技能薄弱。在听力中,学生难免会听到一些陌生的单词,而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只能根据上下文内容去进行猜测。
(3)词汇量少之又少,不能理解重要细节,有的学生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
(4)母语的干扰以及没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 初中教学中英语听力的环节 目前,我们使用的《新目标》每个单元的section a的1b,2a,2b section b的2a,2b都有听力训练,这些听力材料新颖,取材地道,英语纯正,时代性强,材料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浓厚,但有的材料有点深度。为了提高学生听力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针对不同难度的材料,联系自己的学生做灵活的处理。
听力教学分成“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阶段。
(1)听前(pre-listening) 这一阶段主要以确立听力期望,激活背景知识,展开话题,激发动机以及语言和语音微格教学训练为主要手段。教师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必须从基础的语音入手,逐步过渡到单词短语、句子、对话和语篇。在初始阶段,教师要尽量降低学生答题的难度和要求,做到既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听力活动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又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听力的目的。就学生而言,要想提高听力能力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边听边作笔记以减轻记忆负担;②平时要加强语音训练,多模仿,培养语感;③多阅读,扩大词汇。
(2)听时(while-listening) 听时阶段是听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最难控制的阶段,以信息理解和技能训练为主,这一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形式各样的任务,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这些任务应该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另外,教师还应从听力过程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听力策略。应授之以“渔”而非“鱼”。对学生而言,听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过程,即学生要主动去构建新的知识。
(3)听后(post-listening) 听后是听时的延伸,同时为下一次听时做准备,主要是巩固听力信息和技能评估听力效果。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核对答案、评估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要了解学生听力提高与否,便于及时调整听力训练策略,纠正学生不恰当的听力习惯。
听力结束后,学生自身也应评价自己在听力训练中的得与失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针对以上的问题,现在我就提高初中英语听力的常用教学策略进行介绍: 任务型听力教学策略。 任务型听力教学是交际教学法的延伸,强调听力学习任务的真实性,通过完成真正的听力任务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任务型听力教学包括pre-task,while-task和post-task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主要是根据听力材料布置听力任务;任务中阶段由学生集体和个体准备听力任务,并展示成品。比如,让学生听完一个故事后进行角色扮演等;任务后阶段是结合学生听力任务展开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词汇、语法及听力策略的专项训练。 自我监控策略。 在听一篇课文时,不论是听力强还是听力弱的学习者,都会在听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听力强的学习者会立即意识到其注意力的不集中,并能很快自觉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听力材料上;而听力差的学习者则只顾前不顾后,一旦遇到生词就会停止听音,陷入对生词意思的苦思冥想中,无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听的材料上。 记忆策略。 即使听力理解能力很强的学习者,如不采取一定的策略,也难以记住长段文章或会话中的全部细节。听力强的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一般都善于利用英语特有的呼吸停顿、节奏,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诸如年、月、日、星期、钟点、年龄、人名和地点等,必要时,通过笔记即刻激起已有记忆,使音、义、形快速形成联系,从而对语篇作出正确的理解。而听力差的学习者则不善于作笔记,他们不知道应该记下哪些词句,而且常常抓不住做笔记的有利时机,听时不能写、写时不能听,两者不能兼顾。 选择要点策略。 听语篇时,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段、整句听得很清楚。听力强的学习者在听语篇时善于通过预测要点选择重点,往往能根据选择项推知听音材料大致涉及什么内容、会出现哪些专有名词、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便可争取主动,对即将听到的语篇做到心中有数,听起来就得心应手。此外,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大都是表达段落的内容的,而过渡性词语则会表现出出题人的思路、时间和空间、举例和例证、对照和比较、引申和转折、推论和总结等逻辑关系,它对整篇的理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听力差的学习者听语篇时,往往抓不住要点,抓不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小结 除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语音辨析法、听写并进法、以读促听法等策略。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多种听力训练方法,展开适应新形势的听力教学。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总而言之,教无定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英语听力。

③ 英语听BBC新闻听力有什么好用的APP么

直接在应用商店搜BBC 有很多可选

④ 如何学会利用新闻练习英语听力

对于英文能力不高的学习者来说,听懂英语新闻实在是难度较大。要突破英语新闻这一关,这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听英文新闻之前,要用自己的母语了解新闻的内容,给要听的英文听力作出铺垫。而且英文的新闻范围较广,要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下手。背诵相关领域的词汇。
第二,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按暂停,要继续听下去,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听不懂某个词的意思,要尽力去猜,争取能听懂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如果某个段落没有听懂,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可能有几个不认识的单词,或者某个句型较生疏。先不要着急,等听完整篇文章。再把没有弄明白的单词和句型,看原稿弄清楚就可以了。
第三,不要太在意新闻中难懂的人名和地名。听力课堂里面的广播新闻栏目旨在教给大家思维与方法。听新闻主要是掌握大意,如果听到个陌生的人名和地名就停住了。那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新闻里说的是一个什么小地方发生的一件某人的什么事件,你听完很可能就把名字忘记了,但是整个新闻的内容你很明白就可以了。只要你了解各个国家的主要领导,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名字就足够了。
第四,虽然是听新闻,其实正确的说也很重要。听的同时,你要熟悉各个播音员的发音和语调。如果自己对某一个新闻单词发音不准,很可能会造成听不懂。尤其是对同音异议的词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遇到的时候要根据文章大意,猜词义,对实在不明白的,要打开听力原稿去看,平时多跟着录音读读单词和重要的英文段落。
第五,最后一点我说了有的学生可能也会觉得没什么用。但是,尤其是对那些听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就是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能肯定能成功。要不然,还没有开始备战就会被自己打败的。因为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比实际学习更困难。所以这里我希望每个想努力学好英语的人,都能每天坚持学习,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因为成功就在眼前。

⑤ 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

现行的中高考对学生听力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浙江省普遍使用的《英语新目标》教材中,听力材料大多数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形式多样并且情景性和文化性较强,材料难度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而实际听力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提高,而忽略了材料的背景知识和学生的参与作用。他们较多采用放音一听音一对答案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听音之前教师先对材料相关的语言知识进行比较详尽的巩固,然后直接放音,学生边听边做练习,最后教师对答案并稍加解释,一篇听力材料就这样草草地处理完了。在该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收者,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不能得以激活,无法发挥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普遍较低。本文尝试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教学中,充分发挥该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了理解能力。
2 听力理解与图式理论
听力理解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听者并不是被动地运用听觉来接收信息,而是通过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对当前输入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处理,从而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和情感。正如Anderson所言:“理解并非仅仅是接收,听者实际上在理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需要激活各种类型的知识,并运用它们来理解说话者表达的真实意图”(Anderson&Lynch,1988)。这与图式理论的观点一致,即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等背景知识相联系。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王初明,2003)。因此,将图式理论引入听力教学会对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3 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图式在听力理解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听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以下将从几个不同方面具体阐述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3.1 图式的预测作用
预测是指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根据己知信息对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推理猜测。预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图式集合了有关某一特定事物的具体构成知识,可以为听者理解话语提供积极的准备状态。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听者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听者就会对即将要听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期。当预期同所述内容相一致时,其内容则易于理解;相反,当预期同所述内容不一致时,说明听者的预期出现偏差,则会刺激听者修正偏差,并提高听的兴趣。
3.2 图式的补充作用
图式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它概括了具有不同细节的各种已知的实例,所以,当材料中省略了一些常识性的信息时,这时只要激活相应的图式,听者就能推理出被省略的信息,并把他们添入到正在处理的图式中去。如:Jack likes reading. He went into a library .When He left the library, he was happy with two books.在理解中,听者会结合自己已有的图式将 “Jack borrowed the books” 这一事实纳入整体理解中去。此外,当听力材料偏难时,对于没听清楚的词句,听者也能根据语境自动弥补,这样难度自然随之降低。
3.3 图式有助于注意力的分配
图式对所要加工的信息并非全部接纳,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某一图式一旦被激活,就会为信息的加工储存提供一种框架。与该图式密切相关的信息,就会被图式组织进来并获得巩固的记忆,而与图式无关的信息因没有被纳入图式而很容易被遗忘,可见图式有助于注意力的分配。
由于听力过程中,声音是转瞬即逝的,听者不可能一字不漏地记住每一句话,他们必须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将注意力放在相对重要的信息点上,这样才能保证抓住文章大意。因此,图式有助于注意力分配这一作用对听力理解至关重要。认知科学研究也表明,如果大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为理解语篇内容提供参考和向导,听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抓住关键词句,就很难达到对文本中心意思的理解。
3.4 图式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对不可知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邓媛、阳志清(2004)的研究表明紧张焦虑情绪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情绪是由于对所听内容无心理准备,担心听不懂导致的。听前图式的激活可以为听者指明方向,让听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缓解听者紧张害怕的情绪,从心理上增加听懂的信心。
4 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已有图式对听力理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激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已有图式? 这就需要一种激活程序,使听力内容与学生已有图式有机地联系起来,我们将这种激活程序称作“激活图式”。激活图式在已有图式和新图式(对当前输入信息的正确认知)之间起衔接桥梁的作用,如图1所示。以下将具体阐述如何构建与听力材料相适应的“激活图式”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从而发挥已有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图1.三种图式的关系图
4.1 观察图片
《英语新目标》听力材料大多配备了插图,这些插图相比文字更直观地反映了听力材料
的主题内容。在听力之前,教师可以将相关插图呈现给学生看,并告知学生接下来的听力内容会和该插图相关,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这种方法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图式。如在放八年级上册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Unit 7)第二课时听力材料之前,先让学生观察配套图片,学生看完图片后知道接下来的听力材料与如何制作水果沙拉有关,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已存储的水果沙拉的制作图式就会被激活,并且学生会不自觉地去预测接下来的听力内容。有了这样的预测,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会特别留意与制作水果沙拉相关的词汇,如,cut up, mix…up, turn on, pour…into…, 以及表先后顺序的副词,如first , then , finally , last…。因此,在听的过程中就更容易抓住重要信息。
4.2 通过标题或关键词进行brainstorm
对于议论文这样的听力材料,可以在放音之前告知学生听力材料的标题和关键词,让学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对该主题进行探讨,以此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图式。在这种自然、无约束的情况下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从而激活更多相关的图式内容。如进行九年级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unit 1)第三课时听力之前,教师先将标题 “What are your challenges in learning English?”告知学生,并将关键词“challenges”写在黑板上。在引出主题之后,为了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教师进一步将主题细化成speaking;listening;reading; writing这四个模块,并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组学生对一个模块进行brainstorm。讨论结束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口头陈述本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边听边把要点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各组的信息进行比较、分类、概括,使各观点之间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并用不同形状的图形将信息间的层次关系表示出来,如图2所示,同一层次的信息采用同一种图形来标示,以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抓住文章的要点和作者的思路,提高收听阶段的效果。
图2.brainstorm 结构图
4.3 5W+H 提问方式
在记叙文或对话中,事件的叙述方式或叙述的顺序结构,一般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对于这类材料,教师在放音之前可以通过提问有关主题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主要事实及理由,事情的结果,作者的观点态度等问题,即What-When-Where-Who-Why-How?(5W+H) 系列问题的方式来串联整个事件,并激活学生已有的事件相关图式。以八年级上册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Unit 10)第二课时为例。这是一篇情节性比较强的对话,教师可以作如下提问:1.What is Cheng Han going to be? 2. Where is Cheng Han going to move? 3. How is Cheng Han going to do that? 4. When is Cheng Han going to be a/an …? 通过以上问题学生可以确定材料是关于个人理想这一主题的,并且预测可能到来的信息类型包括一些关于职业、时间、地点以及如何去实现理想等相关内容。此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把握篇章框架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把注意力放在所期待的信息内容上,来达到听懂和理解的目的。
4.4 直接讲解
对涉及到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的听力材料,不少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在听力理解时往往会出现理解障碍。听前,可由教师讲解,直接为学生提供所需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的图式。
以《英语新目标》九年级上册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Unit 12)为例,section B中的听力材料涉及到中西餐桌文化的差异。为了让学生在听力之前,对中西的文化差异有个整体的印象。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张表格,如表1所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和经验来完成该表,对于那些学生并未掌握的内容,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此过程,不仅回顾了学生先前的认识与经验,又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使学生为理解材料内容提前做好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⑥ 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效应用英文歌曲 南京廖华

(一)在导入时的应用导入的作用是将学生的思绪由课间活动或上节课的精彩内容收回到本节课内容上,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能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例如:学生刚刚练习团体操回来,精神正集中在刚才的训练上。我拍拍手说:我们一起来唱手指歌,然后带领学生唱在欢快的歌声中,学生很快调整情绪,将精神集中到我的课堂上来。
(二)在复习旧知识时的应用
复习旧知识是将本课知识与上节课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复习旧知识时,要注意既要有与上节课所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又要与本课所学内容相关联。在讲 的歌词改编成上节课学过的句子??。用歌曲进行复习,利用自编歌词的方式将二者进行结合,既方便记忆又朗朗上口。
(三)在总结时的应用
总结是将本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是什么。单一的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或由学生进行讲述,往往会让一些学困生迷惑,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不妨在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或由学生进行讲述后用改编英语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将知识的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每一个孩子,又能让学困生理解本课应着重记忆哪些知识点与单词。在讲授>一课时,我就用了这样的方式,把本课的重点句型与单词编入这首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里进行总结。学生们学得十分愉快,在下课时还恋恋不舍的反复唱着这首改编过的歌曲二、如何应用
固然用英语歌曲进行教学有着这样那样的好处,如果用的过多、用的不恰当也会给课堂造成损失。我曾经听过一节课,教师在开始时就用歌曲引入,然后利用歌谣进行复习,在新授课时又使用歌曲活跃课堂气氛,最后用歌曲进行总结。下课后我问那些学生,“你们这节课都学会什么了?”他们说的非常统一,“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会的是三首歌曲和一个。”我又问:“那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顾着学歌了,没人注意学什么内容。”学生的回答让人深思。诚然,这节课学生学的十分轻松,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可是该完成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体现,反而是这些歌曲喧宾夺主,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接下来会教我们哪首歌”上,并不是本课我们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内容。
首先,应选用适和本课使用的歌曲或对歌词进行恰当的改编,让它与本课内容进行紧密的联系;其次,在歌曲使用时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进行歌曲学习与操练;第三,在一节课中,歌曲的使用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二次;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改编歌曲进行总结,这样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锻炼了学生创作能力
歌曲既是一种音乐形式,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文歌曲与英语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英文歌曲要注意科学地选用,切忌滥用,才能够有助于教学、让学生能爱上英语,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

⑦ 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新闻

CNN网站有大来量的新闻稿件自。可以筛选句式比较简洁,问题不太复杂的新闻。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选到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更好了。
建议第一节课发下来材料,要求孩子们查字典,收集相关话题,第二节课讲一下影响理解的句式,对新闻内容进行发散性讨论,只要求语言交流基本需求,不要求内容严肃。

⑧ 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

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版。在权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和任务反思阶段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可以在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同时,

阅读全文

与新闻英语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公的家教老师女演员 浏览:788
圆明园题材电影有哪些 浏览:806
欧洲出轨类型的电影 浏览:587
看电影可以提前在网上买票么 浏览:288
有没有什么可以在b站看的电影 浏览:280
今晚他要去看电影吗?翻译英文。 浏览:951
林默烧衣服的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133
哈莉奎茵与小丑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509
维卡克里克斯演过哪些电影 浏览:961
什么算一下观看的网站 浏览: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浏览:296
朱罗纪世界1免费观看 浏览:311
影院容纳量 浏览:746
韩国最大尺度电影 浏览:130
八百电影 浏览:844
手机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浏览:182
韩国有真做的电影么 浏览:237
欧美爱情电影网 浏览:515
一个女的去美国的电影 浏览:9
金希贞的妻子的朋友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