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室友考首都师范大学,专业:中国古代戏曲文学,但是不知道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是什么求大侠告知...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③709中国古代戏曲史④807文学理论基础
复试规则专 未公布
参考书属目 709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张庚、郭汉城《中国古代戏曲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张燕瑾 807文学理论基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少康《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童庆炳
㈡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服务部,位于首都师范大学本部南门西侧。从首都师范大学南门出去,直接右转,就在北京联合书城边上。
㈢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哪里有
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学位)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复试科目:内英汉笔译、汉英容笔译
专业面试
参考书目:
《英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 外文出版社
《英语笔译实务》(3级) 外文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陶嘉炜
《欧洲文化精要问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宗锋等
参考书目
211翻译硕士英语:
《英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 外文出版社
357英语翻译基础:
《英语笔译实务》(3级) 外文出版社
448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中国文化概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陶嘉炜
《欧洲文化精要问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宗锋等
首都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查询学校招生办。
㈣ 我是在校的大专生,我想报考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可我们学校没有设考点,不能报名,我该怎么办呢
学校会安排的,或者找你们老师问一下,应该可以报的,现在社会不能报了,所以不要去相信骗钱的人
㈤ 首都师范大学的(774)教育学基础综合
选择大学同名教材即可,其实原理都差不多。建议参考北师大的指定书目:
1、教回育学原理:答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以刘儒德老师《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其他两本书为补充。
3、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
㈥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考研考哪些科目
据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内录及考试科容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19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130400美术学
01中国书法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 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③739 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④841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理论
02中国书法理论
03书法文献
04篆刻学
05书法文化
06中小学书法教育
135107美术
01中国书法艺术
① 101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② 202 俄 语 或 203日语 或 204英语二③
763艺术学基础④882书法知识
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其内中政治和英语是统容考,专业课由学校自己命题,学校只给出了考试科目:(1)教育学原理(2)教育心理学(3) 中外教育史(4)教育研究方法,对此,博仁根据学校的真题以及大纲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㈧ 首师大教育学好考吗
每个人考研的情况都是不同的,给你参考一个安师大考首师大的师姐,
一、对于选学校问题
我们大家都希望一次考研成功,希望这个学校是名校,希望这个方向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希望不用冒风险,但这个世界没有一件事情是不需要冒风险的。而我们也正是在各种不确定的选择中,一次次得到提升,得到突破。所以,是选择保守的学校,还是突破一些选择更好的学校,这都是因着自己的知识基础、信心、魄力、胆识而决定的。
二、对于各科复习的问题:
关于专业课-教育学的复习:
首先暑假前我把所有的教育学参考书目都全部浏览完,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2,《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3,《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4、《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5,《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刘儒德、陈琦《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同时买了大纲解析、历年真题,无论考哪个学科,这两本书都是必须有的,而且真题以及真题解析在所有资料中的分量是难以替代的,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也知道了教育学的总体难度。此外,因为首师大是自主命题,我还看了一些首师大历年真题,这个对复习也至关重要。
7-9月初:参考历年真题和大纲解析,把教育学原理、中教史、外交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的笔记全部详细做好。那一段时间也是最难熬的时候,天气炎热,还有各种压力,总之很感谢自己坚持了下来。
9月初-9月底:第一轮理解记忆复习,依然参考大纲解析、历年真题、笔记,每天都做了详细的计划,每天复习到什么地方,保证一个月可以复习一轮,都在月初计划好,然后结合着一些习题,不断的巩固。
10月初-10月底:开始做第二轮的复习计划,比第一轮更详细,以真题为主,自己不断翻书和笔记来总结真题答案,依然配合练习题来复习。
11月初-11月底:开始第三轮复习,这个月手里很少离开过笔记和真题,每天除了按照计划理解记忆外,就看真题和笔记,重复的看。配合练习题复习。
12月初-12月底:第四轮和第五轮复习,这个时候每一个部分,比如教育学原理的框架,基本全部掌握,可以闭着眼睛来回忆出每章的知识点,然后查漏补缺。而且在这个时候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因为首师大是自主命题,不知道15年会是什么样子,心中特别不安。这个时候我要很感谢姜雪老师,雪姐除了在群里细心解答我的疑问,还关心我的生活,帮我解压,后期的复习我主要是根据涵毅的押题卷来,当然不是说押题卷命中率有多高,只是能够给自己查缺补漏,熟悉题型,这点对我后期的复习很关键。
最后几天:每两天可以复习一轮,历年真题、笔记、重要知识点反复回忆,然后上考场考试。
总之:最大的心得是笔记、大纲解析、历年真题解析和习题,特别是历年真题解析,真的看的多了,自然出题规律就明显了。
政治:我的政治九月份开始看书,考的不是很好,60多分,所以不多说什么,和大家分享一点,就是多项选择得高分,政治才能得高分。
英语:我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做里面的真题,没有买任何模拟题。查找不认识的单词,多做真题,慢慢找到出题规律。
三、复试篇
初试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复试亦不可掉以轻心。我初试成绩不高,分数出来的时候特别担心不能够进入复试,在等首师大复试名单出来的那段时间,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好在有姜雪老师帮助我,姜雪老师帮我打听到我能够进入复试了,那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才能够去准备复试。因为我就是很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安徽安庆师范),初试成绩不高323(国家线320),没有特别的优势。所以我报了涵毅的复试保过班,应该说我跟涵毅之间是相互信任的。在我还不是涵毅学员的时候,涵毅的老师对我也一视同仁,经常给我解疑答惑,共享资料。你要知道,考研是一场很辛苦的马拉松,一个人在奋斗着,突然遇到像涵毅这样一个给人温暖和信心的机构,犹如一股甘泉涌入心底。这是涵毅对我的信任,我对涵毅也十分放心,报名的时候我本人没有去北京,也来不及参加涵毅的复试指导班,为此涵毅老师还单独给我做了复试指导。记得复试的前一天,我被姜雪姐骂的很伤心,因为我一直不自信担心这担心那。不过姜雪姐也骂醒了我,让我知道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不能等同,表现的好复试照样可以逆袭。而且我也成功做到了,由初试的倒数第三变成了复试的第三名。
我相信姜雪姐的话,你就负责好好表现,其他的交给我们涵毅来处理,呵呵,有一种“你就负责貌美如花,我来负责挣钱养家”的感觉,嘻嘻。我尽可能平静地回答了老师们的所有提问,首师大复试时候是不通知结果的,是好久之后才出了一个拟录取名单。复试结束之后,一直心悬着,下午接到了姜雪老师的电话,告诉我没什么事情了,安心回家吧,这颗悬着心才落地了。所以,最后在得知自己录取的那一刻,心情并不是那么激动,因为我知道这一刻是肯定会到来的,感谢自己付出的努力,感谢涵毅给我的温暖。所以,只要你不断的坚持坚持在坚持,一定会得到你想得到的。
㈨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我是中文系毕业的,中文最难修的是古代汉语,训诂、格律、音韵什么的,很复杂,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古代汉语研究生很少人报名,甚至,有的招考单位招两个,也许只有一个人报名。大专院校也缺少古汉语老师的。不过,就业范围不宽。下面是一些书目,你可以挑选着看。
《古代汉语》课程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课程以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5月校订重排本,共四册)为教材。为了帮助学生开阔眼界,特开具如下参考书目,供选择阅读。
一、教材
1. 郭锡良 唐作藩 何九盈等《古代汉语》 商务印书舘出版 上下 2001年
2. 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1月第1版
3. 王力《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 上中下 1980年6月第1版
4. 郭锡良 李玲璞 《古代汉语》 上下 语文出版社1992年
5. 杨宝忠 《古代汉语词语考证》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7年
6. 萧泰芳 张儒等 《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
7.牟维珍等《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二、工具书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
2.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康熙字典》 中华书局 1958年1月第1版
4. 杨树达 《词诠》 中华书局 1965
5. 裴学海 《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 1954年
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
7. 王力 《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
8.《辞源》 商务印书舘
9.《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0.《汉语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 湖北辞书出版社
11.《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2. 杨伯峻 《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 1981年
13. 王海棻等 《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14.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古代汉语研究室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商务印书舘
三、文字类
1. 唐兰 《中国文字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9月第1版
2. 胡朴安 《中国文字学史》 上海书店 1984年3月第1版
3. 经本植 《古汉语文字学知识》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4年9月第1版
4. 高亨 《文字形义学概论》 齐鲁书社 1981年2月第1版
5. 梁东汉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59年2月第1版
6.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商务印书舘 1988年8月
7. 蒋善国 《汉字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年8月第1版
8. 杨五铭 《文字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第1版
9. 罗君惕 《汉字学要籍概述》 中华书局 1984年5月第1版
10. 陆宗达 《说文解字通论》 北京出版社 1981年10月第1版
四、词汇类
1. 赵克勤 《古汉语词汇概要》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年4月第1版
2. 何九盈 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讲话》 北京出版社 1980年10月第1版
3. 苏宝荣 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7年10月第1版
4. 洪成玉 《古汉语词义分析》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1版
5. 高守纲 《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语文出版社 1994年10月第1版
五、语法类
1. 马汉麟 《古汉语语法提要》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出版
2. 张之强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北京出版社 1979年7月出版
3. 刘学林 刘天泽 迟铎《古汉语语法》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4月第1版
4. 刘诚 王大年 《语法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第1版
5. 何乐士 《古代汉语语法》
6. 郑奠 麦梅翘 《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 1964年
7.《文言语法》 杨伯峻 著 北京出版社 1956年11月第2版
8. 马建忠 《马氏文通》 商务印书舘 1983年
六、虚词类
1. 何乐士等 《文言虚词浅释》 北京出版社 1979年7月第1版
2. 杨伯峻 田树生 《文言常用虚词》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第1版
3. 陕西师大 《常用文言虚词词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第1版
4. 吕叔湘 《文言虚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七、修辞类
1. 赵克勤 《古汉语修辞简论》 商务印书舘 1983年3月第1版
2. 李维琦 《修辞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第1版
3. 杨树达 《汉文文言修辞学》 中华书局 1980年9月新1版
4. 郑子瑜 《中国修辞学史稿》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年5月第1版
八、古代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1980年
2.刘宝楠 《论语正义》 中华书局 《诸子集成》本
3.杨伯峻 《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1960年
4.焦循 《孟子正义》 中华书局 《诸子集成》本
5.孙诒让 《墨子闲诂》 中华书局 《诸子集成》本
6.郭庆藩 《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诸子集成》本
7.王先谦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诸子集成》本
8.陈奇猷 《吕氏春秋校释》 学林出版社 1984年
9.陈奇猷 《韩非子新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10.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点校本
11.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12. 洪诚 《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选注》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年
九、古书注解和诗词格律
1. 杨树达 《古书句读释例》 中华书局 1954年12月第1版
2. 俞樾等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中华书局 1956年1月第1版
3. 王力 《诗词格律》 中华书局 1977年
4. 陆宗达 《训诂简论》 北京出版社1980年
十、杂志
1.《古汉语研究》
2.《中国语文》
3.《汉字文化》
㈩ 2006年英语六级口语考试的报名时间
2006年05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口语考试报名通知
2006年5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试日期: 2006年5月20、21日(两天)。
二.报名时间: 2006年4月15日08:00时开始,4月28日24:00截止。
三.报名方式: 口语考试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考生选择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一个考点报名参加考试。因考点容量所限,报名额满为止。如遇此情况,考生可在所属地区内另选考点。
四.报名流程:
第一阶段: 考生必须首先登录网站www.cet.e.cn,进行网上报名。
第二阶段: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到所报考点进行现场缴费,领取准考证。每个考点具体的缴费/领取准考证时间和地点将于5月9日在www.cet.e.cn上另行公布。
五.注意事项:
1.考生只能选择一个考点报名。不得重复报名。
2.考生只能选择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一个考点报名参加考试。
不得跨省(市、自治区)报名。
六.考点分布:参见下表。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
办公室
2006年4月5日
2006年5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点分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 考点名称 考点地址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市 清华大学
人民大学 北京市 中关村 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 海淀区 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市 卫津路94号 南开大学
河北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新华路505号 河北科技大学(西校区)
山西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省 太原市 南内环街189号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大学西路235号 内蒙古大学
辽宁 辽宁大学 辽宁省 沈阳市 皇姑区 崇山中路66号 辽宁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 大连市 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吉林省 长春市 前卫路10号 吉林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南岗区中山路153号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市 邯郸路220号 复旦大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闵行区东川路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市 梅陇路130号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市 延长路149号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
江苏 南京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汉口路22号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四牌楼2号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江苏省 苏州市 十梓街1号 苏州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新区上海路29号 徐州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浙江省 杭州市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省 合肥市 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芜湖市 北京东路1号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建省 厦门市 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 福州市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 江西省 南昌市 南京东路235号 南昌大学(北区)
山东 山东大学 山东省 济南市 山大路27号 山东大学东校区
青岛大学 山东省 青岛市 宁夏路308号 青岛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省 青岛市 鱼山路5号 中国海洋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新港西街135号 中山大学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 广州市 五山 华南理工大学
海南 海南大学 海南省 海口市 人民大道58号 海南大学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省 郑州市 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省 郑州市 嵩山南路140号 河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珞珈山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鲁巷政院路1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珞喻路152号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山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 长沙市 麓山路36号 湖南师范大学
广西 广西大学 (2006年5月不承办) 广西 南宁市 大学路100号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市 育才路15号 广西师范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重庆市 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望江路29号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 成都市 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 贵州省 贵阳市 贵州大学
云南 昆明 云南 昆明 云南大学
陕西 西安外国语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南路437号 西安外国语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西安市 友谊西路127号 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甘肃省 兰州市 兰州大学
宁夏 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市 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宁夏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市 胜利路14号 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