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一级出版社都有哪些
1、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3年由文化部批准成立,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1986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与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合并,200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一级出版社,并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称号 。
2、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由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合并,于1954年8月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
科学出版社比邻皇城根遗址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力量雄厚,以出版学术书刊为主的开放式出版社。1993年,科学出版社荣获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
3、新华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始建于1979年,是新华社主管的以出版社科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大型中央级出版社,主要编辑出版新闻、时政、国际、经济、文教类图书,画册、图片、挂历等艺术类图书和内部参考图书。
受国务院办公厅的委托,还编辑出版国家级的中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出版发行《人居》期刊,编印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机构名录和国内外工商企业名录。
4、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是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9月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央局于1921年9月1日,在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由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主持工作。
5、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前身是中国审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2001年10月更现名,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是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良好出版社。
是中央级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和全国百佳出版社之一,是我国经济学、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与审计学方面的权威出版社。
❷ 中国最大的出版社
中文出版社世界影响力排名三十强
转自:<<国际出版商协会>>
中国回社会科学答出版社
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大网络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三联书店
作家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华书局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
台湾时报出版公司
台湾皇冠出版公司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台湾城邦出版集团
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❸ 国内什么出版社的书质量比较好
1.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类书籍看这家的准没错,都是严肃作品。我现在淘文学书感觉真累,出版得太多了,人民文学永远不让我失望。他们家一套蓝白封面的当代学人散文集我特别喜欢,现在还没凑全,估计也凑不全了。文学书包括现当代作家和古典文学,目的都偏普及性。除了文学书,人民文学还出版学术书籍,我的收藏里它家这类书比较偏诗,。比如《杜甫诗选》,《李白诗选》,纳兰的集子,李清照的集子等等。去年入手的蒋凡等人的《世说新语》,几乎是我见到最好的简体字版本了。在这个条目下,刘先生的答案所犯的错误包括但不限于:1.作家出版社现在也有,并且独立性很强,相对来说作家主要出版文学书,而且水平比较参差,好的非常好,差的相当差,怀疑也有些人情书号弄出去;2.所谓“注解不详细”,并不对,可见前面举例的书;3.《白鹿原》的初版就是人民文学出版,彼时陈忠实并不是“取得一定成就和荣誉的作家”;4.所谓“纸质、印刷无可挑剔”云云,基本属于胡扯。
2.中华书局(此处并不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是因为刘先生的排名过于诡异,所以大有调整)。学术书籍方面,一套繁体竖排的二十四史是爱书人永远的爱与痛。良心价格(我开始收集的时候,绿皮那套平均十块钱一本),高端内容,劣质纸张。好在零八零九以后,印刷有很大改观,应该是换了印刷厂,可惜这定价也是一版高过一版。除去这套大部头,繁体竖排的古代名家文集古代作品校笺集也有好大一套,学了商务印书馆的样子,按照颜色来加以区分,但是封面风格都很接近。除去这两套大书,我个人还很喜欢收集中华书局出版的笔记,包括白色为主色调也用颜色加以区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笔记,这都是繁体竖排的,横排的有以蓝色为主色的晚清民国笔记。这几套书也是很难搜罗,印数都不高,选书也很难选,因为简介都差不多,只能翻实体书。我在书店里只要见到喜欢的也一定买下来。除了数不尽的繁体竖排,中华书局也出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简体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个精装硬壳子唬人,不过性价比还是很高的。现当代作品有马未都于丹等人的书,印量很大,市面上很好找。
3.商务印书馆。外文翻译的学术书籍巨头,实际上还是延续民国的思路,蓝绿橙黄四种颜色代表不同门类的专业书。封面整齐划一,不好说好坏,个人感觉印刷比中华书局好些。可惜学术书籍的选题方面主要偏重社科人文,没有科普作品。除了这套外文学术名著丛书之外,商务印书馆也有其他的学术书籍,印数很低,能不能找到得看运气。
❹ 北京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北京的特色建筑有:
一、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二、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
三、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四、天坛公园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等。
五、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