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出版业务
建国以后,三联书店一度和人民出版社合并,主要出版哲学、经济、历史著作和翻译读物以及内部参考书。在出版家范用的带领下,一批脍炙人口的书籍出版,他策划出版的巴金的《随想录》,杨绛的《干校六记》等,在当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1981年出版的《傅雷家书》反复重印,印数已超过百万。
1986年,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沈昌文成为总经理。在他接掌三联书店以后,三联书店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一部《情爱论》印了120万册。后来出版的《金庸全集》、《蔡志忠古籍经典漫画》等港台版书籍更是让三联走上了一条更为多元的道路,改变了被主流文化不耻的武侠小说、漫画等书籍的状况,使这些说逐渐流行起来。金庸作品被大量出版,三联版的《金庸全集》也成了读者希望收藏的最佳版本。三联书店业出版了诸如《陈寅恪的最后20年》《黄仁宇作品系列》等大量优秀的人文书籍。董秀玉是沈昌文之后的三联的出版人。在她的主持下,《陈寅恪文集》《钱钟书集》和杨绛的《我们仨》等一系列高水准的书籍得以出版。 三联书店自成立之后,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但最初三店共同办杂志的传统仍然延续着,1979年创办《读书》杂志,《读书》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十分钟爱的一本杂志之一,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是同类刊物中当之无愧的带头刊物。此外三联还出版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杂志。
1995年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定位在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有中国的《时代周刊》之称。1993年创刊的《爱乐》,为国内颇负盛名的唯一一本古典音乐评论杂志,拥有高素质的音乐评论撰稿人,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创刊于2002年的《竞争力》月刊,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创立的第一份财经期刊,以独家调查、深度分析、客观评述为办刊宗旨,创刊之初已颇具影响力。
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51年出版
《三联生活周刊》是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的一份读物,是一份具有良好的版声誉,在主流人权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
三联出版社有三家,分别是北京三联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香港三联出版社,据说以香港最为正宗。
北京三联出版社隶属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优秀期刊有《三联生活周刊》《爱乐》《读书》;上海三联书店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一家出版社,旗下有优秀期刊《书城》杂志;香港三联的书内地很少见到,具体无法回答你。
其实三家三联书店,以前应都属于一家,战乱后各自飘零,自立山头。
个人认为北京的三联,人文气息比较浓厚,很多精品书,且价格相对便宜,在知识分子中享有较高声望;上海的三联,相对时尚的作品较多,建筑艺术,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不错,不过价格相对较贵。
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法定代表人:路英勇
成立日期:1996-01-25
注册资本:9830.0809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400004246T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经营范围:出版人文科学著译的书籍为主,兼及经济、文史和性质相近的实用书、工具书,包括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文化、学术理念的图书(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读书》的出版发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读书》杂志发布广告;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零售、网上销售、本版总发行;配合本版图书出版音像制品(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出版电子出版物(有效期至2025年6月30日)。(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零售、网上销售、本版总发行、出版音像制品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经营状况
三联书店始终以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宗旨——“竭诚为读者服务”为店训。邹韬奋先生强调“服务精神是生活书店的奠基石”,强调经营管理,长期以“读者的一位好朋友”自视,还早在1935年就开办了电话购书业务,以方便读者,这在全中国是首开先河。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三联书店在郑州设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分销店,尝试恢复三联书店原来的前店后坊经营模式,即出版及营销一体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郑州读者购买学术文化图书的困难,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网上售书的快速发展与网络资讯海量增长,城市的独立书店销售量锐减,三联郑州分销店也遇到了经营困难,因为学术文化图书较一般图书的销量更少。
广州首家三联书店停业
2010年7月20日,广州购书中心的三联书店里,图书架上贴满了“打折”的条幅。一位工作人员甚至还在把“1折”的标签往图书上贴。墙壁上的告示写着:“本店因故经营至2010年7月31日结业,为答谢广大客户对广州三联书店的厚爱,从2010年7月15日起,全场图书优惠销售。”
这是广州第一家三联书店,早在1994年就落户于此。10多年之后,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有极高地位的,倡导生活、读书、新知的三联书店,已落得关门的结局。在这之前,三联书店在广州已有五羊分店、环市东分店先后关闭。广州只剩下流花店和增城店两家分店。
广州中心城区高昂的店铺租金,让利润稀薄的实体书店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坚守人文出版精神的三联书店也不会为迎合读者,卖一些所谓的畅销书,同时,网上免费的电子书籍和书价低廉的网上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也使得他几乎走向穷途末路。
香港三联书店转型求生退出广州
随着两家书店的集体关门,在广州扎根17年的香港三联书店正式退出广州市场。
1988年,从老牌的三联书店独立出来后,香港三联成为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成员,陆续在内地布局,高峰时期,曾在广州开设5家店,上海和北京各一家。如今广州5店已全部关闭,而其在上海的书店也传出经营困难的消息。
作为老牌名店,香港三联书店仅仅是传统书店命运的一个缩影。由于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书城分流市场以及各类成本的攀升,图书终端市场都在加速鸟枪换炮。
汕头三联书店歇业
位于汕头市长平路丹霞庄的三联书店始于90年代中期,在经过16年运营后终难以为继。2012年8月,汕头三联书店爆出即将结业,随着网络书店的发达以及盗版书的冲击,实体书店的经营日益困难,市民们到书店大多只是“逛书”而非“买书”,是导致三联书店结业的最大原因。
为了书友,为了品牌,必须尝试更有效率的售书方式,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从书店进酒家的方式得到启发,于是尝试在连锁超市中开设图书专柜。经过几年不懈的坚持,截止2011年,在大型品牌超市内设图书专柜60家后才盈利。与此同时,由于开辟超市图书销售,现金流量增大,使得三联郑州分销店文化学术图书的采购不受影响,虽销售不畅,但超市经营带来的效益能保证其正常经营。由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供应图书的销售终端已有110多个,有学术文化独立书店、百货公司店、社区书店等类型,其中超市图书专柜近100个,分布在华北、西北的10省区,走出了一条图书销售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怎么样
去过一次,买了一本书,都是三联的总体还可以吧。就是价格有点贵,毕竟是好东西。
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联系方式(邮箱,电话)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抄:北京美术馆东街22号 邮编 100010
联系电话:010-84050453 84044030
010-84050425 84050434
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社会评价
三联书店以出版来社会科学读物为自主,其出版物有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也有中等程度的知识读物,还有大众普及读物。三联图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扎实的学理功底、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智慧。三联以其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学专业图书和社会科学的译著图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尊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三联书店在中国已不仅意味着一家出版社,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公共的知识精神。
“一部三联的历史就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三联最辉煌的历史是这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倘若没有了三联,这二十年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分子的历史很有可能要改写。在中国出版界,具有标志鲜明的标志性出版风格的出版社是不多的,三联书店就属于其中的凤毛麟角。“
季羡林曾在一篇名为《我心中的三联“店格”》的文章中写道:“我,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经过了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把我心目中三联书店的“店格”归纳为八个字:清新、庄重、认真、求实。”“这个‘格’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地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期的培育和酝酿才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
”
Ⅷ 上海三联书店和读书-生活-新知书店(三联书店)是一回事吗
两家是不一样的。
上海三联书店是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三联书店,全称为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它的容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并入人民出版社,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2002年加入中国出版集团。在不同的时期,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其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怎么翻译
上他们的官网就知道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英文是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可见对生活--读书--新知这三个词没有进行英语的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