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寫英語評課稿
http://www..com/?tn=GreenBrowser&word=%D3%A2%D3%EF%C6%C0%BF%CE%B8%E5
有很多
『貳』 作文課如何評課
一、立足於作文課的教學內容
在各級各類公開課、觀摩課中,對於作文教學的評價大家關注的是授課人,即教師個體的教學組織、教學技術與教學風采。由於教師個體的差異顯而易見,這種只見教師而不見學生的評課,當然要受到質疑。在新課程的理念下,人們更改評課的視角,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評教,即學生在課堂中有沒有互動、有沒有合作?學生發言了幾次?討論是否熱烈等。著眼於外在形式的評課,其指向依然是教師的課堂組織與教學方法,而作文課上教師到底在「教什麼」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
王榮生教授一直以來主張從教學內容角度觀課評教,他認為「在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學內容對不對;在感受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之後,更要關心學生是不是駐留了與教學內容相應的語文體驗」。
教學內容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際在「教什麼」的問題。課程標准對於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提出了「寫話」和「習作」的要求,但具體要求又不詳。關於寫作教學的教學內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概述:一方面教師給出作文題目,學生在課堂內或課外時間自己寫作,作文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對學生作文的講評。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內容是「命題——學生自己寫作——批改——講評」,關於「如何寫作」,「怎樣寫作」的教學內容幾乎為空白。這種靠學生自主摸索的作文教學,往往費時而無效。還有一種教學內容,教師講解一定的寫作知識,如怎樣描寫、怎樣抒情、怎樣進行段落布局等等,這些寫作內容的教學往往又跟閱讀教學相結合,等到學生真的要動筆寫作了,往往發現教師教的這些寫作知識不怎麼好用。反觀這種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教的是一些外在的、靜態的寫作知識,而寫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言語技能,從靜態的知識變為實踐的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經過一個漫長的轉換過程。
教師在作文課上不是什麼也不講,就是講一些沒有什麼幫助的寫作知識,作文教學內容幾近稀缺。教了的不管用,用了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問題之症結是由於這些寫作內容的教學脫離了學生寫作的語境所致。
如何從教學內容的角度進行觀課評教呢?我們結合兩個作文教學的案例進行分析。於永正老師的《考試》(見《人民教育》,2006,5)一課在寫作內容上,教師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通過詢問學生是否願意考試,自然過渡到學生對考試的看法;
進行考試,並提出兩點要求(教師設下考試的陷阱);
批改試卷並講評;
教師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感受;
學生之間交流。
於老師通過這次另類的考試,讓同學們落入他預設的「陷阱」,從而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與感受,在接下來的寫作中,學生自然個個暢所欲言。「情動於中而發於言」,作文是心靈的宣洩,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沒有心靈觸動,讓其無病呻吟,作文的質量是不言而喻的。讓學生多體味生活,充實他們的寫作素材,當然是一種積極可取的方法。但並不是每個小學生都有時間、機會能走出家門和校門去感受外邊的世界。那麼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感受生活的寫作內容。於老師解決的就是學生寫作內容問題。當然於老師整堂課通過建立一種和諧的對話關系,跟學生創設了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也是這節課獲得成功的關鍵。
王崧舟的《親情測試》(見《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07.1)一課既沒有向學生傳授具體的寫作知識,也沒有對學生的寫作提出什麼具體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做了以下幾件事: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干凈的紙;
在紙上寫下你最愛的五個人;
拿起筆來,劃掉其中一個;
再劃掉一個;
再劃掉一個;
最後再痛苦地選擇一下,劃掉兩個中一個。
課堂上除了有限的幾次師生對話外,教師更多地是讓學生體驗,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整堂課三分之二的時間教師用來解決寫作內容問題。也正是有了寫作內容的充實,在剩下不多的時間內,學生一個個才思敏捷,寫出了一篇篇讓人潸然淚下的文章。
由王崧舟老師的《親情測試》所引發的社會爭議我們暫且不說,從寫作內容的角度上看,王老師的課通過情意的創設,疏遠了現實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與生活的「陌生化」感受,使得寫作內容與學生的情感體驗合二為一,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慾望。從教學內容分析,這種作文課應該是值得提倡的。
『叄』 如何寫英語作文課評課稿
寫作思路:不要平鋪直敘地進行,要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使描寫更加具體,回給讀者主體化之感。做答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教育理念新:
1、 體現了任務性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從這堂課的題目來看,老師與學生的訓練很默契,
2、 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注重對學生動機、興趣、意志、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二、授課方法活
1、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2、 學生參與面廣。據我統計,整堂課有30位左右的同學站起來發言。
3、 課堂互動頻繁。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生生之間的pair work、group work使課堂動了起來,活了起來。
三、組織能力強
1、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能用不同手段完成不同任務。
2、 有親和力。上課時老師始終面帶笑容,平等待人,對學生耐心啟發,循循誘導,課堂氣氛輕松和諧。在這種氛圍下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 應變能力強。能妥善解決課堂上出現的隨機問題,並與教師設計的課堂進程以及提出的各項要求同步。
『肆』 怎樣評英語課及評課的藝術
評課,也稱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的新形勢下,評課對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是一種良好的途徑。但長期習慣了備課和上課的教師,一接觸到評課問題,就感到無從下手。針對這一現象,筆者略陳管見,以收拋磚引玉之效。 一、評課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評課是教師依據教學理論、課堂評價標准對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育教學效果等各教學環節進行科學評價的一種教研形式,是二次備課。 通過這種教研形式,大家集思廣議,有利於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的開展,有利於提高備課上課質量,有利於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有利於設計出高水平的教學方案。同時,鍛煉了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提高了課堂實效,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適應素質教育新形勢的需要。 二、聽執教者的「自我評價」 評課前,先由執教者結合本節課堂教學評價自己是怎樣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實施課時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這是執教者面對同行的一次高層次的對話,也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結與反思。一般自評的內容有教材、教法、學法、程序。這種自我評價可以是自由式的,即讓執教者「開無軌電車」;也可以是「問答式」的,即其他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一些問題。 三、評課遵循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 評課時要立足客觀實際,既評出講課教師的優點,更應指出所存在的主要缺點和不足,以及改進的意見和建議;切忌好人主義,一路贊歌。 2、理論性原則 評課時要暢所欲言,說理精闢,能靈活運用學科理論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從不同角度和側面發表有獨到的見解,既要體現出教師較高的理論素養,又能做到有理有據;切忌人雲亦雲,做不必要的重復。 3、科學性原則 評價時要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做出科學評價,應主次分明,結構嚴謹,表達清晰,內容詳略得當,要認真細致、深入透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利學生的發展;切忌蜻蜓點水,不疼不癢。 4、學習性原則 評價時要態度誠懇,抱著向人學習的心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大有幫助;切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5、實踐性原則 評課應堅持實踐性原則,課堂教學是否具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等,這有利於提高教師對教材的認識度和理解度;切忌盛氣凌人,不容申辯。 四、評課基本步驟 1、評課堂教學思路 這是課堂評價的靈魂。評價課堂教學是否體現現代教學思想,體現教學的科學性、民主性、藝術性,體現「兩創」(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人格和創造性思維)、「三主」(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促進學生主動發展)、「三性」(生活性,發展性,生命性);是否體現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學導結合、優化訓練、當堂達標的基本教學思路;是否在「思、讀、議、問、講、練」的各個環節上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是否使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發表獨到見解;是否遵循聽、說、讀、寫四會的基本原則;是否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評課堂教學程序(1)評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評價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明確、是否符合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是否體現本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目標過高,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目標過低,使學習的內容、形式過於淺顯反而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也是造成厭學的原因。布魯納曾經說過:「要使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這個學科值得學習。」因此,訂立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處在積極思維狀態,是增強課堂教學內在吸引力的關鍵所在。(2)評教學內容和知識處理:評教學內容的講授是否正確無誤、是否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這是最起碼、最基本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是否科學,突破重點、難點的手段是否有效;知識體系是否完整、系統,知識的內在聯系是否嚴密,教學環節設計是否富有新意,過渡是否自然;是否注重精講多練;是否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的有機結合;教學結構是否嚴謹;是否做到快節奏、大容量;課堂操練的密度與梯度如何;時間分配是否得當。(3)評教學方法:教無定法,教有良法。評價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是否切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是否有益於激活思維、化解重難點,是否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思考,是否以各種形式開展交流實踐活動,如:小組活動(group work),雙人活動(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游戲(games),辯論(debate)等。同時,也要看是否滲透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4)評教學手段:評價教學手段的選擇是否恰當,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有實用性和直觀性,是否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使教學引人入勝,而不是搞形式和擺花架子。(5)評教具的使用:是否能靈活運用傳統直觀教具;是否能運用電教手段或現代多媒體教學,達到加大課堂教學密度,省時高效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6)評訓練設計:練習題的設計是否緊扣重點和難點;是否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由易到難,具有彈性、開放性、實踐性;是否能達到鞏固知識、學以致用的目的;是否反饋及時、矯正到位。 3、評教師素質 教態是否親切自然、熱情主動;語言是否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英語口語是否准確流利,音量適中,高低相宜;能否用英語組織教學(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speak chinese where necessary.)及解詞、釋義、表達思想;教學組織能力及調控應變能力如何;能否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能否充分運用超語言因素(extralingual features,即身勢、表情和副語言);能否靈活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果斷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激活課堂教學;板書是否規范、工整、簡明、直觀,是否體現教學的重、難點,是否有利於學生梳理知識;是否能根據教學情況的變化,創造出學生最滿意、收效最好的教學方法、技巧和特色。 4、評教育教學效果 評價時,應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全員參與,應以每個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為衡量標准,學生的反思能力是否得到培養,學生是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任務是否按時完成;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和諧;師生配合是否默契;學生是否敢於發現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或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能否自我調控學習情緒;是否有多向信息聯系,交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技能怎樣;是否實施當堂達標檢測,是否針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補償教學、以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為目的;教師講授的內容是否變成了學生自己的知識;課堂評價還要以是否滲透思想教育,堅持教書育人的和諧統一為落腳點,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抓關鍵點,提高評課質量 經過教師的共同討論、互相切磋,進一步完善了教案設計,提高了教師的教研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圍。但評課時也要因時、因教材而宜,並不一定面面俱到、過細過全,而是要抓住關鍵因素和主要矛盾,展開反復評價、討論,直至問題的解決,從而提高評課質量。因為評價標准作為一種工具,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行為,我們要善於利用它,而不是讓它成為束縛教師手腳、限制教師施展的鐵鏈。 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方式方法出現了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趨勢,為評課提出了新的課題,評課的方式也隨著不斷地改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千萬不可墨守成規,拘泥於固定的線路而成為沒有激情的行程,教師再也不是教材和參考書的「留聲機」,而要常教常新,活練活創,以此促進整個教學改革順利地向前發展。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加強在評課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上作出探討和努力,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伍』 如何對一節英語課進行評課我想要一篇英語課例評析稿,謝謝
那你可參考http://teaching.eicbs.com/Disp.Aspx?ID=1161&ClassID=222《怎樣正確地把握好英語教學回評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