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一.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一).英語寫作: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英語的表達方式進行不盡相同的遣詞造句。有語篇結構的詞彙量和英語慣用法。是用筆將英語詞彙、語法、主題及其寫作手法等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諸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是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
(二).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
是初中英語新課標語言技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要求初中生能根據寫作要求,能正確分析材料、審好題,能運用英語思維和所學詞彙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能簡單的用英語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它也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體現,不僅包括詞彙、語法、習慣用語等語言知識,還包括學生對文章的構思、組織、表達以及傳遞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語言交際能力,它能准確、全面反應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
(三).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策略:
根據英語課程標准,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然而在當前英語課堂改革的教學實際中,教師往往注重引導學生的口語訓練,忽視對學生英語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寫作能力遠沒有達到新課標要求。在近幾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在指導學生規范寫作的方法、怎樣利用已知背景和結合學生自己的思想運用英語思維來表達等提高英語寫作的策略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二.理論依據:
1、新課程理念:
英語新課程標准要求:破除以教師講解、分析、說明為主的知識灌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把握文章的篇章結構的能力,要重視潛移默化的作用。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必須集中力量搞好聽、說、讀、寫的訓練,才能真正全面培養學生的寫作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2、主體教育理論
所謂學生的主體性,是指在教育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時所表現出來的功能特徵。在老師的寫作方法的指導下,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尊重學生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通過日記、簡報等形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英語寫作的培養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實處。
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和自己的閱歷擬定自己的寫作計劃。
三.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背景:
目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採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已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由於傳統的英語教學只重視語言知識的單純傳授,教師對學生處於「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地位,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忽略了培養寫作思維。往往許多學生背誦了許多語法規則,而沒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形成良好的語感,還是寫不好作文。這違背學習和運用英語規律的表現,不符合新課程的改革目標,也不利於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同時學生由於受母語的影響,所寫句子往往漢化,支離破碎,語法錯誤較多,缺乏連貫性,不能正確的言表意達,從而畏懼寫作。而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聽、說能力訓練較多,指導學生寫作時間較少,對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感到頭疼。究其原因,除了學生對書面表達不夠重視外。教師也確實缺少對學生寫作的有效指導。學生缺乏再學習的能力,缺乏鮮明的個性,更缺乏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
2.意義:
新課標指出:英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其中聽、讀是信息輸入能力,說、寫是信息輸出能力,四種技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通過寫作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寫一篇作文,不論長短,都需要妥善地組織材料,突出重點,條理清楚。這樣,在鍛煉寫作能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英語寫作水平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語言綜合表達能力,體現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和運用英語的水平。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差將直接影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初中學生寫作能力,對於學生今後的英語學習具有很大的鋪墊作用。因此,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策略顯得尤為必要。
四.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一).過程:
1、准備階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①確定課題,調查分析,進行理論學習。
②結合我班學生實際,分析學生現有英語寫作水平。
2、實施階段(2010年11月-2011年5月)
①根據學生英語寫作現狀分析,擬定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策略,並在實際教學中實施。
②對我所帶班級進行跟蹤研究,並對相關研究情況進行不斷反思和完善。
3、總結階段(2011年6月)
撰寫結題報告,結題鑒定。
(二).方法:
1.調查法:有目的、有計劃的通過調查表、談話和問卷等形式接觸和了解教育對象,搜集相關資料進行初中生英語寫作自主學習培養途徑的分析研究。
2、行動研究法: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有計劃、有目的地觀察我班學生在寫作方面能力的變化,做出詳盡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尋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對策,改進和解決學生英語寫作的實際問題。
3.個案研究法:通過英語寫作能力培養途徑的教學案例,在較長時間里對我班學生連續進行跟蹤調查,發現每個學生英語寫作方面存在的普遍和個別問題,從中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即時作出調整,邊研究邊反思,形成具體的操作,以培養學生准確的寫作,從而研究出提高寫作能力的策略。
五.課題研究條件及保障:
(1)研究者是一直奮戰在一線的英語老師兼班主任,幾乎每時每刻和學生在一起,有著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觀察學生,與學生交流,深入實施課題研究。
(2)研究者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識比較強,經常嘗試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有相當的實踐經驗,並經常反思,受到領導和教師的好評。
六.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2)寫教育隨筆。
(3)上教學公開課。
B. 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課題研究
關於如何提高英語寫作,個人有以下小小心得,供大家參考:
開始之前我想我們一定要明確一下版,英語寫作和學習任何其權他學問一樣,用心,行動,堅持。不經過自己思考的過程,很難學好
首先,英語的學習,聽說讀寫是相互聯系的,沒有聽說讀的基礎,不可能上來就能寫好文章的。聽是說的一個基礎,讀是聽的來源,只有在大量的閱讀的基礎上,培養出英語的語感,積累詞彙與好的句子結構,更多的是廣泛的攝取才有可能累你自己的觀點。
其次,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上,一定要精度,記錄好的短語句型,練習套用,比如平時可以在說話的時候,想到了就去用,加深記憶與造句能力。就像我們小時候學漢語一樣,組詞造句這些都是基礎。等有了一定量的積累,可以嘗試段落的寫作。
再次,背誦絕對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所謂的背誦一定是張口就能上來,不能背一句想半天。經典的文章,自己喜歡的文章都可以。然後提取文章的框架,即文章的起承轉折。只有從宏觀的去看,才能去布局寫作的骨架。
最後,我要說的是,生活裡面處處用心,不光是只關注英文,一切的一切,只要多用心分析,感悟,這一切都是對寫作提高的有利幫助,你自己是寫作的最終源泉。
C.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水平課題鑒定書
英語寫作水平是建立在自己掌握英語詞彙的基礎上進行的,平時要注意積累
D. 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的課題研究的立項申報書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校仍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學困生,這到底是那些因素造成的? 值得我們去研究,去轉化。
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學困生)而言,我們要促進他們的轉化與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學困生同樣也具有他(她)的獨特性。如果教師能夠尊重、理解、適度地認可學生的這種見解,並為他們提供獨特的表現機會,就可能會激發學困生的表現慾望和學習潛能。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新課程背景下,學困生的產生的原因。學困生的問題是幾十年來一直困擾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問題,它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幫助學困生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完成新課標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學生在學習方面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開拓新的思路。通過課題研究,促使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教師真正做到新課程標准所要求的:「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使教師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讓學困生也能快樂的學習。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內容和創新之處
1. 研究的目標:
(1)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規律為依據,全面探究學困生形成原因。通過對 「學困生」調查分析,對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歸類分析,針對不同的「學困」原因提出具體的轉化策略,或改變 「學困生」對學習的態度,或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熱情,改善學生學習的動機,或增強學習的意志和韌性等,通過各種轉化機制讓他們「會學」、「想學」,變「苦中學」為「樂中學」,讓他們也能嘗試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2)通過課題研究,把握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手段,最大程度地克服學生兩級分化,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一整套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和教學設計中,更多地考慮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防止 「學困生」的出現;對於有分化趨勢的學生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對於由於種種原因對學習確實出現「困難」的同學要分類地制定有效的轉化策略。所有的這些研究,最後形成一定形式的文字材料,以有助於繼續深入的研究和經驗的傳承。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更新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評價觀等在內的新課程教育理念,特別是要研究出對於學生發展性評價的一個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學困生」產生的背景、轉化機制有深刻的認識,並寫成有一定質量的經驗總結性文章和論文,有較強的參考價值,爭取能夠推廣應用。
2.研究的內容
(1)、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主觀原因,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學習的意志和毅力、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已有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等;
(2)、研究小學學困生產生的客觀原因如:社會原因、教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
(3)、研究採取針對性的方法,阻斷產生學困生的主觀和客觀因素;
(4)、對現已出現的學困生,研究採取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和方法。
三.課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
本課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調查、實踐、研究和總結反思等幾個環節,積極探索學困產生的原因,如何去轉化學困生,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
1、前期准備階段:(2009.5---2009.9):
(1)運用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方案。
(2)運用調查分析,對當前本校學困生學習中存在的原因進行先期的調查。再對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
2、實施研究階段:(2009.10---2011.11)
(1)運用行動研究法,在部分班級進行先期的重點實驗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9.10---2010.10)重點進行對學困生學習成績較差、在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身體健康等進行調查、分類和分析。
第二階段:(2010.11---2011.11)根據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探究如何把學困生轉化過來。
(2)定期進行全校性的課堂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實踐中研究分析學困生轉化的策略。
(3)運用經驗總結法,收集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撰寫論文,進行階段性匯報,將實驗成果向全輔導區推廣。
3、總結結題階段:(2011.12---2012.5)
(1)總結實驗成果,撰寫研究報告。(2)結題。(3)展示,推廣研究成果。
E. 以英語學科初中英語寫作課題成果交流
My name is Sally.I'm twelve year old.I'm study in XinDong primary school.In all subject.I like English best.Englishi is more impotant of live.Lean English well can help you.I have a good idea to lean English well:1、Read and take exercise of English every day.2、Watch the English chanel.3、Listen to radio of English.4、Have English lesson will seriouly.
F. 寫一篇英語作文題目《我改變了》
還是自己親自動筆寫吧。加油
G. 以 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為題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申請表的格式
其實你的課題申請表的格式,申請要回答的要素也都列的很詳細了,你只要結合自回己的工作實際,把針對教學答中帶有普遍性的,迫切要研究解決的,應用後能推動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的內容明確下來,那麼所需的申請表自然也就出來了。
H. 高中英語作文 80詞左右 題目是 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自己寫 不要復制的
when
there's
disagreement,
we
should
consider
change
ourselves
first
instead
of
change
others.
it
is
easier
to
change
ourselves
because
we
know
ourselves
better.
besides,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change
others
because
we
cannot
control
other
people's
behaviors.
furthremore,
we
live
by
the
rule
calle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which
means
that
we
need
to
adapt
to
the
surroundings.
therefore,
we
should
change
ourselves
first.
當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先改變自己而不是改專變別人。改變我們自己更簡單因屬為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其次,改變別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能控制別人的行為。此外,我們按照「適者生存」的原則生存,意味著我們需要適應我們的環境。所以,我們應該先改變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