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與困惑有哪些
1、學生對英語興趣不足;
2、英語語言,語境的不習慣;
3、教師師資力量的提升等。
教學技藝的迫切與外交流與溝通 問題產生的背景與情境 小學階段,尤其是在偏遠的、鄉村的農村小學,英語學科的開展與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和困惑.首先,表現為學生學習英語中極大地不適應,學習興趣嚴重不足.這與語文,數學基礎學科,學生的重視程度又天壤之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農村小學開設這門課較晚,沒有語數學科那樣,重要性深入學生心中並且受到家長關注,加之學校也不怎麼重視,領導和老師都未引起足夠的專注,視其為一般性了解的學科,學生進入中學自然會學習的.二是,學生本身第這門學科比較生疏,不了解,剛接觸還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和過程.加之,語數學科在絕大多數的師生看來,他們是一切文理學科的基礎,學好他們才是硬道理,進而忽視了英語學習.三,許多人認為,即使學習,也不見得就如預想的一樣,容易掌握和學習的一門學科,遲早進入中學還是要學的.現在還是要搞好語數基本功,將來會有更多時間學習英語.四是,學生沒有興趣的最大因素還是聽不懂,上課不知怎麼去學習,初上課還有點新鮮感,聽點,時間長了就坐不住了.問學生,學生紅著臉站起來說,英語嘰嘰咕咕的,太難學了,而且發音怪怪的,不好意思說出口.天天都要記憶單詞,句型,不習慣.以上原因只是學生學習你英語興趣不足的一角.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是目前小學英語學習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這是所有執教英語的老師應該思考和解決的難題.其次,在英語學習和具體教學中,也存在東西方文化上,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如:英語語言,語境的不同理解;字,詞.句,篇,語法等較為復雜的理解和運用.這些都影響著學生英語的學習.文化上的差異,我覺得是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初學英語,學生出於好奇,暫時有一點學習慾望.但隨著語言的學習.語境的理解,特別是當發現英語與漢語有著諸多不同,習慣上不一樣的地方,不好理解後,就會信心大減,不喜歡了.從設施上看,城裡學校硬體,軟體都很完善,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可以有諸多優越的先天條件.學生可以從網路,從報刊,從周圍的同學,學校的專業老師尋求英語語言,語境的練習.但是在我們這比較偏遠的的村小,連一台像樣的播放機都沒有;網路也時續時斷全校僅一台身兼多職的老式電腦,還經常系統失靈,崩潰,更不用說學生上網查資料,學習英語了;報刊學習也不太現實,學生家境都不是很好,也拿不出多少費用訂閱刊物;每天早晚上學時間很緊,基本定時定點上下學.中午時間算是多一些,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回家吃飯,到校差不多要打掃衛生就上課了,很少有學生在一起交流,加之學生本身對老師有著本能的害怕,向老師求教的就更少了.說的不好聽點,我們這帶英語課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學習者,上課前也需要做很多工作.臨上課了,發音準不準就不說了,教的知識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有時候上了一會兒,就需要翻字典才行.其中的難處城裡的老師是無法體會的.城鄉的這巨大差距,可以說也不能全怪老師.最後,小學英語,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偏遠學校,除了上述兩大難題外,還有教師隊伍的極大不穩定,師資力量的亟待提升和配備.基本上,村小這塊幾乎沒有專職的英語專業老師來支撐起英語這塊教學,大都是其他年輕的老師兼任,除英語外,一人還要帶幾門涉及好幾個年級的語數學科和常識學科教學.平日,工作任務就很重,哪還有多餘時間來為英語勞心勞力,教學技藝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一到期末統考,英語很難開考成功.即使開考了,學生大都交了白卷上來,留給老師的只能是搖頭嘆息.因此,英語老師的培訓和師資力量的提高,特別是村小英語教學教師這塊英語教學技藝的迫切交流與溝通是迫在眉睫的。
Ⅱ 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困惑
你的困惑都沒寫出來,大家怎麼幫你啊?
Ⅲ 農村初中英語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有哪些
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心理因素。不少學生認為英語寫作難。2.寫作基礎薄弱。寫作基礎主要指遣詞造句的基本功。
3.寫作內容貧乏。從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中看出,大部分學生所寫的作文內容貧乏,思路不開闊。4.寫作邏輯紊亂。5.寫作缺少銜接。6.寫作審題不清
7.忽略修改環節。
按照語言學習規律,英語寫作教學的次序應是:詞一句一篇。「詞」是基礎,「句」是過渡,「篇」是目的。整個訓練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不斷提高。這三個階段彼此銜接,教會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學會運用詞句,從而在書面表達教學中實現「教、學、用」三者的統一。
1.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難的意志,養成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區別英漢行文中的不同習慣。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及早注意區別英漢行文中的不同習慣,英語不能完全與漢語字字對應,其詞序、句序的排列或側重會有所不同。3.在加強字、詞、句、篇的基礎上提高寫作。寫作能力的培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單詞到造句到改寫課文或簡單的記事,然後再過渡到各種文體的訓練,要做到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4.在加強聽、說、讀的基礎上提高寫作。學習語言的途徑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創造。
Ⅳ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師資水平所限,發音不夠准確。
Ⅳ 農村中學的學生英語學習的困惑
既然能復到網路知道上制提問,想必是有電腦的了,所以有電腦能上網就是最方便的事情,我介紹一個網站,希望對你有幫助!這個網站的「英語學習資料」專欄,提供各種免費的英語學習資料。包括適合初級、中級英語水平人士的VOA慢速英語、VOA流行美語、VOA商務英語,實用英語口語、實用英語語法等;還有適合英語高級水平人士的VOA常速英語、奧巴馬演講視頻等等,內容十分豐富。英語學習資料欄目網址:http://www.unsv.com/share/?m=584042&page=/material/
Ⅵ 農村初中英語作文教學的困惑與對策有哪些
2
enough
是修飾形容詞
big
,但必須放在
big
之後。本句應該是
「
The
room
is
big
enough.I
singing
a
song
now.
」
現在進行時
構成應是
be
+
v
+
ing
形式,學生往往缺少謂語
be
,本句應是
「
I
am
singing
a
song
now.
」
所以平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
識引導學生用
英文
思維模式來思考。
2.
一個主語多個謂語。英語句型大多是「一個主語
+
一個
謂
語
」
,
其
它
動
詞
往
往
以
非
謂
語
動
詞
形
式
出
現
。
如
「
I
went
home
watched
TV
yesterday
」
應把
「
watch
TV
」
改為不定式
短語,本句應是「
I
went
home
to
watch
TV yesterday.
」
因此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如何使用不定式、動名
詞、過去分詞等非謂語形式。
3.
一逗到底。逗號連接句也是中學生在英文寫作中受母語
影響而產生的一種造句方式。
學生寫英語作文時也總感到一個句
子還沒有表達完,
便不自覺地一逗到底,
這樣就造成句子關系含
混,主次不明,重點不突出,影響表達效果。
4.
用詞不當。
英語詞彙十分豐富,
表達某種含義首先要選擇
合適的詞,學生詞彙不足,導致作文中詞不達意。
5.
語篇布局能力弱,文章主題不突出。英語中的語篇聯結
手段相當豐富,有的用在句子層次,
有的用在語篇層次,但學生
在書面表達中較少利用這些手段,
這使得文章的跳躍性很大,
文
中的主題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
沒有明顯的照應等,
而且廢話連
篇,主題沒有突出。
其他類錯誤,如標點符號、大小寫等錯誤,在農村中學生
書面表達中也普遍存在。
因此,
教師在課堂教學和平時指導書面
作文時,應有意識注意以上錯誤。
二、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作文能力的具體對策
3
(一)階梯性訓練,逐步提高
「詞—句—篇」的關系就好象是「磚—瓦—房」的關系,有
了磚瓦才能蓋好房子。英語書面表達也一樣,要堅持由淺到深、
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訓練。
筆者在多年的農村初
中英語教學中,
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
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階梯性的寫作訓練,
從遣詞造
句入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
1.
詞彙的訓練
詞是構成句子的最小單位,
地位非常重要。
本人主要通過以
下方式進行訓練:一是每天堅持聽寫單詞、
短語。二是每周利用
課外活動時間進行單詞游戲,
諸如單詞接龍
、
單詞歸類
、
單詞
填空
、
默寫競賽等。
使學生的詞彙量在日積月累中不斷地增加。
為書面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句子的訓練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
幾乎所有的句子都是
「五種基本句
型」的擴展與延伸。書面表達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詞、短
句、
句型以及語法知識的合理組合能力。
因此,
訓練學生的
「寫」
就要從「五種基本句型」入手。英語中的「五種基本句型」是:
(
1
)
S + V
(主語
+
及物動詞)(
2
)
S + V + O
(主語
+
及物
動詞
+
賓語)(
3
)
S + V + P
(主語
+
聯系動詞
+
表語)(
4
)
S
+
V
+
IO
+
DO
(主語
+
及物動詞
+
直接賓語
+
間接賓語)(
5
)
S + V + O +C
(主語
+
及物動詞
+
賓語
+
賓語補足語)。如果能
熟練運用各種常用句型,
每個句子清楚無誤,
那麼整篇文章就沒
什麼大的毛病了。
Ⅶ 如何有效進行英語寫作教學的幾點建議
英語寫作是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方面。就初中英語作文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強化背景知識,充實取材范圍;堅持基本功訓練,多種方法
Ⅷ 如何突破農村英語教學的瓶頸有關研究報告
1.高中前遺留的問題太多
很多農村學生在初中學習英語時,心態本身就是錯誤的。絕大多數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由於缺少專業的教師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教學效果、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能力及學習成績基本上可以忽略。升入初中以後,英語對他們來說,基本上就是一門全新的課程,但很多學生在小學已經養成了輕視、矇混過關的習慣,使得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仍然不用心、不刻苦。除極少數學生外,大部分學生要麼為應付老師、家長而學習,要麼就是放棄了英語學習。放棄學習的,成績自然一落千丈,教師的課堂教學對於他們來說毫無效果,也不存在師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教師困苦,學生厭煩。而為應付而學習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教學效果的落實自然也要大打折扣。當然,很多學生除了英語學習成績差外,也沒有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比如,很多學生懶於識讀音標,英語單詞的讀音都是用漢語拼音來注釋,等等。而進入高中學習後,這些學生都遺留下很多問題:最基本、最簡單的單詞不認得,音標不會讀,句型、語法混淆亂用,等等。更有甚者,繼續初中的放棄學習。而有些想學習的,因為遺留的問題太多,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學習了,並且在學習上已經養成了很難改變的懶惰習性,致使問題堆積,繼續遺留,形成惡性循環。
2.教學方法落後、單一
雖然新課程改革在陝西已經推行了數年,很多英語教師盡管也參加了一些英語新課程的培訓,但是因為視野、觀念、理解能力、執教習慣等多種原因影響,新的理念、思想仍未被大多數英語教師所理解、接受,使得教學時不能很好的將新理念、新方法滲透、落實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導致的結果是「穿新鞋,走老路」。另外,學生對於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而有些英語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很好地將課堂多元化,始終是一張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尤其是針對一門語言教學來說,如此,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興趣受到影響,教學效果和提倡的高效課堂肯定會有所很大出入。
3.環境的限制
作為一門語言,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但是,由於缺少學習途徑,缺乏語言環境,以及高考英語考試的模式,農村學生學習英語時往往只是側重於寫,尤其是考試,只要能在考卷上寫出來,就說明這位學生英語學習好。對於其他方面,則不同程度的都有所放鬆,尤其是聽說。很多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會寫、會認,但就是不會說,也聽不懂。就算說出來了,發音卻很不標准,無法讓別人聽明白。而作為一門語言,如此的教學結果,只能說是失敗。
除了上面所述的幾個方面外,還存在學生兩極分化嚴重、教學設施落後等因素,這些都對高效課堂的實現帶來阻力,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瓶頸,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二、突破瓶頸的一些做法
針對教學效率低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摸索出了一些改進方法,付諸於實際教學後,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1.不斷提升自己專業能力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自己要做長流水」,時代是在不斷變化之中,如果我們教師墨守成規,只是依靠自己在大學期間所學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肯定要落後於時代,落後於時代的要求,同時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怎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談何教育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不斷的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自己的視野,不斷學習,才能夠有資格做一名光榮的教師,才能夠做一名合格的老師。然後才能依靠自己淵博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探索新的、更能幫助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注重情感交流
根據數年的教學經歷,筆者發現,如果能夠讓學生喜歡這名教師,學生也同樣能夠喜歡上相應的這門課程,那麼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肯定是事半功倍。因此,筆者特別注重了與學生的溝通,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真正的以良師益友的態度與學生交往。經過筆者的真誠相待,真正的用心去關愛學生,與學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所授課班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幅提升,教學效果明顯。
3.關愛學困生
農村學生英語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同處一個班級的學優生和學困生無論從理解反應,還是融會貫通都有很大差異,這就給教師對課堂教學進度的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帶來了困難。對學優生來說,可能課講得太淺太慢,而對學困生來說,則可能是太深太快。如果教師能夠用心、用實際行動去關愛、幫助學困生,促使其轉化,那麼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而我們的教學效率會大幅提高。
4.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農村學生因為受地域、經濟等因素限制,視野狹窄,這對於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很不利的。很多學生也認識到這一點,但由於多種客觀原因,問題很難解決。而筆者正好利用了只一點,結合英語課程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加入了一些比如關於東西方差異的小話題,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非常感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創設教學情境,優化課堂教學
結合高中英語新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特點,適當的選擇、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策略,創設教學情境,這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很大幫助。比如,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讓學生們用英語表演出教材涉及的一些話題、小活動,或者進行一個小的課文朗誦比賽,並讓學生用英語進行點評,等等。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Ⅸ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與困惑有哪些
1、學生對英語興趣不足; 2、英語語言,語境的不習慣; 3、教師師資力量的提升,教學技藝的迫切與外交流與溝通 問題產生的背景與情境 小學階段,尤其是在偏遠的、鄉村的農村小學,英語學科的開展與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和困惑。 首先,表現為學生學習英語中極大地不適應,學習興趣嚴重不足。這與語文,數學基礎學科,學生的重視程度又天壤之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農村小學開設這門課較晚,沒有語數學科那樣,重要性深入學生心中並且受到家長關注,加之學校也不怎麼重視,領導和老師都未引起足夠的專注,視其為一般性了解的學科,學生進入中學自然會學習的。二是,學生本身第這門學科比較生疏,不了解,剛接觸還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和過程。加之,語數學科在絕大多數的師生看來,他們是一切文理學科的基礎,學好他們才是硬道理,進而忽視了英語學習。三,許多人認為,即使學習,也不見得就如預想的一樣,容易掌握和學習的一門學科,遲早進入中學還是要學的。現在還是要搞好語數基本功,將來會有更多時間學習英語。四是,學生沒有興趣的最大因素還是聽不懂,上課不知怎麼去學習,初上課還有點新鮮感,聽點,時間長了就坐不住了。問學生,學生紅著臉站起來說,英語嘰嘰咕咕的,太難學了,而且發音怪怪的,不好意思說出口。天天都要記憶單詞,句型,不習慣。以上原因只是學生學習你英語興趣不足的一角。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是目前小學英語學習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這是所有執教英語的老師應該思考和解決的難題。 其次,在英語學習和具體教學中,也存在東西方文化上,習慣上的巨大差異如:英語語言,語境的不同理解;字,詞。句,篇,語法等較為復雜的理解和運用。這些都影響著學生英語的學習。文化上的差異,我覺得是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初學英語,學生出於好奇,暫時有一點學習慾望。但隨著語言的學習。語境的理解,特別是當發現英語與漢語有著諸多不同,習慣上不一樣的地方,不好理解後,就會信心大減,不喜歡了。 從設施上看,城裡學校硬體,軟體都很完善,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可以有諸多優越的先天條件。學生可以從網路,從報刊,從周圍的同學,學校的專業老師尋求英語語言,語境的練習。但是在我們這比較偏遠的的村小,連一台像樣的播放機都沒有;網路也時續時斷全校僅一台身兼多職的老式電腦,還經常系統失靈,崩潰,更不用說學生上網查資料,學習英語了;報刊學習也不太現實,學生家境都不是很好,也拿不出多少費用訂閱刊物;每天早晚上學時間很緊,基本定時定點上下學。中午時間算是多一些,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回家吃飯,到校差不多要打掃衛生就上課了,很少有學生在一起交流,加之學生本身對老師有著本能的害怕,向老師求教的就更少了。說的不好聽點,我們這帶英語課的老師基本上也是學習者,上課前也需要做很多工作。臨上課了,發音準不準就不說了,教的知識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有時候上了一會兒,就需要翻字典才行。其中的難處城裡的老師是無法體會的。城鄉的這巨大差距,可以說也不能全怪老師。 最後,小學英語,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偏遠學校,除了上述兩大難題外,還有教師隊伍的極大不穩定,師資力量的亟待提升和配備。基本上,村小這塊幾乎沒有專職的英語專業老師來支撐起英語這塊教學,大都是其他年輕的老師兼任,除英語外,一人還要帶幾門涉及好幾個年級的語數學科和常識學科教學。平日,工作任務就很重,哪還有多餘時間來為英語勞心勞力,教學技藝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一到期末統考,英語很難開考成功。即使開考了,學生大都交了白卷上來,留給老師的只能是搖頭嘆息。因此,英語老師的培訓和師資力量的提高,特別是村小英語教學教師這塊英語教學技藝的迫切交流與溝通是迫在眉睫的。
Ⅹ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求解
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學生、學校、教師的共同支持和配合,由於農村小學底子薄,基礎差,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學設備條件有限,又缺乏較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特別是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與評價手段單一,農村孩子與城裡小孩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並且剛剛開設這一門課程,無論對於家長還是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話題,孩子還小,他們也往往習慣於母語學習的環境中,因此,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還存在很多問題。
1.農村孩子初學英語比較膽小,害怕且羞於說英語。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未說過英語,膽小靦腆,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束縛,易落於機械的條文背誦的俗套,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因而羞於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
2.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相對比較落後。農村小學基礎差,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在農村小學中還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於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願意繼續學習英語。
3.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農村部分家長們或許都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但有的家長則是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並不重要,學好語文數學就可以了,而且加上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們缺少對孩子的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更有父母認為,學英語是到中學才開始的,小學學英語根本用不著。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孩子們學英語的積極性。
4.缺乏英語學習的良好環境氛圍。農村小學生往往會因為缺少較好的英語學習的氛圍,而減少了教學效果。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學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觸二到三次,每次僅四十分鍾。而且在農村,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很少,甚至可說是沒有。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
由於社會各種條件的制約和一些相關因素的影響,整個社會的英語學習氛圍不是很濃。農村更是如此,而且各個學校對英語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對英語的投入不同;另外,教學設備條件有限,教師教學觀念得不到更新,教學方法單一等因素的影響。農村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的速度不快,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例如:多數學生在經過的數年寒窗的英語學習以後,他們學到的英語仍只能算是「聾啞」英語,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不是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