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英語閱讀寫作課how is the weather 可以做哪些活動
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寫作課how is the weather的教學時,可以帶領孩子到室外觀察天氣,也可以播放有關天氣預報內的知識。容但無論開展任何活動都要為孩子先提供足量的語言支持,即讓孩子們能首先根據描述天氣的圖片或音視頻等手段把常見的天氣類詞彙,如sunny,windy,cloudy,wet等掌握住,同時還要熟練運用基本句型,如, it is…。
❷ 小學英語課,是不是每上一節課就要寫一篇教案,一課怎麼分幾個課時啊
每堂課,可分為導入,講解,和鞏固復習部分。其中,講解的時候有分為知識點的講解和活動部分。這樣你就可以寫幾個教案了啊。採納吧。我們是同行哦:)
❸ 英語教案 的寫作步驟
要看是什麼內容。
教學目標
目標語言
能力目標
學能目標
教學方法
復習
讀前
閱讀
聽力
總結和作業
❹ 我要一些小學寫作的教案
想像作文《春天來了》教學設計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無不是創造思維和創造想像相結合的產物。所謂想像,就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經過思考,而創造出一種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目前,我們的學生生活環境比較穩定,「學校上課——家中作業——吃飯睡覺」三點一線的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學生缺乏想像的空間,甚至於不會想像。而學生寫作文實際上就是一個想像的創造過程,想像力的匱乏是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於以上的思考,我在小學中年級設計一次想像作文,初步探索通過想像作文開啟學生想像力的方法和途徑。主題是「春天來了」,通過本次訓練力求達到這樣幾個目標:1、引導學生聽音樂,展開想像的翅膀,通過音樂培養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2、激發學生想像力,鼓勵學生把心中的春天美景自由地畫出來;3、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以畫練說、以說促寫,把春天的畫描繪成筆下的話。為了完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音樂與想像
1、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將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與表現出春天大自然中的聲音(溪水、鳥鳴、蟲叫、牛鳴等)合成在一起,再加上教師的語言描述:春天來了,春姑娘奏響了動聽的樂章,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你能想像出春天的景象嗎?
在這個設計中,教師向學生提供能讓學生展開豐富想像又富有表現的音樂(呈現給學生的知覺材料),加上教師的激情引導,要求學生根據音樂想像出各種相應的事物(經過學生思考而創造出的新形象)。通過這個教學設計,激活學生想像的興趣,一旦有了這個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創造想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生想像的靈感頓時被激發出來,記憶中的表象材料躍然眼前,學生頭腦中的春天便會多姿多彩。
2、指導學生匯報自己想像的內容:聽著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通過這個設計,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想像目標(想像一組與春天有關的內容)回憶剛才聽過的音樂,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表象進行合理的加工。在學生匯報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過去學生大膽的創造想像往往得不到我們的理解,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給學生一些條條框框,對學生的一些不符合「規矩」的大膽想像加以糾正,殊不知這種愚蠢的做法往往過早地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在學生匯報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求異想像,想像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說與別人不一樣的景象。
二、繪畫與想像
1、學生匯報以後,教師激情引導:同學們,你們的想像力太豐富了,你能把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用彩筆給畫出來嗎?你想到了什麼就畫什麼。教師還可以隨手在黑板上畫一棵柳樹,一條小河,鼓勵學生以「春天來了」為主題自由地添畫。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指導學生繪畫是發展學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徑,學生自己去想,自己去畫,想什麼就畫什麼,學生在構思圖畫內容和布局時,必然會進行豐富而活躍的想像,這個心理過程不正是和學生作文時構思、布局、描寫而一一對應起來了嗎?
2、在學生想像繪畫時,教師要適時點撥。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想像繪畫的情況,因學生受一定技能的限制,難以表達想像內容時,教師應適時給予點撥,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想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啟發學生想像繪畫時要有獨創性、新穎性,而不是對現實生活的重復和再現,也不是「依葫蘆畫瓢」。這樣,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便躍然紙上:有笑咪咪的太陽,有吹笛子的小鳥,有打鼓的青蛙,有跳舞的楊柳……
三、說畫與寫話
1、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像畫用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說畫的方法:(1)說說你畫了哪些景物?(2)為什麼要畫這些景物呢?(3)你能按一定的順序說說嗎?(4)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景物?引導學生抓重點、說具體。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想像畫的靜態美表達出來(如事物的顏色、大小、形狀等),還要引導學生表達出想像畫的動態美(如小鳥在空中飛,春雨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引導學生說畫時要調動學生的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把想像的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並且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別出心裁」、「異想天開」,激起學生的童趣,使語言表達更形象、更生動、更感人。
2、鼓勵學生將自己說的內容用語言文字寫出來:同學們,你們的想像真是太豐富了,欣賞了你們的想像畫,聆聽了你們的描述,我彷彿覺得小樹活了,鳥兒飛起來了……畫面動了起來,真是太精彩了,如果你能給想像畫配上一段文字描寫,讓你的畫面也動起來、活起來,該有多好呀!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學生通過聽音樂想像春天的情景,再把想像的情景用彩筆描繪出來,通過教師的引導說話,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學生已經有了豐富的感受與積累。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起學生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慾望,這時學生的想像作文就有了豐富的語言、情感基礎,寫起作文來行筆如雲、一蹴而就。這樣通過想像寫出來的作文,內容生動而又不乏個性,語言流暢而又不乏跳躍,想像新穎而又不乏純真。
通過這次想像作文的教學實踐,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愛因斯坦的「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想像開始的」這句話的含義,想像的確是一種立足現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學生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由聲音想像到事物,由花草樹木想像到鳥獸蟲魚,從一個思路跳躍到另一個思路,從一種意境跳躍到另一種意境,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得到擴大充盈,使互不相連的事物聚合粘結……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的積累。在作文教學中,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學生想像,想像與作文之間就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想像能力,一方面會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豐富、更充盈、更新穎。
21世紀是開拓人類創造力的世紀,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造力的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那麼,就讓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點滴中去滲透、去營造、去張揚,讓我們的學生盡快地成長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個性素養的一代創造性人才。
❺ 作為一名小學的作文老師 求一篇關於第一節課的作文教案 詳細些 標明時間 總時長40分
小學作文教案:假如我是……
[設計思路]
本次作文的教學目標是:(1)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習作的素材。(2)引導學生通過定向閱讀.讓學生領悟寫假設類想像作文的方法。(3)採用扶放結合的方法,進步培養學生學寫假設類想像作文的能力。(4)培養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導寫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你們美好的心靈世界裡一定裝滿了一個個美好的願望,當你看到孫悟空變幻無窮的非凡本領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會七十二變該多好;當你學習感到疲倦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雲該多好;當你看到病魔奪去一個個人的生命時,也許會想,假如我是一名神醫該多好……讓你的願望今天就能實現,當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將你的願望通過自己的想像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為現實是完全可能的。
同學們,你們是否願意把自己的美好願望寫下來呢?
二、引導走向閱讀,領悟寫法規律
為了幫助學生領悟假設類想像作文的寫法規律,教師課前先布置學生在課前廣泛收集有關假設類想像作文,並在瀏覽的基礎上做好摘錄筆記,然後組織課堂討論,揭示其規律。
1.課堂討論,激活記憶表象
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收集、閱讀了有關假想類作文,想一想:在你讀過的這類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呢?假設類想像作文與一般的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有什麼不同呢?
2.歸納小結,揭示寫法規律
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要寫好假設類想像作文,必須把握哪幾點呢?在組織學生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小結,並揭示以下寫法規律:
(1)根據自己的願望,選擇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來寫。
(2)想像要大膽、合理,假設的推測是有理有據,情節要生動有趣。
(3)所寫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應當有人的思維和人的行為。
三、啟發點撥,指導選材
1.啟發談話,開拓選材思路
同學們,寫假設類想像作文,寫什麼都可以。如果你對流逝的時光、對古老的歷史有一種「揭開謎底」的慾望,你可以把時光想像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學習感到睏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隻鳥,一條魚,一隻老鷹……;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線上掙扎,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盒葯丸,一位名醫……等等。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生活經歷不一樣,因此,每個人想像的內容應該是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
2.獨立選材,分組互議
出示題目《假如我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印象將題目空白處補充完整,然後引導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說說自己選擇這個材料寫的理由。
四、扶放結合,培養能力
為了減緩訓練的坡度,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採取「根據提供材料寫→獨立構思表達」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1.指導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寫假設類想像作文
根據《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提供的開頭:假如我是一個科學家,我將發明一些東西貢獻給人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續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材料獨立構思表達
(1)啟發引導,開拓思路
教師在進行構思指導時,要在引導學生求異思維上下功夫。讓學生明白:同一個願望,可以想像成多種不同的人或物,同一個人或物,情節結構的安排也可以多種多樣。
(2)獨立構思,完成習作初稿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材,運用學到的寫假設類想像作文的寫法規律進行獨立構思,並完成習作初稿。對在25分鍾內能完成習作初稿的學生授予「耕耘獎」。
五、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1.提出修改要求,學生自改習作。
在學生進行錯別字和?
(2)想像是否奇特、合理,假設的推測是否有理有據?情節是否生動有趣?
(3)你的習作是否能給人以某種啟迪?
2.分四人小組互批互改。
3.課堂交流。要求學生說出自己如何修改的過程和理由。
4.對通過自己的修改,習作有明顯進步的同學授予「百花獎」,進一步調動學生修改的積極性。
六、指導評賞,成就激勵
1.讓被評為「百花獎」的同學上台朗讀自己的佳作,師生進行示範性評賞。
2.分四人小組自評自賞或互評互賞。
3.對評賞得好的學生授予「浪花獎」。
4.將班級優秀習作匯編成冊,在班內或校內傳閱,激發學生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