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提高英語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英語寫作需要大量句型,單詞語法是基礎,要學會分析句子結構,多分析句型,多使用副詞和習慣搭配,長短句從句,多練習多積累
Ⅱ 如何寫好英語科技論文
英文科技論文是指撰寫並發表的原創性英文科研報告。在科研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在科技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便於廣大同行交流。如果科研不能很好地交流,不管研究有多好,都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英文論文寫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即便是對英語國家的人,很多時候他們的論文也因為語言問題被退稿。即便英語不是母語,科技論文也應符合標准英語語言的習慣(句型、語法、拼寫等)。英文科技論文的句子應該是完整的,讀者容易理解的。
英文科技論文的撰寫有一個基本模式――IMARD法(Introction,引言;Material&Methods,材料和方法;Results,結果;Discussion,討論)。本文從該模式的四個方面分析討論如何寫好一篇英文科技論文,為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給予一定的指導作用。
1 引言
引言是對參考文獻的編譯,反映進行研究的思考過程或依據。引言應該是引出該篇論文。引言的目的是提供足夠的背景信息,讀者無需查閱該問題以前的資料,便能夠理解和評價目前研究結果,同時引言也闡述與現有研究的關系。引言部分至關重要,有人認為是論文最難寫的部分,有些審稿人會根據引言來衡量論文是否被錄用[1],因為從引言中就可以分析出文章是否真正提出了一個科學問題,該問題是否新穎,是否有研究價值。引言是反映作者對該研究領域熟悉程度的一個標志。
引言寫作的關鍵技巧是將之前多次敘述過的同一問題,以不同的、有趣的方式再次表述。在引言中應提供主要的參考文獻,但避免過多地復述主題,要清晰地定義該問題。讀者能夠直接通過引言理解和推測研究的目的,而不需要查閱其他的資料。如果該研究問題沒有用合理的、可理解的方式引述,那麼讀者就不會對研究結果感興趣。綜述的文字應該讓讀者理解要研究的該問題多麼有必要,怎麼去解決該問題。
引言是論文的第一部分,論文的第一讀者是編輯和審稿人,他們首先閱讀的便是引言,所以引言部分很重要。看完引言部分,他們首先要問:這是一個新的研究嗎?研究有意義嗎?適合在該期刊發表嗎?引言部分需要作者對該研究領域有一個深刻、全面的理解,能夠給讀者闡明研究是多麼重要。引言部分應該說明的一些基本問題: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存在一些解決的方法嗎?哪個方法是最好的?它的主要不足是什麼?期待解決哪些問題?方案是否已經完成?引言部分的時態應是一般過去時(一般的背景內容,本文中將要完成的描述)、現在完成時(過去到現在已有的方法或解)、一般過去時(我的貢獻)。
2 材料和方法
有人說過一句話:「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發明了發明的方法。這個方法摧毀了舊文化的基石。」[2]該部分有不同的叫法,稱為材料和方法、方法、實驗性的研究、方法的描述和確認,本文稱為材料和方法。材料和方法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實驗設計,提供詳細的信息,有能力的研究人員可以復制該實驗。由於作者在進行論文寫作時已經完成了相應的實驗,得出了結果,因而大腦中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這部分是很好寫的。
一個好的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寫作,讀者應該能夠復制文中的結果。該部分寫作的一個重要技巧是必須寫得非常詳細,每一個實驗步驟應以邏輯的順序列出,並應不超過兩個句子。但是也不應該出現大量多餘的單詞,當讀者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盡可能地用參考文獻的形式,用圖和表來描述和分析實驗方法。在該部分需要提及研究的地點和類型,簡單描述樣品的尺寸和如何計算是有必要的。在任何時候,英文科技論文寫作都應准確地使用技術術語和定義,避免重復別人已知的信息。如果研究是原創性的,有必要詳細描述涉及的新方法和手段。材料和方法部分主要應該使用過去時。
3 結果
並不是所有的期刊都要求寫結果部分,有的可能是結果和討論部分在一起;如果需要寫結果,盡可能不要提及討論的部分,結果是論文中最短的部分。該部分寫作的關鍵技巧是結果表示什麼,應回答在文章開頭提出的目標、假設和問題。結果應盡可能地簡單和清晰。結果部分應該是做了什麼,沒有做什麼,得出了什麼矛盾的結果。結果部分應該提及任何不足之處,不能忽略出現的矛盾數據,很多重要發現都源於實驗中的「不良數據」,因而在結果中不應忽視它(們)。結果部分寫作應簡明、扼要,突出研究數據。在結果部分,不要對數據作分析和處理。在結果部分要突出當前的理論問題,不要重復材料和方法中的細節。結果中的數據以邏輯的順序來描述,直到結論,提供給讀者的數據必須是問題的解。結果通常應用一般過去時,主動和被動形式相結合使用。
4 討論
由於閱讀方式不同,很多讀者都匆匆忙忙,先看看標題、圖片,然後看他們論文中最感興趣的部分,那可能就是討論。有些人都認為,討論可能是英文科技論文寫作中最困難的部分。討論部分是英文科技論文的核心部分,也被看作衡量一篇論文優劣的標尺。
很多論文被拒都是由於討論部分不足所致,討論部分應該多長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通過討論讓讀者對結果有一個清晰的結論。
討論部分寫作的一個關鍵是應同時具備說服力和可信度,另一個是解釋而不是重復結果。好的討論通常以得到的結果和解釋的評論開始。討論部分應該和引言部分密切結合,是討論在引言中出現的問題,但兩部分不應該出現重復。引言的關鍵是對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理解,而討論則是對自己研究的分析和理解。討論部分應嚴格按照結果部分數據的順序,逐一討論這些問題。需要討論觀測、研究、實驗等所有研究中的內容,並解釋這些內容。
通過討論發現一些在其他研究領域至關重要的信息,可以幫助理解自己的數據,或者是由於發現,重新理解別人的研究。討論部分應重點討論自己研究和別人研究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如何將自己的研究和別人的研究有效結合,從而得出對該問題的更好理解。
討論部分的寫作順序,可以先得出研究的一般性結論,接著討論與自己的發現直接相關的另一個人的研究,指出兩者之間的關系,清晰分析它們的區別。通過這些考慮,從結果中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討論中,對於其他人的研究不足之處,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分析:1)從來沒有真正被測試過的假設,你想測試它;2)其他人的研究是一般性,或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你想將該研究拓展到一個新的方面;3)其他人的研究有缺陷,而你需要克服它。
在討論中,切勿貶低別人的研究,你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對於自己研究的不足之處,應該明確提出,不應迴避。讀者可能從你的不足中能夠開展新的研究,這也是讀者閱讀高水平論文的最大益處。對於研究中的不足之處,解釋並給出原因,指出其產生的後果。可以提及另外一個與作者研究類似的不足之處,說明這些缺陷是由於當前知識(理論、模型、技術方法等)無法解決你所遇到的這些問題。
在討論部分不要簡單重述自己的結果。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和結論與已出版的結果比較,與現有研究和發現比較,清晰比較和對照自己的理解。討論預測研究的理論性提示和實際應用,在討論中應給讀者留出大量的思考空間。討論應盡可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發現,使讀者一目瞭然。在討論的末尾簡明陳述結論,從而有效得提高人們對研究的可信度,期待論證的作用。
在討論部分,尤其要注意時態和人稱的使用,為了便於讀者區分哪些是自己的研究,哪些是別人的研究,盡可能地使用主動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自己的研究和發現,一定要用第一人稱,而別人的發現應用其他人稱,要明確區別出哪些是自己的研究,哪些是別人的研究。時態多採用一般現在時、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
Ⅲ 如何寫出高水平英文科技論文
1.原創性和顯著性是論文的生命.
正如鄒承魯院士等在「再論科學道德問題」中指出,在國際核心刊物發表的論文,原則上都應當是「在國際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觀測和實驗事實,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對已有的重大觀測(實驗)事實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規律的提煉。與原創性相聯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發表已經見於其它雜志,或由其它語言發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發表的論文。太陽物理學權威刊物《太空物理學》(Solar physics)主編Harvey曾專門談到,曾有少數作者在主要結果用中文發表後又寄給《太空物理學》。他強調,過去這是可以容忍的,但現在已不允許。一個公認的原則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經過審稿的雜志發表的主要結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給其它雜志再發表。發表在國際核心刊物的論文,不僅應該是原創性的,其結果還必須是顯著的,井對學科發展有所推動。用Harvey的話來說,「至少有一、兩個其他研究者會讀這篇文章,並利用這些結果發表他們自己的工作。」對成果顯著性的檢驗是論文被引用的多寡。作者應當關心自己論文被引用的情況,注意國際學術界對自己工作的評價,包括得到肯定和批評的方面,特別是注意同行們對自己發表結果的不同的理解。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徑。
2.充分評價已有的工作
體現作者的學術水平是否客觀而充分地評價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審稿人和讀者衡量作者學術水準和學術風范的重要方面。我們一部分作者往往願意引述國外知名學者的工作,有點「言必稱希臘」的味道,但對國內同行發表的工作重視不夠。有時明明是中國學者首先做的工作,都沒有得到自己的國內同行的充分評價。較多地並且適當地援引國內同行工作,是應當提倡的。但是,我們也不要學習少數日本作者,他們絕少引用日本學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論文中引述相當數量公式,但卻不列出公式的出處,讓讀者分不清是作者發展的,還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則上,除了教科書上公認的方程和表達式外,對於用於特定目的、特定條件和問題的推演,只要不是作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處和適用的條件;即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應的文獻,讓讀者在必要時參考。
作者在充分評價以往工作的基礎上,應當清晰地指出自己在當前工作中的獨創性的貢獻。這是作者對科學負責的表現,是一篇好的學術論文開宗明義必須寫清楚的內容。
3.要特別重視論文的題目、摘要、圖表和結論
每一位作者都有閱讀大量論文的經驗。讀者閱讀論文的習慣一般是首先瀏覽目錄,只有對題目有興趣才願意翻到有關論文;對一篇題目有興趣的論文,讀者又首先讀論文摘要;如果對摘要還有興趣,接著會去看論文的圖表,因為圖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論文的結果。看過圖表之後,如讀者還有興趣,會接著讀論文的結論。通常只有少數讀者會讀論文的全文。
作者應當清晰地知道,論文的題目將被數以千計的讀者讀到。對題目的每一個字都要審慎地選擇,用最少的詞語最確切反映論文的內容。
5.正確對待審稿意見和退稿
國際核心刊物的審稿人大多是各個領域的權威學者。雜志的出版社會經常征詢編委的意見,選擇最佳的審稿隊伍。審稿是無報酬的。審稿人的工作態度大多極其認真。對審稿意見要十分尊重,對每一條批評和建議,都要認真分析,並據此修改論文。對自己認為是不正確的意見,要極其慎重和認真地回答,有理有據地與審稿人探討。
如何對待被雜志拒絕的論文,常常是作者犯難的問題。這里必須分析被拒絕的理由。第一類拒絕是一種「完全的拒絕」,主編通常會表達個意見,對這類文章永遠不願再看到,再寄送這類文章是沒有意義的。有一類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數據和信息,主編拒絕這類文章是由於數據或分析有嚴重缺陷。對這類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廣泛的證據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結論,再將經過修改的「新」文章寄給同一雜志。主編通常是會考慮重新受理這類文章的。這兩年,至少有兩位審稿人向筆者抱怨,個別中國同事在論文被一家雜志拒絕後, 又原封不動地將稿件寄給另外一家雜志,而他們再次被邀請做審稿。他們對此非常反感。論文理所當然地被拒絕。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宇宙物理學》(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的科學主編Thomas提出,「在一篇論文被一家雜志拒絕後不經修改又寄給另一個雜志,這是一個很糟的錯誤。通常,審稿人做了很認真的工作指出論文的問題,並建議了修改。如果作者忽視這些忠告,這是對時間和努力的真正浪費。同時,寄一篇壞的文章,對於作者的科學聲望是一種嚴重的損害。」 實際上,影響因子不同的學術刊物,接受論文的標准和要求差別很大。如果被拒絕的論文不是由於文稿中的錯誤,而是重要性或創新性不夠,作者在仔細考慮了
6.如何撰寫和發表SCI論文頁碼
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文稿後,是可以寄給影響因子較低的學術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審稿人由於知識的限制和某種成見,甚至學術觀點的不同,判斷錯誤並建議退稿是會發生的。如何處理情況,有兩個例子供參考。最近一位年青人的論文被一雜志拒絕。經過反復的討論檢驗,我們判斷審稿人是錯誤的。為了論文及時發表,我們建議這位作者禮貌和認真地回信給主編,指出審稿人的錯誤,並要求主編將他的意見轉給審稿人,然後撤回論文,再將論文做必要改進,寄給另一影響因子更高的雜志。論文立即被接收,並得到很好的評價。在這一例子中,論文並沒有經過重要修改就改寄其他雜志。但是作者卻負責地請主編把對審稿人的意見轉寄給審稿人。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改寄其他雜志是不應受到限制和責難的。但前提是對論文結果的反復檢驗,對論文的正確性有了確切的把握。筆者組內一篇論文在一重要雜志經過兩年半才得以發表,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位審稿人對我國向量磁場測量的可靠性提出質疑,不同意發表這篇論文。通過向權威的同事請教和反復的思考,我們確認對所進行的研究,所採用的測量,是充分准確和可靠的。作者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與審稿人討論,不但論文得以發表,還與審稿者和主編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這篇論文發表後得到了良好的國際引述。
7.花大力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中最困難的部分。我國SCI論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礎研究水平的限制,語言的障礙不容忽視。每一位基礎研究工作者必須把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作為一個艱巨的任務。這里有三個成功的經驗供參考。中國科技大學的胡友秋教授總是把審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單獨抄在本子上,一一對照。細心琢磨並背下來,一點一滴地提高自己英語寫作水平。他寄往國際核心刊物的論文常被審稿人稱為well-written 。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有一個內部的審稿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保證論文的正確性,同時對研究也有相互影響和砥礪的好處。不經過內部審稿的論文不能寄給雜志。資深太陽物理學家Sara Martin 建議找--些可作為範例的論文精讀,學習怎樣組織和寫出好英語,她特別提到已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Zwaan的論文,可作為範文來效仿。論文初稿完成之後,一定要做拼寫檢查,不出現簡單的拼寫出錯。如果對自己的英文寫作無把握,請一位英文好的同事和國外同行把把英文關必要的。為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學者英語水平,我們建議對研究生必須開設英語寫作課程。在寫英語上,我們實在需要打個翻身仗。
Ⅳ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寫作能力
1.要寫好科研論文,必須先養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爭取每天30-60分鍾。剛開始可以選擇以讀英文報紙、英文新聞為主,逐漸轉為讀專業雜志。我會在近期專門寫一篇博客文章介紹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強讀專業雜志能力的辦法。
2.寫科研論文,最重要的是邏輯。邏輯的形成來自對實驗數據的總體分析。必須先討論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後按照思路來做圖(Figures),最後才能執筆。
3.具體寫作時,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寫一個以subheading為主的框架,然後開始具體寫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話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詞語的華麗,而主要留心邏輯(logic flow),注意前後句的邏輯關系、相鄰兩段的邏輯關系。寫作時,全力以赴,盡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擾(關閉手機、座機),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拿出第一稿。還要注意:一句話不可太長。
4.學會照葫蘆畫瓢。沒有人天生會寫優秀的科研論文,都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學習別人的文章要注意專業領域的不同,有些領域(包括我所在的結構生物學)有它內在的寫作規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話是定式,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 等等。用兩次以後,就逐漸學會靈活運用了。在向別人學習時,切忌抄襲。在美國一些機構,連續7個英文單詞在一起和別人的完全一樣,原則上就被認為抄襲 (plagiarism)。
5.第一稿寫完後,給自己不要超過一天的休息時間,開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時,還是以邏輯為主,但對每一句話都要推敲一下,對abstract和正文中的關鍵語句要字斟句酌。學會用「Thesaurus」(同義詞替換)以避免過多重復。第二稿的修改極為關鍵,再往後就不會大改了。
6.第二稿以後的修改,主要注重具體的字句,不會改變整體邏輯了。投稿前,一定要整體讀一遍,對個別詞句略作改動。記住:學術期刊一般不會因為具體的語法錯誤拒絕一篇文章,但一定會因為邏輯混亂而拒絕一篇文章。
發表論文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要明白:論文只是一個載體,是為了向同行們宣告你的科研發現,是科學領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論文寫作時,一定要謹記於心的就是:用最簡單的話表達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邏輯嚴謹!其實,中文和英文論文皆如此!
Ⅳ 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語論文寫作水平
一 提高英文標題簡潔性的途徑
英文標題過長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論文作者拘泥於中文思維模式, 不敢省略「幾點思考、淺析、之管見」等標題套語; 二是用詞重復; 三是不能簡化專業術語的英文確切表達法。只有了解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性, 熟悉專業術語, 才能較好地簡化學術期刊英文標題。准確理解專業術語的含義, 能夠簡化英譯標題。可以根據標題的含義, 綜合運用「縮略法」、「混合法」和「截短法」等構詞法簡化專業術語的英文表達法, 以簡化英文標題。除了上述方法, 還可以運用「縮略法」(Abbreviation)簡化專業術語以簡化標題。如「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可簡寫成MIS。此外, 還可以運用「混合法」(Blending)和「截短法」(Clipping)等構詞法簡化標題。如高新技術創新可以混合成「high- tech innovation」; 電子商務等術語中的「電子」可直接運用活躍詞綴「e- 」表示。
二 提高英文摘要客觀性的途徑
1 英文文摘撰寫提出的幾點要求
(1) 英文摘要是應用符合英文語法的文字語言, 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 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簡明、確切地論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 2) 英文摘要須符合「擁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則。為此, 英文摘要應重點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要素, 其中後兩個是最重要的。在執行上述原則時, 英文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 以及具有情報價值的其他重要信息。當前學術期刊上英文摘要的主要問題是要素不全, 繁簡失當; ( 3)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簡單, 通常應有10個左右意義完整、語句順暢的句子; ( 4) 英文摘要不應有引言中出現的內容, 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 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同樣適用於英文摘要的編寫。通知的精神凸顯出期刊英文摘要的「客觀性、簡潔性、概括性和規范性」等顯著特點。
2.提高英文文摘客觀性的手段
期刊論文英文摘要的客觀性主要通過使用「無人稱結構、被動語態、名詞化結構、以及一般現在時」等結構、時態和語態等形式來揭示。期刊摘要等科技文體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無人稱, 即少用甚至不用人稱代詞, 而多用關系代詞, 因為英語民族重視客體意識, 思維的目標往往指向外界, 探求外部客觀世界對人的影響。這種思維模式反映到語言表達上, 就是英語有用非生物( 無靈名詞) 充當主語的傾向。其次, 為了表達嚴謹的思想, 客觀性強的語言文字須增加限制性和擴展性成分,其邏輯要求也相應嚴密, 句子必然要長。因此, 期刊摘要中經常藉助that, which或where從句表達明確的概念。再次, 體現期刊摘要等科技文體客觀性特徵的另一途徑是使用被動語態。英語被動語態的使用與期刊摘要等科技文體「無人稱」這一特徵是緊密相連的。這種文體不把自己和受話人(或讀者)直接置於語境之中, 並盡可能避免使用人稱代詞。由於避免了不必要的人稱代詞, 被動結構往往比主動結構更加經濟、緊湊。同時, 被動語態還能夠使語言更簡明、客觀, 要點更突出, 層次更分明。正因為如此, 被動語態在期刊摘要等科技類文章中的使用頻率最高。第四, 英文摘要另一大特徵是少用或不用動詞短語, 多用較長的名詞短語。名詞短語中最常見的是名詞化結構。因為其適宜於表述精細復雜的思想, 使文章具有莊重感和嚴肅感, 所以名詞化結構亦是避免主觀因素和主觀色彩, 提高客觀程度的重要手段。
由於摘要實質上是正文內容的濃縮, 所以對摘要的修改原則同樣適用於修改正文。學術期刊論文注重准確性、客觀性和邏輯性, 但並不排斥修辭手段的運用。如果能夠適當地運用「仿詞」等修辭手段, 可以增強表達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達到更加吸引讀者的目的。
總之, 論文作者只有充分意識到英文期刊論文標題和摘要的特點以及提高英文論文可讀性的途徑, 才能逐步提高期刊論文英文寫作質量; 只有通過閱讀大量的英文參考文獻, 才能摒棄專業翻譯的滯後性與不確切性, 以期增強論文的可讀性與准確性。
Ⅵ 怎樣提高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可以寫完之後請人潤色。畢竟不可能每個人專業又好,英文又好
Ⅶ 如何提高科技論文寫作水平
科技論文是在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對自然科學和專業技術領域內里的某些現象或問題進行專容題研究,分析和闡述,揭示出這些現象和問題的本質及其規律性而撰寫成的文章。也就是說,凡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論證和反駁等邏輯思維手段,來分析和闡明自然科學原理、定律和各種問題的文章,均屬科技論文的范疇。科技論文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體現。運用它們進行成果推廣、信息交流、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們的發表標志著研究工作的水平,為社會所公認,載入人類知識寶庫,成為人們共享的精神財富。
Ⅷ 科技論文寫作有何重要性如何提高科技寫作能力
作文還要來抄啊,我教你寫自吧。
設計新穎別致的標題吸引讀者
文題是文章的窗口,是概括文章內容的言簡意賅的語句。讀者讀一篇文章,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題目。好的題目,如人的眼睛,能傳情顯神,讓讀者「一見鍾情」,過目難忘。所以,同學們在作文時,如非命題作文,可首先給文章構思一個具有吸引力、沖擊力,讓讀者見之即驚又喜,不肯舍棄下文的標題。如美國作家舒爾伯格的小說《我的精彩糟糕詩作》;還有學生在寫作中用過的題目《高貴的施捨》等,都能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且使文章增添了無限光彩。
首先,巧用修辭手法添魅力。因為修辭是一項富於實效性的語言表達方式,用得好,可以達到化抽象為具體的效果。如一位同學在《關心》一文中是這樣寫地球的:「在遠古時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綠蔭如蓋的大地,是她美麗的肌膚……」讀這樣的文章就像在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
其次,善用名言警句。如果我們在寫作時恰當地運用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畫龍點睛之效。
選擇具有時代精神的語言。如一些反映時代發展的詞語——「克隆」、「基因」、「網際網路」、「情商」等。如果在有些作文中運用這些語言,文章的時代感也會躍然紙上。
Ⅸ 如何快速提高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he resolved never to quit), and all the rest might go to the d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