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案例分析
一、 案例背景
(一) 問題提出
語言是人們思想交流的工具,有聲語言和書寫語言是語言交流的兩種媒介。寫作是學習者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對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八級要求為「能根據所讀文章進行轉述或寫摘要;能根據用文字級圖表提供的信息寫短文或報告;能寫出與一連關切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度;能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范、語句通順」。但在教學中或在高考閱卷中常常發現:學生的審題能力差,偏離主題現象嚴重;文章詞語貧乏,語言素材不豐富,句子意識差;表達不得體,結構單一,缺少連貫性,篇章意識差等等,在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較大提高的情況下,學生的寫作能力還相對滯後。可以說,長期以來,寫作一直是困擾我國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題。學生面對寫作任務時常常不知從何下手。這一嚴重現象的出現,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一般不開設專門的英語寫作課,沒有對學生英語寫作基本功進行系統訓練,往往是在高考前期進行短期的突擊性應試模擬訓練,平時對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較少。
2.學生的閱讀量小和閱讀面窄,造成詞彙量小,寫作語言素材貧乏。
3.學生良好的閱讀策略與寫作策略缺少,導致學生的篇章意識差等。
為了適應發展中的社會,滿足社會的需求,使高中畢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達到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八級或九級的寫作目標,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必須是長期的、有目的循序漸進的寫作技能培養。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更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能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素材,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詞彙,儲存句法、語篇知識,學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寫作技巧。大量閱讀又有助於培養語感,並逐步養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用英語寫作就必須用英語思考,這與大量閱讀是分不開的。否則,就會寫出中文式英語。不要閱讀談寫作猶如談無米之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下設想: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多而雜」的閱讀訓練,即向學生提供程度相當、題材廣泛的閱讀材料,結合單元話題補充相應的課外閱讀材料, 在閱讀中擴大學生的語言詞彙、強化語言結構、介紹文化背景知識篇章結構知識、訓練篇章理解能力,再結合閱讀指導學生寫作,將閱讀成果轉化為寫作, 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二)理論依據:
1.語言習得理論: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S. D. Krashen)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了「語言習得」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掌握某一種語言所通過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習得(acquisition),另外一種是學習(learning)。所謂「習得」是指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的交際實踐,無意識地吸收到該種語言,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流利、正確地使用該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應通過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獲得思維的碰撞,在這種潛移默化的語言習得中促進學生英語的學習。而「學習」是指有意識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來理解某種語言(一般指母語之外的第二語言)的過程。學生只有在大量接觸和使用真實、自然的語言中,才能養成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案例
(一)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運用「討論式」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採用「任務型」英語教學途徑,培養同學們的聽說讀寫能力,突出閱讀和寫作技能訓練、學習策略的培養、閱讀和寫作的實踐,從而使學生領會語言信息的輸入與輸出、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系,並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並以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練習英語寫作。
(二)教材分析
1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法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傾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應採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應將語言的形式與意義和真實情景結合起來,提供給學生一個觀察,發現,體驗、實踐而習得語言的平台。
2本案例的中心話題是艾滋病。通過課文學習學生知道了艾滋病是怎麼一回事、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以及目前世界上青少年患艾滋病的情況,讓學生對當今世界艾滋病的現狀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懂得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傾聽艾滋病人的心聲,並最終轉化為對艾滋病人的同情和關注,高度升華了本課的主題,並取得了知識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雙重成功。
(三)學情分析
教學的對象是高二學生,思維活躍,他們稍微了解一些艾滋病的知識,但詞彙量掌握的非常少,通過閱讀課文,可極大的擴充學生這方面的詞彙量,能夠開展話題討論,各抒己見。與此同時,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上搜索信息和查閱知識的能力。這些都為此寫作課奠定了良好地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的一些詞彙,短語表達等,掌握課文中描繪艾滋病人相關的詞彙和句型,如「With the help of 、look like 、deal with、…They work as a …、They can…and…、a deadly disease」並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加以運用,完成自己的一篇演講稿 「Cherish your life & prevent AIDS」的寫作教學任務。
2.能力培養:為學生設置具體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較好地完成圍繞怎樣幫助艾滋病人和珍愛生命為主題的話題,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寫作能力,以及通過課堂上師生,生生互動,培養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態度: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教師的親和力,增進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充分發揮情感教學的優勢。學生能在情景中分享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寫作完成後的成功和喜悅。與此同時,通過對圍繞怎樣幫助艾滋病人和珍愛生命為主題的話題的討論和寫作,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是教學的重點之一。
2.通過設置任務,啟發學生討論,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會寫作關於珍愛生命這類話題的文章。
3.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交際策略,幫助其掌握用英語表達觀點和做決定的功能用語。
(六)學習環境
多媒體教室
(七)課前准備
教師:研讀教材和新課程標准,設計教案和任務型作業;上網收集相關資料並製作課件。
學生:鼓勵學生課前認真預習課文並主動通過網路查找資料,充分的自我准備。教師提供相關網路讓他們上網查找有關的信息並做匯報並寫一篇珍愛生命的文章
② 結合以下教學實例對該英語寫作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內容:請描述一下你的朋友,看他過去和現在有什麼變化,
I have a good friend named Kevin. He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H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He used to be shy. His face used to turn red when He talked with others. In class, he used to be quiet and didn't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fter school, he used to walk alone and just smiled when he met neighbours.
Now, he's more outgoing than he used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