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語作文:英語說明文和議論文的區別
說明文一般是:提出話題(觀點或事例)——用實例說明原因(怎麼樣)——得出結論。
議論文一般是:提出話題——提出贊同或反駁的論點並提出論據(為什麼)——得出結論。
Ⅱ 英文議論文寫作有哪些方式
與其他文體相比,英治議論文的結構一般較為固定,有下列幾個部分組成
1.提出需要議論的議題;
2.擺出正反兩方面的觀點;
3.表明作者持何種態度;
4.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從而使讀者接受自己的觀點;
5.小結。
在具體寫作中要注意下列幾點
1.議題的提出要開門見山,不要拖泥帶水,啰啰唆唆
2.正反兩方面的觀點一般都要擺出,有時也有隻強調一種觀點的,那麼這就等於將上述第二點和第三點合在一起了
3.作者的觀點必須鮮明,不能模稜兩可
4.論證自己的觀點是議論文的最關鍵的部分。論證手段與英語說明文中的一些寫作手法相同,常用的有羅列法、舉例法、因果法、比較法等等。
5.對於較長的英語議論文還可以在文章結尾時對全文要點作一小結。
下面這篇學生作文是較為典型的一篇英語議論文
Should Examination Be Abolished (取消)?
The examination system has come to be the main theme (主題)of modern ecation. One should take an examination andsucceed in passing it before he could be admitted, promoted or graated. As it plays so important a role in the realm of ecation (教育的領域) it is under much criticism (評論) as to its validity (有效性) . People who are in favour of it try to develop this system more; those who are against it believe that such a system should be abolished. Should examination be abolished? In my opinion it should be.
Many people think that an examination is the only means to test knowledge, but, in fact, that is not true. A few questions given in an examination could by no means cover the whole field of the subject. Thus those who are able to answer them may be the poorest of the students and yet happen to know just a few points about that subject.
I'd like to say tha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students pay so much attention to gaining high marks, that they often forget the chief purpose of ecation. The so-called clever students devote (貢獻) themselves to the study of textbooks only. They, of course, know nothing but the skeleton (梗概) of knowledge. The end and aim of ecation, however,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live. To do this, students must get themselves to do all kinds of training, physicalas well as mental. The present examination system has discouraged students from making such an attempt.
Moreover, since the students try so hard to put their lessons into memory in as short a time as possible, psychologically (心理上來看), they soon forget the whole subject as soon as the examination is over. Surely thi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astes ever made i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Lastly, in order to get high marks, there is a great temptation (誘惑) for students to cheat (作弊) in an examination. Indeed, such a practice becomes the means to the end. They cheat their teachers, their parents and also themselves. Such a tendency would impair (損害) our moral standards (道德標准) .
Therefore, I am of the opinion, in conclusion, that the examination system should be abolished.
Ⅲ 英語寫作寫議論文和說明文的區別!
更多的進行講解、說明的一般是說明文。題目一般以「名詞」或「形容詞+名詞」為主。
議論文在文中以抒發自己的情感為主,以解釋、說明為輔,有表示自己強烈情感的一般是抒情文。
抓住所寫文章的特點圍繞主題發揮。
Ⅳ 英語作文的寫作方法及技巧
您好!
一般應做到
內容切題:不能走題、偏題
表達清楚:要讓別人知道你想說什麼,不要用你認為能看懂的漢語式英文句子
意義連貫:中英文化差異造成思維方式和文字表述方式的不同,英文表述更注重事實,所以寫英語作文不要過多的進行心理、環境描寫,120個字的作文結構要縝密,理由和例子要簡潔有力,說明問題,不要東拉西扯。
句法多變:為避免文章平淡、呆板,可使用不同的句式:強調句、倒裝句、否定句等等
語言正確:不要犯低級的語法錯誤
英語作文其實不難,如果你的英語底子不好,不太擅長使用比較復雜的語法,詞彙量也比較有限的話。建議用最簡單的句子表達意思,句式越簡單越好,能表達意思就好,一些生辟的單詞如果不會不需要直譯,可以用些片語。能表達意思就好,如果不會用用多了反而容易出錯,平時作業時可以慢慢積累,可以試著用些當作練習,考試時就不必了,原因就不多說了。我覺得要寫好英語作文還是平時多積累些,加上一些練習,比如平時可以多看些英語美文,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刻意記些,時間長了語感自然就出來了,考試時有可能不知不覺的就閃出了平時的記憶。
多用連接詞!
遞進型:besides
;what's
more
;let
alone解釋型: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轉折型:however;but;yet;otherwise列舉型:for
example;such
as
;on
the
other
hand因果型:since;therefore;as
a
result並列型:and;or;also;as
well
as總結型:in
a
word
;in
short;
on
the
whole;in
conclusion見解型:in
my
opinion;speaking;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祝您成功
Ⅳ 英語說明文中的過程分析法有什麼特點
下面合肥學校為大家整理的論英語說明文中的論述邏輯,供考生們參考,以下是詳細內容。
無論是對於考雅思還是托福的學生來說,口語答題時的邏輯永遠是他們難以擺脫的傷痛。但是答題的邏輯性又是這兩種考試最主要的評分標准,所以非常有必要在這里跟同學們來講解一下如何實現我們在這兩種考試中口語答題時的邏輯性。
對於我們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沒有經過這種邏輯思維的培訓,以及受到中文思維的影響,導致在回答口語問題的時候內容比較混亂,說了半天不知道在講什麼。
其實口語跟寫作在某些方面是想通的,特別是在答題的邏輯方面, 寫作中用到的論述邏輯完全可以用在我們口語當中。
我們在口語答題時可以用一下幾種方法來拓展答案:
1. 例證法
2. 定義法
3. 分類法
4. 因果關系法
5. 比較對照法
6. 過程分析法
這些方法在很多雅思口語話題中都是被廣泛使用的。
例證法
在回答雅思和托福口語話題時可以廣泛使用例證法,內容不夠,例子湊。我們可以通過舉例子的方法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細節化。 例證法是我們首推的答案拓展方法。特別是在回答雅思口語part three 部分的問題時,因為第三部分的問題都是比較general的問題而且很多問題是同學們不太了解的內容,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舉例子的方法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廣泛問題具體化。
下面這道題目就使用了例證法把廣泛問題具體化。
How has shopping in China changed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在過去的幾年裡,購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這個話題乍看起來很general,不知道從哪裡下嘴。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問題具體話,從自身出發,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來回答問題。
I'd have to say that it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When i was a child there were much fewer shops, all of which were state-owned and served very limited merchandise. Except basic daily necessities, you could hardly find any luxuries.
定義法
對於雅思口語第二部分的話題可以使用定義法,比如在描述人物題的時候:
Describe a teacher you admire the most 描述一位你最尊敬的老師
既然我們尊敬一位老師,那麼這位老師就應該具備一些值得我們尊敬的特點或者我們覺得一位好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那麼我們就可以用定義法來描述這位老師:
I think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knowledgeable,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he teaches.
Besides, he should know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their demands.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capable of attracting the students'attention and inspiring their interests.
這道題目就是用定義法來描述一位自己認為是好老師的範文。 通過下定義的描述,這樣一位有血有肉的好老師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分類法
對於一些問題我們不能泛泛而談,需要進行更細致的分類,別是當問題中出現people 這樣的字眼的時候需要把人群進行一個分類,比如下面這道題目:
Is music popular in your country?
I think it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music you are talking about. Most people in China listen to music every day. As a rul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usually listens to pop, rock or hip-pop music, whereas older people tend to listen to older Chinese songs or folk music. I think many wealthy people listen to classical music, sometimes going to live concerts.
題目是問音樂在中國流行嗎?英美人在談論這類話題的時候會把人群進行一個分類的。因為一個國家是由不同類型的人,不同年齡段的人構成的,這些不同類型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所以不能簡單地說音樂在我們國家流行或者是不流行。這兩種回答都是不確切的。所以在這里把人群進行一個比較細致的分類,年輕人,老年人和有錢人對於音樂的不同態度,這樣的答案是很全面的。
因果關系法
這也是一種僅次於例證法的拓展答案的方法,因為對於很多雅思口語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解釋原因的方法來回答問題。
例如雅思口語part one 當中的一道題目:
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你最喜歡的季節?
首先回答考官的問題:of the four seasons, i like spring the best.
然後解釋為什麼最喜歡春天: I prefer spring because it is season of joy and gaiety. New life bursts out everywhere. Plants wear a green coat again and colorful flowers blossom in gardens and mountains. The old come outdoors and for fresh air and the young plan for outdoor activities. Life becomes so energetic and happy.
第一段為本段主題句,末句是總結句。 考生在首先直接回答問題之後進行了解釋為什麼最喜歡春天。講到了春天能夠看到的景象:花花草草,人們出去做運動,一切都變得生機盎然,這樣的回答是很充分的,也是拿高分的。 通過解釋原因的方法來拓展答案是非常有效和常用的一種方法。
再來看一道雅思口語part one中關於音樂的問題: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你喜歡聽音樂嗎?
Yes, i am a big fan of listening to music because i always feel relaxed when i am listening to some classical music. Besides, listening to music helps me to fall asleep more quickly.
這道題目也是通過給原因的方法來進行拓展的。 給出兩個原因來解釋自己為什麼喜歡聽音樂。
比較對照法
How do you get the latest news?
題目問的是怎樣獲得最新消息的?首先回答自己獲得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什麼,然後再跟其他非主流方式進行對比, 比如看報,聽廣播。 這樣的答案內容全面,
Most of the time i prefer to obtain the latest news from the internet because the internet is very informative. But sometimes, I get the latest news by reading newspapers even though information from newspapers is limited, it is more reliable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Internet. Occasionally i listen to the radio when i am at school without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nd i think listening to the radio is very convenient and stimulating.
通過對比的方式展開內容首先解決了沒話說,或是說不多的問題,其次就是在這種對比之中更加有邏輯地組織了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答案是很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
過程分析法:
雅思口語part two 中的一道真題:describe something you made your self
在這里烤鴨們可以描述一次自己做風箏的經歷
I decided on its shape first. You know, i just chose a flat one coz obviously the basic form and could be easily carried around. Then i got a sheet of colored paper and cut out the shape. My cousin found some thin plastic stripes for me. I tired them together with a string, which, apparently, would be the frame of the kite. After that, we made the bridle, which connected the frame to the control line. Finally, i glued the paper to the frame.
這個答案就用了過程分析法,通過使用以下的邏輯連接詞來描述製作風箏的步驟: firstly, then, after that, finally. 整個內容層次清晰,連接詞的使用加強了語氣的連貫性。
Ⅵ 英語寫作寫議論文和說明文的區別,看題
按這個翻譯一下
說明文:三部分組成:提出話題(觀點或事例)+用實例說明原因+得出結論回.
議論文:答三大部分:提出話題+反駁與論證+得出結論,占較大比重的是第二部分,但最重要的是第一三部分,他們往往最能說明問題.
兩種 文章有相似之處:都是提出一個問題或一種觀點為開頭部分,最後得出結論
Ⅶ 說明文的特點 ,寫作方法,作用 總結一下
說明文用來解釋或說明理論,方法,過程或某種抽象的情況.這里所說的說明文主要是"托福"中根據具體圖表所寫的文章.文章只傳達圖表中的信息,不涉及觀點問題,不需要以理服人.
按圖表寫作文,首先要讀懂圖表,理解其包含的信息.為此目的,應注意三點:第一是讀懂標題,明白圖表的目的;第二是研究圖表主題,理解各項內容及其之間的聯系;第三是注意圖表的說明或圖例,以免誤解.總之,對圖表的研究要仔細,理解和判斷要准確,不能草率做出決定,以免在文章內容方面丟分.
讀懂圖表之後,立即思考文章應表達的內容.這里,我們應該明白兩個制約因素:其一是作文寫作時間只有二十多分鍾,不可能長篇大論;其二是圖表內容繁多,不可能一一說明,也不能寫成枯燥無味的流水賬.考慮取捨時,應注意總的趨勢,概貌,相互關系,典型的例子或數據,抓住這些之後,其他的內容實際上也包含在其中,不必再提及.
文章的寫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因題材的限制,變化太大也不可能.第一段必須說明圖表的性質與目的,沒有這一點,文章的主題難以突出.自然段的劃分以清楚明了為原則,例如第一段談圖表的目的,其餘自然段應當以所談要點劃分,最後一段可談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不談).寫作時的關鍵是每個要點談完後,應給出例證,把該說地說完,然後再進入下一要點,不能不顧文章條理,把想到的內容隨便亂放.
在語言方式上,要注意句式的變化,盡量避免反復使用某一句型.再並列情況較多時,設法採用連結詞或關系詞將領歲的內容串在一起,為文章的主題服務.全文的思路可以用主題句,自然段,邏輯詞等手法表明,使讀者感到作者的思路清晰,感到全文是個有機的整體.遇到眾多雷同的詞彙短語時,能變化的盡量變化,無力變化時可用句式變化彌補.
一、 說明文的含義和分類
所謂說明文,就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以知識的文章,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的解說,或對抽象整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有所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以說明為主是說明文與其他文體從表達方式上相區別的標志。
在各種文章樣式中,說明文體是一種相對獨立的類別。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說明文越來超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實用價值。現實生活充分表明,說明文不是一種無足輕重的文章形式,而是運用范圍極為廣泛的常用文體,它與人們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的關系相當密切,而且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說明文寫作正在大量涌現。
關於說明文的分類,現在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根據各自的標准,對說明文有不同的分法。我們根據說明文的表現手法,大體上把它分為三類:一、闡釋性說明文;二、述說性說明文;三、文藝性說明文。
從幾個不同側面來解說事物、闡釋事理的說明文叫闡釋性說明文。有關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動物、植物、科學衛生、語言文藝等方面的知識性文字或教材、科學實驗報告、器物使用說明等都屬於這一類。
通過簡述概況或情節來介紹事物的說明文叫述說性說明文。電影、電視劇各戲曲的劇情簡介,小說和其它文學作品心的內容提要、連環畫或某些攝影照片的解說詞等都屬於這一類。
運用形象化的手法來介紹事物、闡述事理的說明文叫文藝性說明文。這類說明文具有較多的文學色彩。知識小品(或叫科學小品)、名勝古跡、文物的說明簡介等都屬於這一類。
一般說來,前兩類的寫法比較平實,重在對事物或事理的條分縷析的解說。後一類的寫法活動活潑,富有情趣,多採用文藝筆調。
二、 說明文的特點
說明文有如下特點:
1、 說明性
所謂說明性,是指說明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側重對客觀事物或事理作如實的介紹、簡要的解說,力求使人有所知。就整個文體而言,說明文與記敘文、議論文的特點有顯著的區別。記敘文記敘人物的活動,事情的經過,景物的狀態,以及作者對人物、事件、景物的觀感,主要用記敘和描寫的表達方式,重在使人有所感;議論文通過邏輯論證形式,分析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特點,提出主張,發表見解,主要用議論的表達方式,重在使人有所悟;比如,同是寫讀書學習這件事,高爾基在《我的童年》里描述了一段讀書的具體情景,把人物讀書時的畫面繪聲繪色地表達出來了,這是記敘性的;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里寫了一節「學習」,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的任務以及必須採取正確的學習態度等問題,闡述了觀點,論證了事理,這是議論性的;《讀書筆記》用簡潔的文字介紹做讀書筆記的幾種常用方法:「第一種是在書上畫記號」;「第二種方法是摘錄,就是把書中的重點、重要的材料、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抄錄在筆記本上」;「第三種方法是寫出全篇或全書的提要」;「還有一種是寫心得體會(讀後感)」;「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可以使用卡片」。全文既沒有具體描述,也沒有分析論證,主要是運用了說清事理的表達方式,條分縷析地介紹了作讀書筆記的具體方法,讀後使人獲得學習經驗。這是說明性的。由於寫作目的不同,由於表達內容的方式不同,文章的特點自然也就不同了。正如記敘文具有形象性、抒情性,議論文具有說理性、邏輯性一樣,說明文具的說明性。當然,一篇說明文由於表達內容的需要,部分地使用記敘或議論的表達方式,也是常見現象,但是這只能說它含有記敘或議論的成分,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它的說明性質。
2、 知識性
一般說來,記敘文、議論文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各種知識,能給人以教益,但是在傳授知識方面,都比不上說明文那樣直接、集中和強烈。這是因為說明文寫作,其直接目的就給人以知識或技能。說明文的內容以知識為核心,不管是哪一篇說明文,它的內容不外乎是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所需要的知識,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基礎學科到尖端科學,從奇妙的微生物到人類社會,從石器到電腦,從沙漠到海洋,從地層變化到天體運行,……漠漠宇宙,大千世界,無一不是說明文內容所涉足的領域,知識性是說明文寫作的出發點,也是它的落腳點。
說明文既然要給人傳授知識,就必須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包括闡釋事理的合理性)。不管是對實體事物的說明,還是對非實體事物的說明,都必須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做到內容真實可靠,反映准確恰當,解說清楚明白。如果說明文違反知識的科學性,則是一個致使的傷。說明文主要對客觀事物或事理予以冷靜地解說闡釋,一般不需要帶上強烈的感情色彩或表示作者的傾向,具有客觀性的特點。
《辭海》是這樣介紹銀杏的:
銀杏亦稱「白果樹」、「公孫樹」。銀杏科。落葉喬木。葉扇形。雌雄異株。種子橢圓形或倒卵形。系孑遺植物,我國普遍栽培;日本亦產生長較慢,壽命較長,可達千餘年。種仁供食用,多食中毒,外種皮可提栲膠。木材淺黃色,細致,輕軟,供建築、傢具,雕刻及其他工藝品用。又為庭園樹、行道樹。中醫學上以種子入葯,性平、味苦澀、有小毒。功能斂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遺精、帶下、小便頻數等症。種子含有氫氰酸、組氨酸、蛋白質等。
這段關於銀杏的說明文只是對銀杏的名稱、特點、產地,用途等作客觀的如實的介紹,全是解說式的語言,把它與郭沫若的散文《銀杏》對比,其客觀性就顯而易見了。
3、 實用性
從說明文的社會功用看,它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諸如法律條文的撰寫、典章制度的編纂,天文歷法的修著,生產知識的記錄,工作經驗的介紹等等,從卷帙浩繁的網路條目到一種產品的使用說明,說明文的觸角,探伸到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起著巨大的作用,成為人們交換思想、交流經驗的工具,溝通文理學科的橋梁。
三、 說明文的寫作
寫說明文和寫其它文章一樣,必須明確寫作意圖,確立文章中心;充分佔有材料,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除了這些一般性的要求之外,說明文的寫作還有如下要求:
(一) 抓住事物特徵,把握說明中心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一個事物的特徵是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標志。寫說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徵,才能把被說明的事物准確清晰地介紹給讀者,讓人們對事物有確切的了解。事物往往有方面的特徵,介紹事物時,不可能在一篇說明文裡面面俱到;只能根據需要,一次談一兩個特徵。因此,要寫好說明文,還必須把握說明文的中心。如:《漫活圓周率》是一篇介紹數學基礎的說明文。文章題為「漫話」,並沒有漫無邊際地隨意堆砌關於圓周率的材料,而是圍繞求出圓周率的更精確的數值這個中心,向人們介紹了古今中外數學家對圓周率的數值所做的貢獻。
抓住事物特點,把握說明中心,這是寫說明文的一個重要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寫作者必須在寫作前對被 說明的事物作深入細致的研究。必須懂得只有熟悉被說明的事物,認識並掌握被說明事物本身的規律性,才能做到這一點。
(二) 針對具體情況,選好寫作角度
寫說明文也是要求有的放矢的。寫什麼、怎樣寫,要從讀者的實際情況考慮,使文章具有針對性,切合讀者的知識水平、職業特點和年齡大小。往往讀者對象不同,寫的角度也不同。如闡述吸煙有害的說明文很多,有的是針對老年人的,有的是對婦女而言的,的有是對青少年而言的,角度不同,說明的內容則各有側重。《青少年吸煙害處大》這篇文章從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的高度介紹吸煙對青少年的危害,突出分析青少年的生理特徵,說明青少年接觸毒性物質比成年人吸收快、排除慢、毒害大的情況,指出「吸煙對青少年是絕對有害而無一利的」。這樣說明目的清楚,針對性強。
寫說明文選取什麼角度要依實際情況而定。比如,介紹牛的知識,如果是為飼養者寫的,要側重介紹牛的生活習慣和特性;如果是為使用者寫的,要側重介紹牛的功能和力氣;如果是為獸醫寫的,則主要介紹它的身體構造;如果是為食用者寫的,可以主要介紹它的營養價值。當然,作為科普知識介紹,不妨全面一點為好。
(三) 務求解說清楚、做到條理分明
寫說明文的目的就是讓人獲得知識的技能,只有解說清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說明說明,一說即明,如何解說清楚,要講究說明的方法,注意結構的安排,著力語言的運用。關於說明的方法,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這里著重講講結構安排的條理性問題。
文章的條理性是客觀事物、事理本身的特點、規律在文章結構上的反映。說明文解說事物、闡釋事理要按其本身的條理來安排說明的次序,使之層次清楚,主次分明,安排說明文的結構首先要注意條理性。如何具體安排結構,不同類型的說明文有不同要求,介紹產品製作過程的說明文,往往按照產品生產工序來安排結構,如葉聖陶的《景泰藍的製作》是一篇介紹手工工藝品景泰藍的說明文。它按照製作工藝的程序,抓住「做胎」、「掐絲」、「塗色」、「燒制」、「打磨」五道關鍵工序依次作了詳細具體的說明,全篇言之有序,給人的印象十分鮮明。這一類安排,以時間變化為序,著重寫事物的過程。
(四)語言准確簡明,文字通俗淺顯
選用准確的語言,精當地解說事物的事理,是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說明文是以介紹知識性內容為主的,只有如實反映被說明內容的客觀情況,才能保證知識的科學性。相反,語言不準確就會失去知識的科學性。
明代學者徐光啟筆譯古數學家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其中的一節:
凡論度必始於一體。自點引之而為線,自線廣之而為面,自面積之而為體,各自三大綱。是心有長而無闊者謂之線,有長與闊而無厚者謂之面,長與闊厚俱全者謂之體。唯點無長闊厚薄,其間不能容,不可以數度,然線之兩端即點,而線面體皆由此生。點雖不入於數,實為從數之本。
這節解說數學基本概念的說明文,把什麼是點、線、面、體,點與數度的聯系和區別作了確切的闡釋,語言也很精當。
此外,在說明文中往往有些內容是帶有專門化的科學知識,涉及一些專門名詞和專業術語,在說明中特別要求把它們運用得准確無誤,使讀者便於領會。如:「航空」與「航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篇文章作了這樣的解說:「飛機在大氣層內飛行,稱為航空;衛星、飛船在大氣層外飛行,稱為航天。它們是採用不同的飛行器在不同的空間來完成飛行任務的」。這種解說是十分准確的,使人對什麼叫「航空」、什麼叫「航天」得到了科學的了解。
說明文的語言必須簡要精當。看下面的這段文字:
「蟬的幼蟲脫皮是從背上開始的。先出來的一層舊皮從背上裂開,露出淡綠色的蟬來。先出來的是頭,接著是吸管和前腿,最後是後腿和折疊著翅膀,只留下尾邊尖兒還在那層舊皮里。這時候,它騰起身子,往後翻下來,頭部倒掛著,原來折疊著的翅膀打開了,竭力伸直。接著,用一種幾乎看不清的動作盡力把身體翻上去,用前腳的爪子鉤住那層舊皮。這個動作使它的尾巴尖兒從那層舊皮里完全脫出不了。那層舊皮就只剩下空殼,成了蟬蛻,。從開始到完全脫出來,大約要半個鍾頭。
這段文字不到二百個字,具體說明了蟬的幼蟲脫皮的整個過程。用簡明的語言把幼蟲脫皮的復雜動作細致而真切地寫出來了。文字不枝不蔓,語言富有表現力,給人很清晰的印象。、
說明文要介紹一些科學知識和一些內容,往往是一般人所不熟悉的內容人,要把專門化的科學知識解說清楚,讓人易於了解,必須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富有趣味。如,《洲際導彈自述》是一篇介紹洲際導彈知識的科技小品。文章用擬人化手法把洲際導彈問世、分類、構造、特點及其威力和弱點都解說得十分清楚,文章把它賦予假定的人類行為,讀起來生動風趣,易於理解。為了把說明文寫得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人們常常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形象性、趣味性。
在說明文的寫作中,應該注意克服幾種常見的毛病。這就是:
第一,防止知識性的差錯。如有篇寫「牛」的習作這樣寫道:「牛有水牛、黃牛兩種,牛是反芻動物,只吃青草,不必喂料。牛都兩只角,體強力大,是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耕作工具。」由於寫作者對有關牛的知識了解不夠,有些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寫起來造成知識性的錯誤。世界上牛的品種不只水牛、黃牛兩種,雜交品種的牛並不長角;除了青草外,還必須給牛喂其它飼料;世界上也不是普遍使用牛作為耕作工具,牛還有專供食用、奶用或運輸用,甚至作為神物崇拜的。
第二避免文體性的錯誤。如有篇說明文題為《蚯蚓》,其中寫道:「……別看這小動物不惹眼,它可天天在鬆土、幹活,它不講究吃穿,不講究休息,不講住的,不講報酬,整天埋頭苦幹,為人們勞作耕地,讓作物生長茂盛。我不禁想起我們的老師,他們也有蚯蚓精神。
我願作一條辛勤勞動的蚯蚓。」
顯而易見,這篇習作把一篇說明文寫成了一篇借物詠志的抒情散文了。
第三,克服片面性的論述。如,有篇題為《青蛙》的知識小品,介紹青蛙時寫道:「青蛙是兩棲、變溫的動物,營養價值很高,……」這樣定是片面的,青蛙能捕捉害蟲,有益於莊稼的生長,只寫它營養價值高,不宣傳要保護它,飼養它,必然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片面性是不利普及科學知識的。
Ⅷ 英語說明文
An eraser is an article of stationery that is used for removing pencil markings. Erasers have a rubbery consistency and are often pink or white. Some pencils have an eraser on one end. Typical erasers are made from synthetic rubber, but more expensive or specialized erasers are vinyl, plastic, or gum-like materials. Cheaper erasers can be made out of syntheticsoy-based gu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