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和《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英文翻譯是什麼
General high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ull-time high school English syllabus
Ⅱ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用英語怎麼說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重點詞彙釋義專
普通屬ordinary;
common;
general;
plain
高中senior
middle
school;
senior
school;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Ⅲ 有沒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內容
一、課程的定義
對課程的概念或定義,目前尚存在一些紛爭。綜觀我國對課程內涵的理解,研究者在這一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概念的定義也越來越精確。有的提出課程是學校學科及其安排和進程,如吳傑認為「課程是指一定的學科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進程。這個進程有量、質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級各類學校某級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和安排。」陳俠認為「課程可以理解為為了實現各級學校的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西北師大李秉德主編的《教學論》認為:「課程就是課堂教學、課外學習以及自學活動的內容綱要和目標體系,是教學和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總體規劃及其過程。《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指出課程是符合課程目標要求的一系列比較系統的間接經驗與學生的某些直接經驗組成的用以構成學校課程的基本材料。課程的概念揭示了各級各類學校課程共同的本質屬性。而基礎教育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具有基礎性。
二、課程的產生與發展
課程的產生與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但是,從課程與許多因素之間的內部聯系來分析,課程的產生和發展主要受社會發展的要求、科學文化知識的增長和學生成長需要的制約。社會、知識、學生三因素對課程的綜合要求是課程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信息化和經濟活動全球化的到來,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課程都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縱覽整個變革趨勢,其目標指向都是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人,其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和激烈的國際競爭。而原有的高中英語課程總體上還是過分注重對語言知識的系統講解,過分強調記憶的功能和機械的訓練,缺乏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關注不夠。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系還不夠緊密,與學生所學的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也需要加強。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被動的學習方式難以使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外語科目近年來逐步在改革,從重語言知識轉向重語言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聽力和閱讀能力培養的導向。
近年來,各地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有些地區和學校已經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實驗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有了較大的轉變。在條件較好的高中,高中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的教學條件、課程的資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英語水平已有明顯的提高。現行的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已不能適應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和語用能力的需要。我國的這次基礎教育整體改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三、《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的特點。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紀的每一位高中畢業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語語言素養,也就是具備共同的語言能力基礎,使他們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具有終身學習所必備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這一共同的語言能力基礎應該成為普通高中教育為每個學生未來發展所創設的平台和機會。同時,高中課程還應在為每個學生打好共同語言能力的基礎上,使他們能夠按照個人的能力、潛力、特長與志趣,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和長遠發展的目標來學習適合自己的課程,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選擇,從而使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成為具有體現基礎性學習、擴展性學習、提高性學習、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特點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和表現提供機會和條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建立了新的評價體系,使評價有利於激勵學生學習,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和具有創造性地參與學習活動,也使評價更加公正、全面和綜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引導高中英語課程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學英語和用英語的能力,學用結合,促進積極思維和有效表達。特別是在今天的信息社會,學會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能力,高中階段應該特別重視對這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益,為他們今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高中英語新課程標准》把英語課程的設置同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聯系起來,強調了英語課程對促進對外交往和增強國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指出,「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開設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民族素質,有利於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Ⅳ 討論國家《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8級目標和模塊5(必修)-6(順序選修)的總體要求
設計高二年級教學目標
根據大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主要目標是升學這一原則,高二仍然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發展為出發點,來展開日常教學,但有所側重。
高二階段,主要是選修課,所以,教師要對選修的內容規劃好,設計好,真正做好學生學習的扶手,起到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的作用,使教材和教學內容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和拓展性,以便學生更好的發揮潛能,發展個性,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以後走向社會或升學打好基礎,同時,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在高二階段,能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1. 詞彙教學
1) 對高二選修課課本中每單元的詞彙,要有所取捨。根據詞彙的使用頻率,指導學生,那些是必會必記(寫作和日常交流中常用到的)的、那些是理解性的幫助學生閱讀的詞彙,那些是可以舍棄不管的詞彙,使學生在學習詞彙時,分清主次。
比如:模塊六,必會詞約160餘個,固定搭配和習慣用語30多條。
2) 繼續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上下文猜詞意的能力;
3) 繼續培養學生善於運用工具書,自己學習詞彙的能力;
4)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方法,培養學生
5) 對常用詞彙及短語,通過練習來反復訓練以達到掌握、運用,擴大詞彙量。
2. 語法教學
高二選修課中,新的語法項目不多,主要復習必修模塊的語法。在淡化語法的前提下,適當講一些語法內容,也是必要的,這符合中國學生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准確的理解和掌握英語, 但語法教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服務的,因此,不把語法搞成滿堂灌,其最好的方法是在「用」中學。
1) 精選練習,分類或集中練習一些語法項目,在練中學,學中練,從具體實踐中, 掌握語法的運用規律。教師指導學生自我總結語法的要點和具體運用方法。學生在實踐中悟出的東西,印象深,記憶牢。
2) 教師設計一些情景來訓練語法,讓一些語法在一定的情景中出現,讓學生自然不自然的加以學習運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 注意在寫作訓練中學習和運用語法,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3. 培養閱讀能力
讀,是一種最為便捷的語言信息輸入的方式,素質教育下,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閱讀,它包括:默讀,復述,背誦等方式;快速瀏覽、細讀等具體操作過程。
1)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要求教師提前設計好諸多合理的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問題。
2) 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以抓住要點,獲取主要信息。
3) 培養學生細讀、注意語言細節的能力。細讀,可以抓住文章的細節和內涵,學會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意圖,以更好的去欣賞文章。細讀時,出課前預習外,鼓勵學生根據上下文來猜測生詞的意思,還要鼓勵學生在課上大膽的提出問題,以便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去進行教學,尤其是共性的問題。對文章的內容,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師生一起討論,鼓勵學生有不同見解。找出文章中的難句和新穎的句子等。教師指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問題只做簡單的處理,達到理解的目的即可。
4) 閱讀技能的培養。這是重點的部分,如:引導學生,在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和具體信息的前提下,學會分析段落大意,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和主題句,弄清文章的邏輯順序、寫作方法,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度、識別文章隱含的意思,等。
每閱讀一篇文章後,組織學生展開不同形式的口筆頭任務活動,圍繞課文的話題,結合自己的經驗,展開討論,發表不同的見解(甚至是批判性的觀點)、摘記要點、歸納總結等等,以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 寫的技能。
這是四項技能中難度最大的,也是最能看出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寫,是運用語言傳遞書面信息的手段,既要動手,還要動腦,要求語言文字精確(包括書法、拼法、語法都要正確);要求文字通順、結構嚴謹、格式正確、文體何時,要求學生逐漸培養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寫作時,務必讓學生明確:要寫出動人的文章,一定得有較好的語言基本功、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正確的立意。高二階段,寫作要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個層次來練習。
第一種,是基礎性的練習,學生自由選擇語言的餘地小,主要分布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練習冊中的詞彙、語法練習中。
第二種,是有指導的程序寫作,主要在Using language 和練習冊中的Writing task部分,這里的寫常與聽、讀、說緊密結合,並指明了寫作的步驟和方法。
第三種,是功能性寫作或自由寫作,主要在Project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所熟悉的話題或人物事件等,自己選材寫作。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一步步提高其寫的能力。
此外,漢譯英練習,也可以作為寫作的一種有效地學習和訓練手段,適當的做一些翻譯練習,也可以加深對英語的准確理解,也可以為學生今後的工作或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5. 聽的技能培養
聽也是達到足夠語言輸入量的手段。高二階段,承上(高一)啟下(高三),在聽的能力訓練上,還要做好如下過程:
1) 課堂教師用語和教學用語;
2) 口語錄音帶;
3) 聽寫;
4) 聽(Listening)和聽的任務(listening task)
5) 校內外錄音泛聽、英語視頻、廣播、電視等。
教師要設計好聽的步驟,如:
a.聽前介紹語境,甚至把聽的材料或材料中的生詞給學生,也可以利用插圖等,來幫助學生對聽的內容的理解
b.提出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聽
c.多放幾遍錄音,尤其是難以理解的地方
d.聽的過程中,可以討論一些涉及的問題
e.邊聽邊回答問題
f.聽後彼此檢查答案,或討論答案
g.調查學生聽得難點或障礙,以便教師研究對策,提高聽的效果。
教師要向學生說明:聽時,沒有必要聽懂每一個詞,要注意抓住聽力材料的主要信息,即: 誰、何時、何地、如何、干什麼、結果如何、效率影
Ⅳ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目標具體指的是什麼
語言知識目標包括有語音,詞彙,語法的教學,技能目標主要是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
Ⅵ 如何實現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中提到的目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版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權習的基礎上,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Ⅶ 高中英語新課標和教學大綱的區別
一、《英語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的設計上,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諸方面的要回求,體現英語新答課程人文化的策略性
英語,作為一種運用最廣泛的國際性工作語言,不僅是一種信息媒體、文化載體,而且是古代社會人基本的生存工具、交際工具。基礎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是為每一個學生供給學習一門本國語的機遇,以擴展文化科學知識,豐富文化生活閱歷,提高思想品格涵養,使他們可能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國際交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