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寫作 > 過程寫作在英語寫作教學的作用

過程寫作在英語寫作教學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1-25 20:12:31

1. 英語寫作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注重寫作教學的基本訓練階段

語言教學最高層次是應用。英語屬於結構語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語等,這些都是不可變的,要想在寫作中用上它們,用好它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基本訓練。首先,加強五種基本句型結構教學。幾乎所有的英語句型都是五種句型的擴大、延伸或變化,因此訓練學生「寫」就要抓住五種基本句型的訓練,讓他們把這五種基本句型記牢,不斷運用。五種基本句型是:

(1)S+V;

(2)S+V+O;

(3)S+V+O+O;

(4)S+V+P;

(5)S+V+O+C。

五種基本句型雖然能表達一定的意思,但無法比較自由地表達思想,因此還必須對學生進一步進行擴句訓練,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進行擴句練習。其次,加強句型教學,要對一些句子進行分析,增強他們利用各種句子進行一意多種表達的訓練。再次,充分利用新教材中「鞏固語言的練習,」對學生進行基本語感的訓練。

二、注重寫作訓練的多樣化

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的,說的能力有賴於聽的能力,進而有助於寫作。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聽和讀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寫作訓練的多樣化。

首先,在Dialogue的教學中,除了聽錄音、對話、表演和編寫相似的對話外,還要求學生把對話改寫成一段短文,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變成短文的過程中,注意時態、語態、人稱和前後的邏輯關系,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

其次,在Reading教學中,回答問題時要求學生必須用自己的語言,且人稱、時態要做相應的變化,這樣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義句表達,提高了表達能力。還要讓學生用課文中的片語進行復述,學生復述課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課文中的重點,邏輯關系,又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主要內容表達出來。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組織篇章結構、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關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語言的精煉度,使自己的`寫作能力有了很快地提高。

再次,在「Listening」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聽懂做完聽力練習之外,還讓他們把練習作為guide進行復述聽力材料,有時還讓他們寫在作文本上。

三、注重寫作訓練的規范化

高中起始階段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按教師用書上說明的寫作步驟,即:①構思(討論題目);②寫提綱(理順思想的邏輯關系);③起草(打草稿);④校訂(檢查錯誤,重新安排內容);⑤修改(定稿)。對學生進行寫作模式的訓練。這樣看起來比較麻煩,但避免了反復,養成了好的寫作習慣。再就是書寫和文體格式要規范。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對各種文體特點、格式要講清楚,使學生熟悉規范的書面表達形式,用正確的標准評析和規范自己的書面表達。

四、注重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批改是寫作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批改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在於肯定學生的成績,指出錯誤,給學生以恰當的評價。但在批改過程中,如果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有錯必糾,改到最後,就變成了教師自己的作品;如果對錯誤視而不見,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我根據教學實踐,對於新教材中的「有指導的寫」的寫作訓練,規定學生限時寫完,同桌、前後桌互相批改,重新行文,再上交。這樣批改起來就非常輕松,而且典型錯誤,很容易找出,有利於講評。對於新教材中的「自由寫作」訓練,我指導學生弄清主題,抓住要點,組詞造句,安排好順序,過渡到段落形成短文,多用熟悉的單詞和句型,多用五種基本句型表達。然後讓學生共同研究,互相評論寫好的草稿,以便最後寫出修改的稿子來,這就有助於減輕教師修改作業的負擔,也有利於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2. 如何看待英語教師的英語寫作教學

當今的英語教學特別強調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即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並非易事,只有把寫作教學與英語基礎知識教學,語言基本能力訓練及相關練習評價結合起來,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及語言感知能力,進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在語法結構,表達方式,思維習慣存在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因而教學中要務必強化學生的聽,說,讀等方面的能力,並在訓練中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詞法,句法及語法,進而才能促使學生准確的表達思想,完成寫作,並達到新課標對寫作教學的要求。
一:要重視教材中的詞彙教學。
通過詞綴,詞性轉化等構詞知識,擴充學生的詞彙量及記憶能力的提高,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口筆頭造句,先易後難,正確運用句型,逐步培養學生在詞彙學習中正確運用句子表達含義的能力。
二:強化閱讀及背誦,並在模仿練習中加強寫作能力。
閱讀是語言學習的廣泛模式,而範文背誦則強化拓展了這一模式。通過大量有效的閱讀及背誦,增強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學生認讀了大量的英語詞彙及句型,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框架,並為學生的遣詞造句,模仿寫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三: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動詞及短語學習,強化學生的動詞決定句型的意識,並在口筆頭訓練中拓展時態,語態和語氣的學習。同時要引導學生就課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彙,經典例句等進行歸納總結,模仿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變通能力,並在變通中增強英語寫作能力。
四:落實寫作訓練。
教師教學中要將聽,說,讀,寫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聽,說,讀為學生的寫作奠定了廣泛的基礎,而寫作則是對前者的綜合反饋。首先是機械的寫作,如默寫和聽寫,再者就是開展創造性的寫作。在聽,說,讀等教學環節中均可突出寫作的目標和要求,如句型轉換,句子改寫,縮寫及擴寫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並在寫作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 教師要認真批閱學生的寫作練習,並給予正確的評價,也可讓學生本人在課堂上讀給其他學生聽,並讓其他學生從中得到啟迪。
2. 讓學生互批作文,或者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發現或糾正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在相互批閱中提高糾錯及寫作能力。
3. 加強學生對英語範文的背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的仿寫訓練。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要得益於英語的聽,說,讀的有效學習,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反復和多種形式的練習,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3. 如何用過程性寫作的方法進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創造一個快樂、高效的英語寫作課堂,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過程性寫作教學流程分四階段: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寫作階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階段(revising),編輯階段(editing)。
(一)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
這個過程有時伴隨著閱讀資料和調查人物及分組討論的活動,作者要對題目進行探索,調動自己原有知識並認識自己的缺口和不足, 從而吸納新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深化主題,聚集素材,打好腹稿,為下一步寫作做好准備。此階段通常分兩步進行,即「熱身活動」與閱讀欣賞範文活動。
1.「熱身活動」。
「熱身」時,師可採取一些激活學生思維的策略與技巧,在知識和情意上為學生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brain 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快速自由寫作法(rapid freewriting)、「5W1H」提問法(questioning)等。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 即全體組員將所有與主題(topic)相關的觀點和盤托出, 不必考慮流露出的思想正誤與否。先從具體、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後轉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 要讓學生寫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下一步的寫作訓練理清思路,列出提綱。
(2)快速自由寫作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對時間加以限制,目的在於促使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和思維。如:讓學生介紹一個熟悉的人。可以問:W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這個人物介紹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並能夠就每個方面寫一兩句,並給以及時的鼓勵。
(3)集束法
即以主題為主軸, 將與之相關的詞彙綴集在一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可視詞彙」可以刺激學生的「聯想流」,這對那些有話說不出的學生來說極為奏效。如:讓學生寫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為主軸來提供與之相關的詞彙。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後讓學生由單詞聯想相關的規則。
(4)「5W1H」提問法
即要求學生根據主題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進行提問。問題的大小詳略視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讓學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圍繞這么五個問題: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讓學生把這些問題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除了以上所述四種技巧外,還可藉助多媒體(如印刷物、電腦、錄像和影視)、人物專訪、談話、考察和問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寫作前准備階段給學生提供較多獲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徑,他們就會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閱讀欣賞範文。
先讀後寫,為發揮「範文」的「示範」作用,不能滿足於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以及謀篇布局,寫作手法和技巧。然後讓學生運用範文的框架,寫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二)寫作階段
寫作階段是學生獨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的過程。教師最好結合課堂活動和具體的寫作話題,當堂找出寫作的切人點,列出提綱。若有可能可即時進行口頭作文。另外,還要提醒學生需注意的問題,為其提供必要的語言素材。例如,教師可針對本次寫作的具體內容,給出一些相關詞彙(如:寫作常見的表示啟、承、轉、合的習慣用語和套話)並配合圖片和示例。這樣,在實施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信手拈來的成就感。
(三)修改階段
1.自我糾錯:制定基本批改標准
在一開始讓學生寫短文,就制定評分標准,並讓學生熟知這個標准:①作文長度100-120單詞;②作文結構:是否有開頭與結尾;③作文內容;是否覆蓋所有要求的要點;④語言表達:是否運用豐富的詞彙與句型結構;⑤語法:是否有語法錯誤;⑥書寫規范:注意拼寫、大小寫符號、標點。
比如, 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範文寫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針對欣賞範文中總結的三點寫作特點確定修改的標准: ①是否有主題句;②是否按時間先後順序寫;③是否添加豐富內容的句子。
2.組內互改。
教師輪流與每個小組一起重點討論一篇文章。分組時宜將好、中、差生混合編排,以便學生互評互學。評價活動中通過對他人文章的評論,強化寫作知識,發現他人的長處與不足,便於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鑒,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教師點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或黑板選擇不同層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當堂點評。點評時,教師要先讓學生找出這篇短文「閃光點」, 打開寫作的情感關,再讓學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處。標出精彩的詞、句、思想的亮點等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四)編輯階段(editing)
編輯階段是寫作的最後整理和潤色階段,指學生在多次反饋、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對文稿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稿的過程。在此階段,教師可選擇優秀習作列印上作者的名字並利用投影或張貼方式呈現給全體同學,以表示對習作作者的鼓勵和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借鑒,也可以選擇每位學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範文供大家互相學習參考。
實踐證明:「過程寫作法」有助於充分發掘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閱讀以及聽說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過程寫作法」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鼓勵學生在不斷地修改練習中進步提高,有利於樹立學生的自信;「過程寫作法」將寫作過程視為一個循環往復的、復雜的心理認知、思維創造和社會交際過程,符合寫作教學的實質,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 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有序有效地進行英語寫作教學

一、 更新傳統模式
1、聽寫
聽寫是非常傳統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但是聽寫不能僅僅限於單詞,應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適當增加片語與句子的聽寫,特別是課本單詞表以外的,但是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詞彙與句子,這樣才會督促學生更加全面的關注詞彙,關注筆記本,從而為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2、造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解了詞彙和語法結構後,學生可以當堂進行口語造句,或者叫學生演板進行書面練習,要將這樣的教學行為揉合到情景教學之中去,以便給學生更大的造句空間和自主權。比如講解be occupied with something (忙於做某事)這個短語時,我們可以給學生創設這么一個語境:你手拿足球去找Tom踢球,但是Tom正在做作業,這時他會對你說什麼?這樣可以給學生很大的想像空間。有的學生在造這個句子的時候還運用了虛擬語氣,非常值得鼓勵—If I weren』t occupied with my homework now, I would go with you.(如果我現在不是忙著寫作業,我就會和你去的。)意思雖然大同小異,但是句式的變化充分顯示了這種做法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
二、大膽創新教學
1、看圖寫作與語法教學結合。
這里的看圖寫作不同於傳統的模式。新的模式要求學生根據教師指定的一幅圖寫出幾句話,但這幾句話是有要求的。對學生經常堅持這樣了的訓練的話,對他們應試的書面表達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他們可以在考試中大膽而且胸有成竹地嘗試高難度的句式結構,從而為作文添彩,在眾多作文中脫穎而出,而不只是堆砌幾個「技術含量低」的簡單句而已。畢竟,高考英語作文的評分標准中是鼓勵學生嘗試一些復雜的句式的。
2、讓學生熟記具有「黏合」作用的詞彙。
一篇好多英語作文必定有許多優美且實用的過渡詞,有這些詞彙的穿插,一篇普通的文章可以顯得張弛有度、行文流暢。例如:
①表示「添加」:also, in addition, what』s more等;
②表示「次序」:first, then, next, finally等;
③表示「原因」:because, as, since等;
④表示「結果」:so,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等;
⑤表示「對照」:however, nevertheless,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等;
⑥表示「評注」:luckily, unfortunately, more importantly等;
這些過渡詞要經常練習,建議採取單詞填空的方式進行操練,比如:
It was raining hard. C___________, we were all wet then we got home. (答案為Consequently)
3、堅持縮寫課文。
每個單元的課文學習後,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大意並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縮寫,然後優秀作品在班上由作者朗讀,這是一舉多得的訓練模式,學生的閱讀和說話的能力也一起得到了練習,而且坐在座位上的學生還練習了聽力。
4、運用新單詞編寫小故事。
這種做法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及時鞏固了新的單詞,而且可以極大的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對於好的作品,推薦到班級的板報上和宣傳欄里。比如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第四單元有這么一些新的詞彙:wildlife, die out, hunt, in peace, fur, burst into laughter, in danger, unexpected, ,這只是節選其中一小部分,然後讓學生根據這些老師提供的新單詞編寫一個小故事,必須有情節,而且鼓勵復雜句式並運用到「黏合」的過渡詞。有個學生寫道:
In a remote forest lived an old man, he and the wildlife lived in peace. They often played together and burst into laughter because of their happy life. But one day, some hunters invaded their habitat, they killed some animals for their fur, soon the animals were in danger of dying out. The old man led the animals into a secret cave and set some traps for the cruel hunters. Consequently the hunters all fell into the unexpected traps, crying for help. The old man and the animals were so kind that they saved the hunters. The hunters felt so ashamed that they promised never to kill animals for ever.
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其實全方位的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5、背誦課文中的重要句子段落並落實到小組進行檢查。
在平時的教學中,大力強調背誦的重要性以及熟記難句的良好的實戰效果,學生就會有充足的動力。但是沒有監督機制的背誦是不能持久下去的,所以筆者建議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選擇責任心強且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擔任小組長,組員定期去組長處完成背誦任務,然後老師再定期在課堂上進行抽查。
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們寫作的時候便可以「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6、重視作文講評。
平時的考試以及作文訓練需要後期進行細致的講評才會有良好的效果。在批改學生的作文過程中,要及時記下學生們的錯詞、錯句,或者是可以值得改進的句式。在作文講評課上,提前在黑板上呈現這些錯詞和錯句,先讓學生自己修改,然後老師統一講解。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日後的寫作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7、全開放式作文訓練。
這種模式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只提供一個主題,比如「My family」,讓學生寫一篇字數和高考書面表達相近的作文。這樣的做法主要是為了避免學生在考試中面對開放和半開放的作文題經常面臨「無詞可寫」的尷尬。平時多吃苦,考試就會成為一中享受。
8、大力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這一點其實不是什麼有創造性的做法,但的確是值得注意並為之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好的書寫是獲取作文高分的重要保證,平時多向學生宣傳這方面的理念,讓他們從內心裡心甘情願的搞好自己的「面子工程」。
其次,結合新課標對高中英語寫作的要求,具體指導學生
1、形式上注意「一式,兩頭,三寫」
「一式」即寫對格式,要求學生記住英語中常用的應用文格式和各種體裁的特點。「兩頭」即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寫開頭時要在遣詞造句上反復推敲,末句要言簡意賅。「三寫」是指單詞、字母的大小寫、拼寫和書寫。三寫的規范是書面表達的基本要求。
2、內容上注意「條理性,准確性,流暢性,簡潔多樣性」
(1)條理性是指要合理布局文章結構,首先,在文章思路、組織材料、敘述順序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條理性。例如:題目要求寫一篇敘述文,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若介紹某一場所,則可按照空間順序來安排行文順序;若是一篇議論文,就應該按照議論觀點的順序來安排結構。其次,根據需要安排好段落,各段之間要層次分明,每一段落的開頭和結尾也要重視,開頭語往往是總起句,結尾往往是總結句。
(2)准確性是指要求寫出語法正確的句子,包括時態、語態,用詞和句法等。但是不少學生由於受漢語思維習慣的影響,在寫作時自覺不自覺產生不規范的表達。要做到准確、地道的表達文意,首先必須要牢記掌握一些常用句型或習慣表達,避免中文式英語,在實際中不斷總結中英表達差異,養成用英語思維寫作的習慣。其次要多讀多背,在精讀及准精讀中吸取營養,對於好的句子最好背誦下來,適時用於寫作訓練中。
(3)流暢性是根據整篇文章意思的需要有效地採用不同的連接手段,以使文章層次清晰,行文連貫。關聯詞就是常用的連接手段之一。如表平行、對等或選擇的關聯詞有:and,both…and,as well as,neither…nor,also,not only…but also等。這些關聯詞的恰當使用無疑能使全文過渡自然,令讀者對後續句子產生心理的期待和准備,增強句子間的邏輯性和緊湊性。
(4)簡潔多樣性就是做到語言簡潔,不重復,能隨情景內容的變化寫出句式多樣的句子。新課標中寫作的評價,強調了語言表達的能力:語言結構和詞彙要豐富。因此,在確保行文准確流暢的前提下,需要文字清新簡約,語句靈活多變,使文章的語言結構更加豐富多彩。
作文講評課模式,每個步驟都有幾種不同的講評方式,以便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 「因材施教
step 1 糾錯
開展作文修改講評活動是學生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寫作過程,夯實語言基礎,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糾錯的前提是教師必須認真批改作文,做好相應記錄,然後歸納、整理。不僅要有語法、句型結構上的錯誤記錄,還應有文章是否切題、內容是否連貫等方面的記載。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教師可以集體反饋。針對學生的不同問題,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糾或合作討論解決。對於學生的錯誤不僅要分類,而且糾錯過程也要有系統性,循序漸進,依次順序應該是:大小寫、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主謂一致、時態語態等方面的錯誤→句型、習語、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錯誤→內容是否連貫、條理是否清晰等方面的錯誤。

5. 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培養的四項基本技能。其中寫作作為衡量學生語言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准,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的教學重點, 但同時也是英語學習者普遍認同的難點。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很多學生寫出的文章語法上沒有什麼錯誤,但是讀起來總覺得很別扭。這就是制約學習者寫作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生在寫作時使用的是中式英語,並不符合英語的思維和表達習慣。我們傳統的寫作教學往往只是重視語言的正確性。老師講授的都是語言知識點,很少賦予其真實的語言環境,很少強調文章的連貫和內容的統一。另外,教師很少在文化層面上分析語言的差異,以致很多學生雖然能夠很好地掌握詞彙和語法知識,但是總是用漢語的思維習慣去進行英語表達,結果寫作水平很難得到提高。所以,如何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讓學生寫出來的英語文章更符合英語的思維模式,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教育者的思考。
一、中英文寫作模式的差異
(一)在篇章結構方面
受東方思維螺旋式特點的影響, 中國學生的作文往往寫作目的含糊不清,先面面俱到地將細節介紹清楚,然後歸納總結; 而習慣直線式思維方式的西方人更傾向於演繹推理的寫作模式,多採取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風格,喜歡開篇或段落首句點題。
(二)在句子結構方面
英語句子在表達時首先傳遞的是最重要的信息,然後才是一些次要的和修飾性的成分, 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對嚴格,即先說什麼人做了什麼事,再跟上時間、地點等狀語成分;而漢語句子各成分的位置不是那麼嚴格,往往會依照內容的重要性或者情節發展的需要來安排句子結構。所以對於很多習慣於先用漢語組織語言再去字字對應地翻譯成英語的中國學生來說,寫出來的句子就會出現句法混亂、隨意性太強的狀況。
(三)中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在寫作中表現出許多不同點
比如崇尚集體主義的中國人在寫作時多用概括性語言,分析問題也重視顧全大局,在進行觀點闡述時,追求全面、具體,把自己所了解的正反兩方觀點一一陳述,平均用力;而強調個人主義的西方人寫文章時一般從個人視角出發, 著重表達的是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是非分明、立場明確。二、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滲透跨文化意識
英漢兩種文化在思維上存在的巨大差異造成了兩種語言的使用者在寫作時從句子結構、段落分配到篇章布局都體現出了太多的不同之處。這無疑給中國想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學習者帶來很多的困惑和障礙。為了讓學生寫出的英語文章更流暢、更地道,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這一課必不可少。教師應該根據英文寫作的普遍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和了解到兩種文化思維模式的差異和在寫作中的具體體現,合理安排寫作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加強和滲透。
(一)加強文化輸入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銳性。一旦教學過程中遇到關於西方的社會風俗、歷史背景、價值取向等話題時, 教師應該借機用相關的故事典故、時政新聞等信息作為補充材料,引導學生去體會西方特色的思維習慣和社會文化。同時,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也應注意提示和幫助學生分析其寫作技巧和習慣, 熟悉和了解西方人不同的表達方式, 經常引導學生去注意和分析在寫作中這些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不同。這樣必然會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鼓勵他們嘗試更地道的英語表達,從而提高寫作水平。(二)增加目的語的輸入想要實現地道的輸出,地道的輸入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們在學漢語的時候經常說的那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英語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英語原文。同時,通過收聽、朗讀和背誦的方式廣泛接觸地道的英語表達,培養英語語感,才能在寫作的過程中正確而嫻熟地駕馭語言。在課堂上,在學生閱讀文章時,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參考中文寫作的特點去分析英語文章的篇章結構,了解兩種語言在寫作上存在的思維模式的差異。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適當模仿英語文章, 盡量學著用英語的篇章結構特點來組織語言。多次反復的練習之後,爭取讓學生接受這種模式, 並使之成為進行英語寫作時會自覺去參考和運用的形式。
三、注意思維模式的轉變
不同的文化特徵決定了中西方人們不同的思維方式,而且這種特定的思維方式對於人的影響必然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的。如果學生能夠實現用英語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無疑會大大促進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 要讓英語知識非常有限的學生在構思文章的時候完全擺脫漢語的影響真正實現英語思維是不可能的。思維模式的轉變應該通過反復練習和強化逐步實現。所以,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運用漢語來完成某些環節的工作, 並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一樣可以使其對英語寫作起到促進作用。比如在寫作之前,當學生在進行素材收集和內容構思時,運用英語可能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困難, 而漢語的運用則能保證其思維活動少受干擾、流暢連貫。一旦他們開始寫作,進入表達方式的選擇和篇章結構的安排時, 漢語思維難免會對其產生負面影響。教師應該採取一些練習方式來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比如將順序顛倒的一組句子重新排列等,來幫助學生體會英語語篇結構的特點,強化寫作中的英語思維習慣,促進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文化和思維習慣的差異在寫作中有著集中的體現, 所以脫離了灌輸跨文化意識的寫作教學是不可取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幫助他們掌握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方式是寫作教學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教師應該注重跨文化意識的滲透, 培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用英語思維模式來表達自己的能力,最終實現用正確、流利、地道的英語來表達思想的目標。

6. 閱讀文本在哪些方面對英語寫作教學設計有啟示

閱讀文本在哪些方面對英語寫作教學設計有啟示
通過觀看有關讀寫結合的課程、論壇分享、討論,深入理解閱讀文本對寫作教學和寫作指導的示範作用,並通過觀摩有關寫作教學的課堂片斷,加深對教材中閱讀文本與寫作教學設計和指導關系的理解和課堂觀察能力。

(本活動由山西初中英語「晉師同行」工作坊和陝西秦嶺工作坊共同設計提供)閱讀文本和寫作是息息相關的。通過閱讀文本,學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礎知識,有了充足的輸入,才能夠在寫作活動中有效地進行輸出活動。

羅彩蓮:閱讀文本就是一個寫作素材積累的過程,是寫作的基礎

張燕萍:讀書上萬卷,下筆如有神。其實英語寫作也是一樣的!讀多,寫多,自然而然是有作用的!

張桂娟:閱讀文本就是一個寫作素材積累的過程,是寫作的基礎,應鼓勵學生認真地去閱讀文本,然後從中積累寫作需要的詞彙、句型、以及結構等,到寫的時候才會做到有材料、有構思,才會得心應手。

凌秀紅:聽、說、讀的活動是寫的基礎積累,反過來寫也會促進聽、說、寫。課例中,老師設計的先通過聽、說、讀的活動,然後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容易讓學生達到學習的目標。很好
從閱讀中可以提高寫作,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學到一些常用的句型,一些詞彙的運用,通過不斷的輸入,進而可以寫出比較好的文章。

覃方:相關的閱讀文本本身就是一個集中的寫作素材,如教師充分處理好閱讀文本的相關信息如詞彙、句型、篇章結構等,就能大大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周麗珍:閱讀文本和寫作是息息相關的。通過閱讀文本,學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礎知識,有了充足的輸入,才能夠在寫作活動中有效地進行輸出活動。閱讀文本可當作是寫作的範本。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觀察閱讀文本的段落、內容要點、首尾段、連接詞等,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寫作的相關要點及技巧。

楊霞: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聽、說、讀的活動是寫的基礎積累,反過來寫也會促進聽、說、寫。課例中,老師設計的先通過聽、說、讀的活動,然後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容易讓學生達到學習的目標。很好!

7. 英語寫作中的過程寫作法有哪些


1.(失去生命)die:

<形>

1.(不顧生命;拚死)tothedeath:


2.(達到極點)extremely;todeath:


3.(不可調和的)implacable;deadly:


4.(固定;死板;不活動)fixed;rigid;inflexible:


  1. 5.(不能通過)impassable;closed

閱讀全文

與過程寫作在英語寫作教學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