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語寫作中的過程寫作法有哪些
1.(失去生命)die:
dieofillness;
病死
beattodeath;
打死
Hediedplacidly.
他平靜地死去。
Hediedin33B.C.
他死於公元前33年。
Shediedfromacutepneumonia.
她死於急性肺炎。
1.(不顧生命;拚死)tothedeath:
fighttothedeath
死戰
2.(達到極點)extremely;todeath:
beextremelyhappy;
高興死了
beparchedwiththirst;bedyingforadrink;
渴得要死
betiredtodeath;bedog-tired;
累死了
terriblysalty;
死咸
muchtoosweet;
甜死了
adeathlystillness;
死一般寂靜
Oh,I'mdyingoflaughing.
啊,笑死我啦!
3.(不可調和的)implacable;deadly:
swornenemy
死對頭
4.(固定;死板;不活動)fixed;rigid;inflexible:
arigidrule;
死規矩
lifelessdogma;
死教條
Thewindowhasbeennailedfast.
窗戶釘死了。
5.(不能通過)impassable;closed
⑵ 英語翻譯 這幾個詞怎麼翻啊 倒敘的寫作手法 為後文作了鋪墊
倒敘的寫來作手源法 the flashback writing method
歷史厚重感 the massiness of the history
為後文作了鋪墊 make preparation for subsequent text
⑶ 關於英語學慣用分類法寫作 漢語即可
分類法
在闡述某一概念的段落中,常用分類法。通過對概念中所包括的事物進行分門別類,分別加以敘述,使讀者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如:
Ever since humans have lived on the earth, they have made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Generally, this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has been in the form of oral speech. When there is a language barrier, communic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sign language in which motions stand for letters, words and ideas. Tourists and the people unable to hear or speak have had to resort to this form of expression. Many of these symbols of whole words are very vivid and exact and can be used internationally; spelling, however, cannot. Body language transmits ideas or thoughts by certain actions,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A nod signifies approval, while shaking the head indicates a negative reaction. Other forms of nonlinguistic language can be found in signal flags, Morse code, and picture signs.
在該段中為了說明topic sentence中的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作者將其分為oral speech, sign language, body language及other forms of nonlinguistic language,並逐加闡述。
採用這種方法的段落並沒有標志突出的連接詞,所述各項均為平行並列關系,所以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
⑷ 如何用過程性寫作的方法進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創造一個快樂、高效的英語寫作課堂,一直是廣大英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過程性寫作教學流程分四階段: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寫作階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階段(revising),編輯階段(editing)。
(一)寫前准備階段(pre-writing)
這個過程有時伴隨著閱讀資料和調查人物及分組討論的活動,作者要對題目進行探索,調動自己原有知識並認識自己的缺口和不足, 從而吸納新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深化主題,聚集素材,打好腹稿,為下一步寫作做好准備。此階段通常分兩步進行,即「熱身活動」與閱讀欣賞範文活動。
1.「熱身活動」。
「熱身」時,師可採取一些激活學生思維的策略與技巧,在知識和情意上為學生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brain 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快速自由寫作法(rapid freewriting)、「5W1H」提問法(questioning)等。
(1)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 即全體組員將所有與主題(topic)相關的觀點和盤托出, 不必考慮流露出的思想正誤與否。先從具體、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後轉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 要讓學生寫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形式討論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下一步的寫作訓練理清思路,列出提綱。
(2)快速自由寫作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主題有關的單詞和短語。對時間加以限制,目的在於促使學生的大腦快速運轉和思維。如:讓學生介紹一個熟悉的人。可以問:W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學生在一兩分鍾內自由而快速地寫下與這個人物介紹有關的單詞和短語。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並能夠就每個方面寫一兩句,並給以及時的鼓勵。
(3)集束法
即以主題為主軸, 將與之相關的詞彙綴集在一起。這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可視詞彙」可以刺激學生的「聯想流」,這對那些有話說不出的學生來說極為奏效。如:讓學生寫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為主軸來提供與之相關的詞彙。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後讓學生由單詞聯想相關的規則。
(4)「5W1H」提問法
即要求學生根據主題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進行提問。問題的大小詳略視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讓學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圍繞這么五個問題: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讓學生把這些問題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除了以上所述四種技巧外,還可藉助多媒體(如印刷物、電腦、錄像和影視)、人物專訪、談話、考察和問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寫作前准備階段給學生提供較多獲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徑,他們就會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閱讀欣賞範文。
先讀後寫,為發揮「範文」的「示範」作用,不能滿足於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內容以及謀篇布局,寫作手法和技巧。然後讓學生運用範文的框架,寫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二)寫作階段
寫作階段是學生獨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的過程。教師最好結合課堂活動和具體的寫作話題,當堂找出寫作的切人點,列出提綱。若有可能可即時進行口頭作文。另外,還要提醒學生需注意的問題,為其提供必要的語言素材。例如,教師可針對本次寫作的具體內容,給出一些相關詞彙(如:寫作常見的表示啟、承、轉、合的習慣用語和套話)並配合圖片和示例。這樣,在實施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信手拈來的成就感。
(三)修改階段
1.自我糾錯:制定基本批改標准
在一開始讓學生寫短文,就制定評分標准,並讓學生熟知這個標准:①作文長度100-120單詞;②作文結構:是否有開頭與結尾;③作文內容;是否覆蓋所有要求的要點;④語言表達:是否運用豐富的詞彙與句型結構;⑤語法:是否有語法錯誤;⑥書寫規范:注意拼寫、大小寫符號、標點。
比如, 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範文寫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針對欣賞範文中總結的三點寫作特點確定修改的標准: ①是否有主題句;②是否按時間先後順序寫;③是否添加豐富內容的句子。
2.組內互改。
教師輪流與每個小組一起重點討論一篇文章。分組時宜將好、中、差生混合編排,以便學生互評互學。評價活動中通過對他人文章的評論,強化寫作知識,發現他人的長處與不足,便於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鑒,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3.教師點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或黑板選擇不同層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當堂點評。點評時,教師要先讓學生找出這篇短文「閃光點」, 打開寫作的情感關,再讓學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處。標出精彩的詞、句、思想的亮點等可以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四)編輯階段(editing)
編輯階段是寫作的最後整理和潤色階段,指學生在多次反饋、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對文稿進行反復修改最終成稿的過程。在此階段,教師可選擇優秀習作列印上作者的名字並利用投影或張貼方式呈現給全體同學,以表示對習作作者的鼓勵和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借鑒,也可以選擇每位學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範文供大家互相學習參考。
實踐證明:「過程寫作法」有助於充分發掘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閱讀以及聽說能力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過程寫作法」重視學生的寫作過程,鼓勵學生在不斷地修改練習中進步提高,有利於樹立學生的自信;「過程寫作法」將寫作過程視為一個循環往復的、復雜的心理認知、思維創造和社會交際過程,符合寫作教學的實質,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⑸ 英語寫作法國不同的待客之道
Most of Chinese people are friendly and polite to their visitors.That is,perhaps,the Chinese tradition for Chinese people to treat their friends and guests friendly.Children are taught to be polite a
⑹ 英語寫作方法
英語寫作方法六大原則:
1. advanced words (高級詞彙原則)
2. adverbial advanceed (狀語提前原則)
3. phrases preferred (短語優先原則)
4.compound sentence, composite sentence and sentence of special kind (並列句、復合句和特殊句式原則)
5. 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alternately (長短句交替原則)
6. passages in paragraphs(短文分段分層原則)
高分作文的五大特性
1. sense of order (條理性: 段落完整,層次分明)
2. accuracy (准確性: 語法准確,用詞精當)
3. fluency (流暢性: 層次清晰,行文連貫)
4. conciseness & variety (簡潔、多樣性: 語言簡潔,不重復)
5. ideological content (思想性: 文章立意高,表達個人觀點內容積極向上)
過渡詞的使用
過渡詞是一種關系指引詞,一般由副詞或起副詞作用的短語承擔。此外,代詞、連詞、上下文的近義詞等也可作過渡詞。過渡詞猶如「橋梁」,在文章中發揮著連接上下文的作用,學會恰當地運用過渡詞會使文章結構緊湊,啟、承、轉、合,過渡自然,融會貫通,連成一體。
1、根據意思和作用的不同,過渡詞可以分為以下十六類:
(1)表並列關系的過渡詞:
and, also, as well, as well as, or, too, not only…but also, both … and, either … or, neither…nor等。
(2)表遞進關系的過渡詞:
besides, in addition(加之,除……之外), moreover(此外,而且), what』s more, what』s worse等。
(3)表轉折對比的過渡詞:
but, however, yet, instea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 different from, despite, in spite of, whereas, unlike, nevertheless, not only…but also, here…there, years ago…today, this…that, the former…the latter, then…now, the first… whereas the second, once…now,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 some…others等。
(4)表原因的過渡詞: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as, for, now that, thanks to, e to(由於), for this reason, owing to, as far as, considering that, seeing that等。
(5)表結果的過渡詞:
so, 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so that, then, thereby, hence, so…that, such…that?, accordingly等。??
(6)表條件的過渡詞:
if, unless, on condition that, as/so long as等。
(7)表時間的過渡詞:
when, while, after, before, until, as soon as, later, afterwards, soon, lately, recently, since, from then on,? eventually, in the meantime, then, suddenly, at the same time, next, early this morning / year / century,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 now, presently, finally, at last, all of a sudden, form now on, at present, immediately, the moment等。
(8)表特定的順序關系的過渡詞:
first, firstly, second, secondly, third, thirdly, above all, first of all, then, next, finally, in the end, at last, afterward(s)(後來), meanwhile(幾乎同時), thereafter(在那以後), last, finally, eventually(終於)等。
(9)表換一種方式表達的過渡詞: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o put it another way等。
(10)表進行舉例說明的過渡詞:
for instance, for example, take … as an example, namely, such as, like,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hat is等。
(11)表陳述事實的過渡詞:
in fact,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to tell you the truth等。
(12)表強調的過渡詞:
certainly, indeed, above all, surely, most important, in fact,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obviously, of course,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chiefly, especially, primarily, in particular, undoubtedly, absolutely等。
(13)表比較、對比的過渡詞:
like, unlike, in the same way, similarly, be similar to, rather than,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st, on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otherwise 等。
(14)表目的的過渡詞:
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等。
(15)表總結的過渡詞:
in a word(總之,簡言之), in general, in short(總之), above all, after all, generally speaking, to sum up, finally, in conclusion, to conclude, at last, in summary, on the whole等。
(16)表增補的過渡詞:in addition, furthermore, again, also, besides, moreover, what』s more, similarly, next, finally 等。
2、文章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主要由過渡詞來完成,在修辭中稱為啟、承、轉、合。「啟」就是開頭, 「承」是承接,「轉」是轉折,「合」是綜合或總結。
(1) 「啟」。
用於表示「啟」的過渡詞或過渡性的語句通常用在段落或文章的開頭:
過渡詞: first, first of all, at first, in the first place, firstly, to being with, to start with, recently, now, at present, in recent years, in general, generally speaking, at present, lately, currently,
過渡句:It is often said that…,
As the proverb say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is clear/obvious that…,
Many people often ask …
(2) 「承」。
表示「承」的過渡詞或過渡性的語句通常用在段落中的第一個擴展句中:
過渡詞: second, similarly, in addition, besides, then,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 is more, what
is wors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certainly, surely, obviously, in other words, especially, particularly, in particular, indeed, still, third, truly, in fact, at the same time, no doubt,
過渡句:It is true that…,
Everybody knows that…,
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
No one can deny that…
The reason why …is that …,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o take…for an example (instance) …,
We know that…,
What is more serious is that…
(3)「轉」。
用於「轉」的過渡詞或過渡性的語句通常用在段落中的第二個擴展句中:
過渡詞: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in any case, at any rate(無論如何), nevertheless(雖然如此), otherwise, or, or else, while, whereas, but, despite, inspite of ..., yet, instead,
過渡句:I do not believe that…,
Perhaps you』ll ask why…
This may be true, but we still have a problem with regard to…,
Though we are in basic agreement with …, yet differences will be found,
That』s why i feel that…
(4) 「合」。
用於「合」的過渡詞或過渡性的語句通常用在段落的結論句或文章的結論段中:
過渡詞: in a word, in general, in short, above all, after all, generally speaking,to sum up, finally, in conclusion, at last, in summary, therefore, as a result, above all, thus,after all(畢竟), eventually, hence, in short, in conclusion, in a word, in sum(總之), on the whole(就整體而言), to sum up
過渡句:From this point of view …
On account of this we can find that …
The result is dependent on …
Thus, this is the reason why we must…
長短句結合
(1)句子既要生動,又要簡明扼要。
(2)在寫作中應避免使用相同長度的相同句型,而應注意句式的變化,如長短句結合,簡單句、復雜句和復合句並用,還可以使用簡化句等,一些較復雜的結構如獨立結構,分詞結構等也可以使用。
(3)可以使用一些特殊句式,如強調句、感嘆句、倒裝句等,增強語句的表現力,以增加文章「亮點」。強烈建議:在文章第一段(開頭)用一長一短,且先長後短;在文章主體部分,要先用一個短句解釋主要意思,然後在闡述幾個要點的時候採用先短後長的句群形式,定會讓主體部分妙筆生輝!文章結尾一般用一長一短就可以了。(這是我上初中時英語老師給我的,幫助了我,希望也能幫助你。。)
⑺ 請問英語寫作中,常用的八種寫作手法是哪八種,除了列舉法,舉例法,還有什麼方法
列舉法和舉例法(Listing and Exemplification)
敘述法(Narration)
因果法(Cause and Effect)
類比一對版比法(Comparison and Contrast)
分類法(Classification)
定義權法(Definition)
⑻ 英語作文的寫作方法及技巧
您好!
一般應做到
內容切題:不能走題、偏題
表達清楚:要讓別人知道你想說什麼,不要用你認為能看懂的漢語式英文句子
意義連貫:中英文化差異造成思維方式和文字表述方式的不同,英文表述更注重事實,所以寫英語作文不要過多的進行心理、環境描寫,120個字的作文結構要縝密,理由和例子要簡潔有力,說明問題,不要東拉西扯。
句法多變:為避免文章平淡、呆板,可使用不同的句式:強調句、倒裝句、否定句等等
語言正確:不要犯低級的語法錯誤
英語作文其實不難,如果你的英語底子不好,不太擅長使用比較復雜的語法,詞彙量也比較有限的話。建議用最簡單的句子表達意思,句式越簡單越好,能表達意思就好,一些生辟的單詞如果不會不需要直譯,可以用些片語。能表達意思就好,如果不會用用多了反而容易出錯,平時作業時可以慢慢積累,可以試著用些當作練習,考試時就不必了,原因就不多說了。我覺得要寫好英語作文還是平時多積累些,加上一些練習,比如平時可以多看些英語美文,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刻意記些,時間長了語感自然就出來了,考試時有可能不知不覺的就閃出了平時的記憶。
多用連接詞!
遞進型:besides
;what's
more
;let
alone解釋型: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轉折型:however;but;yet;otherwise列舉型:for
example;such
as
;on
the
other
hand因果型:since;therefore;as
a
result並列型:and;or;also;as
well
as總結型:in
a
word
;in
short;
on
the
whole;in
conclusion見解型:in
my
opinion;speaking;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祝您成功
⑼ 關於英文寫作中模仿的方法
還可以參考這個網頁。
我們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堅持以知識為指導,以範文為借鑒,以能力綜合為重點,堅持知識、範文、習作相結合,注重抓好範文這個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模仿環節。我們認為:首先,我們所說的模仿不是片斷的,而是完整的模仿,是使範文在學生大腦里形成一個完整鮮明的印象,以便作為模仿寫作的具體榜樣。其次我們所說的模仿是符合英語寫作教學本身的發展規律。高中的英語寫作教學主要是短文和專門文體訓練,其模仿包括從文章樣式到立意、選材、結構及表現手法,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較高層次的。根據不同文體和題材,「以例示人」進行訓練,其效率將會是快速的。第三模仿符合高中生培養對象的實際需要。那一定會受到社會的歡迎,我們的寫作教學也將被證明是成功的。例如:在教學中安排學生寫作「快樂的一天」(Ahappyday),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合適的範文例如:「我的美國之旅」(MyjourneyofAmerica)等類似的記敘文。通過模仿「我的美國之旅」(MyjourneyofAmerica)等類似的記敘文學生就會明白「快樂的一天」(Ahappyday)是記敘文,而且能模仿到整個文章的框架結構,以及一些承上啟下的常見短語等等。而且在立意上學生可能會通過模仿產生創新的地方,在表現手法上也可能會各有不同,當然這就需要一個長期的模仿過程,是不能過急的。
三、模仿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2.1在寫作中要善於抓住模仿的轉化功能
模仿不是抄襲,關鍵是要抓住模仿的轉化功能。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善學者,得魚忘鑒;不善學者,刻舟求劍。」我們寫作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如何教會學生進行模仿借鑒,並在模仿借鑒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先得「規摹變化之訣」,然後才有「化腐為新之功」。因此,正確運用模仿,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認為:首先要創造模仿的前提,掌握模仿的步驟和方法。模仿的前提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寫作知識和一定的表象儲存,使他們對自己所寫的文章佔有較充分的材料,對主題和體裁也有較明確的確定。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模仿才能得以施行。因此,寫作教學中有必要逐步介紹並讓
學生掌握基本寫作知識,即從標點符號的使用,到連詞造句、造句成段、連段成章及寫作技巧等,還要認識和識別不同文體和體裁的短文,並了解它們的基本特
征和模式。
我們運用模仿的具體步驟和方法是:首先,精心挑選不同體裁和題目的範文,並確定模仿的內容、形式及類別。好的範文可以形象地告訴學生,某一篇作文該寫什麼和怎麼寫,這比對學生作反復解釋都還要清楚得多。一般同一體裁的題目提供兩篇以上的範文,讓學生懂得即使是同一現象,也能有不同形式的描繪,以激勵他們獨立思考,進一步培養獨立寫作的能力。其次,充分理解範文。模仿以理解為基礎,同時加速理解到使用的過程。我們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一般地要在課堂上向學生詳細地介紹範文的體裁、寫作手法和技巧、它的主題思想、情節發展順序或關系等,教會學生對範文充分理解和體會,從而把握其中的思想脈絡、構造網路及寫作技巧,並不斷從範文中得到啟發,產生創造的慾望。「範文啟發」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方法。第三,加強模仿訓練。主要辦法是「一對一」模仿寫作,熟記多練。一般計劃是:一個星期安排一個題材、一至二篇範文,先教師課堂講解,然後學生課堂上或課外模仿範文寫短文,這中間,要求學生熟讀課文。教師課外批閱學生習作,最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詳細講評,挑選優秀習作張貼出來作示範,供學生欣賞學習,對差的習作,一般個別指導,安排重寫。通常,寫作教師可以在每星期安排一種類型的寫作,數量在3-6篇不等,根據不同的要求來制定。比如在一個星期中指定要求寫說明文,就可以定很多不同的題目,比如:我的母親(Mymother),我的朋友(Myfriend)等等,象這種類型的範文特別容易找,所以可以給出很多的範文,首先應該使學生懂得在同一種說明文中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描繪,比如在描繪母親時,可以寫母親的勤勞也可以寫母親的慈祥等等,在技巧運用中既可以使用事例(example)也可以使用抒情(expressone』semotion)等等。其次應該讓學生多多甚至多背誦有利於寫作的範文,這樣才能做到爛熟於心,並最後融會貫通。最後老師應該在範文的模仿過程中時刻指出學生的不足,指出是哪裡不足,應該怎樣模仿、怎樣修改。
2.2培養模仿思維,提高模仿質量
人們常問:學生為什麼要學習寫作?一種回答是學生需要學習寫作(learningtowrite),另一種回答是學生需要通過寫作來學習(writingtolearn)"對許多教師來說,後者已經取代了前者,他們認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努力發現意義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寫作是一個自我發現,自我認識,發現和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模仿思維也要靠長期的努力發現,在熟悉原有模板基礎上不斷創新,形成更新、更合適的模板來應用於寫作,在寫作中應用模板而又高於模板,用心磨合,大膽取捨,提高模板質量,培養模仿思維。模仿寫作也是英文寫作的一種有效途徑,模仿思維的培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一種有益補充。也許有人會認為模仿只是承襲別人的舊說,不會帶來進步和提高,這是低級模仿才會有的情況,只有我們形成模仿的思維,真正抓住模仿的精髓,才能避免走上形式主義的岔路,做到高級的模仿。
2.3談「模寫」訓練
模寫主要訓練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它們是框架模寫、結構模寫、表達法模寫和短語模寫。框架模寫是指對文章的整體布置進行模仿,但在作這一模仿前,學生應首先確定文章的體裁,假定一篇文章的題目是「HowtolearnEnglish」從題目上判斷,這是一篇說明文體裁的文章,全文的中心是「How」文章共分三大部分,即:引言(Introctorypart)、主體(Body)、結論(Conclusion)。在引言部分,作者應以開門見山的風格向讀者展示了自己的觀點並推出解決問題應具有的方法,進入文章主體時,作者以置主題句(TopicSentence)於段落開頭的形式,從時間到空間,從簡入繁,以適當的事例來推進作者對所列舉方法的闡述,在結尾部分即結論部分,作者以再陳述的手法形成首尾呼應,再一次點題。了解這幾點之後,當我們著手寫這篇文章時,我們可模仿教材上說明文的框架,這種框架模寫能確保文章扣題、主題鮮明、層次分明、邏輯性和說明力度強。結構模寫(Imitatingofstructure)結構模寫是指對句子各部分如何形成一體的方法模寫,這里的結構主要指文章的篇章結構,篇章結構可分為線性結構(LinearStructure)和層次結構(HieraticalStructure),句子之間在意義上無主從關系,而是直線發展的線性結構,日常對話通常是一種線性結構,而層次結構則指句子之間在意義上有一種主從關系,主題句和輔助句(supportingsentence)的關系就是一種語義上的主從關系。所以同學們在模寫訓練過程中無論是框架、結構、表達法還是短語都應該先思考,先找出模寫的對象,之後才合適地模寫,而不能模的文不對題。而且在模寫過程中應用腦模寫而不是用手模寫。真正做到模寫一次學會一種方法。這樣才能使模寫訓練得到一定的效果。否則也只是做無用功。
結語:
模仿寫作教學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國內外語言習得和二語習得研究也表明模仿在語言習得中的功能,包括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適當使用模仿對提高英語的各項技能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指導的模仿寫作訓練還可以彌補學生平時寫作訓練時量的不足。模仿寫作由於有範例的制約作用,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母語思維習慣的干擾。學生可以隨時從範例中找到恰當的表達方式,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們越過翻譯那道障礙,直接用英語思維作寫,在用英語組織自己思想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對範例的分析和模仿,學生不僅會很快掌握英語文章的思維模式,還會較為牢固地掌握文中涉及到的語言知識,特別是詞語的搭配習慣。因為實踐運用是最強化的記憶。在應用中記單詞比死記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學生通過模仿寫作熟悉了英語文章的結構模式和展開方式,掌握這一點也能提高閱讀能力。再難的文章只要掌握其文體特點,也能理清思路,抓住文章要點。當然,模仿寫作也有其局限性。其中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模仿和抄襲的區別。模仿絕不是抄襲。抄襲是不加分析地照搬別人的東西,特別是內容,並當作是自己的東西以獲取某種利益。抄襲是一種欺騙行為。模仿則是一種學習行為,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某種技能。外語學習中的模仿寫作是為了跨越不同語種之間的思維和其表達方式的障礙,達到掌握另外一門語言的目的。兩者的出發點的目的截然不同,學生模仿的只是一種風格,一種表達方式。即使有時學生會照搬範例的原句,只要用得恰當,仍不失為一種學習方式,和整段照抄不可等同起來。
總之,模仿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而實現正確模仿寫作教學主要靠我們廣大的英語教師。所以整個模仿寫作過程應該由我們的英語教師來控制,做到適當、適度原則。
⑽ 如何把英語語法運用到寫作中
語法有很多種啊,孩子~
至於如何運用,可以說,在寫作中你的每一句話都內包含了語法容,比如說:I am a student...當中就有語法,我覺得你的意思應該是,運用那些較為難的從句語法吧?
我來告訴你,從句要是運用好了,你的作文會非常漂亮,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最好先把自己認為很好的句子的中文想好,在翻譯成英文時加入短語,最後整理時態,這樣不僅保證句子的質量,又避免了許多由於馬虎出的錯誤。。。希望我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