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師資格證的議論文怎麼寫
主題:淺析議論文寫作
一、考情分析
寫作是教師資格筆試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分值50分,字數要求一般為-1000字左右。從歷年的考情可以看出,命題人一般會命制一段材料,這段材料的呈現方式可能是一則小故事,也可能是名人名言等,並且多數具有啟發性。寫作的題目要求也主要是圍繞材料展開,讓考生根據材料中的蘊含的道理或者教育理念,結合自身的實際,來談談如何將相關的教育理念或者道理落實於教育實踐。
二、議論文介紹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議論文「三要素」
論點(需要證明什麼)
總論點(中心論點)---分論點
論據(用什麼來證明)-----事實論據、理論論據
論證(怎樣來證明)---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為了使考生能夠快速高效地掌握小論文的寫作方法,中公教育把議論文寫作分為審題立意、結構布局、擬寫標題、開頭寫作、主體部分、結尾寫作等環節來進行詳細講解。本篇文章重點介紹如何進行審題立意。
三、審題立意詳解
(一)立意的基本要求
1.貼切、2.健康、3.集中、4.新穎。
四、立意的基本方法
1.關鍵詞分析法
找關鍵詞
找邏輯關系
解析關鍵詞涵義
確定立意
示例1:作答要求: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園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朵朵鮮艷的花,不管腳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來觀賞,他們總是那麼自信、那麼驕傲地悄然綻放。從這些綻放的花兒身上,我們能得到很多啟迪。
請以「綻放」為題,寫一篇不少於1000字的文章。
立意具體思路:
(1)找關鍵詞:鮮花;肥沃;欣賞;綻放
(2)找邏輯關系:沒有優越的條件,鮮花也要綻放
(3)解析關鍵詞的含義:①鮮花-夢想;事業②肥沃、欣賞-困難;挫折③綻放-堅持;自信
(4)立意:
逆境也能成長,也有收獲
不畏艱難讓夢想綻放
2、主體分析法
抓主體(主人公)
找做法(具體行為)
找結果(目的)
引申義(確定立意)
示例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十分注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香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些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面對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叫工友將自己所有的煙取來,當眾銷毀,還打斷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立意具體思路:
1.抓主體:張伯苓
2.找做法:與同學共同戒煙
3.找結果:教育學生
4.引申義:
要想教育好學生,自己要首先做好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小提示:積累張伯苓的故事作為寫作素材
根據關鍵詞法和主體題分析法便可以確定文章立意,保障不跑題,進而可以開始構思文章結構,希望大家對這兩種方法加深理解,熟練掌握。
以上,希望能幫到同學們!
2. 議論文的寫作手法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論點應該鮮明、准確、概括,絕不可模稜兩可,讓人捉摸不定。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
①文題 如《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
②開篇 如《改造我們的學習》
③文章中間 如《拿來主義》《論積貯疏》
④結尾 如《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論據 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有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事實論據用事實來說話,而理論論據靠經典性取勝。論據必須圍繞中心論點,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選用的事例與論點若不能保持一致,勢必削弱說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若寫議論文,就必須要弄清「記憶」與「記憶力」的區別,有的考生所舉的事例就明顯犯了論據與論點游離的錯誤,舉了郭沫若倒背《紅樓夢》的事例,使說服力大打折扣。
選用事實論據還要注意幾點:
①論據必須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論據要具有代表性。
②論據必須具有新穎性。不少學生的議論文寫作離不開一些陳舊的事例,像一寫失敗與成功的關系,似乎就離不開愛迪生發明燈泡,一寫逆境成才就非寫張海迪不可,類似的內容不是說不可以用,而是說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誰的作文與眾不同呢?
③論據的表述要精練、簡要,與記敘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與論點相關的內容即可。
3、論證:是議論文寫作的重要一環,它包含的內容也較多。
①論證的基本類型:立論、駁論。立論從正面論述,駁論從反面論述。我們寫議論文一般以立論為主。
②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
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辦)
也即: 引論 本論 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
a、總分總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一篇文章中段與段之間,句與句之間靈活地運用多種論證結構層次會使議論文更具活動性。
③常用的論證方法:
a、例證法,用典型事例作論據來證明論點。
《簡筆與繁筆》:舉洋洋灑灑百萬言的《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片斷,景陽崗的山神廟,一個「破落」使境界荒蕪之景全出。這里兩個字對百萬言,可謂用簡到了極點。同樣作品裡作者寫繁筆的好處時,卻又舉了短篇小說《社戲》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說是極為典型。
運用例證法要注意對事例敘述的方法。注意並列的幾個事例的順序,還要注意安排的詳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寫,不熟知的要詳寫。
b、喻證法,增強了作品論證的形象性。
運用喻證法要注意本體、喻體的相似性。魯迅的《拿來主義》中把文化遺產喻為一所大宅子,列舉一個青年對待大宅子的態度來表達作者對文化遺產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形象、生動,給人們以很深的印象。
c、對比論證: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論證的鮮明性,使讀者清楚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今年高考一則優秀作文題為《四幕劇》,其中的第二幕劇寫了這樣一個內容:
背景:一個小餐館中,一張桌子,面對面坐著兩個人,他們面前的盤子里各有半個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個甜面圈。(A一臉的無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還有半個甜面圈。(B一臉快樂狀)
文章中寫的這段話對比鮮明,對待生活的悲觀和樂觀躍然紙上,正如該文作者說:樂觀的人在被玫瑰刺傷後仍會說多美的花,悲觀的人在看到刺時就會說多糟啊。我選擇玫瑰的美,因此我選擇前者。
d、引證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議同學們應該多積累一些古典詩詞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強論證的力量,另一方面,它還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議論文的文學性。
近兩年高考沒有考查名句,全給高中生造成一種誤解,不考就不積累是不對的。
浙江一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人與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著宋人話本《碾玉觀音》,不由得這樣想。話本的開頭是這樣的疑問,「春已歸去,不知哪搭是春住處?」秦觀說: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往。「蘇小妹說,春是被帶走了。」燕子銜將春色去,沙窗幾陣黃梅雨」。還有蘇軾說、秦觀說……(《—花—世界》)
我只是選取了該文的一個部分,議論文中部分名句或古典詩詞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說了罷。
論證方法還有引申論證、因果論證,我們也不再細說了。
二、議論文邏輯性的具體體現。
寫議論文必須注意邏輯性,段落與段落之間要有非常清楚的邏輯關系,一方面要依靠語句表達出邏輯性,另一方面要藉助起過渡性作用的語句突出邏輯關系。
一個語段的內部之間也需要有嚴謹的邏輯關系。
嚴密的邏輯關系必須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議論文中的「但」「但是」等轉折連詞的作用,俗語有「『但』字後面有文章」的說法,它的後面有突出、強調的作用,標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論點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於運用「固然」「誠然」等詞語,一個短短的600—700字的議論文,有時很難全面地表述清楚,為了使論證更加全面,更加有針對性,同學們要善於使用這樣詞語開頭的
語句表達。以前的高考曾經考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辯論段,這樣的文章就極容易失之片面。寫作時,選其中的任一題目都要注意「補全」。比如,若選寫「近墨者未必黑」,主體論述這一觀點以後,在收尾的時候,就應該以這樣的結尾段收束:誠然,我們主張近墨者未必黑,但也並不否認近墨者黑的觀點,我們只是說一個人如果具備了自我控制能力,我們就有「近墨不黑」的條件。
三、議論文寫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思想漸趨成熟的階段,人生觀、世界觀漸漸走向成熟,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在不斷走向成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重對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在1998年以前,高考作文始終圍繞著哲理的深層次思考來命題,像《樹木?森林?氣候》就明顯涉及了普遍聯系的觀點,《「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考查了內因與外因的關系,《玫瑰園》考了全面性的觀點,等等。
高中生不愛學政治,是很常見的現象,這很不合適。政治課上有許多哲理及原理會為我們寫作所用,它會起到豐富文章內容,深化文章思想的作用,同學們應該善於用一些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現實中的一些問題。
四、材料議論文的寫作。
高考中,常見的議論文寫作是材料議論文,很少有命題作文的考查。材料作文以現實針對性強,不易猜題、押題等優點深得命題教師青睞。
材料議論文的寫作審題是關鍵。近幾年的高考並不在立意上給考生造成太多的障礙,但是立意除了准以外,還有一個新穎的問題,「言他人所未言,寫他人所未寫」才是寫作得以出新的關鍵。
材料式議論文的寫作要充分利用好所給的材料,首先我們要讀懂材料,然後我們以此為基礎,根據寫作要求去構思為文。
3. 如何提高議論文的寫作水平,怎樣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和議論水平
這個還得靠自己多抽時間閱讀。
多看一看韓寒,石康,王朔,李承鵬,孫睿。老一點的比如魯迅,錢鍾書,張愛玲。
國外的書也要看,比如吉英奧斯汀、卡夫卡、春上村樹。
他們的書都比較有自己的風格,文筆獨到有力,深度可見一斑,對寫議論文絕對有幫助。
別人說寫議論文要統一規劃、循規蹈矩、板板六十四……我覺得這是對筆者的不負責。有自己的寫作風格,不臨摹是最好的。別看議論文是個死板的的文體,如果這么覺得你就錯了,議論文寫好寫活是非常厲害且精闢的。怎麼寫?
1.就事論事,選材要新穎真實可靠。要有生活氣息。
2.贊揚好的要重情節,抨擊差的要注重幽默(其中要埋伏筆的,最好不要寫的太直白。)
3.文章整體性要好,叫你用自己的風格並不是說有文化底蘊就行,注意,要善於設計的藝術框架,你的獨到的構想,然後再寫內容——有骨頭,才有肉。
4.最後,告訴你寫東西要有「情懷」。這個自己體會,我沒法告訴你。
我能說的也就是這幾點,本人的水平有限,不對的地方可以不看,希望你你能採納!祝你寫作愉快!高一的小朋友。
4. 議論文寫作邏輯缺位如何矯治
如圖
5. 考研199管理類聯考里的作文能用高考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寫嗎
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考試是招收管理類專業碩士研究生(比如MBA、MPACC、MPA、MAUD)而設定的全國性聯考科目,其科目編號為199。與之對應的是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考試,科目編號為396。
考試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專業學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
1、考試時間:3小時,180分鍾(上午考試)。
2、總分:200分(數學75分、邏輯60分、寫作65分)。
3、答題方式:閉卷,筆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4、考查目標:具有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有較強的分析、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能力;
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
5、考試科目:數學、邏輯、寫作三部分。
數學, 題目內容為高中和初中數學,不包括大學高數,和公務員考試行測部分的數學題目相似,25題,75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通過問題求解和條件充分性判斷兩種形式來測試。
邏輯,也和公務員行測考試的邏輯部分題目相似但是難度大些,30題,60分。主要考查考生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和綜合,以及相應的推理、論證、比較、評價等邏輯思維能力,不考查邏輯學的專業知識。試題內容涉及自然、社會和人文等各個領域,但不考查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寫作,有兩篇,論證有效性分析(600字,30分)和論說文(800字,35分),其中論說文。論證有效性分析試題的題干為一段有缺陷的論證,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選擇若干要點,評論該論證的有效性。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命題作文、基於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每次考試為其中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確、全面地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命題或材料所給觀點進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6、考試試卷結構和題型。
一、數學基礎,75分,有以下兩種題型:
1. 問題求解 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2. 條件充分性判斷 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二、邏輯推理,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三、寫作,2小題,其中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論說文35分,共65分
6. 語文考試答題技巧
不是很難,不要太緊張,多看些作文啊,日記啊還有一些很有名的文章(在基本的課內知識都能理解了,背會了的情況下)
把語文課本里的那些作者被熟,讀寫例話積累運用上的讀讀背背,成語
下面的給你做個參考
一、仔細審題:多想想題目到底要你答什麼(內容),怎樣答(形式),一般題讀一、兩遍,難度題必須讀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於反復修改,力臻完美。
三、認真書寫:工整規范,一目瞭然;清晰美觀,百看不厭。
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從特殊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
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資料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生動(趣味性)、准確(科學性)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
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7. 港中深考試中文議論文寫作是邏輯關系、論證思路更重要還是要文采堆加
作為議論文,當然是邏輯關系,論證思路更加重要。他最主要的是考察文章寫作者 論點的正確性和對論點論述的嚴密性。
8. 議論文寫作格式套路
1.議證類的比喻論證三層式。
〔套路特點〕
通篇比喻 三層分析
本式要求開篇使用日常生活現象來喻社會哲理,確立全文中心論點。然後使用正面實例來證明闡釋比喻的喻體和本體各是什麼意思。再針對社會現象分析,指出反面借鑒;進而聯系實際,正面證明中心論點。最後總結全文的中心論點。
〔套路模式〕
立——用常見現象,喻社會哲理,確立中心。
釋——列舉實例,正面證明中心,闡釋出本體與喻體的含義。
析——反面舉例,分析弊端。
聯——聯系現實,正面闡發見解。
結——深化中心論點,點明本文主旨。
〔套路口訣〕
找准喻體才順利,抓住「相似」好作比。一釋二析三聯系,深化做結見真諦。
2.闡釋類的三元歸一式。
〔套路特點〕
三元歸一假設說理
「三元歸一」是指文題是由三個概念構成,它們之間在某一點上又必然能統一起來。如《立志·工作·成功》三個概念間憑著互相作用這一點統一起來,形成文章的中心論點。
〔套路模式〕
總——分析概念,闡釋關系,提出論點。
分——逐條證明前文闡釋出的關系。
總——歸結到一點上做結論。
解——解決問題,發出號召。
〔套路口訣〕
開篇分析抓總提,分條證明抓統一。
歸一作結要嚴密,號召一定扣主題。
3.評析類的開篇見旨條分縷析式。
〔套路特點〕
開篇見義 條分縷析
本式要求開門見山,亮出觀點。然後一條一條地加以論述分析,即「條分縷析」。
〔套路模式〕
述——簡述評論對象,亮出觀點。
評——恰當引用原句,逐條評析。
結——結尾引申,歸納出哲理。
4.批駁類的擺辯商榷式。
〔套路特點〕
對友商榷 互相切磋
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擺」、「辯」為主,語氣要真切平和,雖自己所持觀點鮮明,卻帶有商量探討色彩。
〔套路模式〕
擺——擺出對方觀點,作為全篇商榷的內容。
辯——進行駁論剖析。這是文章主體,又可分如下幾層:
引——引名言格言作理論根據。
歸——通過歸納推理提出與對方相異的觀點即全文中心觀點。
演——運用演繹推理,由一般到個別,把自己的觀點發散開去。
結——經過反復論證作出結論,使對方論點站不住腳,從而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
9. 議論文寫作要不要注重形式邏輯
《文章作法》「議論文」的章節涉及過多形式邏輯學科方面的知識,現在高中的議論文寫作都不再強調嚴密的邏輯性了。
竊以為,脫離形式邏輯基礎的議論文常常是表面化的,是令人心潮澎湃但經不起理性的檢驗和冷峻的推敲的。這恐怕很容易成為滋生「憤青」的溫床。看看中國人的辯論,再看看歐美的辯論,高下立見,差別在哪裡?恐怕就在於是否經歷過真正科學嚴謹的理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