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 誤區為話題的作文
認 識 與 誤 區
比之於動物,人的高級在於人產生了意識,故而人能思索,對客觀存在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但這認識常常會走人誤區,為什麼呢?其一在於人的認識途徑的局限性,「看不清」自然也就認不清了;其二在於人本身或愚昧、或執迷、或熱愛等非客觀的思維方式。
認識途徑的局限性會使人走入誤區,這是無庸置疑的。如,古代的人們普遍認同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說法。至望遠鏡發明,看得更遠之後,才逐漸走出誤區,認為太陽為宇宙中心。到後來設備多次更新,目力更遠時,才又走出「太陽中心」這個誤區。但「目力所及」這一誤區實乃自然對我們人類的天生限制,我們無法改變,只待時間引導我們走出這一局限。
愚昧也使人陷入誤區。大清王朝長期「閉關鎖國」,國人對西方迅猛發展的工業一無所知。及至國門被迫打開時,「天朝上國」的昏君們仍以大國、強國自居,陷入誤區,導致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當然是源自愚昧。時至今日,國民中坐井觀天的愚昧者仍不在少數,故而推廣終身教育、整體提高同民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執念也會使人陷入誤區。現今各種媒體報道大學生被傳銷組織「洗腦」的新聞事件屢見不鮮,這些「傳銷新人」到被官方解救時大多仍執迷不悟,死活不願回家。這又是為何?是沒有知識嗎?但他們多已接受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人說,缺乏社會經驗或許是這些年輕人受騙上當的主因,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這些人心中有所貪念,故而執著的以為「空手套白狼」也會發大財,富可敵國的美好前程在「指日可待」哩,可惜不僅自己做了傳銷組織身陷囹圄的「奴工」而不自知,還連累了身旁一大片的親人和朋友。
因情愛而陷入誤區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不論是古代子女的愚孝,還是現代對子女的溺愛,都是源於因愛而生的縱容。
但使自己陷入誤區的遠不止於此。
牛頓早年發表「萬有引力定律」及力學三定律,可謂功業斐然,但晚年由於認識上的錯誤,而迷信神學,故而一無所成。這是信仰弄人的結果。
我們常對別人小小的的錯誤、缺點而肆意取笑,誇大其詞,百般嘲諷譏誚。這誤區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虛榮。
我們常在客觀事實面前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總是不斷尋找借口,企圖掩飾自己的缺點和謬誤,這誤區源自我們靈魂之中的怯懦。
綜上所言,走入誤區,總根於片面的認識和非客觀非理性的情感。我們應避免由於自己主觀情緒的阻礙而罔顧事實的態度,時時反思自我,堅持實事求是,這樣才能盡少陷身於誤區,盡早邁向成功的坦途。
看清誤區,走出誤區
B. 如何走出中式英語作文三大誤區
誤區一:用中文思維串聯英文詞彙
我們常常讀到以下這類用中文的語法和英語單詞拼湊出來的句子:
「WhenIwasachild,myparentsveryloveme。」
(正確的表達:WhenIwasachild,myparentslovedmeverymuch。)
「Thesupermarket』sinfrontofisaguesthouse。」
(正確的表達:。)。
◆解決之道:強化語法
要想流利的掌握一門外語,你需要能夠使用該語言思考,而不用在頭腦里來回翻譯。而將中文式思維轉變為英語思維的最根本的途徑之一就是強化語法知識。
誤區二:過分「精雕細琢」而忽視了「大局」
太生僻的單詞運用起來並不能得心應手,而且使用太復雜的句型也常常會出錯。為了使句式錯落有致而將句子隨意斷開,或者是在句中插入一些短語,如果運用不當會有嘩眾取寵之嫌,反而會使作文質量下降。
◆解決之道:用平常心表達平常事
寫作要求能夠綜合運用邏輯、詞彙和語法等多種知識和技能來完成一個寫作任務,但並不苛求學生去做標新立異的創作。因此無需力求完美地到電子辭典里去找生僻的詞彙,也不需要寫得多麼高深莫測,而是應該抱著平常的心態去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表達自己想到的內容,將學過的詞從記憶深處調動出來,復習語法課上學到的知識。
誤區三:文章冗長細枝末節過多
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連貫性不強,邏輯思維混亂,讀起來讓人摸不到頭腦。
◆解決之道:理清思路,言之有物
先考慮清楚自己要說幾點內容,這些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樣的。
開頭不要寫得太羅嗦,要找著恰當的切入點,快速入題,簡潔明快,結尾同樣不要拖泥帶水。建議大家多使用一些關聯詞。有了這些詞的連接,就會使文章變得語句通順,層次清楚。另外,不用過度迷信一些使用難度較高的復合句,只要關聯詞搭配合理,短整理小的句型、簡單的短語同樣也能使文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