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寫作 > 初中英語寫作課說課篇ppt

初中英語寫作課說課篇ppt

發布時間:2021-01-17 05:55:49

1. 初中英語說課

JEFC Book 3 Unit 8 Merry Christmas!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浙江宏達學校 羅敏江 版權所有,引用請註明出處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
本單元中心話題為談論「節假日活動」 (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主要交際功能項目為聖誕節及新年的節日問候,表達祝願及應答,語言項目為動詞不定式與疑問詞連用及作定語的用法和been to 與gone to 的區別。在教學中,我們著重突出以話題為綱,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結構,運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去完成教學。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提高他們的跨國文化意識,並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29 課首先是通過談論節日這一話題導入本單元的主題,採用任務型學習活動中的列舉法(Listing),通過列舉學過的節日,引出聖誕節。然後用激情聯想法(Brainstorming),設想自己在英國和一位英國朋友過聖誕節,如何過,再過渡到第一部分的對話。第一部分的對話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和第二部分的根據對話問答,都圍繞本單元的主題進行。所運用的結構是so…that…句型、What do you mean by…? 這一句型以及系動詞sound/look/smell的用法。教學中應注意中西方在重大節日及文化意識上的差異。在本課中LIN TAO就問到: What do you mean by 「decorate the tree」? 節日期間的活動是不同的。
Lesson 29
Topic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Function Talking about how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and the activities of Christmas
Structures What do you mean by …? That sounds / smells /looks….To be here at Christmas time is…. A dream that has come true.so…that… I』m so happy that…. Me, too.
Task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and learn to decorate before Christmas
Culture The Christmas festival (decoration at Christmas time)
Vocabulary merry, decorate, angel, circle
Grammar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第30課閱讀課文Christmas Day是講聖誕老人的傳說及西方人慶祝聖誕的活動方式,同時涉及對聖誕精神的理解。課文呈現了本單元的重要語言項目:動詞不定式。課前的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可放在課堂導入這一環節中用,第一個問題可用來組織學生略讀,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Lesson 30
Topic Christmas Day
Function Talking about Christmas activities.
Structure Merry Christmas. as wellOf course not. … is based on … It is said that…Even though…, … can』t wait to … … spend doing …
Task The students learn to celebrate Christmas.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it.
Culture The Christmas festival (preparation and celebration, Father Christmas)
Vocabulary eve, stocking, pet, as well, kind-hearted, chimney, base on, real, shy, hang, fireplace, dry, though, even though, live on, relative
Grammar The Infinitive (what to do, )
第31 課第一部分的對話是Lin Tao問Jim 有關聖誕的問題,創設情境,較自然地操練疑問詞與動詞不定式的連用。第二部分在一個簡短的對話中,巧妙地讓學生鞏固區分gone to 和been to的用法。第三部分談論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慶祝方式,並可以和聖誕節作對比,分析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培養遷移能力。
Lesson 31
Topic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culture
Function Talking about different festivals
Structure …how to do…, …when to do…, …where to go…, …what to do…
Task To compar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get ready for the report
Cul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Vocabulary greet, western, traditional, similar
Grammar have / has gone to and have / has been to, the Infinitive
第32課的聽力是Mrs. Green 的獨白,講述聖誕前的准備活動。第二、三兩部分是先看圖答題,再以書面表達方式輸出,主要描述聖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形。閱讀文章Jesus Christ,講述了聖誕的來源(耶穌基督出生的故事),並重現了本單元的重點語言項目:動詞不定式作定語及疑問詞與動詞不定式的連用。
Lesson 32
Topic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
Function Talk about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
Structure wait for, according to, not… until, …where to go, give birth to,a place to stay
Task To learn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mas, make a handbook of festivals.
Culture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mas
Vocabulary once upon a time, special, at last, owner, give birth to
Grammar the Infinitive, been down( to) and gone to
二、教學設想
1.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以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為設計理念,具體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Situation Approach),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整體語言教學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等。人們使用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任務型的教學活動,是讓學習者通過運用語言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交際活動。學習者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學習和掌握語言。
根據交際教學法的理論,外語教學必須與社會實際需要和學生興趣愛好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出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內驅動力,主動地學習。導入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教學活動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重視多元導入,景趣交融。
⑴、自由談話式導入。 如Lessons 29, 30, 31。
⑵、直觀導入。具體的實物、圖畫卡片、簡筆畫、照片、錄音等要比言語描述更為清晰。如Lessons 29中,可展示學生列舉的和聖誕相關的物品,而在Lesson 30課的教學中,導入時可由一學生扮演聖誕老人展示聖誕禮物、聖誕樹、卡片等進行復習中完成導入。
⑶、問題導入。教師可單刀直入,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與新授課重點、難點有關的問題,達到發現新知識並解決新問題的目的,將學生的思維迅速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如Lessons 30,閱讀前的提問。
⑷、以舊帶新導入。主要選擇與新知識有內在聯系的舊知識,這符合溫故知新的原則,通常運用提問復述和課堂口、筆頭檢查等教學手段。如Lessons 32,復習單元要點:動詞不定式。
⑸、音樂欣賞。根據單元教學需要,讓學生欣賞有關聖誕的音樂、歌曲,並因勢利導地組織學生討論單元的主題思想。努力做到重、難點分散。如Lessons 31,當然在本單元其它幾課的不同環節中還可適當安排欣賞或教唱聖誕歌曲。
不管哪種形式,都盡量讓學生盡快動起來,進入到學生狀態中,讓學習發生。
認真把握好課型,結合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L29和L31主要是採用「情景教學法」,L30和L32主要是運用「閱讀課的整體語言教學法」等。無論採用那一種教學方法,都圍繞 「以學生為本」這一宗旨,其目的都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重視提倡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方式。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做中學,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單元中任務的設計注重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並形成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並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
2.對話課教學
對於對話課的教學,我們採用的原則與方法為 「在模仿操練中強化」、「在交際情景中生成」、「在合作討論中創新」。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聽說活動加深對語言的理解,使理解和運用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單元整體內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通過pair work和group work進行話題訓練。在訓練前必要的示範和操練。然後通過圖片或投影片圍繞某一話題訓練。
2、 通過跟讀模仿進行語音語調訓練。
3、 通過編寫對話,進行活用性訓練。
4、 通過設置真實的情境,進行交際(非操練)訓練。有時還可復述對話對學生進行講一段話的訓練。
本單元的口語教學主要在L29(及L31課)。導入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和教材內容相似情境的做法,驅動學生去完成較容易的小任務,分解語言難點。後階段可創設學生需完成綜合任務的情境,先讓學生通過pair work 和 group work,在有充分的安全感的環境中進行交際,再作口頭匯報(表演)。如:L31中第二部分的教學,要讓學生掌握been to 和gone to的用法。教師先設置這樣一個情境:請一名學生去辦公室拿字典,然後與學生們進行問答:
T: Where is A? Ss: 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T: Why did he go there? Ss: He went there for a dictionary.
T: What has he done there? Ss: He has been to get a dictionary.
通過問答,讓學生感悟兩者間的區別。然後操練教材中提供的對話,再假設某個時候某人不在(如假設一位同學到加拿大去了),進行小組對話表演,最後教師再進行語言分析,進一步區分兩者的不同用法。
此外,教師還可以用以下方式進行口語活動,如:集體朗讀,個人朗讀,扮演角色朗讀或表演等,增強學生互相合作學習的習慣,並通過合作學習後,讓學生可以互相糾錯。通過小組活動,還可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通過小組匯報表演,展示不同的風格和他們的風采,給他們成就感,激起他們學習英語持久的源動力。
本單元所涉及到的語法現象是動詞不定式的兩種用法和been to與gone to的區別。對於這一些語法要點,讓學生在對話課教學中感悟。在完成任務後,適當給學生做一些必要的解釋。因此,對於語法要點,我們始終堅持在情景中生成,在表演中鞏固,在交流中運用,在操練中強化。
如本單元的動詞不定式與疑問詞連用這一語法項目的教學: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編這樣一個小對話:
J: Lin Tao, can you help me 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
L: Sure. Where shall we put the tree?
J: Over there. Near the window.
L: How can I put up the Christmas lights. The tree is too tall.
J: Look, do it like this. It』s easy.
L: Oh, I see. Thanks. By the way, when will we go to the Christmas play tonight?
J: After the Christmas dinner at about 11:00 p.m.
然後以這一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示範後改成學生問學生):What did Lin Tao ask? 接著幫助學生用帶疑問詞的動詞不定式進行回答,再用第一部分進行強化。
3.閱讀課教學
關於閱讀課,我們的指導思想是:主動閱讀,自主發展,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理論依據是語言習得理論。堅持採用整體語言教學的方法。閱讀課主要解決詞彙認知,背景介紹,理解教材內容,掌握閱讀方法和培養閱讀技巧等。主要按以下步驟進行:
3.1、閱讀導入。包括背景知識介紹。例如在教Lesson 30時可先介紹一些關於中外節日的知識,然後讓學生分別列出中國和英語國家的重要節日,再進行知識的分享,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experience),對課文的內容進行預測,並就有關的話題開展討論。然後,讓學生通過閱讀驗證自己的推測,吸取信息,掌握新的知識,豐富經驗。這樣還可以適當降低閱讀難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2、目標閱讀。對學生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控制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學生可以通過跳、略讀等閱讀方式發現答案,做出推理和判斷,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圖,培養學生的略讀(skimming)能力。如本課的教學中,可提出這樣的問題:Who is Father Christmas based on? 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Day? 也可以是課前的問題(When is Christmas Day?)。
3.3、分析閱讀。可通過細讀讓學生理解文章的細節,分析文章與段落的組織結構,尋找主題句,理解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間的聯系,加深對篇章的整體理解。
3.4、導讀及朗讀。有些詞語可以讓學生在閱時根據上下文推測出意思來,以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在學生猜測詞義的基礎上,再通過實物、圖片、簡筆畫、體態語、投影片等方法設置情景來呈現詞彙、句子等,使學生在直觀的情景中感知詞彙和句型,掃除障礙,疏通課文大意,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在對文章或對話內容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聲地讀,讓他們讀得流利,朗朗上口。選擇部分段落,可讓學生進行對話與陳述的互相轉換,然後進行表演或復述等。
3.5、泛讀。根據教學情況,在課堂上可採取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原則。適當補充一些讀物,並提出閱讀要求和任務,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在閱讀中掌握閱讀技巧。
寫,也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語言的交際和閱讀是分不開的。它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一些常用的練習外,在日常交際用語中鼓勵學生使用已學過的語言不僅做課堂里寫的練習,而且引導他們在課外「寫」一些真實的情況。如L31課的第三部分,先回答問題,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寫一則故事,基礎較好的同學,還可讓他們寫出春節和聖誕的異同。教師應保證學生在寫之前懂得要求他們做什麼,進行必要的寫前指導,或在寫之前先進行口頭訓練,然後再進行筆頭訓練,這樣可以減低難度,讓學生保持和提高願意寫的興趣。先說(討論)後寫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幫助學生拓寬思路。教師還應經常提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本單元中,除了寫各種賀卡外,還可設置這樣一個單元項目(project)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製作節日手冊。先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成員分工,通過報刊、網路等多種途徑,搜集各種節日資料(可先確定一個英語國家,如英國或美國等),列出西方國家的節日,再進行第二次分工,明確各成員的任務,如資料的再搜索、主筆、美工等,完成節日手冊的製作。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在做中學的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同時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當然,也可用英語製作一本中國節日手冊,向西方國家介紹中國的節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完成這一項目,同時也在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是在真正地運用英語,而不是為了作業而作業,為了操練而操練。
三、教學手段與評價工具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與教材配套的教學掛圖、錄音帶、VCD、投影片、練習冊、閱讀訓練、多媒體軟體等,並以此作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重視使用一些先進的現代技術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以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密度,提高教學效率。在使用多媒體時,應提倡適當使用,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而使用,而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注重課件風格和教師教學風格的一致性,避免把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仍應發揮其主導作用,注意多媒體運用的頻度,注重各類媒體的結合應用,避免只重多媒體而忽視常規教學媒體和手段,避免把投影屏幕當成黑板,注重 「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製作課件時,我們不妨進行一番 「換位思考」。其一,把老師置於學生的感知角度,體會他們的學習情緒和學習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訓練語言交際能力,以此來找准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從而落實教學目標和重點;其二,把學生置於課件主人地位,使學生在不斷地語言訓練中理解並掌握教材,進而運用,達到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境界。
根據《課程標准》,強調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評價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表現出的發展潛能等,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該評價體系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
有很多課堂情形需要教師對學生行為進行觀察和分析,單純的筆頭考試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就。尤其象英語課,對於學生的評價,除了單純的筆頭考試外,還應注重對學生的口語,朗讀與聽說,閱讀,等各種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通過觀察學生的實際行為,對學生作出相應的評價,進行適時的反饋。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給學生足夠的成就感,保持他們學習英語的驅動力。這種形成性的評價要求學生能夠展示他們能做什麼而不只是說他們要做什麼,而且也能使學生有機會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無論是哪種評價方法,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評價工具,即要有一定的評價技術。常用的評價工具有:(1)教師自製的單元測驗;(2)各類標准測驗;(3)行為觀察的現場反饋或記錄;(4)問卷調查;(5)交談法;(6)作業(任務報告)分析;(7)表演;( 個案分析; (9) 學習效果自評;(10)家長反饋;(11)各類獎懲。
在教學評價的具體實施中,評價的組織形式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只有民主的教學環境才能促使學生充分、自由地發展,這應該體現在教學的民主化方面。因此,教學評價的組織形式也要體現出這個思想。在總體安排上,可提出教師——學生——家長評價的相互結合,充分依靠這些評價主體的力量,尤其是學生的力量,使評價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在評價時,可以「他評」和「自評」相結合,其中「他評」中「教師評」「學生評」和「家長評」三種形式可結合起來。在通常的情況下,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占居多數。但是,學生評價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應該成為評價的主人,我們盡力創造條件,讓學生也擔負起評價的責任。學生參與評價可分為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相互評價。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活動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當然,在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中應強調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發現別人的優點。在評價的組織形式中應強調教師——學生——家長系統的共同評價。家長參與評價需要作好動員及明確評價的要求與方法,注意評價的客觀性和鼓勵性。
1. 對學生口頭匯報的評價
(1) Physical Expression.
隨時關注學生的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主要觀察姿態,面部表情,是否保持良好的目光交流等,並注意適時的反饋(吸引學生、提醒學生)。
(2) Vocal Expression .
對於學生的聲音表現,如發音是否正確清晰、聲調變化、音量、停頓等。
(3) Verbal Expression.
語言表現,如用詞是否准確、達意、是否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意義表達是否完整,信息組織是否有邏輯性,結論是否能切中要點等。但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客觀地評價每位學生,幫助每位學生獲得成功。注意糾錯的方式與藝術,進行有效的監控,但不過分的挑剔學生表演過程中所犯的語言性錯誤,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
2. 對於學生英語聽說課的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對學生進行調查,以便於我們了解或掌握學生在英語課上的聽說情況。
Which speaking, listening activities did you participate in this week?
Which did you enjoy /dislike? Why?
In which speaking activity do you think you did your best?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What type of speaking activities would you like to do better? etc.
3. 對於學生閱讀的評價
對於學生的閱讀評價,我們不妨經常用下列問題的調查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
How did you feel about the passage you read? Were you exciting or ll ?
Can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 easily? How long did you spend finishing it?
Do you meet with any difficulties?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Do you read more passages after class? (What kinds of passages do you often read?)
4. 對於學生寫作的評價
How did you go about writing this piece?
What problems did you encounter?
Do you solve the problems now? How?
What goals did you set for yourself in this piece?
How well did you accomplish them?
What are your goals for your next piece?
What did you do for your handbook?
提倡學生作文的形式的多樣化,如寫周記、調查報告、對外交流的e-mail等。鼓勵學生交換閱讀,互相取長補短。鼓勵學生多寫,並把好的文章進行展示、廣播、投稿等,展示時也盡可能多給學生機會,如可分最佳書寫、最佳創意、最佳描述、綜合最佳等。
5.對於學生小組活動中的合作表現評價
教師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表現評價表觀察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主要觀察學生在小組活動時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精神、是否注意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是否給予他人機會發表意見、是否按時完成任務等。可用下表進行評價:
Assign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d you
1. listen to other people?
2. respond to other people's ideas?
3. help to organize the talk?
4. help others in the group?
5. explain your ideas clearly?
6. understand the ideas?
7. enjoy the discussion?
Did everyone in the group
1. join in?
2. listen to each other?
3. help each other?
l Has the talk helped you to understand the subject?
l Has the groupwork made you think?
l What parts of the assignment did you do best?
l What parts of the assignment did the group do best?
l How would you improve this assignment if you had to do it again?
l How could you improve your own groupwork?
l How could your group improve its work?
l Please use the back of the paper to add further comments if you wish.
通過一單元的學習,教師還可對學生進行一次測試性評價(測試卷另附),並再作一些定性的評價,以求評價的全面性。如:
Teacher Comments
You do a good job of /This student can
And you can improve/This student need
Student Comments
I did well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plan to improve by ______
Parents Comment

2. 初中英語語法說課稿範文

初中一堂語法課的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是初中一年級的一堂語法課,具體語法為Modal Verb.接下來我會從教材分析,教材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等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首先是我對教材分析的闡述。
一、 教材分析
在課標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遵循新課標的要求,考慮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方向,盡量體現基礎教育中的人性化走向。面向全體初中學生,突出初中學生特點,尊重其個體差異。本課的主要內容是有關初中語法中比較初級的語法知識Modal Verb的相關內容。在此課中,主要學習情態動詞的定義,以及常見的情態動詞,在了解什麼事情態動詞的基礎上,會著重介紹三個最為常見的情態動詞——can, may, must。在具體講述的過程中,會對這三個情態動詞進行適度的延伸與拓展,同時會加以練習進行鞏固,注重培養學生在分析例句時的思辨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can, may, must的具體用法
2. 能力目標:學會情態動詞在實際生活的交際過程中以及書寫過程中的運用,不僅要會用還要用准確。
3. 情感目標:讓學生愛上英語課,尤其是對比較枯燥乏味的語法課產生興趣,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4. 學習策略目標:設法使學生使用已學的情態動詞進行造句,並能夠准確的進行翻譯,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進課堂,激發學生自主總結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依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我確立了這節課的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了解情態動詞的定義,熟記常見的情態動詞,學會三個基本的情態動詞can, may, must的具體用法
2. 教學難點:
情態動詞用法的基本句型以及can,may, must的區分和各自特殊地用法。
依據我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確立,我制定了相應的教法與學法
二、 學習方法與教學方法的分析:
對於比較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要是學生主動參與,自己實踐,讓學生學會學習,同時師生互動,寓教於樂,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寬松中適度緊張和自我表現的空間,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注意到「involvement」的重要性。比如,在講解三個常見的情態動詞是根據其不同的用法我會請同學們翻譯例句,並說出例句中情態動詞表示的含義以及用法,之後我會請同學進行類似的造句,使學生能夠牢記其用法並熟練運用以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我會鼓勵學生多舉一些發生的實例,以著重培養和體現其情感態度的變化。此外,在講解三個基本情態動詞需特別注意的要點時,我會分小組討論,並積極與同學們進行溝通,培養其合作精神和健康的人生觀。
根據初中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語法的過渡特點,我主要運用語法翻譯法和演繹法使學生融入課堂,盡量弱化語法在學生心中「枯燥乏味」的現象。注重用貼合生活的具體事例,將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將師生互動融入課堂,通過小組討論,代表陳述以及適當的游戲使學生參與進課堂學習。
幾乎沒有教師上語法課發現樂趣,也沒有學生重視這門課。其原因是他們忘記了語法課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它僅是英語課的一小部分,此外就是延伸與擴展太多。孤立學習語法規則和靠填空形式來做語法練習效率是很低的,不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我主張應該培養學生自動化的使用正確形式,不靠語法邏輯,在課前讓學生做一些回憶性練習,這樣可以使學生本能的使用正確形式,又節省改作業時間。填空練習不應用作教新句型和新用法的手段,而應作為鞏固所學內容的手段和調查分析的手段。學習語法,習慣超於教學作用,因此我著重在日常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總結以成習慣的自主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導,以多媒體為手段,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環節:
三、 教學過程的分析:
導入階段(warm-up) 5min.
1. 導入語: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Now I have aquestion to you? Do you like grammar?
不可避免的會有些學生不喜歡語法,覺得語法太難太枯燥了,會提不起興趣,要通過向學生闡述語法的重要性以及弱化語法在學生心中「枯燥乏味」的印象。
2. 引出課題:Today we will talk something about grammar----ModalVerb引出今天的課題。
新課呈現階段(Emerge)25min.
1. 定義教學:
① 介紹Modal Verb的三個重要特點。先提問同學們是否有人知道,然後再逐一進行解釋,舉出一些例子,請同學們分析。
② 總結基本句型,通過回顧定義來引出句型。請同學回顧。
2. 課堂討論教學:
① 讓同學們分析例句,小組討論,得出結論,發表陳述。
② 教師不定期提問一些問題,比如,How to translate the first sentence? Couldyou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all.
3. 總結陳述教學:
① 在課程接近末尾的時候,請同學對本課所學知識進行總結。Can的具體用法,may的具體用法和must的具體用法,以及someth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② 對課堂重點難點的重申,在課程後半部要對本堂課所講知識進行概括,尤其是重點難點,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吸收和運用。
鞏固、運用階段 13min.
1. 發給同學們提前准備的練習題,當所講知識點與相關練習題呼應時,對練習題進行進一步的講解。
2. 留給學生適應的時間,讓學生們自主做題,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之後進行相應的陳述。
3. 請同學們現場造句,請其他同學為其分析。
布置作業 2min.
在課程講述結束後,要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後作業,讓學生對三個基本情態動詞的用法造幾個句子,使學生靈活運用情態動詞。
五、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一定要清楚明了,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同時不能過度冗長浪費課上時間。另一方面,PPT的使用也極為重要,課件較之黑板的一大優勢就是能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枯燥的東西形象化,同時還能節省一大部分時間,更重要的是能夠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非常感謝各位的傾聽。謝謝!

3. 初中英語說課的基本步驟

英語被最多國家作為官方語言,也是實際上的國際語言,相對於我們的母語中文,學習英語對於學生來說相對有難度,那麼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該怎樣去說課,又有哪些要求呢?下面出國留學網編輯為您帶來英語說課的基本步驟和要求,歡迎大家閱讀。

英語說課的基本步驟

(一) 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簡要分析本課內容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和整個教材體系中甚至在素質教育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對話課是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環節。作為單元的第一課,對話課的作用首先是為第二、三課提供話題和語境。由於整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話題操練特定的功能項目,對話課又具有為二、三課的學習掃清語言和文化障礙的作用。

例子:

本課對話內容緊緊圍繞體育運動話題展開,談論運動項目必定使人聯想到奧運會、奧運歷史、奧運精神等,這就為下一課閱讀教學提供了話題和語境。本課操練的功能項目是表達個人喜好的句型"prefer...to",學習並熟練掌握該句型有助於學生能就"prefer A to B」表達自己對運動項目的愛好及愛好程度。

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學習語言的目的看,高中英語教學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對話課應側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體現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得體性、准確性和實踐性。因此,本節對話課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所學功能用語談論體育話題的能力,為進一步自由談論奧運歷史打下基礎。

2. 說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其依據。

1)知識技能

(1) 學習、掌握關系副詞when,where.,why 引導的定語從句及介詞+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

(2) 學習掌握一些有關影視的詞彙:

如: career, director, script, play a role in ,Oscar, award, studio, scene, follow-ups等。

掌握其他一些課文中涉及的詞彙:

如:graate, attack, creature, owe…to…, take off等。

(3) 學習掌握一些用於討論、評價電影的結構句式:

如:What』s the film abou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tory of the film?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film?

I like / don』t like the film because…

The film is about… I think the ending of the film is …

(4) 提高學生語言聽、說、讀、寫的能力及扮演角色、編寫劇本、撰寫影評等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 情感態度

(1) 學習幾位著名影星、導演執著於藝術、獻身於藝術的敬業精神和對人類藝術的巨大貢獻。

(2) 從Keanu Reeves 艱辛的成功途中(In the begin did many small jobs, then played in many cheap films.)我們可以學習到:要成就事業需付出辛勤勞動,要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恆心與毅力。

(3) 通過學習國外著名影視界人物,培養學生了解、尊重異國文化,體現國際合作精神。

(4) 通過開展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其團隊精神。

3)學習策略

(1) 認知策略

能總結定語從句的結構規律,並加以應用;在學習中藉助電影海報圖畫、圖表等非語言信息進行理解或表達。

(2) 調控策略

利用影視資源,主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創造和把握學習英語的機會;積極參與采訪、表演、調查等英語學習活動。

(3) 交際策略

充分利用采訪、表演等真實交際活動提高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在其過程中能藉助手勢、表情等非語言手段提高交際效果,能克服語言障礙,維持交際。

(4) 資源策略

通過了解影視知識,獲得更廣泛的英語信息,拓展所學知識。

4) 文化意識

(1) 了解英語國家影視界藝術家的成長經歷、成就和貢獻。

(2) 通過學習,了解世界著名影視文化,培養世界意識。

(3) 通過中外影視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影視文化的理解。

3.說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的確立及其依據。

列舉該課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的同時,說明為什麼該重點是本課教學的最主要部分或最重要內容,為什麼該難點在本課教學中是學生最難理解和最容易出現錯誤的部分(有時重點和難點相同),為什麼該關鍵點對本課教學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

重點和難點均是「現在完成時的基本結構和用法」。

重要性:現在完成時態是課程標准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時態之一,本課是該項語法教學的第一課,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語言輸入,為以後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難點: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對「完成」和「過去」概念定義的差異,學生往往對現在完成時、一般過去時的含義和用法產生混淆,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的使用也容易出現錯誤,因此,「現在完成時的基本結構和用法」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又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現在完成時的動作發生。

(二)說教法

SEFC Bl L37(對話課)為例:

對話課重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選擇使用交際教學法在具體教學中以情景教學為主,活動教學為輔,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創設情景,利用圖片、投影儀、錄音機等輔助設備,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理解、表達和思維的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貫徹交際教學原則,採用3P教學模式,組織各種課堂活動,如表演猜謎、演講(I prefer A to B because...)、討論(Which sport do Chinese people prefer?)等,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學法及學法指導

說學法,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說出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使用或學會使用什麼學習方法,如五官並用、強化記憶、比較歸納、分析概括規律、循環記憶、分類記憶、聯想記憶、發現學習等等。要說明結合本課教學培養學生哪種學習能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注意力、創造力、思維能力、反應能力、自學能力等。

(四)說教學程序

說教學程序,要簡要說出該課的各個教學步驟的具體教學環節名稱及相關教學內容、步驟、教學活動組織和安排;即在哪個教學環節教哪個(些)知識點,提出哪些問題,做哪些練習(教什麼),組織哪些課堂教學活動,採用什麼教學方法(怎麼教)等等。

在敘述教學程序時,要按照教學步驟說清各個教學環節的具體活動,包括講授的知識內容、練習、小結、反饋、矯正及作業布置等安排。

說教學程序要求既有具體步驟的安排,又要有針對性的教法理論闡述。

此部分的關鍵在於讓學生了解如何製作電影,尤其是通過了解電影的製作而突出導演的重要作用。

Task: To experience being a director (write one scene of the film and act it out).

活動形式

1.頭腦風暴:教師提問If you want to make a film, who do you need to invite?通過此問題引出電影製作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角色,如photographer, actor/actress, editor, director等等。

讓學生討論各角色在電影製作中所做的不同工作。通過討論,學生不難發現,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導演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2.小組活動:

分別給出閱讀材料中提到的五幅電影(Jaws, E.T., Jurassic Park, Schindler』s List, Saving Private Ryan)的圖片,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對圖片進行預測,各個小組根據不同的圖片猜想影片的大概內容及主題。

While-reading

First reading: 快速閱讀課文的Para3-5 , 查找出有關這5部電影內容和主題的信息,並核對與自己猜想是否相符。

Second reading: 閱讀並查找有關Spielberg的信息:

1) 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

2) When did he start making films?

3) What did he use to make films at first? and later?

4)What was his dream?

Fill in the blanks (diagram)

Deal with the words

Retell the text with some key words

Discussion

(五)說極書設計

說板書設計要求語言精練,說明板書的整體布局即可。

英語說課的基本要求

說課有別於講課。講課的對象是學生,側重講授知識、培養能力、教書育人,是系統的教育教學活動;而說課的對象是教師、教研員、評委,側重表述如何講授知識、培養能力、教書育人,是系統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說課是教學與教研的結晶,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的產物。說課講稿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突出理論性

說課講稿有別於教案或教案提要,它比教案更具有理論性。寫說課講稿也不同於寫教案,教案多是具體教學過程,而說課稿則側重於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的闡述;教案只說"怎麼教",而說課講稿則要重點說清「為什麼這么教"。因此,寫說課講稿要注重理論依據的闡述,尤其是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及學法指導時,一定要說明其理論依據。

(二)簡明扼要

說課稿有別於教學論文,它比教學論文更具實踐性,因此。說課稿的撰寫要用詞精當,切忌長篇大論、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談。說課各個要素及其理論依據必須要有直接的內在聯系,在語言表達方面要言簡意賅。另外,表述具體的教學目標時,要盡量避免使用抽象、籠統、缺乏可操作性和可監測性的一般性用語,如知識目標一Student will learn about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能力目標一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這樣的教學目標只是泛泛而談,沒有說明要求學生做到的是什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無法有效操作,聽課者更難確定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三)不拘一格

由於教學內容不同,教學對象(學生)不同,課型不同,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不同,說課稿的撰寫也不應拘泥於單一的、固定的模式。只要教師能夠准確把握說課的要素和要點,透徹分析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採用綜合論述(說課的各個要素不逐項列出)或分塊論述(說課鈉各個要素逐條列出),都能達到說課教研的最終目的。

(四)突出英語學科特點,但要量力而行

原則上講,英語說課講稿最好用英語寫。但是用英語寫說課講稿對教師的英語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有些教師還沒有掌握說課方法或沒有能力准確翻譯某些教學理論時,最好慎重用英語寫說課講稿。筆者認為,現階段英語說課講稿用英語撰寫或用漢語撰寫均可。因為,說課是陳述教學方案設計及其理論依據,而不是具體實施課堂教學方案。英語說課的目的主要是進行英語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而不側重於提高教師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4. 初中英語說課哪些內容

你參考這個說課稿吧
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說課教案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單元圍繞談論過去的經歷,學習使用現在完成時態。通過對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些娛樂場所(fun places)的描述,反復運用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I』ve never been to…. 來激發他們使用本單元所學單詞的興趣。教材中提供的所有活動都以現在完成時態為中心,通過一系列的聽、說、讀、寫的訓練,來加深對現在完成時態的理解,明白英漢兩種在結構及表達方法的一些異同點。從而提高他們運用所學語言的綜合能力。
2. 教材的結構
本單元分Section A 和Section B 兩部分。Section A 中通過所設計的各項任務呈現了兩篇聽力課文和一篇閱讀理解。Section B則安排了一篇聽力和兩篇小短文,用以加強對目標語言的理解。Self Check 部分是用來檢查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目標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單元後的語篇訓練旨在通過目標語言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
3.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1) 知識目標:
學習單詞:Section A----space museum, amusement park, aquarium, boat, water park, theme park, neither;
Section B----English-speaking country, language, flight attendant, tour guide, used, improve;
Self Check----understand, decide, rent, show, special
掌握句型:Section A----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I』ve n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
Section B----I want to understand English language movies.
I want to study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It』s fun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
I have to.
I want to travel.
2) 能力目標: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3)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與別人分享快樂,發現身邊的美好事物,從而樹立正 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4. 重點和難點
重點:1)掌握本單元的目標語言Have you ever been to…? / I』ve never been to….
2) 記憶本單元的主要單詞。
難點:1)比較現在完成時態與一般過去時態的異同。
2)聽力課文中關鍵單詞、短語及句子的理解。
3)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課文中的難句。
二、 說教法
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重視師生互動、倡導合作學習;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注重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
1. 任務型教學法:這是新課標所倡導的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用中學,學中用」。 例如,將Self Check中的表格整合到第一課時中,完成1c後要求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調查,培養學生運用目標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情景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藉助多媒體手段呈現一些圖片、動畫及資料,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合作探究法:例如在Section B中,圍繞Why do you study English?組織學生共同探討,鼓勵學生們給出各自不同的答案,總結出學英語的重要性。
4. 新舊知識對比法:在語法教學中採用傳統的問答方式,讓學生體味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的異同,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目標語言的理解。
三、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要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習,關鍵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 預習法:課前安排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找出重難點,提出問題。並帶一些去各地遊玩的照片,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來加深對目標語言的理解。
2. 合作法:通過分組練習,使得人人開口說英語,用英語,培養他們積極參與,善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3. 角色表演法:例如在Section B中,設計一次互相采訪,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味目標語言的真實性。
四、 說流程
1. 總體設計及課時分配:
1) Section A涉及兩篇聽力課文及一篇閱讀理解。按先輸入,再輸出的原則,以Have you ever been to …? / I』ve never been to. …為知識中心設計一系列聽、說、讀、寫的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談論學生喜聞樂見的一些娛樂場所,使學生學會運用現在完成時來談論過去的經歷。計劃3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1a-1c)以key vocabulary 和理解Present Perfect Tense 的結構為主來設計任務。從單元的整體框架來看,這部分是一個介紹和導入部分,主要的目標語言及話題在這一部分呈現。可採用以舊帶新的方法來呈現現在完成時的結構。所選材料來源於現實,為學生所熟悉,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課本上所提供的問題及畫面能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起他們的求知慾。
第二課時(2a-2c)通過對上一課的回顧,以一幅城市的旅遊地圖開始設計任務。以三小段聽力談話為中心,使得目標語言在這一部分得以延伸。加之適當的語法總結和語言點的精講,能使學生對Have you ever been to…? / I』ve never been to… .更加清楚。將Pairwork部分設計成一任務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目標語言。
第三課時(3a-4)這是一篇長課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著眼點並不是對文中語言點的講解,而在於整體掌握文章的結構及基本的寫作手法。可根據文章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去尋找、發現答案。通過組織Pairwork和Groupwork來傳授目標語言在語篇中的運用。
2) Section B包括一篇聽力和兩篇短文。設計一次采訪任務的角色表演和小組合作學習探討的模式,從而加深學生對現在完成時在具體真實語境中的理解。擬2課時教完。
第四課時(1a-2c)第一部分以Why do you study English?為話題,鼓勵學生給出不同的有趣答案,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氣氛。而第二部分的聽力,讓學生捕捉目標語言在真實語境中的具體運用,以及與其它時態的對比。擬用Pairwork來設計一次采訪任務,這對學生則充滿著挑戰。可通過適當的引導,給出問題,化難為易。
第五課時(3a-4)有兩篇短文。重點應放在使用目標語言的寫作能力訓練上。3a可設計成限時閱讀競答,把學生分成幾大組來搶答課文中的8個問題。然後通過多媒體適當呈現文章中的一些重、難點,強化記憶。可將4調到3b-3c之前為3b-3c的寫作掃清一些障礙。該寫作練習有點難,但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即時使用目標語言及詞彙寫作的習慣。
3) 淡化語法不等於不講語法,所以在Self Check中設計成一堂語法與寫作課,比較現在完成時與一般過去時的異同,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目標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此為第六課時。
4) 最後一篇閱讀理解仍然以目標語言為話題,教會學生一些閱讀策略。1課時可完成。
2.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1)導人:利用多媒體展示自己在一些地方遊玩的照片,如長城、故宮、上海等,每次都提出Have you ever been to…? 引導學生集體回答Yes, I have./ No, I haven』t. I』ve never been to… 這樣的熱身活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要學的目標語言有個初步預知。然後導入本單元課題,切入本堂課的三項任務:Remember Key words; Present Perfect Tense; Listening and Pairwork.
2)Remember Key words 將課本中的娛樂場所剪切到屏幕上,通過看圖、領讀、齊讀、背誦、默寫,給學生形成強烈的感官刺激,強記本節課的關鍵單詞和短語,為後面的兩項活動做好鋪墊。
3)Present Perfect Tense 展示現在完成時的基本結構,學生在第六單元已經學習了現在完成進行時,所以對所給出的現在完成時應不太陌生,通過幾幅圖片的展示及例句的講解,使之明白可以使用現在完成時來談論過去的經歷。為後面的Listening and Pairwork掃清語言結夠上的障礙。
4)Listening 播放聽力前要求學生對課本圖畫上的對話進行朗讀與強記,化解了聽力中的難點。這時再播放兩遍聽力,一遍聽,二遍做,完成1b已變得十分輕鬆了。這同時也為接下來的Pairwork所需語言結構提供了模式。
5)Pairwork 將活動1中的圖片調出反復播放,按1c要求做 Pairwork. 此時教師可深入學生當中,解決他們交流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然後請幾組學生按展示的圖片進行Role Play。該活動的目的是從口語和聽力上再次強化了學生對本單元目標語言的理解。
6)Make a Survey 將Self Check中的表格整合到這節課,考察學生運用目標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小結與作業 調出屏幕上本節課的三項活動圖片,總結本堂課內容,強調重難點,使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線有個總體的掌握。布置復習與預習的作業,要求他們下節課帶到各地遊玩的照片,為下節課的活動做好准備。
8)板書設計
Uin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Task 1 key words Task 2 Present Perfect Tense Task 3 Listening and
space museum have / has + P.P Pairwork
amusement park I have ever been to…
aquarium Have you ever been to…?
zoo Yes, I have./ No, I haven』t.
water park I』ve never been to…

五、 教學反思
以導入為突破口,精心設計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融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當中來。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掌握本節課的目標語言。據此設計了記憶單詞、目標語言呈現以及聽力與分組練習三項具體的任務。一個任務的完成是下一個任務的前提條件,由易到難,前後相連,層層推進,從而形成了本節課一個完整的任務鏈。從教材的安排體系來看,似乎是以聽力材料為中心,但我認為著重點還應落實在Pairwork上。本著聽說領先的原則,將Selfcheck中的活動2整合到該課時,以期達到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目的,真正做到「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以致用」。
同時一些傳統的學習方法仍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如朗讀、背誦、默寫等等,應予以充分重視。因為沒有一定量的語言知識的輸入,任務型活動無疑是座空中閣樓。
任務型教學不應僅停留在為設計任務而設計任務的層面上,教師應從「學」的角度來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初中英語說課案例

怎樣說課 袁占舵

說課的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

我覺得說課一般要回答以下問題:

一、 新課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本節課內容所處的位置、作用及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系是什麼?

本節課的重點是什麼?

(我覺得不必說難點,因為對不同學生難點不一樣,尖子生可以沒有難點,落後生基礎知識也是難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的知識基礎、接受新知學習能力與情感態度的狀況怎樣?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是什麼?

確定目標的依據及理由是什麼?

四、教法學法

選用什麼教學方法?

准備什麼教具與學具?

選擇教學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選擇的教法為什麼實用高效?

學生用什麼樣的方法學習?

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指導學法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學法為什麼實用高效?

具體生成細節預先思考怎樣的處理方法?

五、教學准備

課前老師與學生各做什麼准備?

(主要是預習反饋)

六、 教學環節設計(教學程序、達標過程或師生雙邊活動的設計)

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樹立怎樣的學習目標?

預設學生自學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哪些問題會在討論環節中小組內解決?

預設學生會提出哪些小組內、小組間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全班解決學生的問題後,指導(或幫助)學生提出更進一步的問題是什麼?

用什麼方式方法或手段探究、合作解決更進一步的問題?

課堂中間會穿插什麼樣的開放作業?

用什麼方式檢測本節的目標達成情況?

為什麼這樣的方式有效?

怎樣及時反饋?

學生反思互助達到滿分的手段是什麼?

怎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好自結?

留什麼省時高效的鞏固作業(當堂清後可以不留)?

讓學生帶著急切學習的渴望怎樣留好以後的預習作業?

英語說課應該全部用英語。

下面是一個例子:
牛津初中英語UNIT 2 School Life 說課稿

Introce myself:
My name is Lu Guojuan. I have worked in Zhangqiao Middle School for 5
years. Today I want to talk about Unit 2, School Life Reading, 8A, Oxford
English.
First,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book:
1. The contents:
The part of the reading in the second unit aims to introce school
life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chools and it aims to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oreign culture and native culture.
2. The teaching aims:
(1)The aims of the knowledge: To learn 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or an
American school and to master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2)The aims of the abilities: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getting
information by scanning and the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3)The aims of the emotion: To promote their love for their school and
school lives.
3. The teaching emphasis:
(1) To get the ability of general reading and acquiring information.
(2) To master vital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4.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1)We have to tell our English teacher what we are reading.
(2)This is great because it takes less time than taking the bus.
Next,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 the students by the five teaching steps graally to emphasize
the contents. The teacher is to act as a guide and the students as an
actor to do the activities.
Then, the teaching aids:
Projector, Slide show, Tape recorder and Pictures
Afterwards, the design of the teaching procere and the class activities.

Step I Lead-in (within 5 minutes)
1. Ask and answer about school life.
1 )What subjects do you learn at school?
2 )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
3 ) Have you joined a club?
2. Ask two students to talk about his/her school life.
Step II Presentation (within 30 minutes)
Part A Show two flags with the words 『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and 『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 What do you think British
or American school would be like?
Part B 1. Listen to the tape about Passage One to get general ideas and
think about two easy questions:
(1) Who wrote the first passage?
(2 )What activities does the school have every year?
2. Read and complete the first five T or F exercises in Part C1 and
correct them.
Part C 1. Listen to the tape about Passage Two to get rough ideas and
think about two easy questions:
(1) Who wrote the second passage?
(2) Who else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2. Read then ask and answer:
(1) What did Jim do in school last year?
(2) How does Nancy go to school every day?
(3) What do the students do in the Buddy Club?
(4) What do American students do ring lunchtime?
(5) What do the students sometimes do after school?
3. Complete the left T or F exercises in Part C1 and correct them.
4. Read together with the tape .
Part D Language points:
(It aims to introce their usage by some examples.)
1. how to do something
2. taste-tasty
3. tell our English teacher what we are reading.
4. as well & either
5. It takes less time than taking the bus.
6. drive me to school
7. have a great time doing sth
There are some other useful phrases:
1. near the end of each class
2. have a driving lesson
3. spend a lot of time doing
4. Buddy Club
5. talk to sb about sth
6. enjoy this a lot
7. help me learn about sth
Part E Retell John』s or Nancy』s school life. (Volunteers)
Step III Consolidation (within 5 minutes)
Do exercises in workbook on Page 44 No. 6 and then check out the answers.
Step IV Oral practice (within 5 minutes)
1. Make up a dialogue with partner to talk about Nancy』s school life. (one
pair)
2. Say something about our own school life. (one or two students)
If I have some more time, I will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ir
school lives and read them out.
Step V Assignment
1. Retell John』s or Nancy』s school life.
2.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our own school life.
Finally,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is class and improve it afterwards.

In addition, I will attach my design of the blackboard.
Design of blackboard:
Unit 2 School Life
What do you think British or American school would be like?

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

Language points:
1. tell our English teacher what we are reading
2. as well & either
3. It takes less time than taking the bus.
4. have a great time doing sth

That』s all. Thank you.

為了說好課,可以在網上相關搜索一些說課材料和視頻,很好的幫助你。
祝你說課成功!

閱讀全文

與初中英語寫作課說課篇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