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英語作文成績
一、重視積累 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百字新事」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直接源於生活,要求學*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記錄當天發生在身邊的,或當天聽過、讀過、看過的新聞,做到語言精煉、流暢.百字新事與寫作日記有著本質區別,不求長,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寫」方面.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剪報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剪報一篇,旁加對文章的點評、心得、聯想,可從文章的主題與內容、情感出發,亦可從文章寫作方式方法入手.這項訓練既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為學*生自主選擇讀寫材料、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並落實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剪報作文與寫作讀*後*感有著本質區別,後者重在「感」,而剪報作文則重視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不僅在於對寫作內容的「感」,還在於對寫作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的「評」,體*味文章成功之道,樹立自己的作文標准.
上兩者交替進行,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從生活中吸收營養,也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
二、新聞引路 輕*松入門
筆者認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因此而設計的「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新聞寫作訓練—想像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訓練—語言優化訓練—研究性作文訓練)中,「新聞寫作訓練」著重讓學*生掌握作文特點和寫作方法,而想像、思維、語言優化、研究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小學到高中老*師需不斷重復.「新聞引路」以結構模式簡單規范(一般為倒金字塔式)且易於掌握的新聞(消息)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闖入作文王國,牢固把握作文內容與情感真、新,語言簡明精煉等特點,並從此成為習慣.
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運用典型事例寫出真情實感;對新聞價值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寫出新意並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准確、精煉、生動的新聞寫作語言要求為改變學*生華而不實的「學*生腔」提*供了訓練機會;為把新聞寫*真*實、生動而去觀察、琢磨的新聞寫作過程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很好幫助;散文式通訊和副刊文藝作品也為中學*生學習文學語言找到了新天地.
語言是學*生在潛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積累起來的,包括老*師在內,其他人都幫不上忙,所以重視想像與思維能力的訓練成為最有效的作文教學內容,待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再訓練語言優化.郭*沫*若曾說:「於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後求其化」,與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通*過想像、思維和語言優化訓練求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語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聞的規范模式,不會造成模式化的惡*果.
三、交給工具 四步成文
筆者認為:寫作是一個「發散思維--聚斂思維--線性思維」的雙重轉化過程.即從寫作目標出發,充分發揮觀察、感受能力,從生活和頭腦中聯*系各種知識、事物等寫作內容是「發散思維」;選材、煉意、構思、謀篇,是連續不斷地對已有材料與觀點進行整理的「聚斂思維」過程;作者心裡的東西變成文*字,語言的「線性」特點(不同的字和話不能同時表達)就體現出來了.
基於此,筆者設計了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其基本步驟是:想(xiang)-選(xuan)-寫(xie)-修(xiu).這一方法符合新課標指出的「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腦圖是英國托尼·巴贊博士開發的全新思維方法,其要點是把主題詞寫在中心;把任何有關論點寫上從中心點引出分支,不同類別另開分支並不斷連接下去.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中,腦圖被作為幫助學*生思維的作文工具.步驟「想」展畫腦圖,實質是發散性思維,通*過展開聯想引導線索、豐富內容,由一事物作為觸發點聯*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識領域,並引導學*生遵從相似聯想、對比聯想、接近聯想等聯想三法則對事物進行聯想使文章內容全面、豐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連續思維使文章內容深刻.步驟「選」完善腦圖,實質是「聚斂思維」,要求學*生按照「合題意要求、正確或合理、獨到而新穎、利於發揮優勢」的原則考慮寫作內容寫與不寫、詳寫與略寫、先寫與後寫,對內容進行歸類.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左半球負責加工線性信息,而右半球則負責加工形象性、結構性、層次性信息,腦圖的引入避免了傳統的列作文提綱的線性缺點,使作文選材、構思、立意過程呈發散性或聚斂性,更符合個人思維習慣,有利於調動大腦兩半球協調工作,提高寫作效率.步驟「寫」即語言的「線性」表達,強調一氣呵成.步驟「修」教給學*生修改方法,強調念作文,使學*生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四、先練後導 目標導學
原存並仍在大面積應用的「先導後練」作文教學模式(指導→寫作→批改→講評)中學*生喪失主體地位,教*師指導代替了學*生思維.「新聞引路」序列作文訓練體*系採用「先練後導」教學模式則省略了「作前指導」環節,其教學流程為:
師:命題並引導學*生明確題意
生:構思並勾畫腦圖確定內容 「先練」
生:初草習作並作簡要的檢*查
師:據實指導並討論評價標准
生:據指導與評價標准以修改 「後導」
生:互評互改並展示精彩文段
「先練」尊重了學*生寫作的個體性和實踐性,保證學*生思維形式和內容的獨*立,寫自己所想;同時也是教*師當場備課過程,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情況加以指導和歸納,及時形成信息反饋,做到心中有數,改變指導的盲目性.「後導」融指導、批改和講評於一體,讓學*生及時看到自己思維的特點,並據實際情況修改作文.
「先練後導」教學模式體現了「目標導學,以評促寫」思想,師生共同討論得來的「評價標准」具有教學目標作用,並在學*生的當堂修改中得到體現:學*生根據評分標准與教*師指導修改作文,努力使自己獲得良好的評價,從而獲得強化刺*激,最終把握作文評價標准.
五、立體操作 科學評價
在實驗中採用以下量表進行作文評價,量表的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兩個空項在「討論評價標准」時據教學重點確定,並用60%的分值對學*生作「強度刺*激」;突出了基本功訓練,包括內容真*實、新穎、寫作步驟、語句規范、書寫正確、行款講究、標點無誤等,每項僅佔5%,總計佔40%,學*生經多次訓練「反復刺*激」後會對這些內容形成條件反射,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在錯別字、病句等方面不需浪費時間;突出了鼓勵創意表達,在總分外附設20分,「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同學評價(分項計分,可計滿分) 老*師建議
項目 內容真新 4X 步驟 語句規范 書寫正確 行款講究 標點無誤 字數達標 總計 創意
分值 10 5 5 5 5 55 5 100 20
得分
其他意見
自我評價
由於不可能制定絕對無誤差的量表,在進行量化評價同時還有必要採用互評、師評、自評.學*生互評可糾正作文教學目標成*人化傾向;師評通*過了解學*生心目中的評價標准對學*生互評情況作「宏觀調控」並對錯誤的批改進行糾正;自評則使學*生對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引起重視,反思互評和師評中提出的問題並對症下*葯地解決.
六、轉變觀念 隨處作文
筆者認為:作文不一定成文,課堂內外的每一句話,每一小段文*字都是作文訓練.所謂寫作知識,不一定是成系統的,系統的寫作知識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實踐中重要的東西才是最寶貴的寫作知識.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最高境界的作文教學沒有作文課也沒有作文法.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開放性教學環境是作文教學的真正源頭.開放可保證學*生在真*實狀態下作文,減少虛假心理成分,展現個性,成就創新之作.作文教學可向生活開放,如組*織學*生搜集、欣賞、分析、創作廣告詞,並為此活動撰寫新聞稿、編排手抄報等,整個過程無一不是在積累語文、發展思維,無一不是作文;可向語文以外的學科開放,如生物考*試時要求學*生就花壇改建瓷坪發表意見;可向教學開放,如變習題為習作,增加在閱讀教學中習作的機會.就作文課教學內容也可開放,研究中,筆者引導學*生學寫童詩,在煉字煉句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活躍思維,培養審美、想像和創造能力,最終達到以詩帶文全面提高的目的.就傳統作文訓練方式也可開放,如要求學*生追求文章精品化,在不斷修改中學習作文技法.
此外,作文教學應擺脫功利性,不要企圖在短期內大幅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在轉變觀念教作文的過程中,強調加強學*生作文的「內功」.
Ⅱ 如何寫作英語新聞特寫
珠峰海拔為5000米的地方有一個百人墓群,聳立著的碑群用以紀念那些懷有冒險精神卻最終無力堅持下去的人們,上百名登山遇難者的墓碑靜靜地佇立在那裡,也許正因為他們的遭遇,更讓挑戰者們對自己的選擇更慎重。
Ⅲ 新聞報道中的英語寫作要怎樣寫(最好長點)
英語寫作能力是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之一,英語寫作能有效地促進語言知識的內化。Swain(1985)提出「可理解輸出」假設,認為包括寫在內的語言產生性運用有助於學習者檢驗目的語句法結構和詞語的使用,促進語言運用的自動化,有效地達到了語言習得的目的。通過寫作,英語知識不斷得到鞏固並內在化,有利於英語技能的全面發展。但是,英語寫作又是廣大英語學習者最感頭痛的問題之一,且容易被教師忽視,筆者以為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本文就此談談初淺的看法。
一、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原則
(一)漸進性原則。要堅持「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英語寫作的初始階段,要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狠抓基本功訓練。在學生掌握了基本句型並能寫出簡單句子後,再要求學生根據一些體例寫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寫作中要引導學生分析段落的結構、段落的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寫作手法等,這樣有利於下一步一篇文章的寫作。在文章寫作中要教會學生如何構思文章、如何運用正確的寫作技巧等。
(二)多樣性原則。要堅持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及寫作文體的多樣性。從形式上而言,可以用回答提問的口頭作文,也可以用續寫故事;可以改寫課文,也可以仿寫課文;可以寫提綱訓練謀篇布局,也可以寫拓展段訓練發散思維……。從文體上而言,可以寫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也可以寫書信、便條、通知等實用文體。
(三)結合性原則。要堅持聽說讀訓練和寫訓練相結合。根據語言習得理論,學習者在學習時常先通過聽和讀吸取語言知識,從而了解別人的思想,再通過說和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別人了解自己。大量的聽說訓練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因此,寫與聽說讀緊密結合,進行多元化的能力訓練,可使學生的各項能力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促進。
(四)控制性原則。要堅持寫作前的指導,控制學生的漢語語言思維,發展英語語言思維。語言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模仿,而非隨心所欲地自由表達。教師要加強寫作前的指導,可給出範文讓學生模仿,以熟悉其語篇結構。同時要控制其漢語語言思維,盡可能讓學生習慣英語語言思維,以便於學生學習和掌握地道、正確的英語。
(五)持久性原則。要堅持長期、正確的寫作訓練。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學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
Ⅳ 英語新聞寫作的書籍哪本比較好~ 真正提高英語新聞寫作報道能力的 3q
每天早上聽新聞,PPS里的綜合頻道,新概念的材料,很好的材料哦。加油! ..更有效的是在背單詞的同時閱讀與寫作,背單詞終究還是一個短期記憶,用
Ⅳ 雅思英語寫作怎麼提高
一篇好文章的條件很多。除了內容豐富和組織緊密之外,詞彙的運用和句子內的處理,也起著決定性容作用。
句子可長可短,同一件事,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如果句子清一色是簡單句,文章必定很單調乏味。如果全篇充滿了冗長的復雜句,讀起來也很費力。最好的方法是以簡單句為基礎,配合
適當的並列句和復雜句。簡單句可長可短,通常要加些附屬成分,如分詞短語、介詞短語、副詞短語、不定式動詞短語,以及節縮成分。
總之,作者可根據情況,使句子多樣化,使文章靈活多姿。
Ⅵ 想增強英文新聞寫作的能力,有哪些書可以推薦
個人認為直接用BBC或者CNN也很有效
jing。。。。rui。。。。。jiao。。。yu
Ⅶ 英語新聞寫作的一般思路
新聞的種類很多,按分類標準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按照事件的性質分類,新聞可分為「硬新聞」(hard news)和「軟新聞」(soft news)兩大類,硬新聞即「純新聞消息報道」,指題材嚴肅、具有一定時效性的客觀事實報道;軟新聞是情感味濃、寫作方法詼諧、輕松幽默的社會新聞,不注重時效性。新聞英語中常見的體裁主要有三大類:消息(news)、特寫(features)和新聞評論(commentaries and columns)。
新聞寫作由於記者寫作風格不同,文體結構無定格。但大體上說新聞文體的主體結構是由標題、導語、正文三部分組成。
標題(headline):濃縮概括全文的中心實質問題。
導語(lead or introction):通常為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話題和最主要的事實。
正文(body):在導語的基礎上,引入更多的與主題相關的事實,使之更加詳實、具體,並展開評論,進而得出結論。
在此我們以消息為例,詳細分析一下它的基本結構。消息類新聞屬於「硬新聞」,是廣泛採用的一種新聞體裁。消息報道中的導語十分重要,它位於第一段或第一、二段。通過它點出新聞的主題,這是消息這種新聞文體區別於其它文體的一個重要特徵。五個W和一個H(When? Where? Who? What? Why? 和How?)是構成一則完整消息不可缺少的要素。直接的消息報道或純消息報道一般採用「倒金字塔形式」(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其特點是按新聞報道最重要的五個W和一個H頭重腳輕地安排材料,把新聞的高潮和結論放在最前面的導語里,然後以事實的重要性遞減的順序來安排(in the order of descending importance)材料。
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每天刊載和播發的新聞中,百分之九十是用倒金字塔結構寫成的。
對於報紙來說,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有自己的優勢。主要是可以使讀者很快得到新聞的精華部分;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一般讀者很少把一條新聞從頭到尾讀完,他們可能隨時放下報紙,因此,報紙有必要讓讀者首先讀到最重要的新聞內容。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這種倒金字塔式結構,請見西方新聞學著作中的圖表說明: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Intro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導語(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這種倒金字塔式結構,請見西方新聞學著作中的圖表說明: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Intro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導語(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
首先要注意消息報道導語(第一段)里的「電頭」(dateline)「FILADELFIA, Colombia(AP)」即「美聯社發自哥倫比亞費拉達菲亞的消息」。美聯社新聞報道的時間通常置於消息的最前面(NOVEMBER 22, 19:43 EST),即美國的標准時11月22日19點43分。
第一段十分簡單明了地告訴讀者:星期四,哥倫比亞西部的一露天金礦由於大雨而發生坍塌,至少28人死亡,40人失蹤。
第二段增加了新的新聞事實:金礦坍塌的遇難者是貧民,雖然政府警告說由於侵蝕使采礦危險,但他們置若罔聞;金礦的坍塌可能是由於非法的開采以及近日的大雨造成的。這一段支持並擴展了導語。
第三段是背景材料。利用事故生還者的所見所聞講述當時的情景:共發生了兩次塌方,第二次的塌方將趕去救援的礦工也吞沒。
第四、五、六、七以及第八段均是與主要新聞事實有關的次重要材料。第四、五、七、八段講述了來自紅十字、民防組織以及各方救護人員的救援進展情況。第六段也是對導語的進一步擴展:官方宣布事故中有28人死亡,至少40人失蹤;有32名礦工受傷被送往醫院。
第九、十、十一和第十二段也是背景材料,利用目擊者的所見所聞進一步描述了金礦坍塌時的情景。
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段均是與新聞事實有關的次重要的材料:這個金礦幾個月以前就關閉了,但由於經濟衰退人們又重操舊業;山體滑坡是哥倫比亞最常見的自然災害。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篇新聞報道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導語是一段簡單清楚的敘述。隨後的數段對導語進行了解釋、補充和擴展,有利地支撐了導語。在導語中基本將「五個W、一個H」交代清楚。它所回答的問題分列如下:
Who—gold miners
What—were killed
When—Thursday(Nov. 22)
Where—in western Colombia
Why—the walls of mine were softened by rain
How—(were killed) by crash
應該說明,記者即使採用「倒金字塔結構」,也不一定在導語中全部都包括五個W和一個H,或許只有三個或四個W,另外一個或兩個W出現在下面的段落里,這也是常見的。
Ⅷ 怎麼讀英語新聞,寫作水平才能突飛猛進
找到自己喜來歡的文章源 然後開始認真研究裡面的句型 詞彙等 對於地道的表達可以摘錄下來或者背誦都可以的,平時也多閱讀英語原版的書籍吧,足夠的輸入才可以讓你對語言有更好的把握,駕馭語言能力會更強一些,加油!長期積累是關鍵,平時建議你也多動動筆 多些 ,反復修改,記憶過的句法,可以刻意運用到裡面,加油!
Ⅸ 我從來沒有上過關於英語寫作的大量課程用英語怎麼說 新聞
【翻譯】:I have never had any courses about English wri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