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學習】英語該怎麼學習——陸谷孫教授如是說
有什麼捷徑可走?有什麼好的方法……每次都能看到網友給我留言。坦白說: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不斷調適自己的學習策略。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畢竟英語是我們的第二語言,這條漫長的學習道路雖沒有捷徑,但總有一些前行的旅者留下他們的足跡,發出他們的聲音,幫助我們引導方向。以下是我在復旦大學的官方網站「復旦人物」中轉載的文章陸谷孫:英語學習三把斧:雜讀勤寫猛譯,如果你對學習英語有興趣,或者也想聽聽前輩的經驗,不妨一讀。陸谷孫教授:《新英漢詞典》的主要設計者和定稿人之一。主編的《英漢大詞典》榮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啞巴英語」並非學習的瓶頸問題 前一陣子,反對「啞巴英語」的浪潮十分高漲,但這並不一定是一種正確的,符合規律的指導思想。「啞巴英語」並不是我們當今面臨的主要問題,無論是在學校課堂上,還是在求職面試中,都隨處可見說有一口流利英語,頗具「洋態」的人。從當今時代的角度出發,英語學習是為了交流,但一個通過大學教育的人不應該止於交流。倘若英語學習只是大張旗鼓地鼓動「開口說」,未免有些過於浮躁。現在看來,早些年前的英語學習過程幾乎都是「啞巴英語」,沒有外教口語練習的機會,最常見的與外國人的接觸機會就是一些來我國開會的外國學者為我們開設幾場講座;也沒有大量的聽力材料,於是,一部電影《百萬英鎊》就成為了當時反復利用的學習材料。盡管如此,只要讀得多,輸入的多,再加上「速寫」、「猛寫」,的輸出方式,口頭的闡述與書面的闡釋之間本身是沒有鴻溝的。而兩者即使有一些距離,通過一定的方式也是可以克服的。比如,在表述之前,將所有要表達的內容都寫下來,這本身已是一種輸出,然後將其背下來,反復練習。當下人們大多鼓勵「開口說英語」,但這必須是在基本功已經十分扎實的情況下進行,並且在一些重要場合,應將自己的所講內容錄下來,以待回去後反復聽。「啞巴英語」並不是當今時代英語學習的瓶頸問題,真正需要被重視的卻是:我們仍然需要靜下心來大量閱讀,大量寫作,打好英語學習的基本功。多向語言學者型發展,非只求會用,將英語只當工具,而要精益求精,有所創新。 原著、譯著都要「悅讀」 當今社會,學科的種類已增至四千多種,呈現越來越具體化、細致化的趨勢。中國每年出版的學術著作已達20萬種,但印刷量普遍較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文獻資料本身所具有一個半衰期相對減小,原來一般是四至五年的有效期,而現在半年以後就有可能被其他東西所替代。面對如此巨量可閱讀的材料,許多同學都希望老師能為自己列一張必讀書目的清單,以此減少盲目閱讀所帶來的時間上的浪費。但是,「書單」本身就是一種「物化」的東西,是「死」的東西,正所謂「for everybody, and for nobody」,一般的書單幾乎無一例外從古代孔夫子開始到現代一些名家名篇,而我們的閱讀應當是沒有所謂的框架界限的。無論精度、泛讀、甚至跳讀都要適時進行,畢竟大學學習仍然處在一個「寒窗」階段,比起必讀與苦讀,看似「不務正業」的選讀與「悅讀」無疑是更好的雜讀途徑。最初應當從譯著開始,因為有些翻譯的書目還是十分值得看的,有時候看自己所熟悉的語言更加能夠喚起自己心底里最真實的情感與回憶,或許就能在書中找到自己過去的時光,童年的趣事,從而更加能夠領悟書籍本身所具有的內涵。書籍本身就是多種類的,有情感類型的、感官刺激型的,如武俠小說、抒情寫景的、心理懸疑的、理性哲學的等等,在大量雜讀的過程中,閱讀數量的提高帶來外語技術層面的提升。更進一步來說,在對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判斷上直接來源於自身的閱讀,書本幫助大家認識自己,從書本中自己可以體會到做一件事情最正確的時機,體會世界上的各種情感。 樂於「勤寫」嚴於「猛譯」 在閱讀過程中,特別是閱讀比較難的英語書籍過程中,應當將一本譯文放在手邊,對照著讀,甚至讀有餘力,可以改寫原書的英文,並將自己的翻譯見解加入其中。過一段時間,回過頭來看閱,並且改寫,再過一段時間,再回過來改寫,如此下去,一些語言上的習慣用法、譯法都將會被牢牢掌握。「勤寫」是建立在「雜讀」的基礎之上,勤於動筆,換而言之就是「多寫」,哪怕是一點點小事,也要將它一一用英語記錄下來。比如記日記,可以以「一日一題」的博客記錄方式來持續,再者,寫信或者E-mail也是一個很好的堅持方式,堅持得時間長了,就會將一些字詞的消極記憶傳化為積極記憶,反復運用之後,感覺用英語寫作比用中文寫作更加順暢。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在「勤寫」的過程中,盡量給自己規定一定的量,比如每天一頁,以此保證寫作的質與量。練到最後,當寫作變成一種習慣,手中的筆便在又不會「涼」。可以嘗試將「勤寫」當作一種任務來完成,同時,也要把這一種任務化做樂趣,或者在任務中參進樂趣。對於喜愛英語的人來說,這一過程所體現的是一種表達的樂趣,挑戰的樂趣,化被動為主動的方法。 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翻譯無疑是一個最具挑戰的工作,是一項最有滿足感的挑戰。學好英語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做好翻譯工作,這項工作是神聖的。在從事翻譯過程中,會碰到許多自己不熟悉的專業領域甚至自己十分討厭的主題。但是,有一點是應當始終被堅持的,那就是「自己所翻譯的內容一定、至少要完全理解弄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這既是對自身從事的翻譯工作的尊重,更是對讀者的負責。「猛譯」首先是要大家愛上翻譯,無論是筆譯還是口譯,就像同聲翻譯,它要求譯者有強烈的表現欲,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能夠在台上隨時果斷地展現自己,只有這樣「臉皮厚」的人才會在翻譯這一行業中如魚得水;其次,便是最大限度地忠於原作者或者是原說話人,因此,還是要在自己對所要譯的東西熟悉掌握之後才下筆,或者所要翻譯的對象是自己所認識知曉的人。 翻譯其實也是寫作,但卻是穿著「緊身衣」的寫作,是有「照妖鏡」的寫作。應該有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名翻譯者,無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最好能將英漢、或者原著的語言,如俄漢讀本一同列出來,以此來讓自己和別人找出翻譯中的不足之處,讓錯誤曝光,在「照妖鏡」面前看到自己,一目瞭然。所有的翻譯都要附上原文,供人批判,供自己在錯誤面前不斷提升自己。
2. 英語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開題報告,老師一般會給模板,還要看你題目是什麼。這是我的開題報告,你參考一下吧。
課題名稱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試析顏色詞的中英文化內涵差異
課題來源
Self-Selected and Approved by the Tutor
一、課題背景及意義 (課題的立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Research Background:
A language not only expresses facts, ideas, or events which represent similar world knowledge by its people, but also reflects the people』s attitudes, beliefs, and world outlooks etc.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structure the world around them differently, at least in the language they use to describe that world. Languages differ enormously from one another, 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to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stoms and behavio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ose language reside. In a word, language is a mirror of culture.
When we learn a new word we tend to look for its meaning in the word itself. Yet in addition to its dictionary meanings, the same word may stir up different associations in people,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our daily life, color words are the common illustration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color words are in the same way influenced by cultures, and used widely in people』s daily lif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l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lor words are not the same . Color words contain a lot of deep meaning, implies a different ethnic feelings. If we do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we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it meaning of color wor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is to enabl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lor words, in order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avoid conflict of cultures.
二、課題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課題研究領域的發展現狀及可能的發展方向)
Research Status:
Study of color words has long attracted linguists』 attention. The bright lights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for humankind as a whole are the same, but the national language or in different books of different ages o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dialects often be found to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color words. This concentrated and fully prove that language is the result of human cognition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 the objective world,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n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of the world, e to the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life, cultural traditions. Study of color word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betwee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same object can look at how the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terms show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ow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which for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nd culture, linguistics, and o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f applied linguistic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Research Tendency:
21st century』s color words study should stress the originality 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vious scholars, domestic or abroad. The study should keep track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color words, making breakthrough, upgrading the research quality.
三、研究內容及研究目標 (對研究的內容進行說明,並闡明要達到的目標)
Research Contents:
A.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lack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
1.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1.1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olemn and the Dignified
1.2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Profit
1.3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Black People
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2.1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ath
2.2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vil and Unfortunate
2.3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hame and Disgraceful
2.4 Black Is Associated With Anger
B.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White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
1. 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1.1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ure and Lucky
1.2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Integrity and Honesty
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
2.1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Death and Poor
2.2 White Is Associated With Worthless and Timid
C.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Red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
1. 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1.1 Red Is Associated With Honor and Love
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2.1 Re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bscenity
2.2 Red Is Associated With Revolution and Socialism.
2.3 Red Is Associated With Danger and Loss
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Reflections in Idioms
1.Posi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1.1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oble
1.2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Joy and Missing
2. Neg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ir Reflections in Idioms
2.1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ulgar and Exaggerative
2.2 Yello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ward and Disease
Research Objectives:
I write this thesis in order to make English learne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lor words and enhance communication skills, avoid conflict in Western culture.
四、預計的研究難點 (課題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論難題或技術難點)
With the changing society, people have a view of things may have diametrically opposite point of view, how is the color of the word has become more authoritative to be a problem; how to get peopl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mplied meaning of color words which may lead to cultural conflict is also a problem. As the color words in real life, the widely used, it is difficult in a paper summarizing, so how to form the color words of the formation of an effective system is a difficult. Possible problems also contain: (1)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helpful data, especially the books or articles written by the native scholars; (2) Difficulty in the presentation of insightful ideas and the attainment in originality e to lack of the knowledge related.
五、創新點 (選題、觀點、理論、材料、方法等創新點)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developing constantly, keeping absorbing more color words. What is new in my thesis is that I try to focus my study on color words in modern English, making the research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loanwords.
六、進度計劃 (根據研究內容及研究目標所預計的進度安排)
1. Nov.16th — Nov.22nd , 2008 Subject selecting & topic narrowing
2. Nov.23rd — Dec.20th , 2008 Data gathering
3. Dec.21st — Jan.10th , 2009 Opening report & detailed outline
4. Jan.11th — Feb.8th, 2009 Literature review
5. Feb.9th — Mar.14th, 2009 First draft
6. Mar.15th — Apr.10th, 2009 Second draft
7. Apr.11th — Apr.20th, 2009 Final version
8. Apr.27th — May 14th, 2009 Printing
9. May 17th — May 25th, 2009 Thesis debate
七、資料來源 (指能夠支持「課題背景」、「課題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所論述內容的主要文獻資料)
[1] Baugh, A.C. & Thomas Cable.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Pek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Eckersley, C.E. Brighter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9.
[3]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 Millan Ecation, 1985.
[4] Hornby, A.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Z].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1974.
[5] Knowles, G.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U.S.A.: 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 1997.
[6] Lott, B.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 U.S.A.: Edward Arnold, 1989.
[7] Lyons, J.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1.
[8] Wales, K. Northern English: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 Wu Weizen. 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0] Yang Yanhua & Zhang Shufan.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M]. Peking: Metallurgical Instry Press, 2007.
[11] 陳永燁.「英漢顏色詞所表現的中西文化差異」 [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7).
[12] 戴煒棟,何兆熊.《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A].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2.
[13]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14] 蔣棟元.「論顏色及顏色詞的文化差異」 [J].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3).
[15] 唐振華.「英漢顏色詞的翻譯」 [J].《中國科技翻譯》,1997,(2).
指導教師意見:(對課題的認可意見)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審查意見:
系(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3. 英語論文寫作具體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論由教來學方法指導源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4. 英語作文 考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興趣是我們做一切事動力的最好來源。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學騎自行車、學游泳、學習使用電腦上網玩兒QQ和網路游戲的勁頭么?學習我們好奇和感興趣的事物,我們總會孜孜不倦的去努力探索。即使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比如剛開始學騎自行車時可能會總摔倒,但我們都能很輕松的克服。所以說,興趣不僅是我們學習的動力來源,它更能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要想學好英語,或者換句話說,要想輕松的、事半功倍的學習英語,興趣是必不可少的。學語言是一件艱苦的事,需要良好的耐心和毅力,這就需要興趣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對英語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呢?
1.2、怎樣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眾多的英語學習者中,可能有一部分(包括我)在課堂中系統學習英語之前就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致使他們在初學英語時能夠富有激情,覺得這是件很開心的事。試想一下,以這種心態去學習,怎麼會學不好呢?當然,僅有興趣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正確的方法。
人的興趣和愛好與人的性格、成長環境以及遺傳因素等方面是息息相關的。但興趣也是可以後天培養。下面我說一下我自己在學習英語前,以及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直至今天,的興趣和愛好,這也許能說明為什麼我會喜歡學習英語,對大家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可能會有些啟發。
1.2.1音樂對促進學習英語的作用
我是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的,在此之前,從未以任何形式學習過英語,也沒有學習英語的家庭背景。小學的時候喜歡聽小虎隊的歌,也算是個Fan。偶爾也自己學唱幾首,但歌詞中時常會夾雜幾句英文或幾個單詞,由於不會發音,總不情願的跳過這段。後來反復聆聽原唱,鸚鵡學舌般的學會了那幾段英文的大致「唱法」,但只會唱,不會讀,更不知道什麼意思。
這件事看起來很小,但對我影響很大,以至於我至今還記得小學時不認得的那幾句英文歌詞。記得有一句是「能不能叫你一聲My Love,親愛的時候…」,當時知道Love是愛的意思,但My是什麼意思就不明白了。上初中以後,當我有一天突然在課堂上學會了My這個詞的意思,竟激動的心怦怦跳。
如果說由於幾首歌是我產生了學習英語的強烈願望並堅持至今的話,未免有些牽強,但這的確使我在小學的時候對英語產生了一種「情結」。在讀初中以後,我對美國流行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的同學當時還在迷戀於港台「四大天王」、周華健、林志穎的時候,我卻每天都在聽惠特尼休斯敦、瑪麗亞凱麗、麥克爾傑克遜等歌手的專輯,我幾乎搜集到了他們每張專輯的磁帶、CD和MV。畢竟當時的英語水平是在有限,平時在課堂上還在學習How do you do. Good Morning之類的句子,歌詞肯定是弄不明白,我就去買了一本10多萬詞彙量的很厚很厚的英漢詞典。本想有了詞典,對照著磁帶或CD中附帶的歌詞去查,應該可以弄懂,但當我翻開滿是密密麻麻解釋的詞典去查找一個個陌生的單詞時,發現每個詞竟然有那麼多釋義,再加上對語法的一無所知,所以覺得這字典是白買了。
盡管這樣,每當在聽歌的時候聽懂一個學過的單詞,都會很興奮。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覺得似乎在聽這些英文歌的時候竟然比以前能多聽懂很多單詞,這也反映了我英語知識的進步。「聽」到自己的進步,真是覺得英語沒有白學,覺得很有收獲,這樣,就會愈發努力學習英語。不僅在課堂上學,課下我還通過廣播自學了一套教材,覺得這是我迄今見過的最好的英語啟蒙和提高的教材,這里介紹給大家:《初級美國英語(Active American English)》,賴世雄編著。後來在高中又學習了這本教材的中級,上大學後又學了高級。
1.2.2電影對促進學習英語的作用
上高中的那三年,國內VCD盛行,幾乎家家都有VCD播放機,租售影碟的店鋪也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於是我又迷戀上了好萊塢電影。當時幾乎看遍了市面上可以租到的原聲電影。看電影的時候也時常會聽懂幾句甚至幾段,看完每部電影還會抄下電影英文名和主要演員的名字。當時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雖然聽不懂多少,對詞彙和語法知識的增長也不會有太多的促進作用,但在這種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了我對英語發音、語調的認識,不斷的鼓勵我抓緊時間多學些英語知識。
由於經常、大量的接觸英文歌曲和電影,我的口語在初中和高中以及至今,都在自己周圍學習英語的圈子裡出類拔萃。
這里我要特別指出一點,我們在選擇聽或看的內容時,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脈搏。選擇那些當年或近兩年的音樂和電影作品。過於久遠的作品會使人感到沉悶,其各方面的表現手段、效果與感染力也比較差,當然也有一些經典老歌和電影值得我們去回味。我們可以利用Billboard和北美電影排行榜來選擇看和聽的內容。
1.2.3電腦和網路對學習英語的影響
在我們看和聽的過程中,不僅增長了對英語發音的常識和自信,更是使我們增長了不少文化背景知識。另外,電腦與網路的發展也為我們學習英語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比如,對電腦接觸的越多,就越能發現自己的詞彙量不足,激勵我們多學新的單詞;利用互聯網可以遠隔重洋交英語國家的朋友,利用網路語音視頻聊天,發電子郵件交筆友等等;我們還可以去國內外英語學習網站或論壇搜集學習資料,交流心得;利用網路可以很容易下載最新的英文歌曲和電影、連續劇等,比如利用BT或Emule等P2P軟體。
1.3、對已經不喜歡學習英語或學習英語陷入困境的而又不得不學的英語學習者談一談
不得不說,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去學習英語實在是事倍功半,或是收效微乎其微,學不好導致不喜歡學,不喜歡學更學不好,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必須轉變學習英語的觀念和方法,逐漸培養興趣和信心,才能最終走上正路。
很多處於這種心態的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只是用來應付各種考試,比如為了拿4/6級證。他們覺得學習英語對他們將來的事業和發展不會有什麼作用或用途不大,覺得學習英語是在浪費時間。其實我也不同意要讓所有的人從中學一直到大學都學習英語,的確,對很多人來說,工作後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是否要讓英語在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佔有這么重要的位置這個問題現在國內的教育界人士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要想改變一定會需要些時間,既然大的方針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我們還是要去學英語的。既然要學,為什麼不讓自己先感興趣起來,從而選擇一種比較輕松的學習方式?
從初中到大學,在我身邊總會看到有很多刻苦學習英語,在英語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收效微乎其微。或者他們學習4個小時的東西可能我半個小時就可以掌握了。還有很多人由於屢戰屢敗,最終發誓再也不學英語了。看到這些人我覺得很難過,為我們的英語啟蒙及英語基礎教育難過。這也是我長期以來立志要做一名英語教師的原因。由於在初學英語的時候沒有專門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和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低下。做不喜歡做的事,當然不會做好。即使做好了,也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覺得這是一種浪費。
其實學好英語並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特別是如果只為了學到高考或是大學英語4/6級(CET-4/6)的水平,即使是英語專業4級(TEM-4),我覺得只要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和心態,再多努努力,都不會有什麼問題。本人中考英語142/150分,高考122/150,大學英語四級(CET-4)85分,英語專業四級(TEM-4)62分(03年英語專業四級由於難度較大,過級分數由60分降到56分,我的作文僅得6/20分,其中小作文滿分5分一般都可以拿到2分,難道我15分的大作文才得4分?至今沒有弄明白為什麼這么低。03年「專四」最難的聽寫部分拿到12/15分)英語專業8級(TEM-8)成績還沒有下來。當然,分數並不能說明一切,身邊有很多比我分數高很多的同學,但是關鍵在於我學英語的確沒有怎麼「努力」,就是很輕松的去學一些,也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刻苦,平時接觸和學習英語比在課堂上系統學習的時間多。
首先,有一點是肯定的。討厭學習英語的人在他們剛剛接觸並學習英語的時候並不會討厭它。這種對英語厭煩甚至抵觸的心理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並惡化的。這種厭煩的心理產生的原因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是由於教師對英語教學中興趣培養的忽視,也可能是教師傳授英語知識的方法或手段比較板,比如可以表現為:
1. 過分強調語法規則的講解,所謂的扣語法。
2. 題海戰術。即讓學生做大量高難度的英語知識習題,讓學生在做題犯錯的挫折與失敗中學習英語。
3. 忽視對學生口語發音規范化、地道化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發音一塌糊塗,不敢張口說出英語。
4. 教師講課缺乏激情,照本宣科,做活字典似的老師。
5. 沒有向學生詳細講解該如何正確的記憶單詞,致使學生在記憶單詞過程中飽受遺忘之苦。
6. 強調英語學習的應試目的,忽視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作用,導致在課堂上缺乏師生交流的互動。
7. 授課教師缺乏個人魅力,不能吸引學生,講課不能引人入勝。
從上面可以看出,教師對英語初學者的啟蒙和指導作用是多麼重要。可能教師無意中對某方面教學的忽略,會導致很多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
客觀地說,我國的英語教育事業,特別是英語的基礎教育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革,涌現了許許多多好的英語一線教師。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由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這些教師大多數存在於省級重點學校和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學校中,對於大多數普通學校,這種教師數量有限,而且正在不斷流失。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英語學習者不能僅靠教師的傳授,更需要自己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學習語言更是難上加難。為什麼這么說呢?
就拿我們學習母語漢語的過程來說,我們在出生幾個月後,就開始了牙牙學語,周圍環境的影響對語言學習至關重要。我們在會寫漢語前就已經可以非常熟練的運用漢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而且我們沒系統學習過語法就可以出口成章了,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做過這么多單項選擇題。隨著我們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中對漢語知識科學系統的學習,使我們使用漢語更加熟練和規范,可以更清晰准確地表達自己和傾聽別人。同時,我們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也達到了一個較高的程度。從開始學習到熟練運用漢語,大概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里的每一天,我們都在使用它,學漢語時使用漢語,學其它學科也是用漢語。使我們的語言能力在學習和使用中不斷進步。
人類具有學習語言的本能,而且人類已經習慣於在我們上面提到的那種規律下學習語言,然而我們對外語的學習卻是逆道而行。就拿我們學習英語來說,在我們還不怎麼會說的時候,卻先學習了語法。在我們不太會讀的時候卻已經學會了一些單詞的拼寫。而且我們一般只在課堂上才能說幾句已經成套路的英語或者用英語造幾個句子。用這種違背人類學習語言規律的方法學外語,勢必會給我們學習造成很多障礙。比如,單詞拼寫不準確,容易遺忘;語法不扎實,運用不靈活,受母語影響嚴重。另外發音更是一塌糊塗,即使單個單詞發音準確,但句子的語調、重音和停頓也很不地道。
這么多困難擺在眼前,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受挫折和氣餒。所以,學習英語一定要揚長避短,變不利為有利,盡量讓自己學習英語的過程符合學習漢語的規律,也就是順應人類學習語言的規律。
我們不可能在一個完全的英語環境下學習英語,但可以想法設法,千方百計的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比如,可以每天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頻道電視節目;或者每天看一部英文電影或連續劇;或閱讀一些英文報紙和雜志。其實,創造一個「被動的」英語環境並不難,但僅僅被動的去聽和看是不夠的,我們要主動的運用英語去表達和溝通。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多用英語和老師交流;課下找機會多接觸外籍教師;或是多和口語比較好的同學切磋,甚至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國外的朋友用英語進行文字或語音的交流(可以用Pal Talk這個軟體)。即使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讓自己扮演兩個角色進行即興的英語對話。
總之,學習英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僅僅在課堂上學習。我們要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著英語。多看些國際新聞,多了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奇聞軼事,即使是通過漢語來了解這些,對我們學習英語仍然會有所幫助。
也許有人會問,怎樣做才算在生活中留意英語了呢?其實我們可以從留意各種英文縮寫開始。比如,我們去銀行,可以看到ICBC(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去吃快餐,可以看到KFC(Kentucky Fried Chicken),Macdonald』s;去保險公司,可以看到PICC(People』s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China);看新聞可以經常聽到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APEC(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UNESO(United Nation Ecation and Science Organization)等等。用電腦,更會遇到很多英文,比如PC(Personal Computer)、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IE(Internet Explorer)、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等等。使用數碼相機會經常看到AE(Automatic Exposure)、AF(Automatic Focus)等。
生活中我們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多很多,關鍵看我們能否細心。在生活中發現英語,在生活中鞏固英語,把英語學習貫穿於每時每刻。換句話說,英語的學習過程不是整塊的拿起,而是一粒粒的拾起。所以,我們說,學好外語的人,都是比較細心的人。
.
1.4、學好英語還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1.持之以恆。
前面我們說過,學習英語決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我們要具有過人的耐力去長期堅持。這一點在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有人說過,記憶單詞就好像是記憶和遺忘之間的一場賽跑。單詞的積累是在不斷記憶和不斷遺忘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很多英語學習者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差,記單詞總容易忘。孰不知,沒有人會過目不忘,我們都是在不停的忘記而又不停的記憶。所謂的進步,其實就是記憶的速度大於遺忘的速度而產生的。當然,一味的記憶是行不通的,其中有許多的方法和規律去遵循。如單詞的「音型」記憶法,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等等。
2.自信。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一點要脫口而出。說不好,說錯了不要緊,關鍵要相信自己在進步,要百折不撓。充滿自信大聲的說出英語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同時在說的過程中也會增強自信心。這也是我們設立「英語角」,舉辦英語演講、朗誦、辯論賽的初衷。
3.要講究方法。
方法得當,可以學得很輕松,也很省時間。比如記單詞的方法,學語法的方法,練習口語和聽力的方法等。這些方法我將在後面的篇幅詳細說明。
2.1為什麼說口語和聽力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
我國的英語教育一度很忽視對口語和聽力的培養,在高考中開始聽力測試也不過是四五年前的事。隨著近年來我國英語教育的發展,對口語和聽力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英語專業四級(TEM-4)已經增設了口試,據說大學英語四六級(CET-4/6)也快要進行口試了。我們暫且不談這些口試設立的考核效果如何,但畢竟它或多或少的促進了英語教育中對口語和聽力的培養。
然而,很多同學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口語和聽力的重要性,或者說他們對聽力的重視還是有的,因為是很多考試的考查范圍。而對於口語,由於多數考試,比如中學里的英語期中期末考試、高考以及大學中非英語專業的公共英語四六級,並不考,所以很多人覺得學習口語沒什麼用。既然考試不考,自己現在學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本來時間就緊,乾脆把口語放一邊。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學的是「啞巴」英語,或「半啞巴」英語。我想,這部分忽視英語口語的學習者做了一件得不償失、目光短淺的事。為什麼這么說呢?下面我們從人類學習語言的角度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知道,廣義的語言包括有聲的語音和書寫的文字。語音的產生在人類語言發展史上先於文字相當長一段時間產生。可以說,語音是文字的基礎,文字只是語音的一種表達形式而已。語音可以脫離於文字獨立存在,歷史上存在過(在文字產生前),現在也仍然存在(我們說的「文盲」就屬於這種情況。)但文字卻不能脫離語音而存在,即使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沒有發音,可實際上這個「發音」僅僅是沒有用嘴來體現出來,在大腦中還是會和腦中已經存在的那些發音一一對號入座的。
當然,在極端的情況下,人們也可以拋開語音直接把事物和文字之間強制建立聯系,比如先天的聾啞人學習語言的過程就屬於這種情況。但這種逆道而行的語言學習要比正常的方式耗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人們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要先把事物與語音建立聯系。比如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媽媽拿著一個香蕉告訴我們:「這是香蕉。」讓我們對香蕉這個事物的發音和香蕉的實物在腦中直接建立關聯。開始的時候可能會記不牢,但隨著日後媽媽或者周圍的環境反復的教授,我們就會把這種發音與它所代表的實物建立長期穩固的聯系,保留在大腦中。
相反的,以後我們再看到香蕉,可能會脫口而出香蕉的發音,外國人可能會脫口而出banana。這種聯系的建立是不需要文字的參與的。這種語言學習的形式是最原始而又最符合人類學習語言規律的。換句話說,我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要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文盲」,即只會發音,並不知道對應的文字。
由於語言環境的作用,我們在學習書面文字前,就已經把現實生活中很多的事物與它們各自的語音建立了穩固的聯系。見到事物的實體,我們可以立即脫口而出相應的語音;聽到某個事物的語言,能馬上在頭腦中反映出這個事物的形象。這里說的「事物」並不限於名詞類的,動詞、形容詞、副詞也一樣可以及那裡這種聯系。比如有人在跑,媽媽會告訴我們,那個人在「跑」,我們就會明白,那種運動就是跑。
上面舉了很多的例子,其實就是為了說明:正常的語言學習是首先把事物與語音建立起聯系(上小學以前),然後再把語音和文字建立起聯系(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的任務)。無論是學習漢語還是英語,都應該遵循這個規律。
這里要特別指出,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我們極少把文字和事物直接建立聯系,即使起初建立了文字與實物的聯系,逐漸也會脫離文字把文字的語音直接與實物建立關聯。先天的聾啞人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只能把文字與事物建立聯系,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相當漫長,進步也很慢。這就是因為他們對語言的學習方式違背了人類學習語言的規律。
說到這里,我們反思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人學習英語的時候採用的是聾啞人的學習方式呢甚至採用了一種比聾啞人的學習方式還要繁瑣的方法。比如,很多人在學英語的時候,碰到一個生詞會去查英漢詞典,找到這個英文的漢語意思,然後才通過這個漢語的意思在頭腦中產生這個英文單詞所代表的事物。這種學習方式其實是把文字(英)轉化成文字(漢)再轉化成事物。這種學習方式把很多的經歷浪費在這種轉化上,所以很費精力,並且提高不快,容易遺忘。
還是用前面說過的香蕉的例子,我們再記憶banana這個詞的時候,不要把banana這幾個字母的拼寫順序和漢字「香蕉」對應,而是要在開始記憶單詞的時候直接把banana的發音與香蕉在腦中的實體(形象)建立關聯。我們可以忘記banana這個單詞的拼法,但盡量不要忘記它的發音。也就是說,我們在學英語的時候,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文盲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急著去拼寫。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圖方便,可能會很容易把banana這幾個字母的拼寫和「香蕉」這兩個漢字直接建立聯系。
作為一個中國人,學習英語難免要通過漢語,特別是在初學英語的時候。開始的時候詞彙量太少,不能使用英英詞典,不得不通過英漢詞典去學習。所以,我們有時候要刻意忘記英語中香蕉的拼寫方法以及英文banana對應的漢語「香蕉」,把banana的讀音脫離它的拼寫和漢字「香蕉」來記憶,這樣效果最好。當然,會發音後拼寫並不是什麼問題,只需要注意一些特殊字母的發音規則就好了。而且通過「音和形」去記憶單詞是最不容易忘記的,很多人記單詞容易忘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英語單詞的發音與在大腦中其所代表的形象建立聯系,而是把單詞的拼寫(字母的順序)直接和漢字建立了聯系。
以上說的是正確學習英語的一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前提,或者說是指導思想,希望大家仔細體會。
5. 誰會寫這篇英語作文啊,急需!
適當的體育活抄動與學習是不襲沖突的,反而還有利於學習的。體育活動一是能促進體內血液循環,使大腦供氧充足,思維敏捷;二是能緩解長期學習的壓力;三是體育活動能增強學生自信。越是高考臨近壓力越大,緩解一下心中壓力一身輕松。對考試是有好處的。但是要有個度。
目前看來,體育已經越來讓人感受到它的重要性,這對於我們體育人來說一個很好的平台,所以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科學謹慎地體育課程進行改革,重新找回我們的價值。首先是指導思想的問題,我覺得還是應該已技術為主。這才是體育的靈魂,就象邏輯是數學主靈魂一樣。其次是他的設置問題,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產生愉悅這只是它的附屬功能。我們不可能照顧到每個人,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都有興趣,課就就課。就象數理科一樣,不一定每個學生都喜歡,都能學好,但是最基本的知識還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運動技術也一樣。體育本身也在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如果讓所有的學生都感到愉悅,滋養學生的懶惰,這不是我們自己打自己嘴巴嗎?
6. 英語作文my ideal school(我理想中的學校)
英語作文my ideal school(我理想中的學校),首先解釋什麼是理想中的學校,然後說出理想中的學校的要求,最後是總結。
An ideal school is a good school.The general evaluation standard is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and it should have high-quality e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
理想的學校,即一所好學校,總的評判標準是其在育人方面的貢獻程度,而要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水平。
First of all, on the level of utensils, I think a good school does not have to have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s.
Simple and cultural buildings may be more concive to ecation and teaching.
However, good green environment and clean and tidy appearance are essential.
首先,在器物層面上,我認為一所好學校不一定要有現代的高樓大廈。簡朴、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物或許更有利於教育教學。但是,良好的綠化環境和干凈整潔的面貌必不可少。
Secondly,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schools should have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eaching systems,which,like the skeleton of the human body,play a role in running through and support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其次,在制度層面,學校要有高效率的管理制度、教學制度。這些制度好比人體的骨架,起著貫穿和支撐全局的作用。
Thirdly, at the spiritual level, schools should have advanced and clear school running ideas, which ar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all e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再次,在精神層面,學校要有先進的、明確的辦學理念,這是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
Finally, ecation is the activity of cultivating people,which is completed by teachers.
A school must have high-level teachers.
The so-called high-level includes: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cellent teaching ability, good moral quality, etc.
最後,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由教師具體完成。一所學校必須有高水平的教師,所謂高水平包括: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學能力、良好的道德素養等等。
With the above points, this is my dream school.
擁有以上幾點,即是我夢想的學校。
7. 如何有效引導高中學生進行英語寫作訓練
在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及寫作教學,學生有很多抱怨,有人說題目太難他們無從下手,有人說想不起與作文主題相關的表達方式,還有人說教師給學生提供的幫助太少。如此等等,筆者有一個長期思考且不解的疑惑:該怎樣設計一堂英語寫作課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只有關注這些抱怨,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問題所在,才能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為學生開展寫作訓練課,並引入寫作任務,以期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但是,面對難度高於自己水平的寫作任務,學生往往容易產生畏懼情緒。那麼,教師在寫作課上應如何設計寫作任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在學習了龔亞夫教授的四種設計寫作任務模式後,即Experience tasks(經驗型任務)、Shared tasks(共享型任務)、Guided tasks(指導型任務)、Independent tasks(獨立型任務),對筆者的實際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讓筆者懂得了在寫作訓練中為學生精心設計寫作任務的重要性,也讓筆者設計寫作任務時有了更加明晰的指導思想。 我們指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是「教學生」,而不是「考學生」。也就是說,我們在寫作課上給學生布置任務,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測試、評估學生的能力,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完成這些寫作任務來提高個人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搭建「腳手架」,讓他們覺得任務難度雖然有點高,但也並非遙不可及。新課改英語教學的宗旨是英語教育的多元化目標,知識的傳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讓英語教學更多地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經驗、思想情感和文化知識相結合,增加課程的人文性和社會性。 我們知道,無論哪一種寫作任務都圍繞一個話題來進行。Shared tasks(共享型任務)更適合我們農村中學學生的寫作水平並選用學生較熟悉的話題,以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例如可以選擇一些當時的時事熱點或者與學生相關的事件,這樣,學生看到寫作話題後不至於大腦一片空白。熟悉的話題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所積累的語言知識,有利於學生明確寫作思路,並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 我們可能有一些疑問:如果有些話題不是所有學生都熟悉的,或者說學生對此話題了解很少,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其實,Shared tasks(共享型任務)要求教師在設計寫作任務時,能夠有效地使用小組討論的形式。教師涉及到教學任務不一定非要由學生個人完成,可以讓學生小組來完成,每個小組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組成。這樣,面對較難的寫作任務時,由於小組內每個學生所具有的背景知識與語言知識不盡相同,他們可以通過討論來確定作文的思路、框架及需要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最終通過小組協作共同完成寫作任務。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活動中發現自己欠缺但同伴具有的知識,促進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正如語言學家Saragietal所說:Although learners may be of roughly equal proficiency,they will certainly have learne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其實,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常常使用這種共享型寫作任務,比如筆者在所任高二班級布置了這樣的寫作任務:高三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因此,同學們對是否參加學校各種文體活動有著不同的看法,請以Taking Part in School Activities為題,根據下列提示,並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用英語寫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 Taking Part in School Activities 把全班分兩大組,一組又按四人小組去討論,筆者指導提示這樣的問題:「高三學生為什麼要參加學校各種文體活動?」「學習書本是不是他們唯一的任務?」「通過參加活動去實踐他們所學的知識」「也可以放鬆身心更好地投入學習中」等等。同樣,另一組又按四人小組討論,「高三學生時間緊,學習任務重,沒時間參加。」「他們認為參加文體活動對他們的發展沒有太多的幫助。」「還有人不感興趣。」等等。確定作文的思路後,再討論框架,明顯的三段成文,最後一段討論個人觀點。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最後集合了全班寫作思路和相關的詞彙: school activities 學習活動 some practical knowledge 一些實踐知識 take part in (join…in;participate in) 參加 spend … in doing something(spend … on something.) 花時間干某事(花……在某個方面) further development 深遠的發展 However,firstly,besides,what』s more,in one』s opinion,as far as I』m concerned … 1.參加活動的優點: take every chance to get some practical knowledge 2.不參加的理由: take little interest in spend most of time on study make full use of time to study have little further development 3.個人觀點: as far as one』s concerned,prefer the first view on one hand,learn a great deal from other students furthermore,the modern society requires of young students many qualities,so「bookworms」 can』t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y linger. 在設計共享型任務時,還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由於學生的水平不一致,優秀的學生往往在小組活動中較活躍,而相對差一些的學生則根本沒有參與討論與思考,從而違背了設計這種寫作任務的初衷。所以,教師能夠把寫作任務設置得更詳細些,並要求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有所分工,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多做一些,但一定要保證差一些的學生也能得到一定的任務量,從而獲得鍛煉的機會。第二,即使以小組的方式完成任務,教師也要時刻注意學生討論和思考的方向,及時引導他們,而不能對學生的小組討論情況不管不問。在此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對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教師要注意哪些問題可以回答學生,而哪些只需要指出方向即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經常會遇到學生問某個單詞的拼寫或短語的表達方式,如果該詞彙或短語屬於課標要求范圍之內,筆者就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指導他們通過使用詞典或者通過其他的方式找到答案。或者還有沒有其他同義詞可以替代…… 總之,不論哪一種類型的寫作方式,都是為了縮短學生現有的背景知識、語言知識、寫作能力與寫作任務要求之間的距離。如果寫作任務中這種差距過大,寫作任務的難度太大,會挫傷學生完成任務的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縣土橋中學
8. 高分求6級考試英語寫作復習計劃!
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買一本英語作文模版.當時我買的是王長喜的,用了2個星期,作文得了73分.
9. 求提綱和開題報告。英語專業!
開題報告的格式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究
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項「格式」的規定。
開 題 報 告
學 生:
一、 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
2、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國內研究的綜述
4、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
1、
2、
3、
二、結論
1、
2、
3、
三、
1、
2、
3、
四、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提綱 一、開題報告封面:論文題目、系別、專業、年級、姓名、導師
二、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概況
三、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四、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五、預期的結果
六、進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論證結論
由於寫開題報告需要本專業的專業知識,所以本人並不能很好的寫出,建議您按照以上的格式把你的論文大致內容填充到裡面,提醒您有些部分可以省略,並不是包括以上所有的部分。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10. 求一篇英語作文,題目是My dream school(最好有中文翻譯),拜託了~
My dream school
理想的學校,即一所好學校,總的評判標準是其在育人方面的貢獻程度。而要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水平,我認為有以下方面。
首先,在器物層面上,我認為一所好學校不一定要有現代的高樓大廈,簡朴、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物或許更有利於教育教學。但是,良好的綠化環境和干凈整潔的面貌必不可少。
其次,在制度層面,學校要有高效率的管理制度、教學制度。這些制度好比人體的骨架,起著貫穿和支撐全局的作用。
再次,在精神層面,學校要有先進的、明確的辦學理念,這是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
最後,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由教師具體完成。一所學校必須有高水平的教師,所謂高水平包括: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學能力、良好的道德素養等等。
擁有以上幾點,即是我夢想的學校。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a dream school,just a good school, is the contribution level of ecating talents. In my opinon, the cause of high-quality ecation leve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n the first place,concerning the material, I don't think that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s is essential for a good school. the plain and cultural building may be more concive to teaching. But good green environment and the clean face is essential.
In the secend place,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the school must have an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ecat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like the skeleton of human bod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the whole.
In the third place, in the spiritual level, the school need to have advanced, clear school mission, which is th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school.
Finally, ecation is to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 completed by the teacher specificly. The school must have high-level teachers. The so-called high-level includes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cellent teaching ability, good morals, and so on.
Above all, this is my dream school.
要是能幫到你,記得採納哦~~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