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中國文化的英語作文
The Spring Festival
Far and away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China is Spr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New Year. To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as important as Christmas to people in the West. The dates for this annual celebra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lunar calendar rather tha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so the timing of the holiday varies from late January to early February.
To the ordinary Chinese, the festival actually begins on the eve of the lunar New Year's Day and end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But the 15th of the first month, which normally is called the Lantern Festival, means the official end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2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and popular festival in China.Before Spring Festival ,the people usually clean and decorate their houses.And they go to the Flower Fairs to buy some flowers.During Spring Festival ,the alts usually give lucky money to children.People often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Some people eat mpling for dinner.
春節的作文
㈡ 一篇英語作文:你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不要寫得太好的,中等水平就好
寫作思路:可以寫出自己的看法,比如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等等。
正文: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creativity of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overall form of moral inheritance, various cultural thoughts and spiritual concepts in the national history.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mainly composed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ot only profound in thought and rich in content; more importantly, the three culture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hich advocate morality, provide Chinese people with the code of conct and ultimate spiritual home.
中華傳統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傳統文化不僅思想深邃圓融,內容廣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揚道德,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riginated before the Shennong era in ancient times.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Chinese history, it has experienced the times of Chaoshi, Suiren, Fuxi, Shennong (Yandi), Huangdi (Xuanyuan), Yao, Shun, Yu, etc.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Xia Dynasty, it has developed into a splendid culture with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elements.
中華傳統文化起源於遠古文化時期的神農氏時代以前,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經歷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 、堯、舜、禹等時代,到夏朝建立,發展至今,形成具有豐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燦爛文化。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broad and profound, and the core is a set of ideas, values and national spiri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definitely formed its own value preference, that is, responsibility is prior to right, obligation is prior to freedom, community is higher than indivial, harmony is higher than conflict.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價值觀和民族精神。幾千年來中國文明確定地形成了自己的價值偏好,即責任先於權利,義務先於自由,社群高於個人,和諧高於沖突。
㈢ 關於中國文化的英語作文,帶翻譯
hi!how are you today,i'm from china,so where your from? what is today.
㈣ 哪年的高考英語作文是介紹中國飲食文化
Food and beverage procts as a result of geographical features, climate environment, customs and other factors, will appear in the raw materials, flavors, cooking methods, eating habits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o create a die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is difference from the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and a different philosophy of life. Chinese people focus o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Western emphasis on "people-oriented."自己翻譯的...不好別怪我
㈤ 高考中國元素的作文怎麼寫
一、物質文化層面的:
四大發明、琴棋書畫、筆墨紙硯、四書五經、絲綢磁器、針灸推拿、中國功夫、方塊漢字、華夏美食、特色建築……
古典詩詞的意境、中國戲曲的抽象寫意、中國山水的留白藝術、中國書法的「飄若浮雲,矯如驚龍」 ……
說到中國元素,就必須對中國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物質文化可感可知,可以在文中大量應用。
二、精神文化層面的:
古聖先賢的哲學觀點如儒家的積極入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道家的灑脫出世,「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法家的以法治國,「廢私立公」「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墨家的「兼愛」「非攻」,提倡人人平等,反對不義戰爭……
再如愛國、誠信、平等、團結、博愛、尊老愛幼等,相關事例數不勝數,都可拿來為我所用!
三、文化交流方面的:
①中國文化對東南亞各國的影響,如儒家文化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
②文化融合的事例:從席地而坐到椅子的進步;葡萄、苜蓿等外來物種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幹部、英特網等外來詞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胡服騎射、絲綢之路、玄藏西遊、簽真東渡、鄭和航海一直到今天的英語熱潮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四、時事事例:
①對待國學的態度的轉變:清明、端午、中秋被納入法定假日;我們身邊的國學熱等等。
②網上幾則讓人熱血沸騰的消息:正面的有全球方興未艾的漢語熱,孔子學院遍地生根,對外漢語教師成了新興的熱門職業。反面的如韓國把端午祭申報為文化遺產之後又大放厥詞說漢字、中醫源自韓國;漢城改名首爾是因為漢城這個名字太中國化等等。
③在抵制藏獨、家樂福事件、聖火傳遞受阻等事件中,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強烈民族自尊與自豪,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面對南方大雪、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國人表現出的讓世人矚目的團結精神、抗爭精神,一名美國美聯社的記者,被四川災區抗震救災的廣大官兵、人民和中國同行所感動,他寫到:「看似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驀然間變成了鋼板一塊,這太可怕了!以前,總是弄不明白朝鮮戰爭失敗的原因,現在終於明白了,答案就在這里。」
功夫熊貓傳播中國元素文化
好萊塢夢工廠08年動畫片力作《功夫熊貓》6月份全球上映後,票房大賣。這位「肥過史萊克,懶過加菲貓,可愛超七仔」的熊貓阿寶憑著一席中國功夫熱卷全球。《功夫熊貓》是好萊塢繼《花木蘭》之後,又一取材於中國文化的動畫片,從片名便可讀出其中國味兒:功夫——中國國粹,熊貓——中國國寶。而從影片內容看,其承載了很多的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因此,在影片全球熱映的同時,也讓充滿意蘊的中國元素及文化走向世界。
一、影片中的中國文化
君子自強不息
影片中的主人公阿寶,是和平谷里最懶的動物,早上起床幾個「鯉魚打挺」都起不來,它拖著面條去比武場,僅上幾個台階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笨拙的阿寶練武時拳擊沙包的反彈力就把它彈出很遠,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和功夫不應該有任何關系的形象,居然天天夢想著做功夫皇帝。而事實上,通過堅韌頑強的意志、無堅不摧的勇氣以及不懈的努力,它最終成了打敗泰狼的「神龍勇士」,這是對中國「君子自強不息」文化精神的弘揚。
因材施教
熊貓阿寶能夠成為神龍勇士,當然與其不懈精神與自身努力分不開,但浣熊師傅也功不可沒。阿寶嘴饞、貪吃,它半夜到廚房偷吃食物時,居然騰空躍起,連猴子藏在屋頂的食物都能夠到,甚至可以駕在半空中吃東西。這個細節被浣熊師傅發現,原來食物能激發它的無限潛能,於是浣熊師傅便抓住了阿寶的這一個性特徵,從此切入來訓練阿寶,用食物作為其動力誘惑它練功,不練好就不能吃東西,直到它自己能從師傅那裡搶到食物吃為止。從這點看,浣熊師傅是真正因材施教的大師,它根據阿寶的特性,幫它找到了獨特發展的路徑,最終獲得成功。而這個教育理念,是由幾千年前中國的孔老夫子提出的,更是現在中國大力提倡的。
俠義精神
中國的俠氣,是一種不懼生死的英雄氣概、大氣凜然的英雄豪邁,甘為平民打抱不平、明知不敵也要亮劍的大無畏精神。片中,當五俠之首悍嬌虎深夜狂奔,其餘四子緊隨其後,稱要與其並肩作戰與泰狼決一生死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盪然俠氣。
中國式的哲理
片中的一些台詞深入淺出,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和哲理色彩。尤其是睿智的烏龜大師,它說的很多話都耐人尋味。在桃花樹下,烏龜大師對浣熊師傅說:「我不能強迫這顆桃樹何時開花,何時結果,我只能等它成熟。」好象在告訴我們,萬事自有其自然成長周期,我們不能改變其本質,卻可經過精心、耐心的栽培和呵護,使其變得更加優質,切勿「揠苗助長」,頗有欲速則不達的哲理意味。而它的那句「你的思想就如同水,當水波搖曳時,很難看清,不過當它平靜下來,答案就清澈見底了」,展現了中國人追求「氣定神寧、海納百川」的精神境界。烏龜大師還說:「昨天是歷史,明天是還是個謎,只有今天才是天賜的禮物」,強調了當下現實的重要性,只有抓住今天,才能看清歷史,預見未來。
另外,浣熊師傅在影片結尾時說的那些話也頗具意蘊:「你就是神龍勇士,你給這個山谷帶來了平和」,「我還沒有死,我只是在享受平和」,這道出了中國功夫的真諦——它的最高境界不是武功的高深、克敵制勝,也不是稱霸和平谷,而是平和,即最為平靜和諧的狀態,而這也是中國人及中國社會追求的最佳狀態,被製片人准確地把握到了。
阻擋阿寶夢想的鵝爸爸也說出了平凡的「真理」:「我私家湯的絕密食材,就是什麼都沒有,想讓一件東西特別,你只要相信那是特別的就夠了」, 你要做的就是相信,完全相信。我覺得這也是對片中神龍秘卷緣何空白的解釋,世界上最強的武功秘笈是自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潛能無限。
這些台詞在撰寫上都運用了中國式的表達方式,含蓄、深沉、深刻。
㈥ 求一篇的英語作文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中國文化的著名標志
New year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stival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According to a Chinese myth, Buddha had asked animals to visit him on the New Year』 Day. Twelve animals came and Buddha named the year after each of them. The Chinese celebrate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each lunar month. New Year is about getting together. Red is believed to abolish bad luck. So people clothe in red for the New Year celebration. A long dragon made of silk, bamboo and paper is carried along streets. Young men hold the dragon and dance while carrying the dragon along. The Dragon dance is an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
㈦ 誰能幫我想幾句關於傳統文化的英語作文里用的,簡單好記通用的句子快高考了感謝
寫作思路:可以介紹一下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等等,中心要明確,語句要通順。
正文: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t has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time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name implies, is the culture that has been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These cultures are all the ancients, and our lost people evolved from them.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們的失人,從他們身上演變而來的。
For example, Qu Yuan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Qingming Festival. If Qu Yuan passes through to now, he will definitely be a great martyr for the largest martyr cemetery in China.
比如,屈原是清明節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最大的烈士陵園。
Because of his unyielding loyalty,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fearless of power, and vowing not to be a traitor, he would rather jump into the river and sacrifice his own life, rather than betray his country and sell his personality for a small profit, rather than trample on his dignity.
由於屈老的堅貞不屈,為國為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
Chinese virtues are well known to all, and the allusions such as "Kongfeng let pear" embody the supreme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5000 years, and also show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cultural capital.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you want to imitate and it is far from possible. If it is simple, what can be called "tradition". Even if you are given another 10, 50 or even 100 years, it will only become more and more mysterious. What you always know is not its fur, but its essence is not profound, but very profound.
中華傳統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復制那是遠遠不可能的。如果是簡簡單單的,有何是堪稱「傳統」這兩個字,就算再給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會越來越神秘,你永遠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
㈧ 高考英語作文,關於傳承文化和現代文明的關系
中華?文化?這樣太多太多的字眼演繹在我們00後的心中。中華上下,泱泱大國。五千多年,華夏子孫。「愛國」 「博大」 「精通」這些詞語我們時不時就掛在嘴邊。但是,真正的愛國我們做到了嗎?
近些年的"穿越劇",把人迷的「神魂顛倒」,可你們不知道,滿族統治中國二百八十六年,所謂"穿越劇"不正是大大詆毀了我們中國的顏面。可是,我們並沒有阻止,反而是更加去擁護它。有的人,大為誇贊這穿越劇。有的人,為此也付出了生命。她們傻傻的相信:皇宮貴族會來救她們。上海的一個十歲的小姑娘,自己上吊,渴望的只是五阿哥來救自己。結局,換來的只是家人的心痛和我們的不理解。當然,還不僅如此。我們在乎的並不是什麼看穿越劇,而我們缺乏的是對文化的理解。如果看了它,那就會輕信它。歷史這一門課程,是多麼重要。
難道,我們只因電視上的一面之詞就信了嗎?它要誤導多少孩子?對歷史的篡位理解,這由誰來說話?無辜的孩子,無辜的人們,受了這些歷史的誤解。可是,歷史就是隨隨便便亂改的嗎?其次,還有流入中國節日的外國節日。萬聖節,外國的節日,我們中國人自己來慶祝。聖誕節,外國的節日,可我們自己偏偏要慶祝。不是開party,就是上街購物,以此來慶祝。所流入的西方文化,自己本國人卻沒有重視。走在街上,難道就沒有洋人的東西嗎?我們並不是歧視西方文化,而是,東方文化消弱了,西方文化強大了。禮儀方面,原來,中國的禮儀是最好的,無國能及的。歌德也曾說過:"有一種內在的禮貌,它是同愛聯系在一起的。它會在行為的外表上產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禮貌。"禮貌,是最重要的。你的舉止,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你的教養以及一個國家的內涵。
隨便一句禮貌用語,譬如:您好。對不起。謝謝。請XXXXX。都會讓人從心裡感到溫暖,到現在,每個人的舉止要好有壞。日本也比我們中國做得好,所以,禮儀也是體現一個人,一個國家的最基本的要素。一向注重長處的日本人,也給了我們一個教材。在國外,他們不僅在很好的發揚自己國家的文化,並在努力鑽研著《孫子兵法》和《論語》的真諦。中國人在國外學來了馬克思主義,就更應該繼續從西方的發展歷史上學習經驗,來強大自己寶貴經驗以及教訓。在我們東方,學生們是最有禮貌的。放眼去展首北京,你會看見,公交車站牌有許多老奶奶或老爺爺在維持秩序,舉著小紅旗,嘴裡不時的喊著:「大家准備好,公交車進站了。」那一句句再也平常不過的話,讓身在北京的人們感到了分外的親切。這些志願者們,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守在崗位之上
文明在漸漸的提升,公交車上黃色座椅上的老人那一個個慈祥的笑容,地鐵站里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講解,這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不正是我們文化提升的最好見證嗎?它們成為了我們文化的路標,帶領著我們駛向文化寶殿的彼岸。在如此發達的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知識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質」放在前面,是為了強調文明、禮儀、幫助、關愛、感恩等素質的重要性。而這些素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中國文化,這些中國文化,就是大家所說的國學。 中華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紀中國文化,就在我們手中!讓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的批判與傳承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卧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有禮等等。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應被有批判的繼承,而非一票否決。
禮是文明和野蠻的分水嶺,禮是人與人交往的方式,禮還是日常生活的准則。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左傳中有言道:「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足可見禮儀在文明社會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經歷了千年的歷史洗濯和沉澱的,那些優秀的文化價值禮儀不應被摒棄,而應被完善、繼承和發揚。
駐德全權大使吳紅波曾被德國記者問道「德國人能從中國學到什麼?」,吳紅波答道:「謙虛。譬如:中國人完成一個項目,他不會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講得是他的團隊,他的導師,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國禮制精神原則所在。所謂「自卑」不是要故裝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態,謙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這種誠敬謙讓,合眾修身的禮儀原則在當代社會仍值得提倡。
傳統禮儀還傳播了許多優秀的基本價值觀,如敬、恕、誠、信、仁、愛。在現代功利主義教學模式下,我們早已忘了傳什麼「道」,中國應該傳什麼「道」。而禮儀文化卻給我們提供一個精神平台來領會這些優秀的精神內核。著名文學史者劉夢溪指出:「敬、恕、誠信、仁、愛等,應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識別符號。
然而,傳統禮儀也有其閉塞成舊的一面。如古時女子以纖小玉足為美,從小裹腳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彎折,嚴重影響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動;兒女應聽父母媒約,指腹為婚是謹守孝道的錯誤觀念也使許多有情人分隔天涯。傳統禮儀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礙了社會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中華禮儀文化雖有落後、陳舊弊端,但究其本質是對現代社會極有現實意義的優秀精神遺產,永不過時。擇善而之,其不善而改之,讓其成為國人深層價值的「根」。
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表現在各個方面。蒼頡造字,神農創歷日,算數作於隸首,律呂造自伶倫,神農嘗百草,後稷播百穀,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構木為巢,周公作指南車,錢樂作渾天儀,周公獨自禮樂,蕭何造立律條,堯帝作圍棋,武王作象棋……凡今人之利用,皆古聖賢之前民。中華文化還教導我們怎樣為人處事,強調「千經萬典,孝悌為先。」推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強調為人要誠實守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強調要謙虛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強調要嚴律守己,寬於待人,要從善如流,「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等等等等。中華文化是全體炎黃子孫包括大陸人民和台灣人民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引以自豪,取之不盡的共同瑰寶。海峽兩岸要共同努力弘揚中華文化。
我是一個小學生,我不僅要從中華文化里汲取豐富的營養,而且還要保護和弘揚中華文化。我平時認真學習語文,學習古典詩詞和現代精美散文。我特別注意把音讀准,我們作為南方人,發音本來就不太准,很難分清前鼻音和後鼻音,翹舌音和平舌音。我不但努力向老師學,還認真向中央電視台的播音員學。我不僅自己力求發音準確,做到字正腔圓,而且還努力糾正周圍的人發音不準確的現象。這不是我好為人師,而是為了維護祖國的語言。另一方面,我還注意把字寫對,努力消滅錯別字。漢字是一種方塊字,奧妙無窮,一個「大」字加一點,由於點的位置不同,太太就可能變成狗。因此寫漢字千萬不能馬虎。我下定決心,要永遠努力下去。
大陸和台灣人民都屬於中華民族,很多台灣同胞的根還在大陸。我們同種同文,本來就是一家人。在溫總理的倡議下,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原本由台灣和浙江各保存一半,後來珠聯璧合,公開展出,一時傳為佳話。祖國統一,江山「一統」,兩岸合力,將更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