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語新聞寫作的一般思路
新聞的種類很多,按分類標準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按照事件的性質分類,新聞可分為「硬新聞」(hard news)和「軟新聞」(soft news)兩大類,硬新聞即「純新聞消息報道」,指題材嚴肅、具有一定時效性的客觀事實報道;軟新聞是情感味濃、寫作方法詼諧、輕松幽默的社會新聞,不注重時效性。新聞英語中常見的體裁主要有三大類:消息(news)、特寫(features)和新聞評論(commentaries and columns)。
新聞寫作由於記者寫作風格不同,文體結構無定格。但大體上說新聞文體的主體結構是由標題、導語、正文三部分組成。
標題(headline):濃縮概括全文的中心實質問題。
導語(lead or introction):通常為文章的第一段。文章的第一段提供主要話題和最主要的事實。
正文(body):在導語的基礎上,引入更多的與主題相關的事實,使之更加詳實、具體,並展開評論,進而得出結論。
在此我們以消息為例,詳細分析一下它的基本結構。消息類新聞屬於「硬新聞」,是廣泛採用的一種新聞體裁。消息報道中的導語十分重要,它位於第一段或第一、二段。通過它點出新聞的主題,這是消息這種新聞文體區別於其它文體的一個重要特徵。五個W和一個H(When? Where? Who? What? Why? 和How?)是構成一則完整消息不可缺少的要素。直接的消息報道或純消息報道一般採用「倒金字塔形式」(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其特點是按新聞報道最重要的五個W和一個H頭重腳輕地安排材料,把新聞的高潮和結論放在最前面的導語里,然後以事實的重要性遞減的順序來安排(in the order of descending importance)材料。
在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每天刊載和播發的新聞中,百分之九十是用倒金字塔結構寫成的。
對於報紙來說,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有自己的優勢。主要是可以使讀者很快得到新聞的精華部分;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一般讀者很少把一條新聞從頭到尾讀完,他們可能隨時放下報紙,因此,報紙有必要讓讀者首先讀到最重要的新聞內容。
為了幫助讀者了解這種倒金字塔式結構,請見西方新聞學著作中的圖表說明: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Intro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導語(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這種倒金字塔式結構,請見西方新聞學著作中的圖表說明:
The Inverted Pyramid Form
Introction containing most important or most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導語(包括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消息)
首先要注意消息報道導語(第一段)里的「電頭」(dateline)「FILADELFIA, Colombia(AP)」即「美聯社發自哥倫比亞費拉達菲亞的消息」。美聯社新聞報道的時間通常置於消息的最前面(NOVEMBER 22, 19:43 EST),即美國的標准時11月22日19點43分。
第一段十分簡單明了地告訴讀者:星期四,哥倫比亞西部的一露天金礦由於大雨而發生坍塌,至少28人死亡,40人失蹤。
第二段增加了新的新聞事實:金礦坍塌的遇難者是貧民,雖然政府警告說由於侵蝕使采礦危險,但他們置若罔聞;金礦的坍塌可能是由於非法的開采以及近日的大雨造成的。這一段支持並擴展了導語。
第三段是背景材料。利用事故生還者的所見所聞講述當時的情景:共發生了兩次塌方,第二次的塌方將趕去救援的礦工也吞沒。
第四、五、六、七以及第八段均是與主要新聞事實有關的次重要材料。第四、五、七、八段講述了來自紅十字、民防組織以及各方救護人員的救援進展情況。第六段也是對導語的進一步擴展:官方宣布事故中有28人死亡,至少40人失蹤;有32名礦工受傷被送往醫院。
第九、十、十一和第十二段也是背景材料,利用目擊者的所見所聞進一步描述了金礦坍塌時的情景。
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段均是與新聞事實有關的次重要的材料:這個金礦幾個月以前就關閉了,但由於經濟衰退人們又重操舊業;山體滑坡是哥倫比亞最常見的自然災害。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篇新聞報道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結構,導語是一段簡單清楚的敘述。隨後的數段對導語進行了解釋、補充和擴展,有利地支撐了導語。在導語中基本將「五個W、一個H」交代清楚。它所回答的問題分列如下:
Who—gold miners
What—were killed
When—Thursday(Nov. 22)
Where—in western Colombia
Why—the walls of mine were softened by rain
How—(were killed) by crash
應該說明,記者即使採用「倒金字塔結構」,也不一定在導語中全部都包括五個W和一個H,或許只有三個或四個W,另外一個或兩個W出現在下面的段落里,這也是常見的。
B. 新聞寫作與特寫的區別英文回答
Cousin said: "Honeysuckle Qingre, Rece Pathogenic Fire." I said : "Honeysuckle can also be down summer heat." her mother said: "You are right, but the best place honeysuckle is native, does not appreciate other people's live."
C. 新聞特寫的寫作方法是怎樣的
新聞特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新聞特寫莫忘「新」和「特」
「新」是新聞的基本屬性,更是新聞特寫的特性和本質。「新」在新聞特寫上至少應包含:所寫內容是新近發生、發現的新聞故事和新聞事件。
第二,現場采訪是寫好新聞特寫的前提和基礎
記者只有深入新聞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跟隨國家領導人腳步,見證重大外交活動。
第三,選准一個「鏡頭」(或者說,選准新聞事件的一個片斷、一個細節,通常是剪取新聞事件的高潮部分),局部適當「放大」,以小見大
要善於選取有重大新聞價值、新鮮的新聞事實,以期使新聞特寫厚重而有立體感。
第四,細節是特寫的活力所在,細節動人,描繪得當,形象生動
細節,是指敘事作品中描繪人物性格、事實場景、自然環境、展開情節等的最小組成單位,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等新聞作品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段。
新聞特寫抓住細節和新聞事件的特點,抓住生動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動態、動勢,易於引起受眾的興趣和共鳴。
第五,感情注入故事,是如特寫「項鏈」上嵌入珍珠的動人之處
要在「感情」和「故事」上做文章,沒有故事的新聞特寫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感情色彩的特寫,何能感人?要善於把人的喜怒、憂思、驚恐的感情在故事中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讓情融於故事之中,感情與故事交融,情能動人。
第六,新聞特寫必須有思想性,要對人有啟發、教育、引導和借鑒的作用
新聞特寫的主題思想,可以通過標題來體現,也可以用作者點題的方式來挑明。
(3)英語新聞中人物特寫的寫作擴展閱讀
新聞特寫以記者親臨新聞事件現場采訪為前提,既可以寓事、理、情、景於一體,又能以形象、生動、明快、鮮活見長。
它運用電影中近景鏡頭形式,生動、形象地放大並再現典型的新聞人物或事件,使已經發生的新聞事實重現在受眾面前,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被「帶」進了現場,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情感效果和引起聯想的牽引力。
D. 英語新聞特寫(feature)的功能、意義和特點是什麼要英文的答案。
n. 特色,特徵;容貌;特寫或專題節目
vi. 起重要作用
vt. 特寫;以…為特色;由…主內演
短語
feature die公母模容
ground feature地貌;地物
water feature水飾;流水景色;水景;水池
feature 功能
E. 在新聞寫作中,什麼叫「人物特寫」
抓住一個特殊人物
重點描述
特點突出
F. 新聞人物特寫作文600
我認為,既然說是些新聞,就要有真實性,同時新聞是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就要求簡潔.
新聞是有一定的結構的,大致如下:標題(題目)——導語(一般是要講之事的最簡)——主體(即新聞的詳細內容)——總結(即結尾)
寫新聞與學校語文課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作文只要文字通順、敘述清楚、筆調優美,就是好作文,不一定要求真實,也不是為了發表.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要面對廣大讀者,考慮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負有宣傳黨的政策的任務;新聞的體裁也相對分明,寫作各有要求.下面談談主要的三種新聞體裁.一、 先搭架子再寫文章 構思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提筆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准備寫什麼,確定中心思想,通常中心思想體現在標題上.然而在來稿中,標題與內容不搭界或題大事小的情況經常可見.接著要考慮我怎樣寫,為文章搭好架子,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結尾最後使用哪項素材等等.然而在來稿中,許多文章顯然缺乏對結構的思考,走題、詳略不當、套話連篇的現象十分嚴重.這兩點對新聞寫作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但就是在這個方面,問題實在太多,包括一些專職通訊員,也常忽視這些最基本的寫作要求.文字倒是通順,卻不知所雲.所以,在談具體寫作時,先要求每個人自己想好:我要寫什麼、我准備怎樣寫(包括採用各種體材) 二、 消息寫作 消息是新聞體裁中,最常見的一種,它的目的是簡潔、客觀的文字,向讀者報告新近發生的事實宣傳什麼,消息的客觀性原則不允許記者在其中發議論或作出判斷.即使想報道宣傳什麼,也必須「用事實說話」,通過選擇所報道事實來表達傾向,不能由記者在消息中發表議論.一般的事實性新聞,採用「倒金字塔結構」的教多,即整條消息根據一件事實的方方面面內容,按重要性程度來安排敘述的層次和段落,於是就形成以下「頭重腳輕」或「虎頭蛇尾」的報道結構:1. 導語.事實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實的關鍵點,安排在導語中向讀者報告.導語中,又要把最重要、最精彩的話,作為第一語.2. 進一步說明或解釋導語中談到的事實的材料.這些材料仍然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安排,可分為若干段落.3. 必要的背景材料,也按照重要程度編排.4. 次要的補充材料.如果將這樣的消息從後面刪節,刪到只剩下導語,甚至只剩下一句話,它仍然可以獨立存在,並清楚地告訴讀者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顯然,導語在消息中的位置舉足輕重,一定要寫好.導語主要有四種類型:事實性導語:概括性導語;描寫性導語;延緩性導語.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採用那一種.關鍵把握兩點:理解所報道事實的關鍵之點;及時找到最能夠打動讀者,引導他們繼續看下去的動詞或短語.導語一般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內容:1,簡要告之讀者具體、明確的事實;2,事實發生的時間;3,新聞來源;4,發生的地點.其他常見的消息結構,還有積累興趣結構、時間順序結構、提要結構等等.三、通訊寫作 不拘一格地具體而詳盡地報道事實,便形成另一主要的新聞體裁——通訊.通訊的共同特徵,是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的方式綜合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不論報道的是事件還是人物,它一般要始終圍繞「人」做文章,通過人的活動和思想展事實,因而一般地帶有情感色彩,這正是通訊的魅力所在.通訊協作比消息靈活,允許記者表達傾向(當然,某些通訊也可採用客觀報道的方式),但寫好了不容易,因為需要更扎實的文字表達功底.通訊要求非常明確主題,提煉好通訊的主題,通常通訊成功的關鍵.這需要深入分析事實的特點,了解發生的背景和時代精神.這方面可窺見作者的分析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低.通訊的結構類型靈活多樣,常見的有以下三種:1,「一條龍」式,即時間上的縱向結構.2,「破西瓜」式,即空間上的橫向結構.3,「剝竹筍」,即從簡單、表達化向縱深發展,最後達到高潮,點破主題.詳略得當、前後呼應,是通訊寫作中需要經常考慮的問題.
G. 在新聞寫作中,什麼叫「人物特寫」請舉例解釋和說明。
十分來詳自細的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8923659.html?si=1
H. 你好,請問下新聞特寫的寫作方法,老師要求寫一個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寫作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深入現場,進行采寫或觀察
二。要有「鏡頭」意識
三。尤其要注意細節描寫
四。要能融情入景
I. 如何寫作英語新聞特寫
珠峰海拔為5000米的地方有一個百人墓群,聳立著的碑群用以紀念那些懷有冒險精神卻最終無力堅持下去的人們,上百名登山遇難者的墓碑靜靜地佇立在那裡,也許正因為他們的遭遇,更讓挑戰者們對自己的選擇更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