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文參考文獻必須要把所有的作者列出來嗎
英文參考文獻必須要把所有的作者列出來。
在撰寫論文時,如有引用英文文獻,末尾處則需要按照首字母的順序添加英文參考文獻,有的文獻作者不止一人,則需要寫上所有的作者姓名。
例如:[1]Kumar AA;Balota DA;Habbert J;Scaltritti M;Maddox GB.Converging semantic and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lexical retrieval and selection in young and older al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2019
但文中若引用前人的研究結果,則需要在句子後面附上作者與年份,這時不必寫上所有作者。
例如:前人研究發現,語音語調是影響中文識別的重要因素(Kumar AA,etc. 2019),除此外還有其他影響因素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
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格式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
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作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❷ 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參考文獻
一、影響初中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提高的因素
1.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基礎知識的掌握是發展能力的前提,學生詞彙、句型及語法知識的貧乏是影響寫作的重要原因。許多學生每天學習詞彙都不過關,如此日積月累,造成詞彙嚴重匱乏,再加上基本句型、語法掌握不牢,語言基本功不夠扎實,閱讀量小、閱讀訓練少,對句子與篇章的理解不夠透徹,從而影響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2.缺乏學習興趣
現在的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盡量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他們認為只有讀書是最艱苦的事情,對學習不重視,有些學生讀書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加上認識上的原因,對學英語不感興趣,導致英語閱讀、寫作能力低下。
3.長期養成的不良書面表達習慣
有一部分學生寫作時一見到題目就會停下來不做,若有提示詞,只把提示詞抄下來或者只寫幾句病句,這樣得分率很低,影響成績的提高。
4.有的教師對書面表達的要求不夠重視
教師在教學時只顧趕進度,有的嫌批改作文浪費時間,再加上教材自身的特點,導致目前出現了一種學生能聽、會說,但書面表達能力相對較弱的現象。
5.沒有很好地掌握書面表達的技能、技巧與方法
有的學生書面表達方法簡單,不能靈活運用,解題時不能隨機應變、沒有很好地掌握書面表達技巧,影響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方法
1.突破英語詞彙關和擴大閱讀量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有明確的規定:「三年制和四年制閱讀速度分別為每分鍾40~50和50~60個詞,理解正確率達到70%。」因此,在平時的詞彙教學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記憶單詞的六種方法,從而豐富詞彙量和擴大閱讀量。
2.突破語法關
語法是詞彙構成語言的規則。掌握英語語法,並能把自己的英語語法知識熟練地應用到英語寫作實踐中去,這是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英語語法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結構、詞類的用法、動詞的形式、時態和語態等。
3.指導學生閱讀和背誦精彩的段落,積累寫作素材
如,仁愛版九上Unit 1Population Problem;Why does China carry out the one-child policy?
4.訓練段落編寫,為短文寫作鋪路
如,以下三題是這兩年外地高中自主招生考試的段落編寫題目:
提示詞:graate, friendship, realize, young, together,要求:①使用全部提示詞,並在語段中用橫線標出提示詞。② 語段具有一個相對合理的主題意義。③詞數為50個詞左右,最多不超過80個。
5.以課本為「本」,注重仿寫
如,九年級(上)Unit 2 Topic 3 Section B Would you like to be a greener person?
學生可以這樣寫作:Walk or ride a bike instead of taking a bus or a taxi when you travel a short distance.
6.重視批改與講評
① 教師課後批改。批改的符號可以是:用詞不當用「W」(Word),語法錯誤用「G」(Grammar),句子結構錯誤用「L(Logic),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錯誤用「―」,漏字用「Λ」。如果整篇文章語句錯誤特別多,改不勝改,或者是書寫特別馬虎草率,則在作業後批上「Rewrite」(重寫)。
除了採用符號批改外,我們還應該把寫作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在學生出錯處批上「See (…… P……」)(見哪課哪頁)。②在黑板上當眾批改。③當面評改。④自評互改。
7.因材施教,將學生客觀分層
8.加強寫作步驟、技巧指導
①認真審題,抓住要點。②確定體裁,注意格式。③確定主語,判斷時態。④語言規范,慎用長句。⑤拼寫正確,書寫規范。⑥全面檢查。
如,寫人記事的話題 (2007年中考題)成長變化(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習慣等)。表達時,注意使用:used to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but,now 等,還要注意表達變化的原因和過程。
學生寫作時可以這樣列提綱:①外貌。②性格。③行為習慣。④學習。⑤興趣愛好。⑥結束語。⑦一篇好文章應具備下列幾點:一點:有「亮點」,有獨到之處。二整:要書寫工整,卷面整潔。三要:數量要達標,詞彙和語法結構要准確、上下文要連貫。四不行:漏掉內容不行,寫作體裁不行,用錯人稱不行,用錯時態不行。⑧恰當運用關聯詞句,使得文章層次清晰,各個部分銜接自然,如First/Second/Third/Fourth/Last等。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寫作課的指導,緊密配合課文教學,設計筆譯練習並且持之以恆,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肯定會提高。
❸ 英語參考文獻只寫前兩個作者,後面用「等」,「等」怎麼表示啊
et al.
讀音:英 [ˌet ˈæl] 美 [ˌet ˈæl]
釋義:等人,等物,等等。
語法:意思是等等,用在舉例的末尾,意思是舉例未完。
例句:
.
音樂會上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
近義詞:etc
etc
讀音:英 ['etk] 美 [et ˈset(ə)rə]
釋義:等等,以及其他(類似的)。
語法:之前的舉例,都是用逗號隔開的,不能用and連接。
例句:
/etc,typicallywithanrc.
可以在/etc中的配置文件中找到這些組,它們的名稱中通常包含rc。
❹ 論文中英語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詳細)
B:期刊來文章
〔序號〕主要自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❺ 英文論文參考文獻是什麼
留學生在參考文獻的列舉,或者可以說是陳列方面有比較多的標注方法,常見的有五種:Harvard
referencing
system哈佛文獻標記系統;CMS:Chicago
Manual
of
Style(CMS)芝加哥寫作和文獻標注系統;APA
Style: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心理學會寫作和文獻標記辦法;AMA: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醫學會文獻標注系統;MLA:現代語言學會寫作和文獻標注系統。但是最常用的就是前兩種,今天來說一下哈佛文獻的注釋格式吧!
哈佛文獻注釋體系起源於美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性的學術規范,具備了靈活、簡潔、清楚的特點,對作者和讀者來說都較為方便。它也叫做作者-日期法,每一個引文,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都應該分別在兩處註明——在文中引用處註明,在全書或是全文最後的參考書目處註明。
1、在文中引用處注釋。當作者姓名在句子中自然出現,給出作者姓和出版年份,將出版年份在小括弧內;當作者姓名不在句子中自然出現時,姓和出版年份都放在括弧內;被引用的作者在同一年出現了兩部以上著作或發表了兩篇以上的爐溫,用小寫字母abc加以區別,放在年份後面;如果被引用著作有兩位作者,要講兩位作者的姓同時給出等。
2、在全書(文)後參考書目處注釋。所有參考書目以作者姓名的字母順序排列,一個作者有多本著作時,則按年份先後排列順序,一個作者一年內有多本著作出版或論文發表,在年份後按月份先後加小寫字母abc等加以區別。這樣排列的好處是:只有一個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參考書目,便於讀者查閱;整個文檔不需要腳注;便於修改,即使是最後一刻要刪去或增加某條注釋,可隨時增刪,不需要重新排序;每個注釋只在參考書目中出現一次,而無論它在文中被引用過幾次。
❻ 如何提高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的論文 參考文獻
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下面就如何培養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個人的看法:
一、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於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於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對於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詞彙量的獲得,首先是課本上的必須掌握。在記單詞時不要單獨記生詞,那樣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記憶。把單詞同整句話一起記,不僅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廣泛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讀時不要求對內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進行簡單總結,能就所讀內容進行問答就行。廣泛閱讀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指定閱讀材料,然後統一檢查、提問。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老師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方面老師應給予指導,作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看書多少、難易程度、詞彙量的大小來激發讀書的樂趣。
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1. 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和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2. 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 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4. 不要一見生詞就查字典,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捨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5. 不要邊讀邊譯,這樣影響速度,不能促進理解。應該直接用英語思維、記關鍵詞、抓主旨。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需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只須讀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可通過巡查與略讀來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須大體涉獵者」,指快速吞食,可大體略讀、查閱;「少數則須咀嚼消化」,即「少數則須全讀」,需要進行反復閱讀、精讀、研讀。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後,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下面分別介紹一些閱讀技能。
(一)尋找主題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主題句出現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對於學生讀自己太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這樣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後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
(二)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
每篇文章或章節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里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末段里對整個章節做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末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為往往首段後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再有,重視各段首句可以彌補有時首段陳述不詳的缺陷,解決末段綜述性話語里的疑難問題。
(三)搜尋式閱讀,即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採取豎視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於每行的東西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後,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關鍵詞是指主語、謂語、賓語;文章標題、引號部分、粗體字、黑體字、大寫字、斜體字、劃線部分;承接語、過渡詞;代詞、動詞、形容詞。
(四)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後,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麼,他想要說明什麼問題,表達什麼觀點及持有什麼樣的態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較高的理解能力、准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於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力,閱讀者需要長期地、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博覽群書,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認識能力;培養理解能力,加強記憶、判斷、推理等能力,必須正確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辦法。
❼ 參考文獻,reference的寫作方法
一、在書(文)後參考書目處的注釋規范
1.每一項參考文獻注釋應該包含一定的內容或要素,並按一定的順序排列。
a.網上信息或電子出版物參考文獻注釋。
作者姓,名首字母大寫.(日期).題目.[在線]. (編輯、版次). 出版地: 出版商. 網站名: [下載時間].如,Holland, M. (1996). Harvard system [online]. Poole, Bournemouth University. Available from: http://www.fys.uio.no/hovedfag/skriving/harv.html#Electronic%20%20material% 20-%20following%20the%20Harvard [Accessed: 25 May 2014].如果沒有在網上發布的時間,則不必標明,但無論如何一定要給出下載時間。
b.來自法人團體(如政府部門或其它機構)的參考文獻注釋。
文獻頒布團體的名稱.(年份).文獻名.出版地:出版商.報告或文件號碼。
如,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1991). The ITC code of advertising standards and practice. London: ITC.
c.著作的注釋內容要素和順序。
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寫.(出版年份).書名.出版地:出版商.
比如,White, R.( 1988). Advertising: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2nd ed. London: McGrawhill.
注意:英文人名書寫的順序一般為名在前,姓在後,比如,Mark Wolery。當姓放在名前面時,姓的後面緊跟逗號。換句話說,只要後面緊跟了逗號,說明逗號前面的就是姓,而不是名,比如,Wolery, M.。
d.學術期刊、學報參考文獻注釋要素和順序。
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寫.(出版或發行年份).論文題目.刊物名稱. 總卷號(本期號).頁碼。
如,Greco, A.J., & Swayne, L.D. (1992). Sales response of elderly customers to point-of-purchas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 (5), 43-63.
注意:多位作者時,作者與作者之間用逗號,名的首字母大寫後用句號。
e.同一著作中有多位作者時的要素和順序。
作者姓,名的首字母大寫.(出版年份).章節標題.In: 主編名首字母大寫.姓,ed.或者eds.書名.再版著作註明版次.叢書註明卷次.出版地:出版商.出版年份.論文所在頁碼.
如,Wright, P.(1986). Reactions to an Ads contents versus judgments of Ads impact. In: J. Olsen, & K. Sentis, eds.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Vol. 3. New York: Praeger, 1986, 108-117.
f.學術會議論文集的注釋要素和順序。
作者姓,名首字母大寫.(年份).論文題目In:會議文集主編名首字母大寫.姓,ed.或eds.文集名,會議地點.時間.出版地:出版商.論文所在頁碼.如果不是會議文集,而只是會議交流論文,則不必寫出編者姓名和文集名,但要給出會議名稱、具體的時間、地點。
如,Silver, K.(1989). Electronic mail: the new way to communicate. In: D.I. Raitt, ed. 9th international online information meeting, London 3-5 December 1988. Oxford: Learned Information, 323-330.
2. 所有參考書目都是以作者姓名的字母順序排列,當一個作者有多本著作時,則按年份先後排列順序,一個作者一年內有多本著作,在年份後按月份先後加小寫字母a. b. c.等加以區別。注意每個注釋只能在參考書目中出現一次,而無論它在文中被引用過幾次。
3.參考書目信息應從書名頁上獲取而不是從封面獲取。
二、在英語論文reference中引用處的注釋規范
當作者姓名在句子中自然出現時,給出作者姓和出版年份,將出版年份放在小括弧內。比如,In a recent study Harvey (1993) argued that ...。
當作者姓名不在句子中自然出現時,姓和出版年份都放在括弧中,比如,A recent study (Harvey, 1993) shows that…。
被引用的作者在同一年中出版了兩部以上著作或發表了兩篇以上的論文,用小寫字母a.b.c等予以區別,放在年份後面,如,Johnson (1989a) discussed the subject…。
如果被引用著作有兩位作者,要將兩位作者的姓同時給出,如,Matthews and Jones (1992) have proposed that…。
如果有三位以上的作者,只給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再用斜體寫上et al.(等人),如,Wilson et al.(1993) conclude that…。
以上就是一些reference引用要注意的地方,那麼還不是很清楚reference引用格式的同學就要認真看一下了,我相信你們看完之後再寫reference就沒問題了。
❽ 急急急,英文參考文獻的書寫
【格式】[序號復]作者.書名制[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這是參考文獻的格式。
嚴格來說,你那個還少了出版年限以及參考頁碼。
因為word有自動檢查拼寫和語法,它會用紅色波形下劃線表示可能的拼寫錯誤,用綠色波形下劃線表示可能的語法錯誤。因為Tsinghua不在詞庫裡面,所以會判斷為拼寫錯誤。另外,因為標點符號後你沒有空一格,所以會有綠色線。
❾ 英文的參考文獻格式到底怎麼寫
英文引用及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如下: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具體如下:
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
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對於英文參考文獻,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①作者姓名採用「姓在前名在後」原則,具體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RichardCowley為:Cowley,M.R.,
如果有兩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變,&之後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後面,
如: FrankNorris與IrvingGordon應為:Norris,F.&I.Gordon.;
②書名、報刊名使用斜體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 EnglishWeekly。
(9)英語寫作能力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1、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2、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3、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4、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9)英語寫作能力參考文獻擴展閱讀來源:網路_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