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在學漢語寫作中的習慣
在當前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下,各民族之間在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正在不斷的加大,但是受不同民族間不同語言環境的影響,各民族在交流的過程中,語言文化的融和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少數民族教學中,為了提高各民族間的交流,加快對少數民族各類人才的培養,漢語的教學一直在進行著,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的學習還不盡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少數民族學生如何學好漢語,成為了各民族語言教學研究的一個重點。
一、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的目的
語言是人類思想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對於少數民族而言,他們不僅需要掌握自己本民族的語言,還需要對漢語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在信息的了解上也能更加的廣泛[1]。
對於少數民族學生來講,漢語是一種語言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少數民族的漢語使用能力,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語言文化交流。語言能力學習中,其能力包含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兩個方面,就漢語教學而言,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能力。對於少數民族來說,漢語是其本民族語言中的一種新語種,那麼漢語的學習就會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現代教育適用於各民族學生的學習,學生學習能力的獲得比知識本身更加重要,而對少數民族學生而言,培養他們運用漢語的能力,這是漢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的困難
學以致用是學生語言學習的目的,語言的學習在於交流,而不在於考試。從根本上來講,少數民族受自身語言環境的影響,在漢語學習中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漢語口語的發音上,發音不準確交流就存在問題。少數民族中,特別是新疆地區的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是多方面的。有些學生只會背漢語詞彙、記語法;有些學生雖然能夠聽懂部分漢語,但是說不出完整的句子;有些學生即使說出來了,但卻不夠標准,存在詞不達意,詞不成句的現象。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語言的學習上,出現了和中國學生英語學習中」啞巴英語「類似現象的「啞巴漢語」[2]。
關於少數民族學生「啞巴漢語」的問題,很多專家學者進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究其因素,少數民族學生之所以感覺漢語學習比較困難,這和漢語口語和書面系統的分開、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教材選擇不合適、文化因素影響、語言環境等問題有關。漢語將「語」和「文」進行了分離,就書面語而言,口語更具靈活性,變化也更加復雜,因此掌握難度較大[3]。而在教材的選擇上,目前少數民族學生所使用的漢語教材還不夠系統,往往是學生接觸到了什麼就學什麼,並存在和少數民族學生文化背景相互脫離的現象,這是不利於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掌握的。同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之間所生活的語言環境是不一樣的,對於漢族學生來講,一些貶義詞彙卻是少數民族的褒義詞,那麼他們在運用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抵觸心理。而在語言學習環境中,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的學習和運用僅限於漢語課堂中,但是語言是需要交流的,不交流何談理解、何來掌握。
三、少數民族學生學好漢語策略分析
1.增加教育投入,拓寬學習渠道
受環境和經濟的影響,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在漢語教學設備上都比較簡陋,圖書館、音像資料存在著嚴重的匱乏,很多學校甚至沒有,語言教學設備的不完善必將影響教學效果。對於少數民族學生而言,漢語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教師和課本來實現的,但是這並不能激發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面對這些情況,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要加強教育投入,多添加一些和漢語學習有關的影像資料、圖書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漢語學習氛圍,使學生不論課內還是課外,都能通過音像資料、圖書等獲得漢語信息,多方位的對漢語語言進行採集和應用,這樣在實踐的操作上,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還能增強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
2.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表達和閱讀能力的培養
對於少數民族學生而言,學好漢語還需要通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營造一個濃厚的語言表達環境來實現。在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的學習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對本地區的民族語言表達習慣和漢語之間的區別進行了解,而要想讓學生能夠流暢的使用漢語,良好的漢語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至關重要,也是學生漢語學習中需要側重的一個方面[4]。在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漢語,以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加強學生漢語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來提高學生對漢語的運用。學生漢語寫作能力培養中,先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多增加寫作訓練量,以實現量變到質變的目的。閱讀能力作為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表達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學生漢語閱讀訓練上,首先要加強學生的閱讀量,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在獲得一定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加大閱讀訓練量,豐富漢語言積累,這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
3.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對於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學習來講,他們主要是通過教師教學來實現的,漢語學習質量的提升和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漢語教學的實施中,教師的漢語能力必須合格,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民族語言素質。漢語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具有一口標准、流利的普通話,而在課堂之外,教師還需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對少數民族學生的一些錯誤漢語語法進行糾正,讓學生多說多練,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漢語的鞏固。而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更需要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徵採取靈活多變的漢語教學方法。傳統的漢語教學以分析為主,這對學生漢語鑒賞能力和詞句的積累興趣非常不利。少數民族學生要想學好漢語,只有熟讀文章,進而對文章的寫法、機構、思想清楚理解,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漢語知識,而這種方法和傳統填鴨教育相比,也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漢語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可採取靈活的教育方法,積極的調動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交流中潛移默化的使用漢語,形成說漢語的習慣[5]。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學生在漢語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是多方面的,這也和學生所處的環境有關。而在我國當前的大語言環境下,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的目的和困難的進行了分析,並對少數民族學生學好漢語的方法進行了探索,希望本次研究能為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教學的實施提供一定的方法,在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學習的能力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對於少數民族學生來講,學好漢語還需當地教學機構給予重視,進行合理教學規劃,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學好漢語。
Ⅱ 求英語作文。普通話比方言更重要嗎
Mandarin is the vernacular of a symbol of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the use of Putonghua training not only can display the indivial can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Imagine you and a complete let you use the dialect of the people did not understand the exchange,what will happen?Not only will proce the exchange barriers,and even cause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 and trouble.Sometimes,students of language use on the uncivilized and even Mankouzanghua,causing problems,and even go to war phenomena have occurred,because they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language of civilization and cultivation.
Speak good Mandarin,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cultivate patriotism.But everyone in our school which not enough attention to Mandarin,we need to Putonghua language needs of civilization.During this period,we will vigorously promote the school and called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speak Putonghua,the students have also invested a lot of energy to do Putonghua promotion and publicity work.Between students who need bette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tudents should listen to hear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but do not want all day long ago,we made some small matters to big trouble,which we need to work together to take on the proper use of Putonghua,civilized use everyday language of the task.
"Mandarin is the language of our campus," "Mandarin:emotional bond,a bridge," "communication ---- Start from the Mandarin","speak Putonghua,to facilitate you and me." These will be the promotion of Putonghua in our school slogan.Please read with me.There is such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I think we definitely speak Putonghua,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普通話是人們日常交流文明與進步的象徵,使用普通話不但可以顯示個人的修養也可以促進人們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試想你和一個使用著完全讓你聽不懂的方言的人交流,會怎樣呢?不但會產生交流上的障礙,甚至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有些時候同學們由於語言使用上的不文明乃至滿口臟話,從而引發矛盾,甚至大動干戈的現象時有發生,都是因為沒有注意語言上的文明與修養.
講好普通話,能提高綜合素質,陶冶愛國情操.可是在我們校園裡面大家對普通話的重視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普通話,需要文明用語.這段期間,我們學校將大力宣傳、號召同學們和老師說好普通話,同學們也投入很大的精力來做普通話推廣的宣傳的工作.同學們之間需要更好的交流與溝通,學生要聽能聽得明白的知識,更不希望成天為了一些小事情而鬧出大麻煩,這就需要我們共同來承擔起正確使用普通話,文明使用日常語的重任.
「普通話是我們的校園語言」、「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梁」、「溝通----從普通話開始」、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這些將成為我們學校推廣普通話的宣傳口號.請大家跟我一起念.有這樣良好的社會大環境,我想大家肯定會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Ⅲ 請問目前少數民族主要學習普通話的途徑是什麼
中國一共有56個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語言體系。但是有些民族對於普通話不多接觸,還有現在的網路科技很發達,其實少數民族人只要是有心想學的話,是有很多種辦法的,比如運用現在市面上比較流行的普通話教程,可以讓少數民族人在線學習普通話,非常方便。如果他們是想非常快速的學習普通話的話,也可以找一個老師,專門來教學,這樣效果顯著而是花費的時間也比較短。
少數民族人對於普通話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畢竟很多年輕人不能一輩子都待在民族裡不出來,他們需要和外界人溝通交流,比如女星佟麗婭,她就是錫伯族人,她的普通話就是找老師專門的教的,這樣的方式是比較迅速的,也會避免因普通話不好而造成的尷尬。
Ⅳ 四個字的少數民族姓名如何用英語書寫
在這些文件中,華人姓名的翻譯按威妥瑪式拼寫,姓和名分開,第一個字母大寫(如朱德為Chu Te、高崗為Kao Kang)。復名則中間加「-」,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周恩來為Chou En-lai、鄧小平為Teng Siao ping、張學良為Chang Süe-liang、蔣介石為Jiang Kai-shek)。需要指出的是,這期間毛澤東的譯法有變化:《毛澤東選集》五卷以前均譯為Mao Tse-tung,自五卷開始譯為Mao Tsetung,去掉了中間的「-」。有些知名人士姓名的譯法按其習慣譯法,名字分開來寫, 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宋慶齡為Soong Ching Ling)。一些人姓名威妥瑪式的拼寫和現代漢語拼音的拼寫是一樣的,如陳雲為Chen Yun、王恩茂為Wang En-mao。少數民族人士的姓名基本上按照其發音或習慣用法來拼寫,如才旦卓瑪(藏族)為Tsaidan Choma、賽福鼎(維吾爾族)為Saifudin、烏蘭夫(蒙族)為Ulanfu、阿沛阿旺晉美(藏族)為Ngapo Ngawang-Jigme、朴春子(朝鮮族)為Pak Chun Za、克尤木買提尼牙孜(維吾爾族)為Keyum Matniyaz等。 1978年以後為第二階段,也就是從1979年至今,基本上廢棄了威妥瑪式,而採用現代漢語拼音統.實際翻譯中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分開,第一個字母均大寫(如朱德譯為Zhu De)。如果為復名,則連寫,第一個字母大寫(如毛澤東為Mao Zedong、鄧小平為Deng Xiaoping、張學良為Zhang Xueliang、蔣介石為 Jiang Jieshi)。但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姓名,仍按過去的譯法,譯為Sun Yat-sen和Soong Ching Ling。少數民族人士的姓名仍按照其習慣用法拼寫。但有一些少數民族人的姓名按現代漢語拼音來拼寫,如回族(白壽彝為Bai Shouyi)、壯族(韋國清為Wei Guoqing)、彝族(李桂蘭為Li Guilan)、侗族(楊初桂為Yang Chugui)、白族(張子齋為Zhang Zizhai) 等。港、澳、台人士以及外籍華人姓名的譯法,按照其習慣用法拼寫(有的為威妥瑪式, 有的則還帶有外國名字),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姓名為Tung Kee-hwa、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姓名為Ed-mund Ho Haw Wah、美籍華人陳香梅的姓名為Anna Chennault、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的姓名為Dhanin Chearavanont、美籍華裔學者李政道的姓名為Tsung-Dao Lee、馬來西亞郭氏兄弟集團董事長郭鶴年的姓名為Kuok Hock Nien等。
Ⅳ 少數民族用英語怎麼說
我是做教育項目的,項目里經常有這個詞。
少數民族是Ethnic Minorities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就是custom of ethnic minorities
Ⅵ 怎樣練習說流利的普通話我是南方少數民族,說話帶有很濃的民族口音,汗,煩死了。還有就是每天堅持朗...
即使你是少數民族,也是中國的組成部分,周圍很容易接觸到說普內通話的環境;
總比外國容朋友來到中國從零開始學習漢語普通話強,畢竟你有這樣的基礎與氛圍;
加拿大的大山英語好,漢語也不錯,他肯定是下了苦功的;
所以,你一定要有信心把普通話學習好;
然後就是要有正確的方法,請個老師或者買個專業光碟,對著鏡子把字典里的漢字一個一個准確發生閱讀記憶;
經常對著電視播音員的發音及口型模仿;
天天堅持朗讀肯定有好處,前提是發音正確,方法無誤,否則會結果相反;
堅持與執著,你必定會練成播音員水平的普通話,努力吧!
加油!
Ⅶ 關於一篇少數民族的作文 600字或不到
你參考參考,不行再說~~~~~·「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 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離不開普通話。 普通話是指「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語。普通話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語言,她抑揚頓挫,婉轉悠揚,悅耳動聽,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今天我們的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實現了歷史上空前的團結和統一,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之下團結一致,為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目標而奮斗,人民群眾迫切需要一種共同的語言。如果沒有這種共同語言,就會給我國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全國人民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就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要學好普通話,就要學漢語拼音,就要了解《漢語拼音方案》。 很遺憾,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雖然認識漢語拼音,卻不一定了解《漢語拼音方案》,當然也就更不知道《漢語拼音方案》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漢語拼音方案》指由國家制定的漢語拼音字母連同它的拼寫規則方案。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拼音方案,是世界文獻工作中拼寫有關中國的專用名詞和詞語的國際標准。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並批准公布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是採用國際通用的拉丁字母,採用音素化的音節結構拼寫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的一種方案。她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四個部分,字母表規定了字母的形體、名稱及排列順序,共有26個字母,其中25 個字母拼寫普通話語音里所有的音節。聲母表和韻母表是根據普通話語音結構特點規定的,25個字母配合成21個聲母和39 個韻母。其主要用處是:一、用來給漢字注音,以提高教學漢字的效率;二、給漢字注音,拼寫普通話,用來幫助教學普通話;三、用來作為我國少數民族創造文字的共同基礎;四、可以用來解決人名、地名和科學術語的翻譯問題;五、可以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六、可以解決編索引的問題; 七、語文工作者可以用拼音方案來繼續進行有關漢字拼音化的各項研究和實驗工作。除此以外,拼音字母在將來還可以用來解決電腦漢字輸入、電報、旗語以及工業產品的代號等問題。過去因為沒有正式的拼音字母,代號有的用注音字母、俄文字母,也有的用英文字母,相當混亂。我們有了漢語拼音方案之後,這類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從「26個字母搞了三年」,就可知道《漢語拼音方案》的經歷非凡。她凝聚了吳玉章、林伯渠、蕭三、瞿秋白、龍果夫、郭質生等許許多多前輩多年的心血。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漢語拼音不但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為漢字注音和幫助推廣普通話,而且已在國際交流、對外漢語教學、電腦輸入、手機輸入、手語、盲文等各個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於推廣普通話更是意義非凡。在漢語拼音方案公布施行之後,藉助於拼音方案學習漢語的人會更見增多。 但是,目前普通話已經成為了一種弱勢語言、一種第二階級的語言。因為在當前,國人晉職、升學、考研、攻博,都要考外語。我們已經陷入對外語(主要是指英語)的畸形崇拜。在中國,出身英語專業攻取任何學位,只要願意,都如探囊取物一般。這一中國特色又如何叫人對英語保持冷靜呢?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關繫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嚴重問題。因此,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學好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迫在眉睫! 首先、搞好「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全民動員、全面宣傳工作:讓「學好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家喻戶曉!營造全民「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良好氛圍。讓每一位中國人都以「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為榮! 其次、讓「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成為每一位中國人政治任務:語言文字工作體現的是國家意志、主權意識和民族意識。在我國憲法中明確提出「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推廣普通話既是國家意志,也是政府的職責,更是每一位中國人政治義務!因此,「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可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尤其是國家公務員的政治任務來考查! 三、把「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與價值導向聯系在一起:人們容易關注那些和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因此,在人們晉職、升學、考研、攻博時,首先要普通話過關,其次考慮專業知識,最後才考慮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外語過關。 四、完善「學習漢語拼音,推廣普通話」的法律規章和規則,完善其測評體系:即建
Ⅷ 關於普通話的知識
漢語是我國的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並且是世界上最發展的語言之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社會斗爭和發展的工具。目前,漢語正在為我國人民所進行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學好漢語,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歷史的原因,漢語的發展現在還沒有達到完全統一的地步。許多嚴重分歧的方言妨礙了不同地區的人們的交談,造成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許多不便。語言中的某些不統一和不合乎語法的現象不但存在在口頭上,也存在在書面上。在書面語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詞彙上和語法上的混亂還相當嚴重。為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的進一步發展的利益,必須有效地消除這些現象。
漢語統一的基礎已經存在了,這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普通話。在文化教育系統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廣這種普通話,是促進漢語達到完全統一的主要方法。為此,國務院指示如下:
(一)從1956年秋季起,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在全國小學和中等學校的語文課內一律開始教學普通話。到1960年,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中學和師范學校的學生都應該基本上會說普通話,小學和師范學校的各科教師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的教師也都應該基本上用普通話教學。各高等學校的語文教學中也應該增加普通話的內容。中等學校、高等學校的就要畢業的學生和高等學校的青年教師、助教,如果還不會說普通話,應該進行短期的補習,以便於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應該分別定出大力加強各級學校漢語教學、促進漢語規范化的專門計劃,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二)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文化教育中的語文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各級學校的語文課,都應該用普通話教學。戰士入伍一年之內,各級軍事學校學員入學一年之內,都應該學會使用普通話。各機關業余學校中的語文教學,也都應該以普通話為標准。
(三)青年團的各地支部和工會的各地組織,都應該採用適當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廣普通話。青年團員在學習和推廣普通話方面應該起帶頭作用。工廠(首先是大工廠)中的文化補習學校、文化補習班和農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級班,都應該盡可能地、逐步地推廣普通話的教學。
(四)全國各地廣播電台應該同各地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合作,舉辦普通話講座。各個方言區域的廣播站,在它們的日常播音節目中,必須適當地包括用普通話播音的節目,以便幫助當地的聽眾逐步地聽懂普通話和學習說普通話。全國播音人員、全國電影演員、職業性的話劇演員和聲樂(歌唱)演員,都必須受普通話的訓練。在京戲和其他戲曲演員中,也應該逐步地推廣普通話。
(五)全國各報社、通訊社、雜志社和出版社的編輯人員,應該學習普通話和語法修辭常識,加強對稿件的文字編輯工作。文化部應該監督中央一級的和地方各級的出版機關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制度,訓練幹部,訂出計劃,分別在2年到5年內基本上消滅出版物上用詞和造句方面的不應有的混亂現象。
(六)全國鐵路、交通、郵電事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商業企業中的服務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衛生事業中的工作人員,大城市和工礦區的警察,司法機關中的工作人員,報社和通訊社的記者,文化館站的工作人員,縣級以上的機關、團體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學習普通話。上述各有關機關應該分別情況,訂出關於所屬工作人員學習普通話的具體計劃,井負責加以執行,使它們所屬的一切經常接近各方面群眾的工作人員在一定時期內都學會普通話。
(七)一切對外交際的翻譯人員,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應該一律用普通話進行翻譯。
(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應該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漢語拼音方案,以便於普通話的教學和漢字的注音。
(九)為了幫助普通話的教學,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應該在1956年編好以確定語音規范為目的的普通話正音詞典,在1958年編好以確定詞彙規范為目的的中型的現代漢語詞典,並且會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組織各地師范學院和大學語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國每一個縣的方言的初步調查工作。各省教育廳應該在1956年內,根據各省方言的特點,編出指導本省人學習普通話的小冊子。教育部和廣播事業局應該大量灌制教學普通話的留音片。文化部應該在1956年內攝制宣傳普通話和教學普通話的電影片。
(十)為了培養推廣普通話工作的幹部,教育部應該經常舉辦普通話語音研究班,訓練各地中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和教育行政幹部,各機關、團體、部隊也應該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受訓。同樣,各省、市和縣的教育行政機關也應該普遍地舉辦普通話語音短期訓練班,訓練各地中、小學和師范學校的語文教師,當地機關、團體、部隊也應該派適當的幹部參加學習。
(十一)國務院設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推廣普通話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分工進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負責整個工作的計劃、指導和檢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負責全國各級學校和業余學校的普通話教學的領導,普通話師資的訓練和普通話教材的供應;文化部負責出版物上的語言規范化工作,有關普通話書刊的出版和留音片、電影片的生產;語言研究所負責普通話語音、詞彙、語法的規范的研究和宣傳。各省、市人民委員會都應該設立同樣的委員會,並以各省、市的教育廳、局為日常工作機關。
(十二)各少數民族地區,應該在各地區的漢族人民中大力推廣普通話。各少數民族學校中的漢語教學,應該以漢語音通話為標准。少數民族地區廣播電台的漢語廣播應該盡量使用普通話。各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可以根據需要設立推廣普通話工作委員會,以便統一領導在各自治區的說漢語的人民中推廣普通話的工作。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1956年1月-6月)刊印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30/content_2394629.htm
Ⅸ 怎樣教別人說普通話 英語作文
說好普通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普通話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交流的方式,是中華大地上的一種傳統語言。如果沒有普通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會變得很困難了。
有一個故事講得很好:在一個貧困的山區中的一位農民,他每天省吃儉用,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籌足錢到大城市去找個好工作。辛苦了大半輩子,他終於籌足了錢。滿懷欣喜的他帶著行李和全部家當坐上火車來到大城市。沒想到初來乍到,失望和寂寞就困繞著他——原來他不會講普通話,無法正常地和別人交流。而面對都市的繁華,他有將何去何從呢?於是便只好又返回山區種田,著一來一回花費了他一生的積蓄,整天愁眉苦臉的他最終抑鬱而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一個現代社會中的人,如果不能靈活運用普通話,不能正確的與他人交流,那麼他就算再勤奮,再努力,那也只能是一事無成。由此可以看出,普通話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學校的同學來自全市各個地區,很多同學說話的時候經常會帶上一些方言。將來走向社會,如果人人都用方言,就會出現不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的情況,這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不便。作為一個中學生,說好普通話,運用普通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我們大家最首要的義務。只有互相交流用普通話,做推廣普通話的帶頭人,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養成張口就說普通話的習慣,才能做一個素質高,習慣好的現代文明人。
21世紀是一個在發展和競爭中的時代。但是如果缺少了普通話,社會就不會發展,思想就不會進步,歷史就不會被記錄,精神就得不到升華。這對於我們這些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Ⅹ 少數民族會講普通話嗎
普通話是國家推廣用語,為了方便交流,現在不少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學習了一些普通話,特別是日常用語。這在少數民族同胞中有不少的人已經學會了用普通話與非同族同胞交流了。有些還成了民族語言的翻譯工作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