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寫作 > 英語寫作表達與漢語寫作表達

英語寫作表達與漢語寫作表達

發布時間:2021-02-07 12:24:51

Ⅰ 大學已過四級,出來工作了發現英語寫作只會寫一些簡單詞語,請問如何提高英語寫作,使我能表達更深層次點

一樓說得很對,但是還不夠

新概念二隻比較適合口語,鞏固基礎

要提高還是得看新概念三,盡量背新概念三,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新概念很神奇的

我當年的考研英語就是背新概念三拿了個68分,算是很不錯了的

Ⅱ 如果在中文寫作中加入英文,這種寫作方式好嗎

除非你寫的是小說,而且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需要,否則在中文寫作中加入英文的寫回作方法肯定不好答。另:初高中作文、公務員及各類筆試寫作,對於出現類似「火星文」、英文(地名人名除外)、甚至是網路流行語,都會扣分。

Ⅲ 英語作文寫作技巧

初中英語作文高分秘訣 1. 動筆之前,認真審題 《中考考試說明》指出,書面表達要切中題意。怎樣才能切中題意?就是要認真審題,看到考題後,先不要急於動筆,要仔細看清題目要求的內容。在自己的頭腦中構思出一個框架或畫面,確定短文的中心思想,不要匆匆下筆,看懂題意,根據圖畫、圖表、提綱或短文提供的資料和信息來審題。審題要審格式、體裁、人物關系、故事情節、主體時態、活動時間、地點等。 2. 圍繞中心,擬定提綱 書面表達評分原則有四條: (1)內容要點; (2)運用詞彙和結構的數量; (3)運用語法結構和詞彙的准確性; (4)上下文的連貫性。 由此可見,要點是給分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防止寫作過程中遺漏要點,同學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把情景中給出的各個要點逐條列出。根據短文的中心思想考慮如何開頭、展開和結尾,設想幾個承上啟下的連詞,將主要句型、關鍵詞語草草記下,形成提綱,寫時切忌結構分散,廢話連篇,嚴重跑題。書面表達,內容廣泛,題材多樣,要弄清考題的要求是寫人、敘事、介紹、評論、圖表、書信、日記、通知、便條還是看圖作文或改寫縮寫。如果是日記,要寫清年、月、日和天氣情況;如果是書信,則要注意書信的格式,注意短文字數不要低於或超過規定的字數太多。 3. 語言通順,表達准確 (1) 避免使用漢語式英語,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幾種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復和呆板。 (2) 多用簡單句型,記事、寫人一般都不需要復雜的句型。可適當多使用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不用或少用非謂語或情態動詞等較復雜的句型。 (3).注意語法、句法知識的靈活運用。 1) 語態、時態要准確無誤。 2) 主謂語要一致,主語的人稱和數要和謂語一致。 3) 注意人稱代詞的賓格形式。 4) 注意冠詞用法,例如: He is an honest student.中的an不能寫成a。 5) 注意拼寫、標點符號和大小寫,例如:receive, believe, fourteen, forty, ninth, restaurant等。 標點符號特別注意漢英的不同,例如: 漢語 英語 A. 句號 。 . B. 省略號 …… … C. 頓號 、 無 (4) 描寫人物時,要生動具體,例如: 1) 外表特徵:tall, short, fat, thin, strong, weak, ordinary-looking 等。 2) 服飾顏色:red, yellow, blue, white, green, brown, black 等。 3) 內心境界:glad, happy, sad, excited, anxious, interested 等。 4) 感情描寫:love, like, hate, feel, laugh, cry, smile, shout 等。 5) 動作描寫:come, go, get, have, take, bring, fetch 等。 (5) 上下文要連貫。上下文的連貫性也是評分的一條原則,因此同學們應把寫好的句子,根據故事情節,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時間或空間),使用一些表示並列、遞進等過渡詞進行加工整理,使文章連貫、自然、流暢。同學們應注意下面過渡的用法: 1) 表示並列關系的過渡詞:and, as well as, or … 2) 表示轉折關系的過渡詞:but, yet, however … 3) 表示時間關系的過渡詞:first, second, third, and then, finally, after, before, after a few days, at last, at that time, later, in the past, immediately, in the meanwhile, when, while, then, after that … 4) 表示空間關系的過渡詞:near (to), far (from), in the front of, beside, behind, beyond, above, below, to the right, to the left, on one side, on the other side of, outside … 5) 表示比較關系的過渡詞:in the same way, just like, just as … 6) 表示對照關系的過渡詞:but, still, ye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 7) 表示遞進關系的過渡詞: also, and, then, too, in addition, moreover, again … 8) 表示因果關系的過渡詞:because, since, then, thus, otherwise,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9) 表示解釋說明的過渡詞:for example, in fact, in this case, for, actually … 10) 表示強調的過渡詞:in fact, indeed, necessarily, certainly,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most important … 11) 表示目的的過渡詞: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hat, so as to, in order to, … 12) 表示列舉的過渡詞:for example , such as … 13) 表示總結性的過渡詞:in conclusion, finally, at last, in brief, as has been stated, in a word, in general, in all, in a word, generally speaking … 4. 不會表達,另闢蹊徑 中考作文給分是以要點和語言准確度而定,不以文采打分。造句越簡單准確越好,造復合句容易出錯,容易被扣分,閱卷場上有句話:「錯誤面前人人平等,文採好不加分」。如遇到個別要點表達不出來或難以表達,可採用變通的辦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總之,所造句子要正確、得體、符合英語表達習慣。 (1) 迂迴而行 當漢語詞義不會用英語表達時,可以想一個與這個漢語詞義相似的幾種詞義。擴展思路,然後從英語中找出一個與其詞義相近的代替。這樣可有異曲同工之妙。 (2) 小詞大用 漢語中有些語意看來很復雜很文雅,但在英語中可用一些常用詞表達。下面這些詞可能在你的書面表達中很有用:take, have, get, make, come, go, do, see, show, happy, nice, kind, help 等。 (3) 借花獻佛 有時書面表達中需要的單詞或片語或許在試卷中的其他地方出現。因為剛剛做過題,記憶猶新,那麼就可信手拈來,為我所用。 5. 錦上添花,量力而行 如果你還有時間和精力,想把書面表達寫得更好,那麼,請注意以下幾點: (1) 句型多樣化,不要I(We)……到底,使人覺得乏味。 (2) 適當使用一些並列句或主從復合句。 (3) 進一步描繪人或事物時,適當使用定語從句。 (4) 適當使用分詞或分詞短語,烘托謂語動詞。 (5) 偶爾使用一下倒裝句,增加新鮮感。 (6) 適當調換一下狀語在句子中的位置,使句子不雷同。 (7) 上下句子緊接時,其中完全相同的成分可以省略,以節省篇幅。 6. 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字跡要清晰,讓閱卷人看得清楚,不可字跡潦草,難以辨認,要保持卷面的整潔。 7. 寫完之後,勿忘檢查 中考作文時,由於時間緊、內容多,同學們出錯在所難免。因此,改錯這一環節必不可少。中考作文評卷是根據要點、語言准確性、上下文的連貫性來給分,根據錯誤多少來扣分。因此,中考時花幾分鍾時間用來檢查錯誤顯得尤為重要。檢查錯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格式是否有錯。 (2) 拼寫有無錯誤。 (3) 語言是否用錯。 (4) 時態、語態錯誤。 (5) 標點錯誤。 (6) 人稱是否用錯。 【注意】此時不宜在卷面上作較大的改動,以免顧此失彼,影響全局。 總之,只要平時同學們多練習寫作並有意運用上述方法和技巧,合理分配時間,在中考時一定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得到令人滿意的考分。

Ⅳ 英語寫作……咋寫

英語寫作和漢語寫作有相通之處:言之成文。
要言之成文,英語就要能使內用短語、句式,而漢語就要組容詞、造句。

不同之處:我們的英語表達能力通常落後於漢語,不能完成互譯!

所以,造句要簡單,內容要連貫,不求百分百翻譯,只求意義內容相似,少犯語法錯誤造成病句!這是我初期一般採用的辦法

Ⅳ 英語寫作和漢語寫作論證方法的不同

作為一名工科的研究生,撰寫科技論文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較強的寫作能力是完成一篇高水平的科技論文的必要前提。對於部分工科學生而言,撰寫一篇中文科技論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寫一篇地道的英語科技論文卻是一件相當有挑戰性的工作,因此有必要提高我們的英語寫作能力,而分析中英文寫作差異,深刻領會其差異,則是提高英文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1.中英文寫作差異之源:文化剖析
首先,需要從文化的高度來分析中英文寫作的差異,因為文化是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有從文化學的高度分析,才能有助於我們更清晰的認識理解這種差異。具體而言,無論中文寫作還是英文寫作,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行為文化體系,因此從文化學的角度對中英文寫作進行比較研究,可以從宏觀上把握兩種寫作文化的聯系與區別,發現一些共同的價值和規律,促進英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1.1.表達與闡釋:兩種不同的寫作文化觀念
在中英文寫作文化的價值觀念層面上,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區別,這些區別概括起來,就是中文寫作的功能與價值都強調「表達」,而英文寫作(甚至以英文寫作為代表的西方寫作)的功能與價值都注重「闡釋」。
從中國關於詩歌起源的理論可以看出對詩(寫作)的表達作用的強調。「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在孔子的《論語》中,也突出地強調詩可以「興、觀、群、怨」,表達老百姓的心聲。後來無論是司馬遷提出「不平則鳴」,還是唐宋古文運動提出的「文以載道」,都無一不是強調寫作的緣起和作用就在於表達。
而英文寫作的源流——古希臘的寫作理論,一開始就強調寫作是一種「模仿」。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提出著名的人模仿動物的模仿說;蘇格拉底把他對人的哲學思考運用於文藝領域,認為人應當成為文藝模仿的對象,不僅人的外部形體動作可以模仿,就是人的精神方面的特質也可以模仿,不論這種特質是善的還是惡的;亞里士多德在其著名寫作論著《詩學》里具體闡釋了「悲劇」,認為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這里的模仿,其實就是對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反映和闡釋。
強調表達的中文寫作文化傳統使中文寫作充滿了主觀的意識、想像和情緒。而強調闡釋的英文寫作傳統則使英文寫作充滿了客觀的反映、分析、推演和論證。

Ⅵ 英語思維表達方式和漢語思維表達方式的異同

一、英語多偏好於物稱,漢語多
用人稱作主語;二、英民族表達交直接,漢民族喜歡委婉;三、英語表達多用被動,漢語常
常採取主動;四、英民族說話重心一般在前,而漢民族習慣將重心後移
望採納,謝謝。

Ⅶ 英語作文 關於古現代漢語

在英語寫作課中,我們常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握比較充分,但在文章中卻仍然錯誤不斷。如果我們把英語作文中的這些「錯誤」大體分為語言的和非語言的,那麼我們會發現非語言問題會大大超過語言因素。究其原因,是由於英語和漢語在文化上存在較大的差別,從而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又對中國學生用英語寫作文產生了很大的「思維干擾」。任何民族的語言都包含著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要正確地運用英語進行表達,除了語言知識以外,我們得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並且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培養跨文化意識。「跨文化意識,就是在跨文化交際中,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沖突所具有的感覺的敏銳性、理解的科學性和處理的自覺性。」在學生的英文寫作中,我們一般會發現詞彙、句法、段落結構、粘連與銜接、以及篇章結構幾個層次的問題。
一、詞彙層次
中國文化與英語文化的不同首先表現在詞彙上。由於歷史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等因素的不同,同一詞彙在英漢兩種語言里承載了不同的內涵。我們可以將詞彙分為概念詞彙、文化詞彙,或者將詞彙的內涵分為語義內涵和文化內涵兩個層次。無論怎樣劃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在兩種語言里,詞彙除了人們最初賦予的意義以外,還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被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或者用英語正確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意見,必須了解、掌握英漢兩種語言中由於文化的不同而賦予詞彙的特殊意義。中國人擅長形象思維(imagination),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維(abstract)或邏輯思維(logical)。不同的思維方式影響了我們說話和行文的遣詞造句。中國人重形象思維,而邏輯思維不發達。反映在文學和日常生活中,象徵、形象、類比的手法非常豐富。比如世間萬物:山、水、花、草、飛禽、走獸,無一不是中國文人墨客鍾情的對象。它們不僅有一般意義上的所指,而且被賦予了感情色彩,被人格化,使之具有了人物的品行、特徵;並且被大眾化,因而具有了更為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比如當人們提到「松」、「竹」、「梅」、「蘭」、「荷」的時候,就不僅僅在談論植物,而且會聯想到它們所「具有」的高貴品質。但是,這些托物言志、借景生情的詞彙被直接譯成英語後,則會失去它們所具有的聯想意義,或者說文化意義,也就沒有了「志」、沒有了「情」,就成了純粹意義上的植物。因此,在用辭典上對應的英語詞彙來表達用漢語想出來的觀點時,必須考慮一個結果:信息量可能會打折扣。
其次,中國人喜好使用比喻、或華麗的辭藻,通過濃墨重彩使得文章顯得生動鮮明,文采飛揚。形象的詞彙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對女子貌美的描寫:「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或者讓「鋤者」、「擔者」看得忘了手中的活計。但具體有多美呢?答案在讀者的想像之中。這里的形象詞彙從總體上把握對象,以經驗為參照,給讀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間,讓人體驗出邏輯思維所不能揭示的意境。但是,對於英美人而言,由於情感基礎的不同和閱讀習慣的差異,華麗的辭藻不一定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甚至有時只可能減少信息傳播的清晰性和效果,甚至被認為是空話、誇張或者宣傳。某投資特區有這樣一個廣告:「…的美讓你流連忘返」,下面有一句對應的英語:The beauty of ... will make you forget back.
這樣一句英語讓不少英語國家的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有時我們的晚會節目主持人會充滿激情地抒發一通、感慨一番。如果將這時的漢語用英語表達出來以後,味道也會大變,信息就會給扭曲。
另外,中國古人重形象,實際上強調了思維中的表象作用,漢語通過比喻、類比、借喻等修辭手段來規范一些詞的意義,但未較好地發展到概念。如老子的《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論語》中有105處講到儒家思想的一個主要概念「仁」,但「仁」到底是什麼?孔子沒有明確指出。這些都使得後來的學者們不得不辛勤勞動以說清其真正的含義。但結果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相比,英語里的概念則有比較嚴格的邏輯定義。學者們對新的概念總是給以准確、嚴格的限定。漢語中還有不少的詞彙,如難得糊塗、卧薪嘗膽、世外桃源、比翼鳥、秋波、汗青等,反映了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 一般說來,漢語詞彙所含的文化因素要多於英語詞彙。所以,用英語來表達漢語詞彙的意義,文章可能不再生動活潑、奧妙無窮,而顯得平淡無奇;文章的信息可能增加或減少,甚至可能引起誤解。在用英語進行表達時,要特別注意詞彙的選擇,要做到直接、准確。
二、句法層次
語法是人類思維長期抽象化的結果,「語法規則反映著人類思維的邏輯規律」。在四大文化體系中,唯獨漢語語法出現較晚。對漢語語法進行系統的研究,是中國學者在學習了西語語法之後受到啟發而發展起來的。馬建忠寫《馬氏文通》(1898年)距今剛好一百年。黎錦熙先生的《國語文法》寫於本世紀二十年代。在這以後影響最大的就要算四十年代王力先生的《現代漢語語法》和呂淑湘的《中國文法要略》。解放後,漢語語法的研究又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真正走出對西方語法框架硬套的路子,還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即使這樣,也還不能說漢語語法的規律已經全部挖掘出來。而英語語法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體系之上的。所以,英語國家人們的思維方式體現了這些邏輯原則。
英漢語言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句法修辭的差異。漢英語法之間的差異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詞序的差異。兩種語言之間所表達的意思相同,而句子的組成部分有先後之別。如,名詞與修飾語的關系。在漢語中,被修飾的名詞必須在修飾語之後。英語較簡單的修飾語一般位於名詞之前,較復雜的修飾語(包括所有的定語從句)均在名詞之後,並以關系代詞連接。否定詞的位置也表現出不同:漢語中否定詞位於動詞之前,英語中它位於助動詞之後,或偶爾在動詞之後,如think一詞在句中的用法。此外,還有介詞、表示方位結構和時間的詞語也都有較大的區別。
不過,一般情況下,學生對這種差別掌握較好,用起來也是庖丁解牛,游刃有餘。反應在學生的作文中,問題多出現於第二種情況:結構的差異。中國人擅長意象思維,反映在漢語中,句法習慣於意合,根據意義邏輯來排列詞序,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整一致,沒有嚴格的語法變化形態。所以,有時可以省略主語(下雨了!)、有時可以省略謂語(杭州山清水秀)、有時動詞可以連用,語態主要從上下文意義來判斷。而西方人長於形式邏輯思維,在句法中注重形合,句子的主謂語之間、動詞的時態和語態、名詞的單復數形式、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從句間關系連接形式都必須明確,前後講求相互呼應、一致、搭配。這一語法現象的差別經常在學生的作文中表現出來。有不少學生的句子中同時出現有幾個謂語動詞;漢語中經常出現的主語、謂語省略的情況常給讀者以更多的審美自由度。但在英語里這種現象就不是「自由審美度」,而是錯誤。另外,有些語法范疇英語有而漢語沒有。如漢語通過詞彙手段「昨天」、「明天」、「剛才」、「過一會兒」來說明事情發生在過去或將來。但是,英語句子還必須通過動詞的變化來實現。再者,當句子比較長時,英語一般是首先點題,次要意思再一一展開陳述,即重點在前面;而漢語是先講旁枝末節,最後才點題,重點在後面。其次,英語中還有不少特殊的句型結構和表達方式,對它們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寫出地地道道的英語和豐富的句型。兩種語言之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這類語法差異較前者更深一層。我們的學生對語法掌握嫻熟,但同時又在閱讀量上明顯存在的不足,這使他們對一板一眼的句法結構產生了依賴心理和對句型的多樣化缺乏信心。寫出來的句子多顯得機械呆板,象批量生產出來的。
三、段落結構
對作者而言,事實、道理、觀點、意見等早已是胸中的成竹。關鍵是尋求哪種方式來闡述問題,即確定什麼樣的修辭結構。思維方式是影響人們修辭技巧的原因之一。西方修辭學的基本原理來自亞里士多德的邏輯。他說,「邏輯作為修辭學的基礎,是一種文化的產物,並不是人類普遍的,那麼修辭學也不是人類普遍的,在不同的文化中修辭是多種多樣的,甚至在一種文化中由於時代的不同而不同。」美國語言學學者Robert Kaplan對在美國的使用不同母語的留學生用英語寫的段落進行了系列分析,指出在不同文化之間在修辭方面的差別,從中可以看出其思維上的差異。他在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們用英語撰寫的論文時發現,這些文章的結構和布局有著明顯的不同。盡管從這些學生的文章中單獨抽出句子,都似乎是「優秀的句子」。然而,這些只掌握了英語句法的外國學生們常會寫出很糟糕的段落,或很糟糕的文章,原因在於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英美人的思維邏輯。英美人的思維模式特徵是呈線性順序進行演繹推理。所以,英語文章的修辭模式一般也按照直線順序對主題進行展開,並為後面段落中意思層層遞進作好准備。每一段闡述一個相對獨立的問題。由於英語文章層層遞進、層次分明等特點,在每一段段首或段末用主題句點題是人們常期待的一種規范的交流方式。段落發展或按時空順序,也可以由次要到重要或由重要到次要,由一般到具體或由具體到一般。段落中句子之間也通過信號詞相互連貫,邏輯性強。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們期待一種直線式展開的思維過程,而漢語文體是園周式的,通常圍繞一個中心來展開,對同一主題進行往返式的闡述、說明。中國人偏重於直觀、直覺、意象思維。文章修辭往往以比喻、聯想、類比、象徵、誇張為主,並對同一主題進行多次重復歸納,創造一種意境和語境,讓讀者去聯想細節與主題的關系。情感型的中國人寫出來的漢語文章往往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以情動人,可能產生的一個結果就是缺乏一定的邏輯性,或對邏輯的忽視。所以,由於受到思維模式和修辭模式的影響,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寫英語文章時,往往不能按照英語的修辭模式安排段落、篇章結構。因此,必須讓學生作心理上的准備和思維上的調整。
在寫作過程中,經常還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學生的文章在句子層次上講可能沒有多大的問題,但給人的印象只是一堆句子。在這里,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可以說是足夠的。那麼問題在什麼地方?重點不突出、欠粘著性!所以,在對段落作恰當安排的同時,必須考慮另一個問題:句子之間的粘連與銜接。建立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有效地組織段落可以通過關聯詞(references)的運用。它主要包括代詞、名詞片語或同義詞的重復等詞彙手段。這些詞彙本身並沒有確定的意義,它可以指前面的一個片語、一個句子、或由幾個句子構成的一個觀點,也可以指前面整個一段文字。但上下文賦予它的特殊、具體的意義使句子連貫流暢。另一種方式則是通過信號詞(signal words)或過渡詞(transitional words)的使用。這些詞可以更明確地表明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作者一步一步把問題推向深入,也就使句子與句子更能骨肉一體。所以,對這些詞的敏感程度直接影響到能否更准確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路、走出單句堆砌的局限、讓文章似行雲、如流水,而不至於給人幾多崎嶇、幾多坎坷的感覺。所以,對信號詞和關聯詞的敏感和准確使用在英語作文中是必不可少的。
四、篇章結構
思維方式影響人們說話寫文章的謀篇布局,影響人們說服人的方法、講話和寫文章的結構形式。van Dijk提出的「文體語法」(text grammar)和後來Rumelhart提出的「故事語法」(story grammar)這兩個概念都表明,寫文章、講故事要求象句子一樣,得遵循一定的「語法」規矩:文法或章法。這種規矩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存在很大的差別。中國人有整體思維的偏向,習慣於寫得有頭有尾,來龍去脈交待得清清楚楚,轉承起合不可顛倒,注重結構的完整性。Kaplan認為,中國人的寫作和思維方式是曲線型的(indirection)。作者圍繞主題繞圈子,從不切主題的觀點來說明主題,而不是直截了當地談及主題。有人把中國人這種「曲徑通幽」的寫作方式比作蘇州的林園。也有人說漢語文章在很大程度上象中國古典水墨寫意畫,突出意境。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其思維方式是直線型的(linear)。這已被邏輯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等領域的絕大多數學者們所認同。因此,有人把這種行文方式比作西方幾何直線式的花園;也有人說英語文章就象西洋畫,強調嚴謹、線條清晰、層次分明。
在漢語作文的說理過程中,我們常用具體的事物來表達抽象、深奧的道理,使其顯得生動、直觀,讓人從中「領悟」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蘊。其文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如「感慨生情法」、「畫龍點睛法」、「先喻後正法」、「托物寓意法」等都是典型的漢語文章的寫法。但是,這種文體也顯現出一個較大的毛病: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不同的人讀起來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這便出現了人們經常對諸如「道」、「仁」這樣的詞的爭論。英語作文則必須遵循一條規則:冷靜的邏輯思維,即用朴實的語言、冷靜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觀點、解決問題。這種文章結構層次分明,邏輯清楚。漢語文章的另一特點是旁徵博引,以先賢、權威的話或經典名言來作證據。英語文化里,人們則更多注重個性和創造性,往往對先賢、權威的話或經典名言顯示出一種淡漠,而多用自己的話、藉助於邏輯來闡明問題。因此,關世傑作了一個比方:「在西方,議論文的作者似乎是一個追尋真理的戰士;在東方,議論文的作者則是真理的宣傳員。」
最近幾年在美國出現了一套新的有關學習第二語言的學說:「過渡語」。這個概念的意思是,人們在學習第二語言過程中,會出現一種本族語和外語的混合。這種混合會在語言學習者的努力過程中逐漸減少本族語的成分,增加外語的成分,進而慢慢過渡到對外語的熟練掌握。這種過渡語的形成顯然與本族語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盡快地讓學生走出這個「過渡語」期,從詞彙、句法、段落、篇章結構等方面認識到兩種語言的差異,寫出地道的英語作文。
思維方式的差異屬於文化深層次差異,與語言組織表達方式密切相關。東西方人因思維方式和習慣不同而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較大差別。在跨語言交際過程中,信息接受者必然要在兩種因不同文化帶來的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中來回轉換。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必然影響英語的表達。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漢英兩種語言在各方面的差異是非常關鍵的;同時,必須讓學生寫作時在思維方式和心理上作相應的調整。在跨文化交際中,要使信息接收者對接收的信息感到滿意,不僅關繫到信息發出者所使用的內容與材料,而且關繫到用對方易於接受的思維方式,以真正達到交際的目的。這也是我們寫作課的一個重要任務。

Ⅷ 請問英語作文英怎麼寫

英語作文(書面表達)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是詞彙語法閱讀遣詞造句篇章結構邏輯思維等的綜合考查.一般有經驗的老師只要看一下一個人寫幾句英語,就能大致判斷其英語水平.要想 真正提高英語書面表達能力,非在詞彙慣用法搭配和基本語法上下苦功夫.同時通過閱讀來積累素材.從漢語作文就可知英語作文有多難.也可得到啟示該怎麼訓練.小學到初中在到高中10 多年,有多少學生能夠寫出象樣的漢語作文? 英語作文怎麼寫?好在知要求根據某個 情景話題寫10 多句話,120詞左右,同常要看懂提示,認真審題,1).審文體,要求 寫成什麼文體?如何開頭結尾?是書信?是看圖作文?還是根據圖表寫議論文?各種文體 有大致固定的結構. 2))審要點,特別是動詞用哪個?評分 時,是按要點是否全部涉及,表達是否清楚來定 檔次的. 要點確定後,重要的是用好 動詞,可以在原文旁邊或圖上標出擬用的動詞,最好一步到位,將時態 也帶進去,確定全文基本時態 是現在時 還是過去時?直接將該詞的形式表出來,省略打 草稿的步驟; 3),將要點擴充成句子,注意前後問的連貫和一致. 4),加 必要的連詞,是全文連貫和文理通順,有的句子前後再 調整合並,寫成從句或使用非謂語等其他手段. 5).通讀全文,檢查是否有錯.改正拼寫和標點錯誤.寫作文 是一個復雜 的思維過程.一篇 號作文需 反復修改,和進行周密的思維活動,沒有必要的詞彙,素材積累是無從下手的,多讀範文,多練習,才有望 提高,正如游泳騎車等技能只有通過不斷練習游 和騎 ,而不是純理論能奏效的. 首先要搞好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閱讀方面下的功夫越深,駕馭語言的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要寫好英語先要讀好英語,在語言學習方面狠下苦功,教科書要讀透,因為教科書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範文,文筆流暢,語言規范,精彩的一些課文段落要背誦。再就是要進行大量課外閱讀,並記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結構。 加強練詞造句訓練 其次,要加強練詞造句的訓練。詞句對作文相當於造房的材料,無好材料就造不出好房子。平時在學習閱讀時要注意收集積累,把好的詞語、短語、句型做好筆記。平時在練習中的錯誤也要做好記錄,再對照正確句子,使地道的英語句子如同條件反射,落筆就對。 了解英語寫作格式 還有,要了解英語寫作的不同體裁與格式。可以先看一本介紹英語寫作入門的書,對英語寫作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如怎麼寫議論文,如何提出論據,如何展開,如何確定中心句;又如,英語信的格式,如何根據不同身份寫不同結束語等,然後根據不同的體裁進行寫作練習。 用英語寫日記 要養成記英語日記勤練筆的好習慣。經常用英語記日記,等於天天在練筆,這無疑是提高英語協作的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在記日記時,不要總是用簡單句,要有意識地用一些好的片語、句型、關聯詞和復合句等,使文句更優美生動。還有要按照題目或所給情景寫文章練筆。寫好後對照範文,找出差距,然後再練習,這對提高英語作文也很有幫助,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只有多練習才能練好。 總之,平時學習語言素材積累多了,體裁格式記住了又經常練習不斷提高,到作文下筆時就會得心應手,水到渠成。

Ⅸ 中文寫作和英文寫作有什麼不同

中文寫作偏向散文來。但源英語寫作,講究結構清晰,文章中,想提出的論點,開頭就要點出,因為外國人很懶,你把英語寫成散文,老外看不懂。
另外中文句子可以很長,一般是靠意思來斷句。但英語是考結構,比如主從句,並列句。

Ⅹ 好的英文寫作和漢語寫作有何區別啊

好的英文抄寫作和漢語寫作區別如下:
一、英語重結構,漢語重語義。
二、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
三、英語多從句,漢語多分句
四、英語多代詞,漢語多名詞
五、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一說起英文寫作問題,中國學生就特別頭疼,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和實質上的提高。課堂上老師給予學生的,只能是模板性的框架結構,結果弄得很多學生一寫作文就以相似的方式開頭。其實要提高應試類寫作,除去特別的技巧,修煉內功是關鍵。這個關鍵說到實處,就是兩個方面,中文思維和英文翻譯,如果一個學生在考試或是寫任何其想要寫的文章的時候,能夠合理而有邏輯地產生中文思維並且用較好的表達方式翻譯成英文,那麼無論是什麼應試類寫作,都能夠克服恐懼的障礙,甚至取得高分。

閱讀全文

與英語寫作表達與漢語寫作表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