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民主主義革命四個時期及起止時間
1、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
五四運動之後,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本階段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24年—1927年的國民大革命,這就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一次國共合作)。
2、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
這一階段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共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進行了土地革命,這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3、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這一階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抗日戰爭並取得了完全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4、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
這一階段中國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創立了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
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使億萬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滿懷豪情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
(1)重生秋收起義周新民擴展閱讀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是革命的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它的根本目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二是革命的對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三是革命的動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四是領導力量。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
五是革命的具體步驟。基於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
六是革命的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性質不同,它仍然屬於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但它與社會主義革命又是互相聯系、緊密銜接的,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只有認清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和聯系,才能正確領導中國革命。
② 跪求幾本好看的架空歷史軍事小說!
起點 重生之紅旗漫卷
重生之紅旗漫卷不涉及敏感政治問題,著重描寫架空軍事和戰爭,本書主人公是重生在1924年的長在紅旗下的世紀好同學,從湖南湘鄉出發前往上海參加毛主席組織的黃埔一期入學考試,後轉人黃埔學習,參加東征和北伐,再是秋收起義加入革命軍隊,逐步成長為一位軍事幹部....抗日戰爭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