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語聽力 > 新聞英語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新聞英語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1-03-06 02:24:42

① 如何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有效應用英文歌曲

(一)在導入時的應用導入的作用是將學生的思緒由課間活動或上節課的精彩內容收回到本節課內容上,起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能振奮學生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可以利用一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例如:學生剛剛練習團體操回來,精神正集中在剛才的訓練上。我拍拍手說:我們一起來唱手指歌,然後帶領學生唱在歡快的歌聲中,學生很快調整情緒,將精神集中到我的課堂上來。
(二)在復習舊知識時的應用
復習舊知識是將本課知識與上節課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復習舊知識時,要注意既要有與上節課所學知識有關的內容,又要與本課所學內容相關聯。在講 的歌詞改編成上節課學過的句子??。用歌曲進行復習,利用自編歌詞的方式將二者進行結合,既方便記憶又朗朗上口。
(三)在總結時的應用
總結是將本課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是什麼。單一的由教師進行口頭講述或由學生進行講述,往往會讓一些學困生迷惑,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不妨在由教師進行口頭講述或由學生進行講述後用改編英語歌曲的方式來進行總結,這樣既能將知識的准確無誤的傳達給每一個孩子,又能讓學困生理解本課應著重記憶哪些知識點與單詞。在講授>一課時,我就用了這樣的方式,把本課的重點句型與單詞編入這首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里進行總結。學生們學得十分愉快,在下課時還戀戀不舍的反復唱著這首改編過的歌曲二、如何應用
固然用英語歌曲進行教學有著這樣那樣的好處,如果用的過多、用的不恰當也會給課堂造成損失。我曾經聽過一節課,教師在開始時就用歌曲引入,然後利用歌謠進行復習,在新授課時又使用歌曲活躍課堂氣氛,最後用歌曲進行總結。下課後我問那些學生,「你們這節課都學會什麼了?」他們說的非常統一,「老師,我們這節課學會的是三首歌曲和一個。」我又問:「那這節課的內容是什麼?」「我們只顧著學歌了,沒人注意學什麼內容。」學生的回答讓人深思。誠然,這節課學生學的十分輕松,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可是該完成的教學內容幾乎沒有體現,反而是這些歌曲喧賓奪主,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接下來會教我們哪首歌」上,並不是本課我們應該學會哪些知識內容。

② 如何有效地開展英語聽力教學的活動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隨著新《英語課程標准》的逐步實施,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而實現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英語的聽力訓練是一項長期的教學要求,在英語教學中,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目前的各種考試中,聽力部分始終是比較薄弱的環節。本文闡述了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問題,並介紹了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利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正確引導的教學模式,希望通過"高效課堂",真正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責任",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留有空間,最終實現自主學習和高效課堂結合起來。
《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的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英語聽力培養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聽力教學是外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要提高學生聽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已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為了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摸索聽力教學規律,展開適應新課改的聽力教學。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 雖然聽力教學一直被置於外語教學的首位,但是從中學英語各類測試的現狀分析,聽力較之詞彙、語法閱讀等項目仍屬弱項。
首先,學生的聽力受到傳統教學方法和落後的教學設備的限制。學生的聽力能力遲遲得不到提高。
其次,許多學生詞彙量欠缺,由於視覺效果不能與聽覺效果有效地結合起來,所以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經常碰到意想不到的問題。
第三,學生在聽錄音的過程中,面對一些長句子,甚至是一些段落的題目時,不能進行有效記憶。
這可以看出聽力過程的交際性和過程性,聽力活動的真實性等在聽力教學中都沒有得到體現。 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聽力教學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聽力教學缺少接觸自然語言的環境,雖然現在教學條件有所改善,多媒體的廣泛使用等大大促進了英語聽力教學的發展,但是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尚不能給予聽力足夠的重視,只是為了考試而學;
(2)學生層次復雜,大班教學費時低效,不利於教師因材施教;
(3)在實際聽力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於只是放錄音,重復做練習,對答案,再聽。總體而言,對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應用不充分,方式也不靈活,真實運用意義上的聽力教學比較薄弱。
學生在聽力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語音辨別能力差。他們在進行聽力訓練時不能很清晰地辨別一些單詞,甚至有時會誤聽成其它單詞;
(2)猜字的技能薄弱。在聽力中,學生難免會聽到一些陌生的單詞,而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只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去進行猜測。
(3)詞彙量少之又少,不能理解重要細節,有的學生既聽不懂又講不出,詞彙量嚴重不足,能積極使用的詞彙則更少。
(4)母語的干擾以及沒養成正確的聽力習慣。 初中教學中英語聽力的環節 目前,我們使用的《新目標》每個單元的section a的1b,2a,2b section b的2a,2b都有聽力訓練,這些聽力材料新穎,取材地道,英語純正,時代性強,材料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趣味性濃厚,但有的材料有點深度。為了提高學生聽力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要善於針對不同難度的材料,聯系自己的學生做靈活的處理。
聽力教學分成「聽前」、「聽時」和「聽後」三個階段。
(1)聽前(pre-listening) 這一階段主要以確立聽力期望,激活背景知識,展開話題,激發動機以及語言和語音微格教學訓練為主要手段。教師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必須從基礎的語音入手,逐步過渡到單詞短語、句子、對話和語篇。在初始階段,教師要盡量降低學生答題的難度和要求,做到既顧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聽力活動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又達到逐步提高學生聽力的目的。就學生而言,要想提高聽力能力則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邊聽邊作筆記以減輕記憶負擔;②平時要加強語音訓練,多模仿,培養語感;③多閱讀,擴大詞彙。
(2)聽時(while-listening) 聽時階段是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教師最難控制的階段,以信息理解和技能訓練為主,這一階段,教師給學生提供形式各樣的任務,有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這些任務應該遵循層層遞進的原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另外,教師還應從聽力過程入手,注重培養學生聽力策略。應授之以「漁」而非「魚」。對學生而言,聽的過程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過程,即學生要主動去構建新的知識。
(3)聽後(post-listening) 聽後是聽時的延伸,同時為下一次聽時做准備,主要是鞏固聽力信息和技能評估聽力效果。這一階段,教師不僅要核對答案、評估學生對所聽內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要了解學生聽力提高與否,便於及時調整聽力訓練策略,糾正學生不恰當的聽力習慣。
聽力結束後,學生自身也應評價自己在聽力訓練中的得與失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 針對以上的問題,現在我就提高初中英語聽力的常用教學策略進行介紹: 任務型聽力教學策略。 任務型聽力教學是交際教學法的延伸,強調聽力學習任務的真實性,通過完成真正的聽力任務提高聽力理解能力。任務型聽力教學包括pre-task,while-task和post-task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主要是根據聽力材料布置聽力任務;任務中階段由學生集體和個體准備聽力任務,並展示成品。比如,讓學生聽完一個故事後進行角色扮演等;任務後階段是結合學生聽力任務展開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詞彙、語法及聽力策略的專項訓練。 自我監控策略。 在聽一篇課文時,不論是聽力強還是聽力弱的學習者,都會在聽的過程中出現注意力瞬間終止的現象。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聽力強的學習者會立即意識到其注意力的不集中,並能很快自覺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聽力材料上;而聽力差的學習者則只顧前不顧後,一旦遇到生詞就會停止聽音,陷入對生詞意思的苦思冥想中,無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聽的材料上。 記憶策略。 即使聽力理解能力很強的學習者,如不採取一定的策略,也難以記住長段文章或會話中的全部細節。聽力強的學習者,在聽的過程中一般都善於利用英語特有的呼吸停頓、節奏,抓住有利時機快速記下有用信息諸如年、月、日、星期、鍾點、年齡、人名和地點等,必要時,通過筆記即刻激起已有記憶,使音、義、形快速形成聯系,從而對語篇作出正確的理解。而聽力差的學習者則不善於作筆記,他們不知道應該記下哪些詞句,而且常常抓不住做筆記的有利時機,聽時不能寫、寫時不能聽,兩者不能兼顧。 選擇要點策略。 聽語篇時,聽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段、整句聽得很清楚。聽力強的學習者在聽語篇時善於通過預測要點選擇重點,往往能根據選擇項推知聽音材料大致涉及什麼內容、會出現哪些專有名詞、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這樣便可爭取主動,對即將聽到的語篇做到心中有數,聽起來就得心應手。此外,段首句和過渡性詞語大都是表達段落的內容的,而過渡性詞語則會表現出出題人的思路、時間和空間、舉例和例證、對照和比較、引申和轉折、推論和總結等邏輯關系,它對整篇的理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聽力差的學習者聽語篇時,往往抓不住要點,抓不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小結 除上述幾種教學方法外,我們還可以採用語音辨析法、聽寫並進法、以讀促聽法等策略。提高聽力水平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認真研究聽力教學的理論和方法,採用多種聽力訓練方法,展開適應新形勢的聽力教學。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有效性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學智慧,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總而言之,教無定法,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方法提高英語聽力。

③ 英語聽BBC新聞聽力有什麼好用的APP么

直接在應用商店搜BBC 有很多可選

④ 如何學會利用新聞練習英語聽力

對於英文能力不高的學習者來說,聽懂英語新聞實在是難度較大。要突破英語新聞這一關,這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在聽英文新聞之前,要用自己的母語了解新聞的內容,給要聽的英文聽力作出鋪墊。而且英文的新聞范圍較廣,要先從自己熟悉的領域下手。背誦相關領域的詞彙。
第二,遇到聽不懂的地方,不要按暫停,要繼續聽下去,保持文章的完整性。聽不懂某個詞的意思,要盡力去猜,爭取能聽懂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如果某個段落沒有聽懂,原因可能有幾個方面。可能有幾個不認識的單詞,或者某個句型較生疏。先不要著急,等聽完整篇文章。再把沒有弄明白的單詞和句型,看原稿弄清楚就可以了。
第三,不要太在意新聞中難懂的人名和地名。聽力課堂裡面的廣播新聞欄目旨在教給大家思維與方法。聽新聞主要是掌握大意,如果聽到個陌生的人名和地名就停住了。那是得不償失的。如果新聞里說的是一個什麼小地方發生的一件某人的什麼事件,你聽完很可能就把名字忘記了,但是整個新聞的內容你很明白就可以了。只要你了解各個國家的主要領導,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名字就足夠了。
第四,雖然是聽新聞,其實正確的說也很重要。聽的同時,你要熟悉各個播音員的發音和語調。如果自己對某一個新聞單詞發音不準,很可能會造成聽不懂。尤其是對同音異議的詞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遇到的時候要根據文章大意,猜詞義,對實在不明白的,要打開聽力原稿去看,平時多跟著錄音讀讀單詞和重要的英文段落。
第五,最後一點我說了有的學生可能也會覺得沒什麼用。但是,尤其是對那些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就是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能肯定能成功。要不然,還沒有開始備戰就會被自己打敗的。因為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比實際學習更困難。所以這里我希望每個想努力學好英語的人,都能每天堅持學習,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因為成功就在眼前。

⑤ 如何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用圖式理論

現行的中高考對學生聽力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浙江省普遍使用的《英語新目標》教材中,聽力材料大多數圍繞本單元的主題,形式多樣並且情景性和文化性較強,材料難度相對較高,不僅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知識,還需要具有相關的背景知識。而實際聽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只注重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提高,而忽略了材料的背景知識和學生的參與作用。他們較多採用放音一聽音一對答案的傳統教學模式,即聽音之前教師先對材料相關的語言知識進行比較詳盡的鞏固,然後直接放音,學生邊聽邊做練習,最後教師對答案並稍加解釋,一篇聽力材料就這樣草草地處理完了。在該模式下,學生往往只是被動的接收者,他們已有的背景知識不能得以激活,無法發揮背景知識在聽力理解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從而導致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普遍較低。本文嘗試將圖式理論應用於聽力教學中,充分發揮該理論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聽了理解能力。
2 聽力理解與圖式理論
聽力理解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過程。在該過程中,聽者並不是被動地運用聽覺來接收信息,而是通過調動大腦中已有的背景知識對當前輸入信息進行能動地加工處理,從而理解說話者的思想和情感。正如Anderson所言:「理解並非僅僅是接收,聽者實際上在理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需要激活各種類型的知識,並運用它們來理解說話者表達的真實意圖」(Anderson&Lynch,1988)。這與圖式理論的觀點一致,即人們在理解新事物的時候,需要將新事物與已知的概念、過去的經歷等背景知識相聯系。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釋取決於頭腦中已存的圖式,輸入的信息必須與這些圖式相吻合(王初明,2003)。因此,將圖式理論引入聽力教學會對學習者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3 圖式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
圖式在聽力理解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聽者頭腦中已有的圖式是決定聽力理解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以下將從幾個不同方面具體闡述圖式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
3.1 圖式的預測作用
預測是指聽者在聽的過程中,根據己知信息對即將聽到的內容進行推理猜測。預測在聽力理解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由於圖式集合了有關某一特定事物的具體構成知識,可以為聽者理解話語提供積極的准備狀態。當輸入的信息激活了聽者頭腦中相應的圖式,聽者就會對即將要聽到的內容產生一種預期。當預期同所述內容相一致時,其內容則易於理解;相反,當預期同所述內容不一致時,說明聽者的預期出現偏差,則會刺激聽者修正偏差,並提高聽的興趣。
3.2 圖式的補充作用
圖式是一種抽象的知識結構,它概括了具有不同細節的各種已知的實例,所以,當材料中省略了一些常識性的信息時,這時只要激活相應的圖式,聽者就能推理出被省略的信息,並把他們添入到正在處理的圖式中去。如:Jack likes reading. He went into a library .When He left the library, he was happy with two books.在理解中,聽者會結合自己已有的圖式將 「Jack borrowed the books」 這一事實納入整體理解中去。此外,當聽力材料偏難時,對於沒聽清楚的詞句,聽者也能根據語境自動彌補,這樣難度自然隨之降低。
3.3 圖式有助於注意力的分配
圖式對所要加工的信息並非全部接納,而是有選擇地進行加工。某一圖式一旦被激活,就會為信息的加工儲存提供一種框架。與該圖式密切相關的信息,就會被圖式組織進來並獲得鞏固的記憶,而與圖式無關的信息因沒有被納入圖式而很容易被遺忘,可見圖式有助於注意力的分配。
由於聽力過程中,聲音是轉瞬即逝的,聽者不可能一字不漏地記住每一句話,他們必須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篩選,將注意力放在相對重要的信息點上,這樣才能保證抓住文章大意。因此,圖式有助於注意力分配這一作用對聽力理解至關重要。認知科學研究也表明,如果大腦中沒有相應的圖式為理解語篇內容提供參考和向導,聽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無法抓住關鍵詞句,就很難達到對文本中心意思的理解。
3.4 圖式有助於緩解緊張焦慮情緒的作用
心理學理論認為,人們對不可知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鄧媛、陽志清(2004)的研究表明緊張焦慮情緒是影響聽力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這些情緒是由於對所聽內容無心理准備,擔心聽不懂導致的。聽前圖式的激活可以為聽者指明方向,讓聽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從而緩解聽者緊張害怕的情緒,從心理上增加聽懂的信心。
4 圖式理論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如上所述,在聽力理解過程中,已有圖式對聽力理解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活學生頭腦中已儲存的知識結構,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那麼通過什麼方式才能激活與聽力材料相關的已有圖式? 這就需要一種激活程序,使聽力內容與學生已有圖式有機地聯系起來,我們將這種激活程序稱作「激活圖式」。激活圖式在已有圖式和新圖式(對當前輸入信息的正確認知)之間起銜接橋梁的作用,如圖1所示。以下將具體闡述如何構建與聽力材料相適應的「激活圖式」來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從而發揮已有圖式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

圖1.三種圖式的關系圖
4.1 觀察圖片
《英語新目標》聽力材料大多配備了插圖,這些插圖相比文字更直觀地反映了聽力材料
的主題內容。在聽力之前,教師可以將相關插圖呈現給學生看,並告知學生接下來的聽力內容會和該插圖相關,讓學生發揮想像,通過這種方法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圖式。如在放八年級上冊How to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Unit 7)第二課時聽力材料之前,先讓學生觀察配套圖片,學生看完圖片後知道接下來的聽力材料與如何製作水果沙拉有關,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已存儲的水果沙拉的製作圖式就會被激活,並且學生會不自覺地去預測接下來的聽力內容。有了這樣的預測,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會特別留意與製作水果沙拉相關的詞彙,如,cut up, mix…up, turn on, pour…into…, 以及表先後順序的副詞,如first , then , finally , last…。因此,在聽的過程中就更容易抓住重要信息。
4.2 通過標題或關鍵詞進行brainstorm
對於議論文這樣的聽力材料,可以在放音之前告知學生聽力材料的標題和關鍵詞,讓學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對該主題進行探討,以此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圖式。在這種自然、無約束的情況下進行討論,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從而激活更多相關的圖式內容。如進行九年級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unit 1)第三課時聽力之前,教師先將標題 「What are your challenges in learning English?」告知學生,並將關鍵詞「challenges」寫在黑板上。在引出主題之後,為了更有效地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教師進一步將主題細化成speaking;listening;reading; writing這四個模塊,並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組學生對一個模塊進行brainstorm。討論結束後,各組選一名代表口頭陳述本組討論的結果。教師邊聽邊把要點寫在黑板上。然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將各組的信息進行比較、分類、概括,使各觀點之間形成內在的邏輯關系,並用不同形狀的圖形將信息間的層次關系表示出來,如圖2所示,同一層次的信息採用同一種圖形來標示,以利於學生了解文章的組織結構,從而更准確地抓住文章的要點和作者的思路,提高收聽階段的效果。
圖2.brainstorm 結構圖
4.3 5W+H 提問方式
在記敘文或對話中,事件的敘述方式或敘述的順序結構,一般是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進行的。對於這類材料,教師在放音之前可以通過提問有關主題內容、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主要事實及理由,事情的結果,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問題,即What-When-Where-Who-Why-How?(5W+H) 系列問題的方式來串聯整個事件,並激活學生已有的事件相關圖式。以八年級上冊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Unit 10)第二課時為例。這是一篇情節性比較強的對話,教師可以作如下提問:1.What is Cheng Han going to be? 2. Where is Cheng Han going to move? 3. How is Cheng Han going to do that? 4. When is Cheng Han going to be a/an …? 通過以上問題學生可以確定材料是關於個人理想這一主題的,並且預測可能到來的信息類型包括一些關於職業、時間、地點以及如何去實現理想等相關內容。此方法有助於學生在把握篇章框架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把注意力放在所期待的信息內容上,來達到聽懂和理解的目的。
4.4 直接講解
對涉及到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相關內容的聽力材料,不少學生由於文化背景知識缺乏,在聽力理解時往往會出現理解障礙。聽前,可由教師講解,直接為學生提供所需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完善已有的圖式。
以《英語新目標》九年級上冊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Unit 12)為例,section B中的聽力材料涉及到中西餐桌文化的差異。為了讓學生在聽力之前,對中西的文化差異有個整體的印象。教師可以事先准備一張表格,如表1所示,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認識和經驗來完成該表,對於那些學生並未掌握的內容,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此過程,不僅回顧了學生先前的認識與經驗,又在此基礎上補充了他們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認識,使學生為理解材料內容提前做好知識鋪墊和心理准備。

⑥ 如何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有效應用英文歌曲 南京廖華

(一)在導入時的應用導入的作用是將學生的思緒由課間活動或上節課的精彩內容收回到本節課內容上,起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能振奮學生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可以利用一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例如:學生剛剛練習團體操回來,精神正集中在剛才的訓練上。我拍拍手說:我們一起來唱手指歌,然後帶領學生唱在歡快的歌聲中,學生很快調整情緒,將精神集中到我的課堂上來。
(二)在復習舊知識時的應用
復習舊知識是將本課知識與上節課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復習舊知識時,要注意既要有與上節課所學知識有關的內容,又要與本課所學內容相關聯。在講 的歌詞改編成上節課學過的句子??。用歌曲進行復習,利用自編歌詞的方式將二者進行結合,既方便記憶又朗朗上口。
(三)在總結時的應用
總結是將本課的知識要點進行梳理,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是什麼。單一的由教師進行口頭講述或由學生進行講述,往往會讓一些學困生迷惑,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不妨在由教師進行口頭講述或由學生進行講述後用改編英語歌曲的方式來進行總結,這樣既能將知識的准確無誤的傳達給每一個孩子,又能讓學困生理解本課應著重記憶哪些知識點與單詞。在講授>一課時,我就用了這樣的方式,把本課的重點句型與單詞編入這首學生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里進行總結。學生們學得十分愉快,在下課時還戀戀不舍的反復唱著這首改編過的歌曲二、如何應用
固然用英語歌曲進行教學有著這樣那樣的好處,如果用的過多、用的不恰當也會給課堂造成損失。我曾經聽過一節課,教師在開始時就用歌曲引入,然後利用歌謠進行復習,在新授課時又使用歌曲活躍課堂氣氛,最後用歌曲進行總結。下課後我問那些學生,「你們這節課都學會什麼了?」他們說的非常統一,「老師,我們這節課學會的是三首歌曲和一個。」我又問:「那這節課的內容是什麼?」「我們只顧著學歌了,沒人注意學什麼內容。」學生的回答讓人深思。誠然,這節課學生學的十分輕松,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可是該完成的教學內容幾乎沒有體現,反而是這些歌曲喧賓奪主,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接下來會教我們哪首歌」上,並不是本課我們應該學會哪些知識內容。
首先,應選用適和本課使用的歌曲或對歌詞進行恰當的改編,讓它與本課內容進行緊密的聯系;其次,在歌曲使用時應選擇適當的時機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進行歌曲學習與操練;第三,在一節課中,歌曲的使用次數最好不要超過二次;最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用改編歌曲進行總結,這樣既加深學生的印象,又鍛煉了學生創作能力
歌曲既是一種音樂形式,又是一種很重要的教育方式。把英文歌曲與英語教學密切結合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當然,英文歌曲要注意科學地選用,切忌濫用,才能夠有助於教學、讓學生能愛上英語,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意識。

⑦ 怎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新聞

CNN網站有大來量的新聞稿件自。可以篩選句式比較簡潔,問題不太復雜的新聞。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還能選到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更好了。
建議第一節課發下來材料,要求孩子們查字典,收集相關話題,第二節課講一下影響理解的句式,對新聞內容進行發散性討論,只要求語言交流基本需求,不要求內容嚴肅。

⑧ 如何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到英語聽力教學中

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是當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熱點之一版。在權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通過任務實施前的准備階段、任務實施階段和任務反思階段三個教學環節的設計、組織和實施,可以在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同時,

閱讀全文

與新聞英語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公的家教老師女演員 瀏覽:788
圓明園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6
歐洲出軌類型的電影 瀏覽:587
看電影可以提前在網上買票么 瀏覽:288
有沒有什麼可以在b站看的電影 瀏覽:280
今晚他要去看電影嗎?翻譯英文。 瀏覽:951
林默燒衣服的那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133
哈莉奎茵與小丑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9
維卡克里克斯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961
什麼算一下觀看的網站 瀏覽:710
大地影院今日上映表 瀏覽:296
朱羅紀世界1免費觀看 瀏覽:311
影院容納量 瀏覽:746
韓國最大尺度電影 瀏覽:130
八百電影 瀏覽:844
手機影院排行榜在哪看 瀏覽:182
韓國有真做的電影么 瀏覽:237
歐美愛情電影網 瀏覽:515
一個女的去美國的電影 瀏覽:9
金希貞的妻子的朋友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