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英語基本技能有哪些
英語的雙基指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基本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學習英語就象攀登金子塔一樣,要從塔基開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應該打下堅定的基礎,否則英語學習就會步履艱難。我國缺少英語語言環境的情況下,我們主張要以學習為主,以習得為輔,在學習中循序漸進,打好基本技能。
聽:
耳朵聽到的和嘴裡說的主要指的是軟環境,一種語言的學習目的主要是聽得懂,說得出,這需要教師的主觀創造機會。
首先在英語課堂上毫無疑問老師盡量多用英語,少用母語,有的小學生還聽不懂,但你有手段,如實物、圖片等創設語境,多聽錄音,用標准語速訓練學生。由於小學生詞彙量有限,學生很多單詞聽不懂,這時老師利用眼神、口形、手勢和其它肢體語言幫助學習理解,即增長了學生聽力,又增加了詞彙量。平時可以看英語片段的電視節目,特別是動畫片,從孩子的喜好下手,這有助於孩子英語聽力的提高。
說:
英語的基本技能把說放在第二位,可見「說」在英語語言中的地位,要想完成好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敢說:
現在很多孩子學習的是「啞巴」英語,教師要幫助孩子解決心理障礙,大膽地說,再就是說正確(發音正確),教師在課內外都需創設情境,讓孩子去說。
二是說什麼:
1、說反義詞:由 big 說 little
由 black 說 white
2、歸納單詞:由 number 會說 0—100數字
由 colour 會說 black orange
學生要從詞語中去理解到拓展,再到積累,最後消化,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經過這樣的訓練,由膚淺到深入,由單一到豐富,語言運用也由模糊到准確,由簡單到具體、生動。
讀:
學生在校讀書,除了和老師跟讀再說 沒有了,很少有學生單獨地讀書,我們首先要求孩子明確讀的要求:讀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其次明確讀書的類別,讀不能理解成單純地讀課文,應該理解為閱讀,小學生英語閱讀只能老師指導閱讀,學生半閱讀,平時可以採用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蘋果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養成用英語思維,除了課內閱讀還應該培養課外閱讀,通過電視、媒體上閱讀英語,最後課本閱讀的形式要多樣化,導讀、問讀、任務讀、精讀、表演讀、活動讀、比賽讀、速讀、慢讀,只有不停地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合適讀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寫:
寫應當尊重以下三個原則:
1、規范性原則。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學生按照規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每個字母都要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約5o)。
2、比較原則。中國學生由於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稜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直、方、角」現象。對這些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學,及時指正。
3、習慣性原則。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抓住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課標》的要求並不高,但作為教師的我們還是必須從正從嚴,以免當虎不成反成犬,給以後的英語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❷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的聽力能力
第一步:聽前——閱讀題干,預估題意
如果自己對題目了如指掌,答題時就會從容不迫,有的放矢,不會因來不及讀題而錯過答題。因此,同學們應盡量利用「拿到試卷」到「播放聽力錄音」這段時間迅速預讀題目(包括題乾和選項),對可能設計的內容做出粗略的猜測和推斷,同時也需進行聯想,即可能會出現的內容與自己具有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思想介入到要聽的內容中去。
小學英語試卷中的聽力題多數是以圖畫的形式出現,這就要求同學們根據圖片猜測圖片中所蘊含的潛在信息進行預測。如圖畫中出現不同的人物、動物、數字、時間或動作,同學們要比較各個圖畫的異同,從不同點入手,預測聽的內容,以便在聽時抓住聽取的關鍵信息。必要時也可以先對時間、數字等內容做一下標記以便在聽錄音的時候能夠提高答題效率。
2
第二步:聽時——集中精力,聽看想記
聽音時思想要集中,但情緒不可過度緊張。在聽音中要利用預測時得到的潛在信息把握聽音的重點。聽錄音時,僅憑大腦的短時記憶是不夠的,還要藉助筆記,簡明扼要的記錄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聽短文或較長的對話時更是如此。但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聽力測試中的記錄應是速記,不是聽寫。
如果聽音材料讀兩遍的話,最好第一遍聽大意,邊聽邊記,記錄要簡明扼要,第二遍再做題。如果第一遍沒聽清,可在第二遍放音時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捕獲相關信息。
3
第三步:聽後——分析推理,修正答案
聽完試題後要前後聯系,利用後面聽到的信息補充前面漏聽或有疑問的信息,並對聽前、聽中的預測、判斷加以推理、分析、修正,迅速整理所記下的東西,根據記憶和題目完成未做完的單詞、句子和選項。聽力測試通常是放在筆試之前,這就要求學生在聽力測試結束之後,不應急於做筆試部分,而應憑著剛剛從錄音機上聽到的所有信息的短暫記憶,再次對整個聽力試卷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及時修正錯誤的答案。
❸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聽,是一項重要的語言技能,也是衡量一個人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聽力測試是語言測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外語獲取信息的能力,聽力教學是獲取信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環節。隨著考試制度的改革,聽力的考查成了焦點。但是,在初中中階段,卻有不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偏低。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不能不說是其中之一。如何提高英語學習中的聽力水平呢?本文根據筆者的學習與教學體會,針對在英語學習中如何進行聽力訓練的問題,從克服心理障礙、培養聽音意識、創造條件練聽力、如何精聽與泛聽等方面提出了聽力學習中的幾種方法,旨在為學生提供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達到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目的。 一、樹立信心,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長期以來,英語聽力難於進展的一個主要原因來自於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大多數學生由於聽力學習上的困難,導致了學習心理上的障礙。因而談聽色變。常見的現象是,一練聽就怕,一說聽就認為難,而且感覺難於上青天。因為覺得難,就產生了恐懼;因為恐懼,就在學習中顯得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就越聽越不順,於是形成惡性循環。這種心理對英語的聽力學習有百害而無一益。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二、處處留心,培養聽音意識 在無英語的語言環境中練習聽力,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培養自己的聽音意識。有句老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把它用在聽力學習中也非常恰當。聽力意識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抓住機會並處處留心去聽,對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盡管我們身處說中文的環境,每天接觸的幾乎都是中文,盡管我們很少有與國際交往的機會,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今媒體繁榮,英語信息很多,電視中的新聞報導,VCD中的英語電影,還有英語廣播,錄音錄像資料等,無處不傳播著英語信息,只要你留心,英語的聲音無處不在。 三、重視聽力速度的訓練 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也同語言其他方面的能力存在共性,就是需要大量的訓練,訓練要講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其中聽力速度訓練的訓練顯得尤其重要。聽力速度直接關繫到聽力測試的成敗,而且是影響考生測試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測試中因為一道題沒跟上而頓時慌亂,接連丟失幾題的情況並不罕見。 科學訓練聽力速度就要循序漸進,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這種方法可使初學者逐漸適應有聲信息的接受方式,樹立起聽的信心。但是,人為地將語速放慢,也並不利於聽力的提高。而且,如果信息傳播的速度過於緩慢,反而會拉長記憶的距離,造成遺忘,久而久之,大腦的反應速度也就變得遲鈍了。 一般聽力測試的語速是英語本族人講英語的正常速度。為使大腦盡早適應這種語速,宜從一開始就以這種速度進行訓練。初級階段會出現聽完之後大腦中對所聽內容沒有什麼印象的現象,但不必擔憂,因為在這種語速的不斷轟擊下,耳朵會逐漸敏銳,從開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語到能接受一個完整句子,直至大腦完全適應了這種語速,接下來便是行使其記憶與判斷的功能了。 四、創造一定的聽、說環境 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收效。聽與說是不能分的。一個人聽的過程實際是另一個人說的過程。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把學生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既練了說,又練了聽,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練習,才能取得的進步 五、要精聽、泛聽結合 有意識、有目的地練習聽力含有兩種訓練方法:精聽和泛聽。精聽指的是把所選的聽力訓練材料聽細、聽熟。也就是說在精聽時,需要把聽力材料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弄懂。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精聽最好是選用教學錄音和有故事情節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聽則可選用一些口語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觸錄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語發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泛聽可一遍過,只要聽懂大概意思就行了。如果一遍聽不懂,可倒過來再聽一遍,還是聽不懂,就翻一下書,繼續聽下去,而在第一遍聽材料的時候,一定要聚精會神,讓自己的思維跟上每一個音節。在每句停頓時,可在腦海里反復一下。聽的過程當中遇到生詞不要停下來多想,因為有些生詞可以在整個內容中理解。有些生詞並不影響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來想,反而影響聽下面的內容。聽音時要隨著錄音材料在腦子里用英語重復,而且速度要練得能跟上錄音速度,不能邊聽邊翻譯。一般只要難度相當,能聽清大部分單詞,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 在聽力訓練中,既要能准確無誤地聽出某些重要的數據、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實,又要兼顧把握大意的訓練,這就必須把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交替練習,即把精聽和泛聽分成各自獨立的練習,聽時穿插安排,也可把一個故事或報告分成精聽和泛聽段落,有些部分精聽,其餘泛聽。 六、注意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 無論是精聽還是泛聽,聽力材料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選難了,聽不懂會失去信心,選得簡單又容易失去興趣,因而在教師的指導中,在學生自我的學習實踐里,選擇結合學習者本
❹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技能論文
提高聽力不僅有利於說、讀、寫三項技能的發展,而且為開展日常交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對學生而言,聽力往往又是難度最大的。傳統的教學長期重視讀寫訓練,而忽視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文化基礎、心理狀態也影響了他們聽力的發展,語言環境的缺失也使學生聽力能力相對薄弱。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中國學生告別「啞巴英語」的學習狀況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教師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作用是巨大的。通過幾年的教學,我有如下思考:
一、聽力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獲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語言學研究表明:說的能力與聽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聽得懂,然後才能表達得清,這一點可從幼兒語言學習中看得更清楚。幼兒牙牙學語首先是認真地聽,然後才能模仿著說。即使是最簡單的「媽媽」,也是在聽了父母多次反復訓練,才最終開口說的。心理學研究還表明:聽是一個主動、積極地對信息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過程;它是主動的解釋,而不是被動的感知,更不是單純的聲學事實。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在瞬間就完成了,但對連續語流(speech flow)從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聽者不斷地進行辨別、比較、記憶和判斷。要較好地完成這一系列復雜的心理過程,學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外,還必須掌握必要的技巧。學生需要對內容情節和沒有聽清楚的內容進行猜測、找內容的大意、抓關鍵的細節等。這些技巧在英語聽力教學中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幫助學生提高聽力能力。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的能力呢?首先,要讓學生對聽力練習有興趣,克服恐懼的心理。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一種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課堂氣氛。」根據外語教育心理學理論,一個人聽力理解能力的好壞與心理素質有密切關系。在生活中,學生時刻處於漢語的語言環境中。小學生不適應英語的語言環境,在進行聽力訓練時,學生要聽清、聽懂稍縱即逝的語言材料,明確語言的含義,與此同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回答問題。一旦出現不會回答的題目,學生會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變得手忙腳亂,結果往往連最簡單的詞句都聽不懂。因此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創造輕松的課堂氣氛,避免使其產生厭惡甚至抵觸的情緒。教師要培養和激發學生聽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單詞和句子的教學,調動學生多個感官來學習而不是進行機械的操練。課堂上進行對話表演活動,設計合理的動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牛津教材中,每單元都是有情節的故事圖片,我就請學生們組隊進行模仿、配音的聽說游戲。
當然,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一定要堅持課堂教學主陣地,重視常規教學,創造良好的課堂英語語言環境,採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堅持用英語授課,從而切實落實語言基礎知識。教師本身要具備較好的語言素質,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讓學生在日常的課堂中置身於英語的海洋,逐步掌握連讀、重讀、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讀技巧,進而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同時也能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語言輸入量越大,語言的輸出才會相應提高。當輸入達到一定的量時,學生的語言能力便會產生質的變化。對於缺乏自然英語環境的小學生來說,平時的課堂教學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堅持用英語授課可以直接幫助學生練習聽力。勤朗讀也是提高聽覺能力的有效途徑。聽力的強弱,關鍵在於自身正確、嫻熟的發音。英語語音的正確、語調的優美流暢、節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時的勤學苦練。朗讀過程中學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確優美的語言材料,多聽錄音,努力創造聽的環境,多模仿,反復讀,體會說話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讀的基礎上,多背誦。最後,能夠流利應答日常用語,精彩對話脫口而出,說得出才能聽得懂,聽力水平才會有相應的提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課文朗讀的練習,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標注重音、弱讀等標志,根據標志,惟妙惟肖地模仿錄音中的朗讀。
二、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
除了在課堂上堅持用英語授課,在課後我也鼓勵師生相互之間隨時隨地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形成濃厚的課外英語氛圍。開始可以簡單地說「Hello./Hi./Nice to see you./How do you do?」等。隨著學習的深入變成了「What are you doing? Come and help me,please.」對於六年級的學生,我更經常提出不同的topic,讓他們進行free speech。漸漸地,學生說英語不再害羞,而是能夠大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也逐步提高了。最後,適當的聽力練習能起到強化訓練、提高聽力能力的作用。配套的英語聽力練習是訓練學生聽力的必要措施。每單元的練習應該和課文教學同步進行。教師應該在完成練習的時候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攻克聽力難關。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慢慢發現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逐步提高,興趣不斷濃厚起來。
❺ 小學英語聽力答題技巧有哪些
小學英語聽力答題技巧,
這個問題太復雜了。
可詢問你的英語老師。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❻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
提高聽力不僅有利於說、讀、寫三項技能的發展,而且為開展日常交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對學生而言,聽力往往又是難度最大的。
傳統的教學長期重視讀寫訓練,而忽視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文化基礎、心理狀態也影響了他們聽力的發展,語言環境的缺失也使學生聽力能力相對薄弱。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中國學生告別「啞巴英語」的學習狀況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教師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作用是巨大的。通過幾年的教學,我有如下思考:
一、聽力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獲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語言學研究表明:說的能力與聽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先聽得懂,然後才能表達得清,這一點可從幼兒語言學習中看得更清楚。
幼兒牙牙學語首先是認真地聽,然後才能模仿著說。即使是最簡單的「媽媽」,也是在聽了父母多次反復訓練,才最終開口說的。
心理學研究還表明:聽是一個主動、積極地對信息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過程;它是主動的解釋,而不是被動的感知,更不是單純的聲學事實。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在瞬間就完成了,但對連續語流(speech flow)從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實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聽者不斷地進行辨別、比較、記憶和判斷。
要較好地完成這一系列復雜的心理過程,學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外,還必須掌握必要的技巧。學生需要對內容情節和沒有聽清楚的內容進行猜測、找內容的大意、抓關鍵的細節等。
這些技巧在英語聽力教學中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幫助學生提高聽力能力。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的能力呢?
首先,要讓學生對聽力練習有興趣,克服恐懼的心理。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一種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課堂氣氛。」
根據外語教育心理學理論,一個人聽力理解能力的好壞與心理素質有密切關系。在生活中,學生時刻處於漢語的語言環境中。小學生不適應英語的語言環境,在進行聽力訓練時,學生要聽清、聽懂稍縱即逝的語言材料,明確語言的含義,與此同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回答問題。
一旦出現不會回答的題目,學生會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變得手忙腳亂,結果往往連最簡單的詞句都聽不懂。因此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創造輕松的課堂氣氛,避免使其產生厭惡甚至抵觸的情緒。教師要培養和激發學生聽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單詞和句子的教學,調動學生多個感官來學習而不是進行機械的操練。課堂上進行對話表演活動,設計合理的動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牛津教材中,每單元都是有情節的故事圖片,我就請學生們組隊進行模仿、配音的聽說游戲。
當然,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
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一定要堅持課堂教學主陣地,重視常規教學,創造良好的課堂英語語言環境,採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堅持用英語授課,從而切實落實語言基礎知識。
教師本身要具備較好的語言素質,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讓學生在日常的課堂中置身於英語的海洋,逐步掌握連讀、重讀、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讀技巧,進而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同時也能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
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語言輸入量越大,語言的輸出才會相應提高。當輸入達到一定的量時,學生的語言能力便會產生質的變化。
對於缺乏自然英語環境的小學生來說,平時的課堂教學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
因此,教師堅持用英語授課可以直接幫助學生練習聽力。勤朗讀也是提高聽覺能力的有效途徑。聽力的強弱,關鍵在於自身正確、嫻熟的發音。
英語語音的正確、語調的優美流暢、節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時的勤學苦練。朗讀過程中學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確優美的語言材料,多聽錄音,努力創造聽的環境,多模仿,反復讀,體會說話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讀的基礎上,多背誦。
最後,能夠流利應答日常用語,精彩對話脫口而出,說得出才能聽得懂,聽力水平才會有相應的提高。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課文朗讀的練習,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標注重音、弱讀等標志,根據標志,惟妙惟肖地模仿錄音中的朗讀。
❼ 淺析怎樣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技能
一、創造聽力氛圍
語言的學習是從輸入到輸出的一個過程。所以創造好的聽力氛圍尤為重要。如何才能創造好的聽力氛圍呢?首先,課堂上教師應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課,
從復習熱身到作業布置,每個環節都堅持用英語進行交流,給學生創造一個英語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習慣,通過每節課的鍛煉,使學生們的聽力水平不斷提高。當然在授課過程中有必要加入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單詞或句子的含義,降低理解難度,幫助學生解除為難情緒。其次,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如何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如果時間允許,每堂課給學生留出課本劇表演的時間。通過模擬生活中的情境,理解知識,鞏固知識,從而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後多利用教學資源,
讓學生產生意境。例如要充分利用配套光碟等,首先讓學生看一遍動畫內容。然後教師就所學內容提出問題, 讓學生邊聽邊記,
強化記憶最後再讓學生聽一遍,再次領會所學內容,檢查學生的答案。
二、 開展多種形式的練習活動
皮亞傑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單一的聽力練習是相對枯燥的,所以培養興趣尤為重要。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愉快而有興致進行聽力練習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展多種形式的練習活動。在我的教學中我採用過以下一些方法進行聽力練習:
1.游戲教學。在課堂中我經常做一些游戲活動鍛煉學生的聽音能力。由練習單詞到練習短語再到練習句子。由淺入深,分層次逐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如: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經常進行單詞分類游戲,我先說出一個單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組一組地說出它的同類詞,最後哪組學生說的同類詞最多,哪組獲勝。apple,
banana,grape...。在中高年級我會做一些短語和句子的接龍游戲,後面學生除了重復前面學生所說的句子外,小學英語教學論文範文還要自己造個句子。最後看哪組學生能堅持說到最後。I
am a boy./ I am a boy.I like blue./ I am a boy. I like blue. I like to
draw pictures...這些游戲活動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音辨別力和抓住關鍵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2.配音表演。我曾經讀過有關「模仿性朗讀對聽力具有促進作用」這樣的文章。從文中我了解到語音基礎對聽力影響很大,語音基礎好的學生無論理解聽力材料還是進行真實交際都好於語音差的同學。因為在語言交際中存在連續、失去爆破、增音、音的同化、縮寫讀音、語音語調及英音與美音的區別等。如果學生本身不能正確的讀出句子,他是很難聽出來的。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做一些活動幫助學生提高發音水平。我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配音表演。我會給學生一段簡短的片段,讓幾個學生一起練習,每人配一個角色。提示學生要模仿裡面的語音語調。然後每組分別進行展示,看哪組配的最好。一起分析哪組哪句話配的有問題,應該如何去說。最後讓學生聽原始錄音,感受裡面的意境。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力技能,培養學生英語的思維。
3.復述故事。孩子的特點就是喜歡故事給他們帶來的各種幻想。生動、有趣的故事最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以故事為載體,進行生動活潑的聽力教學,無疑是明智的選擇。我在教學過程中,會用學生學過的知識改編一些學生熟悉喜愛的成語或寓言故事,
促進學生的聽力技能。如: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改變「小紅帽」的故事講給學生聽。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Her name was Little Red RidingHood. One day, her grandma
was ill. Little RedRiding Hood went to visit her. On the way, she met a
wolf...然後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請學生回答,最後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復述故事,看哪組復述的最完整、最生動。這種聽、說練習訓練了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和整合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聽力水平的提升。
三、滲透聽力技巧
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這需要一個長期而堅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一些聽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面對考試。那麼都有哪些聽力技巧呢?我在課堂教學中最常滲透給學生的聽力技巧有:
1.提前閱讀
在進行聽力考試的時候,學生要面對巨大的時間壓力!因為無論聽懂還是聽不懂,難還是簡單,學生都只有同樣的時間!只有一次機會!所以提前閱讀尤為關鍵。在聽每個問題之前,先抓緊時間閱讀四個選擇答案。聽到第一個問題後,就迅速選擇答案,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標記答案。這時學生就可以用剩餘的或節省出來的時間去閱讀下一個問題的選擇答案。這樣堅持去做,就能訓練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和快速抓住關鍵信息的能力。
2.泛聽和精聽相結合
在聽力訓練中,既要能准確無誤地聽出某些重要的信息,又要兼顧把握大意,這就必須將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在精聽時,要首先熟悉聽力材料中的生詞,對難句可以反復聽,精聽遍數不限,直到完全聽懂為止;而泛聽則首先著眼於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個細節,
一般不要超過三遍否則就失去了泛聽的意義。這兩種訓練哪一種也不應偏廢。在考試中,學生在做最後一道大題時就可以採用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的方法。對於題目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的去精聽而其它就可以泛聽。
3.猜測話題
在面對面的談話中,你是可以依據很多東西來幫助理解對方的談話內容。如:面部表情、手勢和你所了解的對方的情況等。在做題中學生不能依靠這些信息,但是卻可以通過話題進行推測。如果學生一下子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就用猜測的方式,結合上下文及這個話題會談及的內容選出答案。
總之,
要想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技能需要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在訓練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聽力氛圍,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恰當的聽力技巧,當學生的訓練達到一定的程度,學生的聽力水平必定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
❽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
精聽復和泛聽兩手都要抓。精聽做到制每個詞和句都能理解,泛聽的原則是大量、可理解和感興趣。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在高年級,也要注重培養聽力技巧,可以參加國際性權威測試和輔導班,可領取一節VIPKID北美外教免費體驗【試聽課】,提升孩子英語聽力能力。
精聽的具體方法:練習時結合文本。
第一步:先讀懂。
第二步:邊看邊聽一到兩遍。
第三步:只聽不看。
第四步:回到邊看邊聽,把第三步沒有看懂的地方都看懂。
第五步:只聽不看若干遍,直到聽的時候有充分的自信,能把每個詞都聽出來,都寫出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