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上好英語聽力課
一、走出誤區 聽、說、讀、寫是學習任何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不分家.傳統聽力課都是以訓練聽的能力為主.教師放錄音,學生寫答案,最後訂正.這種千篇一律的授課方式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呆板,學習效果不佳.而聽與說相結合的課堂,會使學生不僅要聽,還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加入說的部分.說的內容要與所聽到的內容緊密相關.在「listening tasks"部分中培養學生整體理解篇章和理解特定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正確領會課文的主題思想.隨後還設有「speaking tasks」部分,重點培養學生連貫表達能力,教師可要求學生就聽到的課文內容發表感想.學生還可以參考書中配有的正、反兩方觀點的樣板短文及「language focus"中的例句進行交談,從而使學生圍繞一個話題,在聽懂的前提下,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長期堅持實際應用語言能力、日積月累的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可得到真正的提高.二、綜合訓練 言語聽辨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聽力理解能力受聽力材料特徵,說話者特徵、學習者特徵和過程特徵等眾多因素影響(束定芳等,1996).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文化背景知識以及聽力技能的掌握程度對其聽解效果尤為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利用「語言知識」和「非語言手段」進行思維和推測,理解說者話語意義的意義,從而獲取信息(garman,1990).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各項聽說技能.1.聽力課,是關鍵 上好聽力課是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最重要一環.在聽力教學中一定要堅持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的原則.要以課堂上精聽為主,不盲目追求進度.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知識、識別英語語音中的連讀、重讀、弱讀、吞音、同化、失去爆破、語音語調及英、美語音的差異.語流中這些變化常常是干擾學生聽力理解的一大障礙.有的學生常常不能平滑而無間斷地讀下一整句,他們是逐個單詞重讀的組合,不成語調、語流.因此對於連讀就更陌生,即使是最簡單的連讀也聽不出來.例如,大學英語聽力教材第三冊第三課中有一個聽寫句子:i can assure you that he did say it,其中can assure 連讀為[kn`]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知[kn]是什麼,有的寫成can't sure,有的寫成can't show等等.2.抓大意,記要點 要求學生能把聽到的聲音迅速與字母對應起來,教他們掌握讀音規則.有的學生聽音時,只能模仿出所聽到的聲音,卻不知道是哪個單詞,通過掌握讀音規則,可把此「詞」推測出來,加快反應速度.教師要教給學生聽出句子的關鍵成分,即位於句子前部的通常是句子的主語和謂語.當學生集中精力聽句子的主語和謂語時,其它部分即使聽不懂,也能比較容易地推測出其意思.3.精泛聽,相結合 在經過一段聽力訓練後,要求學生將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對於精聽的內容要反復聽,力求聽懂每一個單詞、短語和句子,聽不懂的地方決不能放過去.當學生完全聽懂之後會有一種成功後的愉悅感,會增強學生提高聽力能力的信心.精聽訓練要求教師教學節奏要放慢,保證其效率.泛聽是通過大量的聽力實踐,鞏固學生在精聽訓練中所掌握的聽力技能,讓學生體會一個完整的語言交際過程.課上時間不夠,可要求學生課下多聽,學生可使用與教材配套的聽力教材,例如《全新版大學英語聽力教程》中的a、d部分《新編大學英語》的《自主聽力》等.這些泛聽材料可加強學生的聽覺記憶,培養學生用英語直接理解、接受信息的習慣.隨著學生聽力的提高,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復述所聽過的材料,復述的內容可以是一個單詞、一個片語、一個句子或是一段情節.復述訓練可以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待命」狀態,學生處於緊張興奮狀態、精力高度集中,反應敏捷,記憶效率高.通過復述,學生會主動積極地思考,創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學有所獲,從而產生成功感和自信心.4.精讀課,聽與說 精讀教學是融聽、說、讀、寫、譯於一體的閱讀教學,即要理解文字的表層意義,又要挖掘文章的隱含意義和深層意義,即要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又要培養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因此,教師不應只注重課文的分析、講解,還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讀課上應提倡提問與討論,而提問與討論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不斷進行話語輪換的過程,可消除課堂上注入式教學氣氛沉悶現象,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提供很好的聽說實踐機會.美國心理學家curran提倡集體學習.他認為集體學習能為學習者提供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增強學習興趣與動機,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通過提問與討論可使教師了解學生預習、復習和掌握的情況,也可使學生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明確學習方向、有的放矢.在精讀課中,穿插聽寫練習是提高聽力的好方法.聽寫材料可先易後難,先從單詞、句子以及對話開始,逐漸過渡到聽寫短文.學生在聽寫過程中是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中,聽力的效率很高,這樣可訓練學生耳靈手快的能力及寫作能力.教師還應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訓練,如「領讀、仿讀、跟讀」等方式.這樣學生可通順地朗讀課文,語音、語調及意群均能准確地把握,也可學到地道的英語發音,並不斷糾正自己的某些不正確的發音.
2. 如何上好初中英語聽力課
邱桂香 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的技能都很重要。但作為語言的交際功能,我們不得不要非常重視聽力的訓練。現在初中的go for it 的教材,我們也能看出現在的新教程很重視聽力了,每個部分都有聽力的訓練。在平時的課堂中,對教師的用英語教學又提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生間的對話以及師生間的對話要求要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在訓練口語的同時,得到聽力的訓練。在這里,我僅僅談談如何上好聽力課,與廣大初中英語教師一起分享。 一、聽前做好充分准備 聽前的准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細致的去看題目,看選項是必須的。看題目的細看,對問題的詞要特別注意,如是who,where等特殊疑問詞,還是一般疑問句,還有就是人稱的細看。再細看選項,選項間也很多是干擾項,要看清區別。初中的聽力有的看來很簡單,直接就報了答案一樣,所以很多學生的不加思索,就做出了很可惜的選擇。如: a:what day is today? b:it's monday. question:what day will it be tomorrow? 很多學生聽完對話就選了monday,未細聽時間。聽前除了細看特殊疑問詞,一般疑問句,人稱,還要看時間地點的限制等,它的問題未必就是直白的答案。一般疑難的詞在選項中時很少的,三四個選項中 就一兩個疑難的吧,這就需要用排除法,要鼓勵學生們猜測有助於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也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型學習。 二、聽中要做適當的筆記 看完題目與選項,心中帶著問題,看著選項,邊聽邊做筆記。通過這樣做提高了學生們在聽力時把握關鍵詞的能力,有很多題目是一帶而過的,但答案卻不是現成的,如: a:hurry up.it』s half past eight now. we』ll be late. b:oh,only half an hour left. question: when do they have class? 做了筆記就選題的反應能力更快。特別是中考題聽力的最後一題,表格中填詞,很多時候,學生把幾個詞寫下啦就會錯過下一題,所以做筆記要從關鍵詞轉到寫片語的前一兩個字母。 三、聽後要總結 通常情況下,我們上聽力課的時候,聽完內容,做完課後練習就沒事了。我個人認為在聽完材料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聽力內容作一個簡短的復述或討論,同時也可以也總結一些方法,以及一些在聽的過程中戒驕戒躁,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總結並給予積極中肯的評價。這樣的活動不僅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和勇氣,而且也實現了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英語聽力是英語運用中,很重要的內容。相信我們對我們的學生的正確指導一定很有幫助的。
3. 如何教好大學英語聽力課
摘要:長期以來,人們對英語聽力教學有著非常矛盾的看法。有人認為,版上英語聽力課,老師不就是按按權錄音機的按鈕,放放磁帶?相反有的老師覺得聽力教學太難,往往效果不明顯,因此他們認為聽力「不可教」,只可留給學生自己去多聽,多練。而在很多英語學習者的回憶里,聽力學習是非常痛苦的一段經歷:聽不懂,容易打瞌睡。一些人乾脆因此而放棄該技能。如筆者在監考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時,就看到過有些考生完全放棄聽力部分,直接去做別的題目。
4. 怎麼提高英語聽力,聽外教課大部分都聽不懂,郁悶死了都,誰有經驗告訴我一下,謝啦!
提高英語聽力的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學好每一件事都需要興趣,所以要提高英語聽力興趣也同樣很重要,然而,興趣來自於自信,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把問題解決.有了興趣,我們就有了興趣,有了激情,我們的思維就更加的活躍,於是我們的記憶就能夠加強,這正好是我們學英語所需要的,我們知道,對英語的熟練運用就是由於我們平時的積累多了,所以要加強積累,激發我們的記憶潛能是很必要的,那就是興趣.相信這個道理不難理解,我們在其他很多方面,興趣使得我們做成了很多事情.從」英語狂人」李陽的激情中,我們或許也能得到啟發.
興趣必然要有,但也不能盲目,行動才是關鍵.英語聽力在很多人看來都會有畏懼感,這是不可取的.因為聽力在於我們反應的靈敏.一旦其他想法佔據我們的思維空間,我們就不能做到有效的聽力.那為什麼有些人的反應那麼靈敏,可以輕松聽清英語呢?其實這還是因為他積累的多,所謂熟能生巧罷了.
具體的做法我想有這幾點吧:1多聽,在聽的同時也分不同情況.當你在聽一篇文章或短文時,你一定要思考,他可能會講些什麼,這樣可提高警惕.不至於他講完了,你才有所反應.聽的時候,你有意識地把主語,謂語,賓語弄清楚,好讓你了解個大概,也就不至於驚慌失措.這樣常常練習下去.我想定有收獲.我自己就是這樣把聽力搞好的,當然我的情況並不能代表大家的情況,可我這個方法仔細想想也有其中的道理.很多的英語名師不是常建議我們在考聽力前在家裡再聽一聽英語嗎?讓我們作好准備工作,就像跑步比賽時,我們得做些熱身運動.就是說,聽力的時候記得要把大腦打開.有些人就認為自己不懂,就什麼都沒想.其實他能懂的.
當你在聽簡單對話時,警惕性同樣要有,這個應該會更簡單點,難就難在一些陌生的片語.說到底,這又關繫到平時的積累.這也沒什麼捷徑,記到了,你就聽懂了.
我在這里建議大家,把那些出現頻率高的生詞牢記,還有些易混的短語.
我們有些人常在記憶方面犯難,其實就是方法不到位的原因,沒有規律的東西誰能記清楚啊.事實上,每個人對他所想要記憶的東西都賦予了它一種規律.我對英語聽力就有這樣的規律,英語聽力中常常是講病人與醫生的對話,老師與學生的對話,警察與報案者的對話,等等.我們可以做些這樣的練習,自己想病人會說些什麼,醫生會說些什麼.我們在無事的時候這樣暢想,其實還挺有意思的.當然這樣的暢想是根據我們剛剛看完的,或聽完的對話.這樣也叫做鞏固.鞏固的方法很多,比如,你還可以找個同學來進行對話,來提高你的口語.不過,這不夠實際,因為不同的水平,不同的想法,甚至對方錯誤的讀音都有可能讓你誤入歧途.還是自己想,自己想往往印象深刻.
既然是聽力,讀音是一定要熟悉的.
(哎,好睏啊,得睡了,看來我不行啊,但也不能讓付出東流還是答吧)
5. 如何安排90分鍾的英語聽力課或基礎課(適合對象大一大二)
在21世紀的社會里,英語是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如果不懂英語,就會被人視為落後,也會被社會淘汰,所以,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我們必須學好英語。 也經常見到一些學生說,自己很想學好英語,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著手。也有很多人認為,念英語沒有什麼秘訣和捷徑,就是實打實地讀。那麼學習英語到底有沒有方法可言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成功一定是有方法的,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定的技巧,學習英語也是一樣的。那麼,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學好英語呢?
一、培養對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面對學習完全是一種渴求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的時候,你的潛力就發揮出來了。所以在英語學習之初,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對英語的興趣並不難。當我們可以說點兒簡單的英語,用英語與別人或與老外交談,或作別人的翻譯時,我們就可以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興趣就培養起來了。請注意,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
二、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在學習的興趣具備之後,要制定一個英語學習計劃。這太重要了,所以我們必須在學習前制定精細的和可操作的計劃。並且我們一定要嚴格執行這些計劃,並使之形成一定的習慣。要強調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僅是背單詞、學語法,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習慣,習慣很重要。語言是通過模仿逐漸習慣化的過程,並不應該是我們的學習對象,而是通過摹仿,逐漸潛移默化形成的習慣。就像母語,根本不需要學習就會了。如果把嬰兒出世以後通過模仿、慢慢會聽、會說母語的過程應用在外語學習上,那麼這門外語不用攻讀也可以達到相當於母語的水平。一個好的習慣可以成全並不聰明的你,一個糟糕的習慣也可能毀掉一個天才。習慣即是一種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步一個腳印,終會到達勝利的彼岸。
三、那麼,除此之外,我們該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呢?當然,掌握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有利於我們更快地學好英語。
1、"四輪學習法"
它為學生學習提出了以下方法:
第一輪:預習,查出障礙。在復習舊課的基礎上自學新課,查出理解上的障礙,形成期待老師心理定勢。
第二輪:聽課,破除障礙。預習中形成的求解心理定勢,強化了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師思路,不懂就問,與老師和同學有問有答,共同破除障礙。課堂的時間是最寶貴的,一分一秒都不能丟掉。我認為聽課首先要注重於聽上,應全神貫注,即使是對於自己知道的東西,也不可分心,因為這也是訓練聽力的一個Golden chance。再者就是寫和記,三者有機結合,向45分鍾要效益。
第三輪:復習,掃除障礙。前兩輪識記過的知識在遺忘之前及時復習,最好是應用於實踐中,掃除理解上的障礙。整理筆記,梳理出知識點,形成系統知識結構。
第四輪:作業,學會應用。使初步掌握的知識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進入到會應用的高級階段。
2、比較法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運用比較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要領,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加深印象,增強記憶。比較法就是把內容相同、相近、相關、相反、相異等可比較性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研究,分析其特點,察同求異,以加深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效果。
比較的種類主要有:縱向比較、橫向比較、同類比較、異類比較等。在英語學習中,比較具體表現為:新舊比較、相似比較、對比比較、點面比較、發散比較、遷移比較、中英比較等;比較內容有:詞彙、語法、交際、思維方式等,可採用的比較方法有:歸類對比、列表圖示、遷移聯想等。
一)、詞彙比較
詞彙比較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比較:
(1)音形比較,即根據讀音和拼音的關系進行比較,同一讀音常有不同的拼寫形式,例如發[?:]音的字母組合有er,ir,or,ur,ear等;同音異形異義詞比較,例如:[n?u]no(不)與know(知道),see(看見)與sea(大海),hole(洞)與whole(全部),wear(穿)與where(哪裡)等;同音同形異義詞比較,例如:lay(躺下vi)是lie的過去式,而作"放,擱下"講時,是原形動詞,類似詞有leaves,left,works等;同形異音詞比較,例如:lives[laivz](life的復數),[livz](live的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類似的詞類有close,excuse,record,use, wound等;音形相似詞比較,例如:parent,peasant,planet,plant, pleasant,present,類似的詞有age與ago,alone與along,cock與cook,feel,fell與fill,light,night與right等。
(2)詞義比較:根據詞的內容歸類比較,變"吃草莓"式單個詞記憶為吃"葡萄式"的詞鏈環記憶,猶如"滾雪球",越滾越大,例如:time-century,year,month(January,February…),week(Sunday,
Monday…),day,hour,minute,second等,這樣可以收到一詞聯想,群體記憶的效果;一詞多義現象在英語中相當普遍,尤其是那些用法活躍的詞彙,例如:take有"拿、帶領、就座、花費、量、取、吃"等多種意思,這就要求我們同學們在學習詞彙中不可因循守舊,生搬硬套,因為任何兩種語言不可能都是等值、對應的關系,而要我們勤於比較,通過語境去理解,必要時藉助詞典或求助老師,類似的詞有get,do,make,put等,同義詞是最易混淆的地方。因此,我們在學習英語中要特別重視進行同義詞的比較,充分利用表格、圖示等方法提高比較的效果。例如:在講解interesting與interested的區別時,我們可根據-ing分詞與-ed分詞的基本特點進行比較:
主 動
有……的
(-ing分詞)
被 動
感到……的
(-ed分詞)
圖表比較使人一目瞭然,茅塞頓開。反義詞的比較有利於我們准確地理解詞義,形成明顯的對比,加深印象,促進反義詞的聯想,例如:over與under,above與below等。
(3)構詞比較:根據曲折變化進行比較的情況有名詞復數,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比較等級及序數詞的構成,詞綴的類別和意義歸納等。例如:表示否定的前綴有im-,in-,
ir-,un-等,表示人的後綴有-er,-or,-ian,-ist,-ian等,但其詞根均有不同。比較詞類的轉換、梳理其類別,例如,有些動詞可轉化為名詞,如answer,care,help等,有些形容詞可轉化為動詞,如clear,clean,empty等,有些形容詞可轉化為名詞,如right,wrong,
middle等。比較詞的合成,促進詞義的理解,使記憶成串,例如:basketball,football,baseball等。漢、英兩種語言在構詞上也不盡相同,這時,要防止漢語的負遷移,例如:漢語一般先說"東西",後說"南北",英語卻先說"南北"後說"東西",所以"東南"英語應譯作southeast。
二)、語法比較
語法比較可在以下兩方面進行比較:
(1)句法比較:在句法學習中可作比較的項目有:句子的不同種類、句子的不同類型,主謂一致在語法、意義上的區別,前置修飾語和後置修飾語,直接引語與間接引語。例如:感嘆句的結構比較一覽表:
How型
1.How+主語+謂語!
2.How+形容詞或副詞+主語+謂語!
3.How+形容詞+a/an+單數可數名詞+主語+謂語!
What型
1.What+a/an+形容詞+單數可數名詞+主語+謂語!
2.What+形容詞+復數名詞或不可數名詞+主語+謂語!
(2)詞法比較:詞法的比較內容有:可數名詞與不可數名詞,代詞的格、性(名詞性、形容詞性)和數,指示代詞的遠與近,形容詞與副詞的功能區別,基數詞、序數詞及分數詞的用法區別,英語介詞與漢語動詞。例如against與中文中的"反對"。關聯詞中英文的差異,如:because、so與"因為…所以",though、but與"雖然…但是…",非謂語動詞形式的差異,終止性動詞與延續性動詞,各種時態的用法辯析、語態比較、語氣比較等等。
例如:對非謂語特點、含義的比較:
He likes swimming, 他喜歡游泳(動名詞作賓語,表示習慣)
but he doesn't like 但是他今天下午不想游泳(不定式作賓
to swim the afternoon語,表示具體某一動作,表示未做過)
because he's got a cold. 因為他感冒了。
又如情態動詞的基本用法比較一覽表:
疑問式
Can….?(能力)
肯定回答
Yes,…can
否定回答
No,…can't
May…?(請求)
Yes,…may
No,…mustn't
Must…?(義務)
Yes,…must
No,…needn't
Need…?(有必要)
Yes,…must
No,…needn't
三)、交際語比較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談、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前提,能力是知識的升華。培養交際能力不僅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而且要加強中華文化的比較,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以免陷入交際的誤區,例如:"上哪去?""吃飯了嗎?"等在中國是司空見慣的招呼語,但若不顧英美人的習慣而照搬到英語中會被視為干涉他人私事的行為,請人吃飯的暗示,"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了?""你掙多少錢?"等在漢語中都是關心對方的表現,但是這些在英美人都是忌諱的話題,在英語國家人們見面時常談論天氣、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等話題;中國人常顯得過於"自謙",例如:受人贊揚時,我們常謙遜地說"哪裡","過獎了",而英美人卻用"Thank you"以示感謝;幫助他人受感謝時不宜說"It's my ty."這些大部分表示英美習慣的交際用語,我們大多可以從現行的教材中的對話中了解到,平時也要注意歸納整理。
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要明確比較的主題和對象,確立比較的基本標准和范疇;要拓寬知識的廣度,挖掘知識的深度,抓住比較的關鍵和實質,以免僅僅拘泥於表象比較;掌握具體零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縱橫聯系,善於分析對比,勤於歸納總結。從整體上理解,把握知識的結構和體系,進行脈絡梳理、歸類整理,善於用已知啟發未知,以新知鞏固舊知,充分發揮知識正遷移的作用,由一點而聯想其類。同時,要排除母語的干擾,逐步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學會歸類比較的方法,從而弄清概念,掌握用法,區別正誤,變被動、枯燥的"要我學"為主動,有趣的"我要學",開拓其求異思維的能力,挖掘其學習的內在潛力,使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從而准確、牢固而靈活地掌握地道的英語。
3、情景學習法
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信息量是多獲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用最新英美DVD視頻學英語,發揮形像思維入戲說英語,同時用聯想法速記單詞。
這樣學的好處是:
1)、學的是最新的英語,學了絕對能馬上用。
2)、符合教育學,心理學,信息學原理,信息量大,印象深。光看書就缺少聽覺信息,聽錄音就缺少視覺刺激。
3)、發揮形像思維入戲說英語,絕不枯燥,也是最自然的方法。
英語國家的小孩也是這樣,聽外界,看外界,試著模仿,然後就自然會說了。我們學校教育十幾年,默單詞,背單詞,考語法,苦不堪言,倒不如英美國家5歲小孩。這說明了什麼?
4)、用聯想法速過單詞關
在以上操作時遇到未接觸過的單詞時,迅速想一下理由,即這個詞為什麼是這個意思,可以是從詞根詞綴出發,可以是從已知的其它詞出發,甚至是任何形式的理由,如你處方言的諧音。不必專門去背記單詞,我們是從情節,從語境中記。
4、下意識學習法。學生處於一種深度放鬆的狀態,聽英語對話錄音、單詞等。這甚至也可以在睡覺時進行。在我看來,高強度的英語聽力訓練在整個英語聽說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英語聽力是交流的基礎,因為只要你能聽懂對方,就能有了基本的信心。而主動說話或者回答對方的時候,你就有了選擇權,你用多麼簡單的句型來表達都行。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盡量多使用聽力訓練中或者與其他人交流中聽到的句型句式。
5、朗讀法
雖然英語中所有問題你都可以用語法來解釋的,但是語法那麼多,你不一定都記得牢,這時候語感很重要,有時候題目不知道,語感好的人讀出來如果順的話,那麼一般就對了。而語感是通過長年累月的朗讀積累出來的,所以書一定要讀,而且要大聲讀,讀得滾瓜爛熟,那樣語感就會慢慢培養出來了。
6、交際法
其實就是盡量多地運用英語,和李陽所倡導的"Crazy English"是一樣的道理,甚至於可以暫時"忘掉"母語。在班級,在學校,在英語角,甚至是在路上見到的老外,只要有機會,就要說英語。
7、回憶法
睡覺之前,公車之上,只要有時間,不妨讓你的腦袋"放電影",盡量回憶近來學到的英語知識。
8、口訣法
把語法等編成口訣來進行記憶。
9、至於學習英語口語和聽力的方法。這需要一個基礎,就是一定的詞彙量和語法知識。對於沒有這個基礎又想學好英語的人,我要勸他去朗讀英語課文,讀上三十遍就算過關。在這個問題上是沒有什麼捷徑好走的。有些人有了一定的詞彙量和語法知識,但是英語他說不來,也聽不懂,這就是學說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沒有什麼捷徑可走。解決的辦法是從聽力入手,因為聽力訓練一個人就行,不需要別人來配合,另外在聽的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學到大量的口語表達法。再就是大量的口語練習,盡量用英語多說。
其實,學習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當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或者創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一定就照搬別人的經驗。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趣味的學習方法。
另外,還要注意:
1、學習不中斷,哪怕每天多擠出10分鍾也可以,早晨則是大好時機。
2、學厭了可變換一下學習方式或形式。
3、不要脫離上下文孤立地死記硬背。
4、隨時記下並背熟那些常用的句型。
5、盡可能"心譯"接觸的東西,如一閃而過的廣告,偶爾聽到的話語等。
6、要記住那些肯定是正確無誤的東西。
7、抄錄和記憶句型與慣用語時,要用單數第一人稱。
8、外語好比碉堡,必須同時從四面八方圍攻,如讀報、聽廣播、看外語電影、聽外語講座、攻讀課本等。
9、要敢於說外語,不要怕出錯誤,要請別人糾正,不要難為情,更不要泄氣。
10、善於總結。無論學習什麼都要善於總結,因為有總結才有進步,英語也一樣,我們要善於對考試或測驗進行總結,做錯的題目在以後就不要重犯了。可以設立一本本子,把自己在學習中易錯、易混淆和難理解的知識記下來,反復地復習,從而掌握好這些知識。
11、要堅信自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堅信自己有堅強的毅力和學好外語的能力。
只要這么認真去做,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學好英語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6. 誰能分享一下英語聽力提高的心得啊
跟讀的方法:
這是遵循模仿的原則來使用的方法,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跟讀的方法有兩種,一句一句的跟讀,直到整篇文章讀完;另一種是跟著原聲將整段或者整篇文章跟讀下來。後一種方式,對整體文章的把握具有很好的效果。建議採用。跟讀的方法在前期過程中要反復使用。有些發音優美的文章值得反復跟讀多遍,直到能夠背誦為佳。
大聲朗讀的方法:
大聲朗讀是跟讀方法的延續。最好是在你認為跟讀得比較像得情況下,進行大聲的朗讀。朗讀當然就要出聲,出聲就會對耳朵和大腦有刺激,有刺激就會引起生理的變化,朗讀到一定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舌頭不再僵硬了。這對日後的口語表達奠定了良好的發聲基礎。大聲朗讀有幾個要素可以輔助使用,以提高朗讀的效率。一是激情朗讀法。這個意思當然非常明顯,語音語調、抑揚頓挫、全情投入,發揮全身的參與,不僅朗讀感覺很好,而且效果非常明顯;二是捂住耳朵朗讀。這不是為了排除外界的噪音,而是通過捂著耳朵朗讀,增強對耳朵、大腦的刺激,獲得更佳的記憶效果。朗讀的間接成果,可能會導致背誦。而背誦也是語言學習的良好的手段之一。
聽寫的方法:
這個方法是從小孩學語文的過程中學來的。小學生經常要回家讓家長給他聽寫生詞甚至句子。這種通過手(寫)、耳(聽)的方法,對鞏固所學的內容,非常見效。我們國內鍾道隆教授的逆向英語(論壇)提倡的就是英語聽寫練習。我自己也通過聽寫練習獲得很多聽力環節的突破和鞏固,並因此開發出了
7. 英語聽力課試講,完全沒經驗,求指點啊!!!!
首先准備聽力文章 比如說是教材內的 把教材內的聽力文章 列印出來 發給同學們
看看這一篇聽力一共有多少字 假如有150字 留出來15個空 讓同學們聽的時候填單詞
第一遍聽完後 提問一兩個同學問問他們填出多少個?(用英語問) 沒填出來的空 讓大家再把聽力原文大致看一遍 有些空可以大致猜測出來 比如說( )the future, I will buy a spaceship.這句話 可以問一個同學 在未來的短語是什麼 他說in the future 然後你誇他 然後通過聽力再驗證一下他說的對不對呀 當然聽力不只是填詞呀 聽過兩遍之後 就聽力文章提問題問問同學們
當然 你問的一定要淺顯一些 讓他們可以回答出來 然後再不看稿再聽 可以聽一兩句停頓一下 讓一個同學復述聽到的一句話是什麼 最後直到整篇文章都聽懂
當然,如果把上面的內容都進行完 可能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你在家試一試 模擬一下 在15分鍾之內究竟可以做什麼 然後想一想可能出現的情況 意外的情況 統統想像一遍 以免有紕漏
另外講課的時候盡量用英語 今天准備的時候一定要把你明天要說的什麼准備好 另外想一想同學們的水平 才七年級 所以你說的句式也一定是要簡單的 當然簡單的並不意味著表達不了我們的思想 如果你能用最淺顯的語言准確地表述你的意思 我想才能真正得到同學們的配合(因為他們能聽懂呀)以及考官們的認可
衷心地希望你在充足准備的情況下 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 成功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