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聽力的教學質量
很多考生在平日的考試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那次考試中自己狀態極佳,頭腦清晰,答起題專來思如泉湧屬,下筆如有神,周圍的一切彷彿都不存在,完全沉浸在做題當中,不知不覺間你已經答完試卷,內心充滿了喜悅之情。很多同學都期盼在中考、高考中自己也能達到這種狀態,但是這樣的情形少之又少,對很多同學來說,這樣的狀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其實,通過一種簡單的想像技術,你完全可以快速地重現最佳考試狀態。這是因為生動逼真的想像對身體和大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祝你成功吧!
Ⅱ 新課改下如何進行有效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上饒縣七中 陳定明 【摘要】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隨著新《英語課程標准》的逐步實施,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而實現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初中英語的聽力訓練是一項長期的教學要求,在英語教學中,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目前的各種考試中,聽力部分始終是比較薄弱的環節。本文闡述了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問題,並介紹了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利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正確引導的教學模式,希望通過"高效課堂",真正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責任",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留有空間,最終實現自主學習和高效課堂結合起來。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課堂;聽力教學策略 引言 《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的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英語聽力培養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聽力教學是外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要提高學生聽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已成了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為了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本文對目前學生在聽力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論述了聽力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摸索聽力教學規律,展開適應新課改的聽力教學。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 雖然聽力教學一直被置於外語教學的首位,但是從中學英語各類測試的現狀分析,聽力較之詞彙、語法、閱讀等項目仍屬弱項。首先,學生的聽力受到傳統教學方法和落後的教學設備的限制。學生的聽力能力遲遲得不到提高。其次,許多學生詞彙量欠缺,由於視覺效果不能與聽覺效果有效地結合起來,所以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經常碰到意想不到的問題。第三,學生在聽錄音的過程中,面對一些長句子,甚至是一些段落的題目時,不能進行有效記憶。這可以看出聽力過程的交際性和過程性,聽力活動的真實性等在聽力教學中都沒有得到體現。 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聽力教學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值得我們深思。(1)聽力教學缺少接觸自然語言的環境,雖然現在教學條件有所改善,多媒體的廣泛使用等大大促進了英語聽力教學的發展,但是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尚不能給予聽力足夠的重視,只是為了考試而學;(2)學生層次復雜,大班教學費時低效,不利於教師因材施教;(3)在實際聽力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於只是放錄音,重復做練習,對答案,再聽。總體而言,對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應用不充分,方式也不靈活,真實運用意義上的聽力教學比較薄弱。 學生在聽力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語音辨別能力差。他們在進行聽力訓練時不能很清晰地辨別一些單詞,甚至有時會誤聽成其它單詞;(2)猜字的技能薄弱。在聽力中,學生難免會聽到一些陌生的單詞,而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只能根據上下文內容去進行猜測。(3)詞彙量少之又少,不能理解重要細節,有的學生既聽不懂又講不出,詞彙量嚴重不足,能積極使用的詞彙則更少。(4)母語的干擾以及沒養成正確的聽力習慣。 初中教學中英語聽力的環節 目前,我們使用的《新目標》每個單元的section a的1b,2a,2b section b的2a,2b都有聽力訓練,這些聽力材料新穎,取材地道,英語純正,時代性強,材料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趣味性濃厚,但有的材料有點深度。為了提高學生聽力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要善於針對不同難度的材料,聯系自己的學生做靈活的處理。聽力教學分成「聽前」、「聽時」和「聽後」三個階段。 (1)聽前(pre-listening) 這一階段主要以確立聽力期望,激活背景知識,展開話題,激發動機以及語言和語音微格教學訓練為主要手段。教師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必須從基礎的語音入手,逐步過渡到單詞短語、句子、對話和語篇。在初始階段,教師要盡量降低學生答題的難度和要求,做到既顧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聽力活動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又達到逐步提高學生聽力的目的。就學生而言,要想提高聽力能力則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邊聽邊作筆記以減輕記憶負擔;②平時要加強語音訓練,多模仿,培養語感;③多閱讀,擴大詞彙。 (2)聽時(while-listening) 聽時階段是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教師最難控制的階段,以信息理解和技能訓練為主,這一階段,教師給學生提供形式各樣的任務,有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這些任務應該遵循層層遞進的原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另外,教師還應從聽力過程入手,注重培養學生聽力策略。應授之以「漁」而非「魚」。對學生而言,聽的過程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過程,即學生要主動去構建新的知識。 (3)聽後(post-listening) 聽後是聽時的延伸,同時為下一次聽時做准備,主要是鞏固聽力信息和技能評估聽力效果。這一階段,教師不僅要核對答案、評估學生對所聽內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要了解學生聽力提高與否,便於及時調整聽力訓練策略,糾正學生不恰當的聽力習慣。聽力結束後,學生自身也應評價自己在聽力訓練中的得與失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 針對以上的問題,現在我就提高初中英語聽力的常用教學策略進行介紹: 1、任務型聽力教學策略。 任務型聽力教學是交際教學法的延伸,強調聽力學習任務的真實性,通過完成真正的聽力任務提高聽力理解能力。任務型聽力教學包括pre-task,while-task和post-task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主要是根據聽力材料布置聽力任務;任務中階段由學生集體和個體准備聽力任務,並展示成品。比如,讓學生聽完一個故事後進行角色扮演等;任務後階段是結合學生聽力任務展開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詞彙、語法及聽力策略的專項訓練。 自我監控策略。 在聽一篇課文時,不論是聽力強還是聽力弱的學習者,都會在聽的過程中出現注意力瞬間終止的現象。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聽力強的學習者會立即意識到其注意力的不集中,並能很快自覺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聽力材料上;而聽力差的學習者則只顧前不顧後,一旦遇到生詞就會停止聽音,陷入對生詞意思的苦思冥想中,無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聽的材料上。 記憶策略。 即使聽力理解能力很強的學習者,如不採取一定的策略,也難以記住長段文章或會話中的全部細節。聽力強的學習者,在聽的過程中一般都善於利用英語特有的呼吸停頓、節奏,抓住有利時機快速記下有用信息諸如年、月、日、星期、鍾點、年齡、人名和地點等,必要時,通過筆記即刻激起已有記憶,使音、義、形快速形成聯系,從而對語篇作出正確的理解。而聽力差的學習者則不善於作筆記,他們不知道應該記下哪些詞句,而且常常抓不住做筆記的有利時機,聽時不能寫、寫時不能聽,兩者不能兼顧。 選擇要點策略。 聽語篇時,聽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段、整句聽得很清楚。聽力強的學習者在聽語篇時善於通過預測要點選擇重點,往往能根據選擇項推知聽音材料大致涉及什麼內容、會出現哪些專有名詞、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這樣便可爭取主動,對即將聽到的語篇做到心中有數,聽起來就得心應手。此外,段首句和過渡性詞語大都是表達段落的內容的,而過渡性詞語則會表現出出題人的思路、時間和空間、舉例和例證、對照和比較、引申和轉折、推論和總結等邏輯關系,它對整篇的理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聽力差的學習者聽語篇時,往往抓不住要點,抓不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小結 除上述幾種教學方法外,我們還可以採用語音辨析法、聽寫並進法、以讀促聽法等策略。提高聽力水平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認真研究聽力教學的理論和方法,採用多種聽力訓練方法,展開適應新形勢的聽力教學。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有效性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學智慧,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總而言之,教無定法,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方法提高英語聽力。 【參考文獻】 [1] 魯子問 五篤勤 《新編英語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高金玲「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五個要素」,《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7年第2期 [3] 劉宏剛.運用英語學習策略培訓提高英語教學質量[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
Ⅲ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論文摘要: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所必須具備的思想語言基本技能,而聽和其它三項能力相比較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所佔的比例最大,在英語教學中,英語聽力能的高低對英語教學的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文旨在對初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方法進行研究,主要提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正確發音、創造良好的聽力訓練氛圍以及強化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這四種方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英語學習對不同性格和不通智力的初中學生來講,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聽力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來使學生對英語充滿著自信心。新的英語教材所設計的各種各樣的聽力測試內容,不免會使學生感到心理壓力很大而產生退縮心理,這樣,學生在焦慮中必定無法聽清楚聽力測試的內容,這就要求廣大的教師在實施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調試工作,及時幫助學生擺脫顧慮、消除緊張,教會學生進行自我調整,讓學生能夠做到自信且放鬆的和別人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進行聽力的訓練。另外,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維護進行重視,對學習過程中學生所取得的各種進步進行及時的鼓勵和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在英語聽力學習中時刻充滿信心。 二、幫助學生正確發音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很多詞的讀音十分相近,但是其意思卻是截然不同的,就像cure和kill,這兩個詞聽上去其實差不多,但是前者是治癒的意思,後者卻是殺死的意思,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一個醫生在對病人說我會治好你的病,也就是I』llcureyou,但是如果這個醫生發音並不是很准確的話,病人很容易就聽成I』llkillyou。事實上,這兩個詞所差的只是一個音素。 對於初中學生來講,他們正處於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在發音上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所以,這一階段幫助他們進行正確的發音是十分關鍵的。那麼,在剛開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舌頭的擺放位置以及氣流的發出等等方面來進行講解,反復不斷的練習,直到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發音準確為止,只有在一開始讓學生學會正確發音,才能夠為學生後續的聽力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創造良好的聽力訓練氛圍 課堂教學是學生聽力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好表率作用,盡量多說一些准確、易於理解並且學生都能夠知道的英語,盡量避免用漢語來組織教學,始終堅持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從而來讓學生盡可能的和英語更多的接觸。比如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說「每天的」的時候,就可以用dailyreport來代替漢語「每天的」,這樣,不僅能夠鍛煉自己說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課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相互之間打招呼的時候用自己學過的英語來進行,並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下簡單的交流對話。通過這樣創設良好氛圍來進行英語聽力的訓練,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來接觸英語、體驗英語,對學生的聽力能力自然而然有很大的幫助。 四、強化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一)泛聽和精聽相結合來全面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 泛聽指的是一種不受限於細節,而是在於了解大體意思的聽力活動,它所注重的是聽力練習中的「量」,其主要目的不是要讓學生對聽力的內容進行全部的理解,而是要對學生從整體中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它能夠使得學生的視野變得開闊,使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得到提高。也就是說,泛聽所要解決的是宏觀的問題。 精聽指的是根據考試聽力的模式來進行的一種聽的活動,它能夠使得學生對考題的風格進行熟悉,對解題技巧進行掌握,它所解決的是專項的訓練,是一種縱向的發展,所以,在進行聽力內容的選擇上,最好要選擇一些教學錄音以及富有故事情節的短文。在精聽的過程中多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某些單詞的弱讀。在聽力朗讀的過程中,有些介詞會弱讀,比如of,本身這里的字母o的發音適合單詞dog中的o的發音是相同的,但是往往會把它弱化成為和單詞policeman中的o的發音,而字母f的發音也常常不發[f],而是發[v]。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精聽材料的訓練時,一定要讓其學會把弱讀單詞聽出來,並把它們的發音規則予以掌握。二是某些單詞的連續。在精聽的過程中,當學生聽到一些生詞的時候,有時會覺得好像是某一個單詞,但是又不像是地名以及人名什麼的,而且在字典中也找不到,這時,學生就應該要考慮是不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單詞的連續,比如單詞notatall,在聽的時候學生很容易覺得這是單詞notatal,但是這詞在字典中是找不到的。三是某些單音節的單詞。對於很多多音節的單詞來講,學生很容易能夠聽出來,但是單音節的單詞就不同,就像is,have,it等等,這些詞只有一個音節,再加上其發音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就很容易受到忽略,那麼,在精聽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單音節的單詞作為重點。當弱讀、連續以及單音節的問題得到解決之後,所要做的就是頭腦要和單詞能夠同步,也就是說,當聽到一個單詞的時候,頭腦中要能夠立馬出現這個單詞的中文意思。 泛聽是精聽的基礎和前提,而精聽則是泛聽的一種深化,多以,在進行學生聽力訓練的時候,必須要能夠把泛聽和精聽進行有機的結合,並進行交替練習。 (二)教會學生一定的聽力技巧來提高其聽力能力 結合標題來進行聽力材料的預測。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來把聽力材料的大概內容進行一下猜測,然後,教師可以讓學生把他們所猜測的內容說出來。 結合材料後面的練習題目進行猜測。在上一步的基礎上,通過對材料後練習的快速瀏覽,來讓學生對聽力材料中的一些線索進行掌握,並結合上一步的猜測,來使學生的猜測更為准確。 聽短文時要做到把整篇短文都聽完。在學生聽短文的過程中,切不可因為個別的單詞或者是句子就匆匆答題,主要的線索往往都是在結尾的地方的。 進行簡單的記錄。教師要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學會邊聽邊記錄,特別是要把聽到的數字以及比較詞記下來。 總之,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和反復實踐的過程,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堅持不懈地反復練習和實踐,才能夠使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1]駱志芬《初中聽力教學中的幾個誤區及對策》(《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4)
Ⅳ 提高英語聽力的策略與技巧
首先應從多聽教學聽力錄音帶入手,如所學的課本錄音帶,口語教材錄音帶,也可以選聽內適合或略高於自己水平容的有趣的材料。
無論是精聽或是泛聽,開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聽應先把錄音內容從頭至尾聽一遍,再把聽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聽。若有些地方實在聽不懂,也應盡量聽清各個音節,然後再翻開書看一看,有些影響理解的生詞可查一下詞典。接著再合上書從頭至尾聽,直到能夠聽懂全部內容為止。通過這樣的聽力訓練,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聽力理解能力。如果讀過書面材料再去聽錄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腦在思索和背誦,如果看著書面材料聽,則往往是自己的默讀,這樣達不到提高聽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的時候就又會聽不懂。
精聽最好是選用教學錄音和有故事情節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聽則可選用一些口語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觸錄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語發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泛聽可一遍過,只要聽懂大概意思就行了。
聽的當中遇到生詞不要停下多想,因為有些生詞可以在整個內容中理解。有些生詞並不影響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來想,反而影響聽下面的內容。
【若有培訓計劃,可直接點擊下面《專家提供》試聽&測試,了解詳情】
Ⅳ 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
1「模仿」是練好英語聽力能力的基礎
說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別人也會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後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有位成功人士談他學英語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外國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外國人怎麼寫,我就怎麼寫。」世界聞名的英語專家亞力山大為英語學習也下了這樣的定義:「語言是一種表演技巧,我們在思考語言的時候,不是考慮我們對它了解多少,而是我們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們能把它用得多好。」說到底,學英語就是模仿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如果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 Speaker,那就絕對成功了。
2熟讀牢記關鍵數字
3課堂教學中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堅持用英語講課要從最簡單的日常用語開始,然後逐步加深。開始應配以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說明,盡量避免用漢語講述,逐步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之中,通過英語交流,提高聽說能力。英語教材配套的錄音,由英語國家人士朗讀,它將書面語轉變成口頭表達,用於教學能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人以直接、具體、真實之感,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於初學者,他們本身懷著一顆好奇心,若是讓其聽錄音,他們覺得像是直接在聽外國人交談,感到新穎、好奇,於是興趣倍增。聽錄音學唱歌、聽錄音猜謎語、聽錄音讀詩歌、聽錄音講故事、聽錄音進行情景對話等,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語言用以表達思想感情,根據其表達的情感而具有一定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等表達上的技巧。教材錄音為我們提供了標準的英語語音語調表達技巧,教學中只要我們積極、合理、持之以恆地使用錄音,我們的英語教學質量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Ⅵ 淺談如何開展有效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活動
任何一門語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同步教學,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是把重點都放在了讀寫方面的教學,而居於首位的"聽"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初中英語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更應該加強對聽力教學的重視,在實踐和探索中找尋切實有效的方法提高聽力教學。
Ⅶ 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搞好聽力教學
摘來要:人們學習英語很重要的一自個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用英語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達到交際的目的。而這是建立在聽的基礎上,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提高中學生聽的能力是中學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直接關繫到學生說、讀、寫三種能力的提高,也是完成中學英語教學任務的關鍵。筆者在自己英語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造成學生聽力不好的因素,提出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方法。
Ⅷ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之我見
形成來略有分歧地見解自,打成了紐帶上小小的結,彼此糾糾纏纏的牽伴一生.
愛情初來時,它總是半遮半掩的,帶有詭秘的誘惑的色彩和波折性的騷動.它表現得若即若離,如玉生煙,如風剪水.這無疑是這條紐帶尚未形象化的最初的雛形了.更為確切地說,那是愛情中最為初始的感受.這樣的感受即帶有欲罷不能如吸嗎啡般迷離的沉醉,同時也更有相思和期盼交織著的毒癮發作期折磨地苦痛.這就好象是久被囚居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