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理解講評的質量
劉丹目前,在初中英語閱讀講評環節,低效的課堂效率現狀與教師平時課堂講評設計不合理有著直接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講評的方式、方法過於簡單,缺乏策略指導。73%的教師講評的方式只是「核對答案」和「翻譯」(祖瑞,2008)。 2.教師教學視野狹窄,「就題講題」。思維活動僅限於給定的問題,沒有針對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詞彙和語法知識進行個性化處理和拓展訓練。 3. 單向信息傳遞的講評模式缺乏交互性活動。76.36%的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或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進行合作交流(祖瑞,2008)。教師教學思想功利,趕進度,文本的意義、練習的答案都必須服從標准答案,這使得學生思維方式封閉,學習被動,情緒消極,參與度低。一些教師甚至簡單地認為,只要學生多做閱讀題,閱讀能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閱讀講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教師的講評,促使學生鞏固和加深所學知識,夯實語言基礎知識; 引導學生掌握語篇圖式,培養閱讀的策略和技巧;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內涵,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激活學生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進一步提高語篇理解和欣賞能力。 一、提高語篇意識 有些學生文章每個句子都懂,但整個語篇的主旨大意卻不知所雲。如果教師用逐詞逐句翻譯的方式來進行講評,學生對文章的把握和理解水平依然停留在淺表層次。 據某市中考全樣本統計:關於主旨大意的試題得分率最低,只有17.8%。外語理解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賴於學習者的語篇理解力,而不是理解單個句子的能力(劉潤清等,1989)。該題得分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對於文體結構知識缺乏了解,沒有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涵。在解題思考過程中往往注重逐詞逐句閱讀,沒有根據文本的上下文和背景知識提供的信息加以推理和判斷。 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果、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教育部,2001)。實踐證明:運用概念圖策略幫助學生建構閱讀圖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教學和學習策略,概念圖使信息表徵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陳靜波,2006)。用具體形象的圖示展示文章的篇章結構以及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的結構,深入理解文本,能幫助學生迅速判斷文體,抓住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減少因「想當然」而導致的錯誤,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邏輯思維和整體把握事物的能力。例如:故事類文章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情節、原因等幾個要素組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圖了解文章各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又如:說明文是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徵、功能等各方面的文章。為了弄清這一事物的方方面面,引導學生使用網狀圖。此概念圖以其直觀性、概括性和形象性能有助於學生強化印象、提綱挈領和深化認識。 二、夯實基礎知識 一些教師趕進度,對於文本中出現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往往一提而過、甚至是視而不見,簡單的核對答案和翻譯忽視了基礎知識的訓練,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無助於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長遠發展和提高。這些知識要點仍將是影響學生今後閱讀能力提高的「瓶頸」,許多學生基礎不扎實,詞彙和語法知識積累不足,尤其是沒有理解和掌握一些常見詞彙、句型和句式結構的用法,對文本中的一些長句無法辨明其結構,無法理解其含義,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理解和判斷。閱讀材料時要快中求准,做閱讀理解題目時要慢中求穩。採用「意群注視法」,即一組詞一組詞地默看,能較快地讀完短文、較准確地理解短文意思。許多常用詞彙和語法項目都有若干種不同的用法和含義,涉及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問題,僅僅靠脫離語境的死記硬背是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其理解和運用能力的。因此,要適當調整講評的重心,充分利用文本載體,在一個個具體的語境中,有針對性的選擇目標語,講評典型例句,運用翻譯、句型轉換、構詞、猜詞、聯想、對比、總結和歸納等講評方法與策略,反復不斷的強化訓練、浸潤這些目標知識,尤其是五大句型結構以及句子成分等語法知識,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組討論、互幫互學。還可以要求學生定期摘抄重點句子,反復誦讀、帶著感情朗讀,通過語音語調的變化表達自己對於文章內涵的理解,感受不同語言文化的差異,逐漸提高他們對於句子結構的理解能力,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學生的英語思考的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教育部,2001)。 三、適度拓展話題 一些學生對閱讀講評不感興趣,參與度低,講評效益低下。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個在於學生接觸的閱讀材料基本上是閱讀試題。這些材料形式單一,內容雷同,目標功利,學生閱讀興趣不高,學習被動,思維局限在三、五個問題的標准答案里。 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部,2003)。情感參與是有效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要深入研究材料,進行二次「設計」,從文本中提煉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開放性的話題,引發認知沖突,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學會思考和欣賞,發揮主體意識,從不同的視角來思考、感受和交流各自對文章內涵的認識,在真實的語境中參與討論,拓展學生思維和想像的空間。一定的輸出量能有助於改善學生的參與狀態,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機整合,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 例如根據需要可以設計一下話題:假如你是主人公,你會怎麼辦?預測一下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以及原因;哪些單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 能反映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思想?從這篇文章中你學到了什麼?第幾段第幾行的代詞代什麼內容?還可以請學生自己來編寫幾道選擇題和問答題,引導學生從命題的視角來思考,藉以提高應試能力,等等。這些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開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通過話題活動促進學生交流感想,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總之,提高初中英語語篇閱讀講評效益,教師要認真研究《英語課程標准》,樹立「學生主體、能力立意」的教學思想。做到心中有目標,手中有材料,眼裡有學生。閱讀講評教學雖然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但卻有其內在的規律可循。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學習和使用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的運用(教育部,2003)。閱讀的數量和效果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初中學生閱讀素養的養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是靠學生大量的、多樣化的訓練和教師科學的指導來實現的。教師要研究語篇、分析數據,探究影響學生理解水平提高的因素。充分利用文本資源,有針對性地對語篇進行二次設計和處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策略,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技能,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能力。(作者單位: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㈡ 如何上好英語試卷講評課
講評課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課型之一。上好講評課,對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下面談談對上好講評課的一些想法及做法。 一,明確「三個特點」講評課是指在考完和練習之後對試卷和習題進行分析,講解和點評的課型。要想提高講評課的質量,就要把握其特點。作為講評課,一要講考察知識點,講解題策略,講答題思路;二要評試卷,評學生,三要練「疑點」練「誤區」,練「提高」。把握以上特點,增強講評課的目的性,就能使講評課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 二,堅持「三個認真」 講評課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課型之一。上好講評課,對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下面談談對上好講評課的一些想法及做法。 一,明確「三個特點」 講評課是指在考完和練習之後對試卷和習題進行分析,講解和點評的課型。要想提高講評課的質量,就要把握其特點。作為講評課,一要講考察知識點,講解題策略,講答題思路;二要評試卷,評學生,三要練「疑點」練「誤區」,練「提高」。把握以上特點,增強講評課的目的性,就能使講評課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 二, 堅持「三個認真」 1.認真科學的分析試卷的內容及結構 講評前,一方面要認真分析試卷中的知識點的分布情況,並對考點所佔分數比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要分析試卷中各題難易情況,明確各難、易點所佔分數的比例。 2.認真統計和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 一方面要掌握學生在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以及典型錯誤;另一方面還要按人按題統計好學生的得分情況和出錯人數,並建立學生知識及解題情況檔案。 3.在上述兩種分析的基礎上認真備好講評課 一備內容,講什麼,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哪些重點講,所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二備方法,既要照顧成績好的學生,又要特別注意成績差的學生,要挖掘學生學習中的優點和長處。 三、抓住「三條思路」 1.要善於揣摩命題思路 考試時,如果學生能正確的揣摩出題人的考查意圖,就很可能把題做好。因此,講評中教師首先要交代試題考查知識內容和目標要求。目標要求涉及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識記、理解、分析、運用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說,對於語法選擇題,教師就要說明每道題目的考查范圍,是考查時態、語態還是短語的習慣搭配,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夠明確解答問題所必備的知識,認清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確定今後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 2.要努力掌握答題思路 講評中要給學生講解答題的基本思路,使學生逐步掌握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閱讀理解題 常常考查學生對文章深層意義的理解,包括說出文章的主題、寓意、結論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態度等,學生在做這類理解題時常犯錯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後,要進行歸納總結:抓文章的深層意義,不是瞎碰亂猜,也不能根據個人觀點、常識隨意而定;要善於發現文章中的「蛛絲馬跡」、「弦外之音」,按照文中的提示,考慮到上下文的聯系,通過概括、歸納和推理,理解文章的主旨,從而確定問題的真確答案。 此外,講評時,還要注意學生答題可能會產生的錯誤思路,要幫助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並要求他們從中吸取教訓 3.要善於拓寬知識思路 為了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每道試題的相關內容,講評時,教師可以以這些題為題眼,從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上加以引申,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系,進行歸納,加大知識攝入量,以短語和慣用法為例,如考題是考turn on的搭配和用法,在廣度方面,教師就可進一步舉出以turn為中心詞的短語 turn against, turn in, turn off, turn to, turn down, turn up…. 這種歸納例舉便於學生集中記憶,在深度方面,教師既要講該短語的一般意義和用法,也要根據考綱的要求講它的引申意和用法。如對於turn to,教師要講它的一般意義「轉向」還要講它的引申義「求助於」,習慣搭配有turn to somebody for help(向某人求助)。這樣有利於加強復習的系統性,強化做題的實際效果,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四、落實「三個環節」 1.落實好消化環節 講評後,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消化,要求學生認真分析試卷,整理並登記失分點,要求學生及時弄懂未掌握的知識。 2.落實好鞏固環節 講評中,教師要將試卷中失分率較高的知識點再變換角度設問、設疑或設題。講評後,還要選出試卷中出錯率較高的問題或知識點,有意識的放在平時的講練中,或有計劃的安排在下一次考試中,通過反復強化,提高鞏固率。 3.落實好差生的輔導環節 因為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已經講的很詳細,但可能還會有一些差生對某些問題仍搞不清。因此課後很有必要及時的進一步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他們徹底弄清沒有弄懂的問題,強化講評效果,全面提高成績。1.認真科學的分析試卷的內容及結構 講評前,一方面要認真分析試卷中的知識點的分布情況,並對考點所佔分數比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要分析試卷中各題難易情況,明確各難、易點所佔分數的比例。 2.認真統計和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 一方面要掌握學生在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以及典型錯誤;另一方面還要按人按題統計好學生的得分情況和出錯人數,並建立學生知識及解題情況檔案。 3.在上述兩種分析的基礎上認真備好講評課 一備內容,講什麼,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哪些重點講,所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二備方法,既要照顧成績好的學生,又要特別注意成績差的學生,要挖掘學生學習中的優點和長處。 三、抓住「三條思路」 1.要善於揣摩命題思路 考試時,如果學生能正確的揣摩出題人的考查意圖,就很可能把題做好。因此,講評中教師首先要交代試題考查知識內容和目標要求。目標要求涉及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識記、理解、分析、運用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說,對於語法選擇題,教師就要說明每道題目的考查范圍,是考查時態、語態還是短語的習慣搭配,等等。這樣,學生就能夠明確解答問題所必備的知識,認清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以便查漏補缺,確定今後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 2.要努力掌握答題思路 講評中要給學生講解答題的基本思路,使學生逐步掌握答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閱讀理解題 常常考查學生對文章深層意義的理解,包括說出文章的主題、寓意、結論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態度等,學生在做這類理解題時常犯錯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後,要進行歸納總結:抓文章的深層意義,不是瞎碰亂猜,也不能根據個人觀點、常識隨意而定;要善於發現文章中的「蛛絲馬跡」、「弦外之音」,按照文中的提示,考慮到上下文的聯系,通過概括、歸納和推理,理解文章的主旨,從而確定問題的真確答案。 此外,講評時,還要注意學生答題可能會產生的錯誤思路,要幫助學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並要求他們從中吸取教訓 3.要善於拓寬知識思路 為了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每道試題的相關內容,講評時,教師可以以這些題為題眼,從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上加以引申,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系,進行歸納,加大知識攝入量,以短語和慣用法為例,如考題是考turnon的搭配和用法,在廣度方面,教師就可進一步舉出以turn為中心詞的短語turnagainst,turnin,turnoff,turnto,turndown,turnup….這種歸納例舉便於學生集中記憶,在深度方面,教師既要講該短語的一般意義和用法,也要根據考綱的要求講它的引申意和用法。如對於turnto,教師要講它的一般意義「轉向」還要講它的引申義「求助於」,習慣搭配有turntosomebodyforhelp(向某人求助)。這樣有利於加強復習的系統性,強化做題的實際效果,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四、落實「三個環節」 1.落實好消化環節 講評後,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我消化,要求學生認真分析試卷,整理並登記失分點,要求學生及時弄懂未掌握的知識。 2.落實好鞏固環節 講評中,教師要將試卷中失分率較高的知識點再變換角度設問、設疑或設題。講評後,還要選出試卷中出錯率較高的問題或知識點,有意識的放在平時的講練中,或有計劃的安排在下一次考試中,通過反復強化,提高鞏固率。 3.落實好差生的輔導環節 因為課堂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已經講的很詳細,但可能還會有一些差生對某些問題仍搞不清。因此課後很有必要及時的進一步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他們徹底弄清沒有弄懂的問題,強化講評效果,全面提高成績。
㈢ 淺談怎樣上好初中英語試卷講評課
◆ 李思靜 甘肅省山丹縣老軍初級中學 734118 英語試卷講評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以分析學生考試情況、糾正考試中存在的共性錯誤、彌補教學上的遺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課型。它的主要目的藉助於對試卷或練習的講評使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了解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初三總復習階段綜合講評課較多,試卷講評的好壞直接影響考試要達到的預期目的,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研究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談談上好英語試卷講評課的做法。 一、教師精心准備 講評試卷時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否則從頭到尾逐題講解既浪費時間又收效甚微。要做到這兩點,就必須廣泛收集信息,仔細分析試卷。因此,在講評課前需完成以下工作:第一是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最高分、最低分、優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將它作為資料保存,經常分析對比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也以便對班級成績進行全面了解。同時,弄清學生哪些題錯得多,錯在哪。要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從中了解分析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師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第二是認真分析試卷的內容及結構。教師一方面要對試卷的知識點和分布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試卷的題型、知識能力的考查要求、試題的難易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仔細分析試題的命題思路、考查角度以及答題思路和技巧,然後根據以上各種情況的分析,確定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哪些重點講。 二、突出重點,精講精練 試卷的講評,切忌總是以題號為序泛泛而談、面面俱到,而是應有選擇、有所側重。對於學生普遍掌握得較好的題或者偏題、超綱題可不講或少講。對於學生錯誤率較高的典型問題及初中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知識技能要精講多練。例如這樣一道選擇題: He spent as much time as he can ______the delicious cake yesterday. A.make B.to make C.making D.made 對大多數的學生感覺有一定的難度,有選A的,因為can 是情態動詞,也有認為選擇D,因為有yesterday經過對錯誤原因的分析,本人感覺學生主要是不會分析句子的結構以及對spent…… (in)doing sth的用法掌握的不好,象這樣的知識點是初中要求掌握的重點知識不能忽視,要給學生分析透徹。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He spent time 是主幹,as…… as he can 是修飾成分,重點知識是spent…… (in)doing sth的用法,這樣分析完,我們就沒有必要說答案,學生就會馬上給出C此時就應該對這類題型和知識點進行鞏固延伸練習,例如 He devoted as much time as he can to ______ poor children at last. A.helping B.to help C.helped D.has helped 這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選出正確答案A。所以,經過教師的層層引導,步步深入,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考知識點的印象和句子結構的完全掌握。 三、啟發思考、延伸發散 試卷講評要師生共同參與,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的思路。為了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發散思維的能力。在講評時應對試題做到從不同角度、不同變化形式進行分析、培養學生養成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意識。例如It was twelve at midnight _____ they could arrive at the lonely village. A.before;B.when;C.that;D.since時向學生說明答案是A後,還可以延伸拓展,讓學生考慮如何改變提干,使答案分別為B、C、D。It was twelve at midnight _____ they arrived at the lonely village.(when引導定語從句) It was twelve at midnight _____ they arrived at the lonely village.(that引導的強調句)It was twelve hours _____ they arrived at the lonely village.(since引導的狀語從句)。 四、歸納技巧,總結方法 在對試卷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對試卷當中所暴露出問題的解決對策和辦法,做題技巧和歸納知識要點。不能就題講題,而是要幫助學生分析解題思路,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通過一道試題,掌握一種方法,掌握一種方法,從而解決一類問題。如「哪些動詞後只能跟動名詞,哪些短語後to為介詞,哪些動詞的-ing和-ed形式可做形容詞,可表達不同的含義等等。也可以按試題類型總體總結答題方法,例如聽力題的預測和速記技巧;單選題的排除法及強調語境;完型填空的上下文的提示及呼應;閱讀理解抓文章的深層意義,不是瞎碰亂猜,也不能根據個人觀點、常識隨意而定;要善於發現文章中的弦外之音;寫作題的審題步驟;一審內容要求,二審人稱,三審時態,四審句子結構。 五、給學生留有餘地 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要留給學生消化講評內容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講評的基礎上再認真閱讀一遍,理清自己的失分點。老師可進行個別指導,讓學生把每次考試出錯較多的一類題目,建到自己的錯題集中,以便日後進行復習。教師還可採用讓學生自己搜集相應的題目自己練習或相互交流。 總之,要做好一次試卷講評課需老師潛心設計,精心編寫講評教案,做到知識的歸納和延伸、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應試技巧的訓練和養成,這樣才能上好試卷講評課。
㈣ 一張英語試卷中的各種題型應該怎麼講評
具體談談一張英語試卷中的各種題型: 教師千萬不能一張試卷從頭講到尾,不分主次。這是最不應該的。 聽力:英語試卷第一部分一般都是聽力,聽力部分,教師對出現錯誤比較集中地題目要拿出原材料並分析錯誤原因。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重新聽一遍。對於聽力的題目,很多都可以找到他的答題技巧,教師要交給學生。一般的聽力答題策略有:1、每道題在錄音播放前迅速瀏覽題目,做到把握重點,心中有數。2、根據題目獲取並盡可能的簡要記錄下所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數字等。這些問句一般主要以5-W(when、where、who、what、why)及how開頭3、要注意聽主題句,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4、要聽關鍵詞。如but ,一般來說尤其要注意but之後的意思,這是整句的主要意思。教師要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 二是對試卷進行分析。在分析試卷時,要結合考綱,詳細分析全卷各小題考察的基礎知識(詞彙,語法等)和所要考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如聽力理解題要分析:1. 每段對話含有的對話輪次和對話的詞數; 2. 各段對話涉及的功能意念項目(如是有關購物, 談論校園生活, 還是有關興趣愛好, 等等……); 3. 各小題的問題設置所涉及的內容,例如要分析問題是有關時間、地點、人物的身份細節信息;有關對話的主旨要義,或是對所聽內容做出推斷。 單項選擇:對於選擇題,有的教師會題題都講,平均分配精力,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還有的教師會請學生講,其實會講的學生都是優生,那些差生還是不會,唱主角的始終只是那些三分之一的人。所以,教師有時候可以這樣:請錯的同學舉起手來,喚起他們的注意力,然後問這些做錯了的學生有沒有現在已經會了的,有的話,請他們來說一說這題該怎麼樣做?為什麼?也許這樣會更加有效。對於選擇題,不僅僅要知道選什麼,為什麼選它,還要知道為什麼不選其他的,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就是講評試卷最重要的一點: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針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引出相關知識點,是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寬加深。 對於閱讀題 ,小學英語閱讀題通常會在文章開頭交代全文的重要人物及相關時間、地點等信息。閱讀題後通常是判斷或者選擇,而且很多是細節題,這些細節題幾乎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隨意,要培養學生找細節的能力。 鞏固:講評完之後,教師要讓學生及時消化掉所講評的內容,才能切實提高講評效果。教師要留幾分鍾給學生提出疑問,教師釋疑(可以再一大題講完之後進行,也可以在整張試卷都講完之後進行)。教師可以讓學生准備錯題本,每次講評之後,要學生將錯題訂正好,並在錯題記錄本上記錄下來,註明正確答案和解題思路,以便下一次復習。教師幫助學生整理本次試卷上出現的重點知識和短語,並要求學生做好記錄。教師應該盡快進行第二次過關,鞏固講評效果。 三是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分析試題之後要有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客觀題分析班級的答題正確率,主觀題要分析學生每一題的具體回答情況包括正確率,出錯率以及學生出錯的原因。如閱讀理解題則分析學生多出錯的題目是涉及詞義猜測,文段推斷,細節,主旨大意還是篇章邏輯
㈤ 初中英語試卷講評研究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針對這一現狀,探索和研究科學實效的試卷講評課教法,是初三英語教師必 須重視和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強調改革的時候,請注意課堂教 學改革
㈥ 怎樣上好英語講評課求解
一、問題的提出試卷講評是教學工作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試卷講評能起到補漏並再次完善知識結構的作用,有利於學生反思與提高。試卷的講評質量如何,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我鎮多數小學英語教師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卻對如何利用試卷的講評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興趣關注不夠。在講評試卷中常出現高投入低效率的現象。一節課講評下來,學生收獲無幾。對試卷上的題型和自己的錯誤根源並沒有深刻認識。在對我鎮小學中高年級的英語教師調查中發現,目前老師對小學英語試卷評講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由教師包堂講評,重講解,輕參與,評講的方式主要是以下三種情況:(1)評講無重點,逐題逐題地進行評講,忽視對難點處理,影響了優生的發展。(2)評講高起點,重視對難點的評析,忽視對基礎題的處理,影響了中差生的發展。(3)評講輕「聽力」,重筆試。不少老師認為評講英語試卷時,抓好筆試題目是關鍵,而聽力部分一般是一帶而過,給出聽力材料改正就行了,忽視了學生聽力的訓練。(4) 「評析課」變成「批評課」。教師不善於利用學生的解題錯誤去深化學生的思維,不善於分析學生的解題錯誤的根源,而是一味地批評學生,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認為,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英語試卷的評析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迎合學生學習的學習規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讓學生通過與教師、同伴的互動學習,更好地內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遵循的幾個原則教師通過評價學生的檢測過程與結果,能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策略,設計新的教學內容與講評方式。上好試卷講評課對鞏固鞏固語音基礎、句子結構,閱讀能力,語法知識和寫作能力等有著特殊意義。教師應重視試題的針對性、層次性,注意評講的創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講評中還要兼顧學生的心理感受,及時激勵,不斷獲得提高。我覺得小學中高年級英語試卷的講評,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及時性剛測試後,學生肯定想早日知道結果,急於尋求正確答案,對試卷內容也記憶深刻,尤其是聽力部分, 如果能及時講評試卷,趁著學生對錄音內容還有一定的印象,這樣學生能以較清晰的記憶和積極的心態認真聽教師講評,效果會較好。講評越及時,就越有利於講評質量的提高。及時地講評,可讓學生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如果測試後過久才評講,學生已把試題內容或錄音內容都有所遺忘,這樣會降低學生尋求正確答案及原因的積極性,不利於學生對錯誤的糾正。(二)激勵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一場考試後,學生的心理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在試卷講評時,不可忽視各類學生的心理狀態,要用好激勵手段。要因人而異地進行評價,讓受表揚者既有動力又有壓力,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善意批評的同時,應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學生都能面對現實,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振作精神,積極地投入到下一階段學習中去。(三)側重性自查後,教師要對試題進行客觀的分析,首先要統計好試卷中所考的知識點及分布情況,判斷試卷的難易度和重點及難點;再次是對學生答題的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對學生加以肯定;另一方面,要找出答卷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試題,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仔細分析學生可能出錯的原因。這樣在評講的過程中可以系統地講解,既能有計劃、有步驟地突出重點,細講難點。(四)趣味性試卷講評課涉及的知識點都是學生已學過的,因此評講內容決不應是原有教法的簡單重復,讓學生聽起來單調、乏味,應該要有所變化或創新。注意對試卷中的知識點進行全面歸納總結、提煉升華;讓學生感到內容新穎,有趣味性。三、試卷評講的策略(一)做好講評的准備工作。1. 教師親自做一遍試卷。這樣做能使教師更好地熟悉試題、掌握試題考查的范圍、了解試題的難易度。切忌盲目自信帶著空白卷進教室的做法。尤其是在聽力部分,由於有些發音或錄音質量的原因,我們有時會認為學生錯得離譜或不可理喻,但當我們親自聽一下錄音才會發現,存在著這個或那個問題。可以促使教師更慎重地思考試題,更好地把握試題,進而糾正自己的做法。 2.統計各題錯誤數量並分析其錯誤原因。對於學生來說,試卷的價值在於發現錯誤,糾錯過程也即提高成績的過程。出錯多的題目應是評講的重點,所以教師有必要統計錯誤頻率。統計後,教師可以按錯誤數量的多少從高到低進行排列並作好記號,以便在講評的過程中有所側重、有所針對性地講。同時,教師要善於順著學生的思路分析學生出錯根源,甚至有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調查、訪談和交流,才能得出准確、科學的結論。3.讓學生先充分更正試卷。有些教師在改完試卷後就發下試卷,並立即講評,往往收到的效果並不好。老師講評試卷,往往就是講學生做錯的一些題目,可事實上,學生做錯的題目並不一定不會,很可能學生看後很快就能自己解決,有的甚至在剛交上試卷後就明白怎麼回事了。例如試卷里的單復數問題,How many apple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學生可能會因為做試卷的時候粗心大意而忘了apple加「s」,還有時態的句子結構問題,如 She going to watch TV.學生經常會漏寫be動詞is。學生做錯這些題目並不是不會,而是粗心的緣故。像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領悟就能弄明白的題目,無需教師去講;此外,發下試卷後,學生都會急於看看自己錯在哪裡,如果發下試卷並立即講評,容易出現老師在講評,學生卻在自我訂正試卷或正思考一些錯題的方法,根本就沒聽老師在說什麼。因此,我們要抓住學生渴望訂正的心理並相信學生自我訂正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在發下試卷後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更正,希望通過學生自身的思考或與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去充分分析、理解錯題,這樣教師講起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講評中,要注重形式的多樣性。1.組織小組討論。根據試卷的難易程度,在評講前,教師先給學生幾分鍾時間,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彼此試卷中的錯誤和疑問,利用會做的學生去幫助不會的學生,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多問題即能得到解決。這樣做,即避免了教師「一刀切」,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對錯誤加深了印象。不過,教師也不能袖手旁觀,應該到各小組中聆聽,給予適當的指導。而不會讓小組討論流於形式。2.教師主講。經過教師對試題難易度的有效把握、對學生錯例原因可能性的充分推敲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此時教師的評講內容和評講方式已水到渠成。有了教師對試題難易度的把握和對試卷的錯題統計及剖析,講評就會有側重、有針對性,就能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就會更投入;有了學生之間的充分交流,學生對錯題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出錯頻率小,學生反饋較少的試題,教師可以一帶而過,甚至忽略不講。出錯頻率高的,學生較難把握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則要細講和精講。對於聽力部分多人出錯的題,不要因為放錄音較費時而只是單純說答案或給出聽力材料就算了。還是放出錄音內容讓學生再聽一次並跟讀一下,這樣能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錯在哪裡。3. 個別提問講解。經過老師主講後,絕大部分的學生對試卷的內容應該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但也不排除部分學生仍對個別題目存在一定的疑惑。因此,當我按順序講評完試卷後,我會安排學生個別提問,提出還存在的問題,並讓已經掌握的學生來講解此題。(三)講評後,及時做好矯正補缺工作。學生試卷中所反映的問題大多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在一次評講課後就完全真正掌握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應提出要求讓學生認真訂正試卷。訂正完後,教師要及時批閱訂正情況。然後每次試卷講評後老師還要做有心人,做好記載工作,並在以後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讓學生有反復鞏固和練習的機會,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時間允許的話,特別是對於小部分學困生,一定要進行一對一、面對面逐題地進行交流,更好地做好補差工作。總之,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提倡新教育、新課程、新教師的時候,試卷講評依然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一定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改進試卷評講的方式方法,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們的教學。 [參考文獻]1.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㈦ 求問怎樣上好初中英語試卷講評課
試卷講評是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都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型。要上好一堂試卷講評課,需要我們教師課前一定要做好試卷分析准備,在講評試卷過程中,能適時進行點撥,延伸和拓展,讓學生在鞏固知識與掌握解題思路,技巧的基礎上,有能力做到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們都有過英語試卷講評課的體驗,以下是我的一些日常做法: 一、重表揚鼓勵,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講評試卷中,對做得好的學生,多鼓勵其再接再厲,向更高的目標奮斗;對試卷中做得較差的學生,要經常肯定其進步,增強其自信心。同時,根據學生在試題中的不足,加強個別輔導,使之逐漸提高。 二、做到重難點突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如果講評時面面俱到,一題一題講解,至少要兩個課時,浪費很多時間精力而收效不大。所以在講評前,要做到對學生的普遍性錯誤及錯誤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在評講中,有所測重,做到有的放矢。 三、講究講評方法,提高講評質量 在講評時,我們應根據不同的題材型,加強對學生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經常這樣做,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會有很大幫助。 四、講評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多樣化 經常一種講評模式,教師學生難免會感覺枯燥泛味,因而,我們應深入研究試卷評講課,變換我們的講評課模式。我們在評講時不一定要我們教師全部講述,有時讓較好的學生來鍛煉鍛煉也不錯;較為基礎的知識讓學生自己查閱課本參考書自己解決,這樣還能引起學生對課本的重視,讓學生養成背課本,重視教材的好習慣。 五、加強鞏固試卷講評成果 講評完試卷後,必需引導學生進一步消化講評內容。1.讓學生重新認真查看試卷,尤其錯誤地方。2.讓學生結合講評整理筆記,做好錯題集。3.學生易混易錯,失分較高的典型試題,重新設計新的題目,讓學生練習直到完全掌握理解,以免日後再次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