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年上海中考英語試運行聽力的背景音樂有人知道是什麼歌嗎
憂傷還是快樂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B. 今年上海中考英語聽力前的音樂是什麼
我是今來年考生。聽自力前放的是《致愛麗絲》
這里是今年聽力音頻http://bbs.eu.com/thread-2898662-1-1.html
C. 2013上海中考英語聽力試音音樂
試音開始放的是致愛麗絲
結束好像有放憂傷還是快樂
好巧啊!我考完也想問這個來著
D. 2015.2014上海中考英語聽力前的純音樂是什麼!
應該是聽力試音
E. 2016中考上海聽力英語背景音樂是什麼2首
憂傷還是快樂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F. 我就問一下上海中考英語聽力真的只聽五分鍾的嘛。。。。我就是上海的,我們明天中考考英語聽力只有五分
我是去年的上海中考生,放心好了,英語聽力不會有時間限制,以專全部題目讀完即止屬,而且會念得很慢,每道題都會念兩邊,在聽力前還會有一大段時間試音,在那段時間里,瀏覽一下聽力部分的題目,先熟悉一下,這樣就大體不會有什麼問題了。放心,考試的時間是完全充裕的
G. 上海英語中考聽力聽幾遍
兩遍,都是如此
H. 2012上海市英語中考聽力前放得那段薩克斯音樂是什麼
致愛麗絲 鋼琴名曲啊
這是名曲啊~看看網路吧·
《獻給愛麗絲》(für Elise)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其鋼琴小品。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樂派之先河的偉大作曲家。人們都比較熟悉他的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和歌劇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為數不多的器樂小品,也同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鋼琴小品《獻給愛麗絲》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但樂譜發現於1867年,因此貝多芬生前並未發表。 關於這首樂曲的創作背景有許多種說法。其中受到廣泛認可的觀點則認為這首樂曲可能是作者四十歲時(1810年)為他的學生,名叫伊麗莎白·羅克爾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麗莎白·羅克爾是德國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約瑟夫·奧古斯特·羅克爾的妹妹。1807年,14歲的伊麗莎白跟隨哥哥來到維也納,很快就被貝多芬所接納,成為他身邊數不多的朋友之一。伊麗莎白後來嫁給了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在創作這首樂曲時,兩人保持著親密的友誼,顯然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那段時間里,在貝多芬的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叫愛麗絲或伊麗莎白的其他女子,愛麗絲是伊麗莎白的昵稱。可以確認的是,貝多芬十分喜歡她。
另外的兩種說法如下: ——1808-1810年間,貝多芬已經是近四十歲的人了。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贈給她。1867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整理者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稱之為《致愛麗絲》了。 ——貝多芬42歲時,到一個富商家裡去教鋼琴,貝多芬非常喜歡這家的女兒愛麗絲。這首鋼琴曲是貝多芬那個時候創造的。 致愛麗絲鋼琴譜
此曲形象單純技巧淺顯,顯然是為了適合於初學者的彈奏程度(現為鋼琴五級曲目)。發表以後,不脛而走,幾乎成為初學者必彈的曲目之一。樂曲以迴旋曲式寫成,環繞基本主題,有兩個對比性的插段,一開始出現的主題純朴親切,刻畫出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形象。這一主題先後重復三次,中間有兩個對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調性上,色調明朗,表現了歡樂的情緒;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襯托下,色彩暗淡,節奏性強,音樂顯得嚴肅而堅定。一連串上行的三連音及隨後流暢活潑的半音階下行音調,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的第三次再現。樂曲在歡樂明快的氣氛中結束。
I. 2015上海中考英語聽力前放的音樂
《斷點》張敬軒
J. 2014上海中考英語聽力試音的兩首純音樂叫神馬
夢幻的雪 還有一個是無間道中警察被拋下樓的音樂 叫再見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