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多聽,多練
『貳』 口語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培養
一、小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現實性和必要性
興許還有家長有這樣的疑難:
幼兒年紀小,有的連話還沒能說全,普通話發音也不準,要他們學英語口語幾乎是天方夜譚。想想身邊的事例,沒有哪個小孩是由於學了英語不會講母語了。並且,3歲到8歲是言語開展的症結期,比成人更輕易控制好另一門言語。很多小孩小時分保姆帶就會講保姆的他鄉話,而成人很難學得會。所以如今讓孩子學英語應當是事倍功半的後果。
由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系教授李庭薌主編的《英語教學法》里有這么一段話:「學習英語,目的在於用英語進行交際。英語要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作為交際工具來學。」可見,英語學習中要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英語,也應該以此為准繩,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能力,然而,我們發現:有些學生考試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讓他流利地說幾句英語卻很難。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口語練習時,面對老師和同學十分害羞,不願積極參與口語活動。有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高,聽說能力沒有明顯的進步和發展……面對這樣的現象,家長應該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學生視、聽、說等多種感官,使學生學會說英語,愛上說英語,進而在不斷地聽說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
二、英語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
在交際活動中,有的學生心裡想的挺不錯,一到口頭表達就抓耳撓腮,表達不完整;有的學生自由會話時語言流暢,思維敏捷,可一到正式發言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有的學生作業,考試都不錯,就是上課不舉手,不喜歡發言……諸如此類現象俯拾皆是,分析起來大都由以下原因造成:學生對口語不感興趣;內心焦慮緊張;表達時注意力不集中,小學生的個性差異等,那麼怎樣才能解決他們口語表達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呢?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斯伯森說過,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讓學生接觸外語和使用外語。學外語就像學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泡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學生必須潛到水裡去。這樣,他最後才能像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家長要給學生在生活中多創造聽說的機會,讓他們多聽多講。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激發學生對口語表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孩子的口語能力得到提高。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言語的動機,並提供言語的材料。從而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家長應善於利用各種方式營造英語口語表達的氛圍,創造有利於學生說的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慾望,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語言,交流語言,發展語言。
四、家長的准確態度——定位,家長應當扮演的角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具有很強的模擬才能,家長的態度在很大水平上抉擇了孩子的開展。家長應當是孩子學習英語口語和聽力歷程中的模範、引誘者和學習同伴。首先家長應當自動的學習,為孩子建立一個好的模範,自動跟孩子說英語,多與孩子溝通、分享學習後果。其次,家長應准確的引誘孩子學習英語口語,防止功利心的存在。不要批判孩子在學習中犯的同伴,把學英語放在興致造就上,讓孩子在輕松痛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 家長最好能成為孩子學習的同伴,和孩子一起學唱歌曲、聽故事、答復問題、點數、繪畫、講故事、獨特探究、尋覓答案。
五、孩子學習英語口語最大的攪擾
攀比。跟他人比,讓孩子聽了十分喪氣,可以發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家長應當維持良好的心態,應給孩子勉勵與肯定。
批判。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願望得到他人的賞識與肯定,批判會造故意理上的壓力,會消除人做事件的踴躍性和進取心。防止說「你怎樣這么笨!你上課干嗎去了?再這樣上來你就不要學英語口語和聽力了!」應採用賞識的態度贊助孩子學習,當體現好時給予他誇獎,當孩子涌現同伴是給予他勉勵和支撐。
『叄』 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的重要性有哪些
聽,是一項重要的語言技能,也是衡量一個人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聽力測試是語言測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外語獲取信息的能力,聽力教學是獲取信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環節。隨著考試制度的改革,聽力的考查成了焦點。但是,在初中中階段,卻有不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偏低。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不能不說是其中之一。如何提高英語學習中的聽力水平呢?本文根據筆者的學習與教學體會,針對在英語學習中如何進行聽力訓練的問題,從克服心理障礙、培養聽音意識、創造條件練聽力、如何精聽與泛聽等方面提出了聽力學習中的幾種方法,旨在為學生提供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達到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目的。
一、樹立信心,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長期以來,英語聽力難於進展的一個主要原因來自於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大多數學生由於聽力學習上的困難,導致了學習心理上的障礙。因而談聽色變。常見的現象是,一練聽就怕,一說聽就認為難,而且感覺難於上青天。因為覺得難,就產生了恐懼;因為恐懼,就在學習中顯得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就越聽越不順,於是形成惡性循環。這種心理對英語的聽力學習有百害而無一益。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二、處處留心,培養聽音意識
在無英語的語言環境中練習聽力,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培養自己的聽音意識。有句老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把它用在聽力學習中也非常恰當。聽力意識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抓住機會並處處留心去聽,對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盡管我們身處說中文的環境,每天接觸的幾乎都是中文,盡管我們很少有與國際交往的機會,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今媒體繁榮,英語信息很多,電視中的新聞報導,VCD中的英語電影,還有英語廣播,錄音錄像資料等,無處不傳播著英語信息,只要你留心,英語的聲音無處不在。
三、重視聽力速度的訓練
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也同語言其他方面的能力存在共性,就是需要大量的訓練,訓練要講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其中聽力速度訓練的訓練顯得尤其重要。聽力速度直接關繫到聽力測試的成敗,而且是影響考生測試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測試中因為一道題沒跟上而頓時慌亂,接連丟失幾題的情況並不罕見。
科學訓練聽力速度就要循序漸進,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這種方法可使初學者逐漸適應有聲信息的接受方式,樹立起聽的信心。但是,人為地將語速放慢,也並不利於聽力的提高。而且,如果信息傳播的速度過於緩慢,反而會拉長記憶的距離,造成遺忘,久而久之,大腦的反應速度也就變得遲鈍了。
一般聽力測試的語速是英語本族人講英語的正常速度。為使大腦盡早適應這種語速,宜從一開始就以這種速度進行訓練。初級階段會出現聽完之後大腦中對所聽內容沒有什麼印象的現象,但不必擔憂,因為在這種語速的不斷轟擊下,耳朵會逐漸敏銳,從開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語到能接受一個完整句子,直至大腦完全適應了這種語速,接下來便是行使其記憶與判斷的功能了。
四、創造一定的聽、說環境
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收效。聽與說是不能分的。一個人聽的過程實際是另一個人說的過程。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把學生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既練了說,又練了聽,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練習,才能取得的進步
五、要精聽、泛聽結合
有意識、有目的地練習聽力含有兩種訓練方法:精聽和泛聽。精聽指的是把所選的聽力訓練材料聽細、聽熟。也就是說在精聽時,需要把聽力材料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弄懂。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精聽最好是選用教學錄音和有故事情節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聽則可選用一些口語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觸錄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語發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泛聽可一遍過,只要聽懂大概意思就行了。如果一遍聽不懂,可倒過來再聽一遍,還是聽不懂,就翻一下書,繼續聽下去,而在第一遍聽材料的時候,一定要聚精會神,讓自己的思維跟上每一個音節。在每句停頓時,可在腦海里反復一下。聽的過程當中遇到生詞不要停下來多想,因為有些生詞可以在整個內容中理解。有些生詞並不影響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來想,反而影響聽下面的內容。聽音時要隨著錄音材料在腦子里用英語重復,而且速度要練得能跟上錄音速度,不能邊聽邊翻譯。一般只要難度相當,能聽清大部分單詞,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
在聽力訓練中,既要能准確無誤地聽出某些重要的數據、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實,又要兼顧把握大意的訓練,這就必須把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交替練習,即把精聽和泛聽分成各自獨立的練習,聽時穿插安排,也可把一個故事或報告分成精聽和泛聽段落,有些部分精聽,其餘泛聽。
六、注意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
無論是精聽還是泛聽,聽力材料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選難了,聽不懂會失去信心,選得簡單又容易失去興趣,因而在教師的指導中,在學生自我的學習實踐里,選擇結合學習者本人現有的英語水平、難易適中的聽力材料這一環就顯得非常重要。另外,選擇的題材范圍不能太過狹窄,或太過於依賴學習者的個人興趣,畢竟,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我們在交流中不可能只涉及到某一方面的東西,要綜合訓練。還要做有心人,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去聽。這里強調的是有意識,既自覺地定日、定時、定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聽。
提高聽力技能的根本途徑在於多聽並會聽。多聽,需要教師幫助提供好的聽力材料及保證足夠量的訓練;會聽,需要教師提供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
『肆』 英語作文 《關於英語口語的重要性》
想要學好英語作文,一定要報課英語培訓進行學習。『伍』 英語口語能力重要嗎
如果你已經上過A類課程,不願意再上G類課程的話,聽力和口語可以用相同的方專法復習。寫作方面,屬大作文的評分標准和題型完全一樣,只是具體題目不同,通常更多涉及生活而不是學術層面。考生可以做一些G類的大作文。小作文部分,G類考生考書信。考生可以看一些有關雅思書信的內容。閱讀部分,題型相同,G類比A類難度上要簡單。考生可以做一做劍橋雅思系列(真題)的有關題目。在參考資料方面,目前最權威的除了上述材料以外,還有劍橋出的別的一些書籍。學術類方面的雅思課程你可去北京新東方的雅思6.5分班當中學習到。
『陸』 英語的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翻譯哪個在日常工作中更重要
我的經歷和你相似,現在在外企工作。感覺最欠缺的其實還是口語。我們所版有的文件和工作聯系都用英文,但權是感覺寫作閱讀都拿得下來,至少可以應付。唯有口語是最需要提高的。並且在外企里培訓、出國、升職也和此有關,所以如果你說得一口流利得英文,別的也都隨之有很大提高。相信我,沒錯的!
『柒』 th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英語聽力,口語,閱讀,語法,寫作重要性
學習英語的方法
『捌』 英語口語的重要性
英語抄口語可以豐富你的知識,提升個人能力,方便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同時可以鍛煉你的思維能力、記憶力、反應能力,在工作上也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玖』 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英語作文
要注意音標的重要性,音標是一個單詞拼讀的基礎,如何發音全都取決於音標,音標學好了自然你看到任何一個單詞自己都會讀。單詞和句子要反復讀,讀到順口,讀到發音已經完全在你腦中留下印象了為止。另外的話平時你可以和身邊的人用英語交流,練習你的英語邏輯思維,畢竟在中國這個大家都說漢語的國家學英語確實不是很容易,所以要自己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初一那會我也很沒有自信,完全沒有學英語的感覺,連個spell我都要拼成splle,真是打擊死了,可是後來我覺得英語書法我很喜歡,因為我寫字漢字寫得比較公整,所以在課堂上就跟著老師練書法吧,覺得英語好像變得簡單了,因為單詞之類的都不用記,興趣也提高了,經常在家裡有事沒事就說一兩句英語,現在我高三,感覺英語是強項,所以我建議你最好先找個方法提高一下自己對英語的興趣,興趣有了自然就有了動力,平時自不自然的就會多動嘴說,這樣你的聽力和語法都會有很大提高,語法在高中很重要的,我們班同學經常單選就錯六七個,我頂多錯2個吧,改錯也很容易得9分10分的。總結一下就是,興趣是關鍵,動力的來源,動力促進學習,成績好了自然又提高了興趣,是個良性循環 我們現在學生根本不要求口語能力,所以我沒注意口語,不過平時我喜歡說,沒有可以去練, 你是要考級嗎?我的初中老師告訴練口語就是要練語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讀,每天讀個20分鍾吧,聽力對於口語的幫助一是糾正你發音的,二可以鍛煉你的英語邏輯思維,就和自己創造英語環境一個道理吧,每天聽聽還是有好處的。
http://ay5h4tfr.blog.163.com/blog/static/203086083201217115830696/
『拾』 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能力有什麼作用
學習英語沒有捷徑可言,要學會調整心態,自我總結學習方法,以下作為版一個過來人總結權的學習方法
1.堅持不懈,從不間斷。每天至少看 15-20 分鍾的英語,就算你報班的話也需要給自己鞏固學習成果。
2.方法要靈活多樣。你平常的話可以看美劇啊,聽音樂啊都可以的。
3.上下相連,從不孤立。可以多看看英文小說的。
4.熟記常用語,確保准確無誤。把常用的交際用語背熟,熟能生巧。
5.盡量用第一人稱來記憶習慣用語和句型,以便記憶牢固,尤其是跟老外交流的時候。
6.多方位多角度來學英語。經常讀報、聽廣播、看外語電影、聽外語講座、讀課本和別人交談等方式來練習英語。
7.敢於開口說英語,不要怕說錯。只要敢說,就一定能學好,也是大多數中國學生缺乏的。
8.要創設情景,加強交際訓練。語言的運用離不開場景的強化訓練,只有交際,才能學好。
9.勤奮和持續堅持。.多背,課文範例,背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
10.要敢說,加入英語學習,天天說,大膽說,大聲說,不怕錯,錯了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