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大學英語聽力水平
英語聽力難以提高,就是這個原因。
當你拚命練聽力時,你只走了聽力這一條腿,而另一條腿卻固定在地上,因此你怎麼練聽力也難以前進,一段英語往死里聽上一百遍也還是聽不懂,該模模糊糊的照樣模模糊糊。那麼固定的那條腿是什麼呢,就是發音。從來沒聽見你的嘴裡發過英語音(或發准過英語音),就相當於你的發音的這條腿固定在地上,單剩下聽力這條腿又怎麼能前進呢?發音和聽力,就像是人的兩條腿,一起走本來很容易,可如果非讓一條腿停住,只留另一條腿活動,則走半步也比登天還難。
為什麼發音和聽力是相輔相成的兩條腿的關系呢?語言的聲音不是簡單的聲音,不是鳥叫或打雷那種簡單的聲音,而是從人的嘴裡發出來的一種含有高等智慧的復雜的聲音。要想識別和理解這種聲音,一方面要多聽這種聲音,使自己的耳朵習慣於這種聲音,另一方面就要通過自己的嘴親自發出這種聲音,親自創造和體驗這種聲音的每一個細節,來練就對這種聲音的熟悉程度和熟悉能力,才能反過來學會識別這種聲音。因此要想徹底聽懂語言,非親口能說出這種語言不可。就像會打籃球的人才能當籃球裁判員一樣,籃球大家全都能看,全都能看懂輸贏,但要想當個籃球裁判員,看到一般觀眾看不到的運動細節,就必須親自會打籃球才行。看籃球容易,看不懂細節還可以看個熱鬧,看不懂百分之百還可以看個百分之七八十,但語言的聽力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段英語里只要有幾個地方沒聽懂,或者有一個關鍵詞沒聽懂,整段英語就全糊塗了,沒法聽個熱鬧。
因此要想提高聽力,就不能丟下發音,要聽力發音一起練,缺了誰另一個都難以前進。中國人感到學英語很難,因此一般對英語有畏懼感,學英語時傾向於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攻克,生怕各種難關一起攻克負擔過重。既然英語考試只考聽力,就只練聽力而不練發音,生怕練習發音是耽誤時間,其實這樣做恰恰導致了聽力的進步障礙,使聽力的進步難度成倍地加大。當你聽一段英語實在聽不懂時,就請你去練習這段英語的發音,練完了發音後再去聽,定會豁然開朗的感覺。聽力和發音,兩個能力分開學習時各自的難度是10,而兩個混在一起學,交替地學,合起來的難度反而是2,甚至是0,沒有難度。
當然,這里的發音練習指得是能發准英語音的練習,而不是膽大敢說,說出一堆胡音亂音的發音,若說出來的英語聲音嚴重發音不準,離標准聲音相差懸殊,那這種發音真是在耽誤時間,除了練練膽以外不如不練。就好像一個人為了能當籃球裁判就自己練習打籃球,憑著自己的感覺胡打亂打一氣,最後還是看不懂正規的籃球比賽。
中國人在練習英語聽力時,除了忽視聽力外還有選擇聽力材料過難的毛病,不信你試試看,若有高級、中級、初級三種聽力材料擺在中國大學生面前讓其選則,一般人肯定是先選高級的,他們錯誤地聽到了一個叫做「強化」的概念,認為高級的聽力肯定包含了初級的聽力,高級的聽力聽懂了,初級的聽力肯定也會過關。殊不知正是這種「強化」的概念害了中國人學英語。練聽力就像是上十個台階,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上本來很簡單,可若妄想一步邁上第十個台階,就是不邁腳下的台階,則反而把極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導致一輩子也邁不上第十個台階,結果還冤枉地誤認為英語聽力難學。選好練習聽力的材料很重要,千萬別選太難的材料,一定要選則你勉強可以張口說出來的材料來聽,這樣聽幾遍說幾遍,聽、說協同提高,很容易就取得雙進步。
因此,當你再看見很多人天天掛著耳機一聲不響地聽英語時就請你走上前去告訴他:朋友,你這么干是不行的,要想耳朵里的英語清清楚楚,你的嘴裡就必須要出聲,你嘴裡的英語發音是什麼水平,你耳朵里的英語聽力就是什麼水平,聽力和發音是兩條連在一起的腿,是必須共同前進和拉不開距離的。
『貳』 大學英語聽力如何提高
首先必須意識到,聽力提高並非「聽力」提高。它其實代表著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即發音、詞彙、片語、習語、文化思維等諸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經常所見的終日頭戴耳機來「創造語言環境」,提高聽力的做法並不可取。這樣訓練不但提不高聽力,也許反而有損「聽力」。另外,有些同學用聽力磁帶作「催眠曲」的做法也十分要不得。這將導致真正臨考時,注意力反而不集中。
提高聽力第一要件就是語音。學英語不重視語音,是很多同學英語總也上不去的一個絆腳石。學語音講究的是標准,無論是英美音,抑或是澳洲音都要求准確,而且很忌諱混雜。而聽力課對語音的講究在於兼容並蓄,要求標準的和不標準的都能聽得懂。這不僅僅是英語本身發音準確與否的問題,而且是要加上很多「歷練」和歸納總結才能達到的境界。
詞彙、習語不消多說。永遠是心頭的痛!聽力當中的詞彙、習語問題大概有兩種:真不懂和假不懂。
所謂真不懂指的是遇到沒有過的生詞和習語,那是當然聽不懂了。假不懂指的是學過的單詞但依然聽不懂。這可就又和發音有關系。大多數同學背單詞不仔細捉摸發音,而只是看個意思和拼法。這樣,在閱讀的時候不會出什麼問題,可到聽力實踐時就有問題了。當時聽到的和平時背的是兩回事,當然聽不懂了。
另一種情況是,聽得真真切切,但是,心裡糊里糊塗,不知說了些什麼。這里既有連讀、縮讀、弱讀在里頭作祟,也有另一個不好的學習習慣在起作用。很多同學記單詞時只記中文意思,而正確的方法應該如聽力學習法中所說的「MakePictures」(產生畫面),這樣一來聲音直接轉化成意念,省去了翻譯的過程,可以大大提高理解能力。
最後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這點中國同學也很缺乏。大家所抱怨的字字句句都懂,但是仍然搞不懂說話者意圖的問題就屬於此類。它的涉及面很廣,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方面的知識可通過大量了解英美文化來得到增強。
『叄』 如何提高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策略方法
前言隨著改革開放和WTO的加入,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我們國家和各用人單位對精通英語人才的需要也是與日俱增,對英語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斷擴展到對英語聽說能力的高要求。但是英語聽力的重要性提高,並不意味著大學生英語聽力的水平也就隨之提高。隨著人們對聽力在外語學習和交往過程中的特殊作用的理解以及對聽力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的加深,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便成為當務之急。 一、當前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現狀分析 現在的教學組織形式使有些學生感到心情緊張而無法正常發揮,或使有些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開小差,甚至失去聽英語的興趣,其結果是學生長期缺乏聽的體驗,視覺系統成了學生獲取新語言知識的唯一渠道,學生看得懂的東西聽不懂,不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偏低。如今學生只是在英語課上接觸英語,生活環境中能自覺聽英語的不多,多半學生反映聽不太懂電視9套、10套播出的英語節目。上課時,聽力部分題目稍難,學生就答不出,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很多中國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聽的能力大大低於該學科的其他能力,這也就阻礙了人們之間的英語交流。 二、「精聽」和「泛聽」是提高大學生英語聽力的兩個最基本的策略方法 (一)英語「精聽」的策略和方法 「精聽」主要是指按考試聽力模式或課本中聽力課模式進行的一種聽的活動。它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考題及風格,掌握解題技巧。「精聽」解決的是專項訓練,是縱向發展。因此最好選用一些教學錄音和有故事情節的短文或科普短文。在精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某些英語單詞的弱讀。比如介詞of中字母o 與hot 中o的發音是一樣的,但它通常會被弱化為與police中的o相同的音,f弱化時通常不發[f ] 而是發[v ]。所以在精聽材料時一定要把所有的弱讀單詞聽出來並掌握它們的發音規則。其次,某些英語單詞的連讀。比如在精聽的過程中,聽到一個生詞,發音好象是notatal,不像是外國的人名、地名,而且字典中也查不到,這時就應該想到,它很可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的連讀,若按照這個思路,就應該很容易猜到是not at all。再次,某些單音節的英語單詞。多音節的單詞,比如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foreign等,由於音節比較多,很容易聽出來,但那些單音節詞,比如 do, is, have 等,只有一個音節,發音時間短促,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在精聽時,也要重點識別這些單音節單詞。弱讀、連讀、單音節單詞這三個問題解決之後,最後的問題就是「單詞與頭腦的同步」,也就是每聽到一個單詞,頭腦中必須馬上就能想到這個單詞的中文意思,比如,聽到 computer,馬上想到「計算機」;聽到 excited,馬上想到「興奮的」,等等。 (二)英語「泛聽」的策略和方法 「泛聽」主要指一種不拘泥於細節而著眼於了解大意或接受熏陶的聽力活動。它是注意聽力練習的「量」的一種訓練,它的目的不是追求對所聽內容的全部理解,而是培養從整體上捕捉信息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它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泛聽解決的是宏觀問題,是對精聽的一種必要補充。因此,學生可以利用多種機會涉獵多種材料,拓寬知識面,提高對聽力材料的理解。 三、課余訓練 要提高聽力單靠上課時間是不夠的,這就要求自己平時多找一些機會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提高。因此,筆者認為除上面所提方面外還可按以下方法進行訓練: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可用資源 電視英語新聞、英語廣播對英語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作用。一開始可能覺得比較難,因此可以先選擇一些相對比較簡單一點的,比如VOA里的SPECIAL ENGLISH,裡面的語速一般比較慢,容易聽懂。對於有一定聽力基礎的來說,可以堅持聽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也就是CRI) 和VOA的標准英語。英語的原聲影片同樣能夠提高我們的英語聽力。但注意在看原聲電影時,盡量不要去看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而是逼著自己去聽,聽他們的發音,聽他們的語調,當然更不能為了能了解故事情節而刻意選擇中文語言。多聽一些節奏舒緩的流行歌曲也是一個提高英語聽力不錯的方法,因為利用歌曲培養聽力,既能滿足聽和唱的願望,體會「我會唱英文歌曲」的成就感,又容易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能在比較放鬆的狀態下參與學習活動,消除過高的焦慮感,進而自然地學習語言和聽力。此外,還可以積極地參加一些英語晚會,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和英語角的活動,這些活動在練習英語口語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語的聽力水平。 (二)進行大量英語閱讀和口語練習對大學生英語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很多人為了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就把所有的時間都集中在聽力材料的練習上。其實這是不太對的。我們不是生活在國外,無論怎樣營造都不可能有一個真正的外國的文化氛圍在身邊。這也就說明只注重單一的聽力練習是錯誤的。其次,在聽力練習中接觸到的信息無非包括詞彙、語法、習慣用法和文化等,而這些也就是我們在接觸閱讀材料時所遇到的所有東西。因此,只要發音正確,在閱讀時接觸到的詞,如果在聽的時候遇到,很多都有可能聽懂。倘若你的聽力目標是想聽什麼就能聽懂什麼的話,閱讀起到的作用更是舉足輕重。同時,如果連在閱讀中都無法讀懂的句子,在聽力中又如何能夠聽得懂?詞彙量和語法是閱讀的關鍵,閱讀量的多少以及閱讀能力的好壞決定了聽說能力的高低,而我們學習語言,又必須從聽說開始。
『肆』 如何快速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大學英語。英語新聞聽力,快速的
我的方法在淘寶反響很好。可以快速提高聽力。
口語對話中,說是主動的,不難。只要有語法基礎和口語素材就不難做到。但聽是被動的,很難。不從語音入手無法提高。 中國學生的聽力之所以差,是因為英文存在大量的連讀和略讀。比如god is a girl,在唱歌時就會連讀成'go'di'sa'girl (這里不好注音)。你還能聽出是god-is-a-girl 嗎?如果你傻乎乎在那裡聽單詞而不是句子,你會一頭霧水。這就是多數人聽力的問題所在,也正是希望所在。 沒有讀書的小孩能聽會說本國語言,靠的是模仿。而學唱英文歌就是最好的模仿。 《看絕望主婦 學地道口語》的作者已經把96首經典英文歌曲,根據英語的連讀和略讀規律,對每句英文歌詞「整句注音」,做成"英文歌曲演唱密碼"。完美解剖英文歌手的實際發音,讓學習者一看就會,一學就像。學唱英文歌的過程中,英文歌手就是你最好的外教。因為過程愉快,所以反復模仿也會樂此不疲。不知不覺中,你不僅可以學會唱英文歌,而且同時掌握了英文的連讀和略讀規律,學會地道的英語表達。聽力口語就會快速提高。並且記憶深刻。 作者已經在淘寶開店。店鋪名叫"英歌教父"。寶貝名叫"英文歌曲演唱密碼"。在那裡你可以免費下載樣品,看到樣品截圖,聽到語音講解。
『伍』 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與訓練,福建教育出版社(半百懸賞)
http://search.dangdang.com/search.php?key=%B4%F3%D1%A7%D3%A2%D3%EF%CC%FD%C1%A6%B2%DF%C2%D4%D3%EB%D1%B5%C1%B7+%B5%DA%C8%FD%B2%E1&catalog=&SearchFromTop=1
『陸』 啊啊啊,跪求《新策略大學英語讀寫教程(4)》【黃寧夏主編】和《新策略大學英語聽力教程3》的原文!!
http://wenku..com/view/a3536404a6c30c2259019e51.html
『柒』 求教大學練英語聽力的正確方法,不知道自己目前這樣做的對不對
這個方法沒有問題,額外還建議你一點你可以試著背誦你精聽的文章,特專別是單詞屬,你覺得沒有進步聽不出來和你的單詞量還是有一定關系的,背誦過後對句子有感覺了這樣再去聽會更有效果,聽和說是不分家的,聽不出來證明你在讀的時候應該有一定的問題,最後其實才一個星期繼續堅持啊至少要一個月才可以見到明顯成效呦不要氣餒繼續加油!!
『捌』 英語新聞聽力的過程中,是先只集中精力聽聽完後再答題呢 還是邊盯著題看尋找關鍵詞一邊聽
其實都不是,就像你說的,顧此失彼很正常,但聽力其實是要主動出擊,做好准備的。
拿到卷回子以答後先看聽力的答案,ABCD
這樣做為了
1,記住每個答案,這樣在聽的時候,我不用繼續分心去看答案之間的區別。
2,最關鍵的就是能猜到這個聽力考的原文是什麼內容。
3,有一些迷惑性的答案在聽的時候會注意點。
其實聽力和閱讀一樣,考的是理解能力,建議多進行相關的練習,可以看外文電視或者聽一些專門訓練的材料。我上學的時候會專門下LISTEN EXPRESS 上面的聽力去適應。
還有一個就是知識面的問題,比如聽力材料是考的今年的美國大選,而你平時也關注這些。那麼你知道搖擺州是哪些,希拉里最後又是因為哪幾個州才意外失敗的,2個人的執政理念區別。這些平時的知識。或許這一段不用聽就直接填上去了。
總之,技巧上在於化被動為主動,而根本在於英語聽力水平,理解力和知識面。
PS我最後做聽力都是7年前在大學了,不知道現在考試是否還是ABCD哈哈,但是大差不差吧
『玖』 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與訓練2原文材料(一個小時內解決我給他100分)
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與訓練2原文材料:
1. True / False Questions
Questions 1 to 1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lecture. At the end of the lecture you will be given 100second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10 questions. Mark F if the statement is false. T if it is true. Remember to mark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provided.
1. The latest figure of Canadian population is 27 million.
2. Nearly half of the Canadian land is covered by forest.
3. You don't really need a heavy coat in Vancouver even in winter.
4. The German-speaking population in Canada is larger than the Ukrainian-speaking population.
5. The less fortunate in Canada can't afford to go to a restaurant.
…
II.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3 options)
Questions 1 to 5 refer to the talk in this s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talk, you will be given 75 second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five questions. Remember to mark your answers on the ANSWER SHEET provided.
1.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resentation?
A. Language and learning
B.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 The human brain.
2. What is the model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A. Intelligent behavior.
B. A machine.
C. The human brain.
3. What is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better than the human brain?
A. When there is a lot of information to remember and process.
B. When questions need to be answered.
C. When intelligent behavior is needed.
…
III.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4 options)
Questions 1 to 5 refer to the interview in this s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iew, you will be given 75 second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five questions. Remember to mark your answers on the ANSER SHEET provided.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Professor Paulson is true?
A. he is a socialist.
B. He has written many books on social classes.
C. He has never visited any other country outside North America.
D. He is well-known in his field.
2. Why did he start his lecture with an account of history?
A. To help listener understand better.
B. To show that he has done some homework for the lecture.
C. To illustrate that he is a history.
D. To make clear that people in the past behaved differently.
3. What does the phrase 「time off」 mean?
A. No more time left.
B. A period of time for rest.
C. Unemployment.
D. Time set aside for celebration.
4. What does the speaker want to illustrate by the Roman example?
A. The Romans worked hard.
B. Ancient Romans were eager to be leaders.
C. Even people in the fifth century were keen on having holidays.
D. Roman civilization reached the summit in the fifth century.
IV. Compound Dictation. 20%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passage three times.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first time, 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for its general idea. Then listen to the passage again. When the passage is read for the second time, you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blanks numbered from 1 to 7 with 4 words you have just heard. For blanks numbered from 8 to 9 you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6 words you have just heard. Finally, you』ll hear the whole passage again to check what you』ve written down. Please write on the Answer Sheet.
Saving money is a first step toward wealth. (1)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the future also supports the banking system. Banks need (2)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to provide money for lo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who want to (3)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have many choices. Banks, savings in loans and credit unions are traditional places (4)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Credit unions are cooperative for people who are (5)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For example, the members may (6)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or a government agency. Most credit unions a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vings are protected (7)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if a federally guaranteed bank, savings associations or credit union ever fails. Savers have their money guaranteed up to 100,000 dollars.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pay interest on savings accounts. But the interest rates are low. Certificates of the deposit are another way to save. They pay higher interest rates. With a certificate of deposit, a person agrees not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or a period of time. The term could be three months or it could be several years.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gher interest. People can withdraw their money early but at a cost.
V.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0%
Directions: Give brief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ccording to what you hear on the tape. You will listen to this item twice.
1. How many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in the bomb attack?
2. What had the nine injured policemen been called to do?
3. What happened to the second bomb?
4. What did the doctors treating the injured say?
5. Who has claime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b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