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生英語聽力怎麼鍛煉啊 怎麼提升
第一、重視預測,合理取捨。
聽力具有很強的未知性、隨機性和時限性。提前閱讀是做好聽力理解的重要保證。在平時訓練中,要時刻記得聽前認真快速瀏覽試題,捕捉一切可以從題面上得到的信息。做到接受准確,反映及時,適時地預測和取捨。要善於利用前後句、上下文加以推理和判斷,特別注意利用關鍵詞、暗示詞、過渡句,如:although, however ,because, as a result 等,對上下文或將要發生的事情及結果作出符合邏輯的推測,及時捕捉住與主題有關的重點,排除那些與主題無關、平淡、次要的信息,把注意力始終放在抓主題上。當然也不要輕信自己的預測,也不可聽信片言只語,而要從整體上去理解,去推斷。
第二、顧全大局,大膽猜測。
在聽的時候,不管是聽幾遍,都不可掉以輕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體內容,抓住重點詞語和要點,不要強求聽清每一單詞。聽到陌生的詞或片語,要一帶而過,切不可因局部的冥思苦想而因小失大,影響整體。要聯繫上下文,去獲取有用的信息,即使有些內容沒聽清,也不必緊張,以免影響後面在聽的過程中的理解。聽完後,要及時整理並針對性地答題,對於實在沒有聽清的,也可以調用平時的積累,聯繫上下文去感悟推測。有背景的錄音材料聽起來會有一定的干擾,但學生應努力聽清車站、商場、飯店或其他嘈雜背景下的對話,即使沒有聽得很清楚,也可結合平時的經驗和積累進行猜測,猜測到對話者的身份和相互關系等等。
第三、眼耳並用,快速記錄。
雖然聽力理解主要依靠聽覺信息,但與聽覺信息相關的文字、圖表等視覺信息對聽力理解也有很大的幫助。對話或獨白中的具體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等是聽力檢測的重點項目,因為這些要素有助於理解和把握對話和獨白的要義。尤其對when , where, who, whom, whose, how,why等要聽得准確。聽時要邊聽邊記,強化記憶,記錄時要有重點,有技巧,如數詞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地點人名用代號、長詞用縮寫、長句抓住主要成分。聽力測試時,要指導學生把重點放在問題所設置的考點上,注意首句、關鍵詞和關鍵句,並迅速在草稿紙上記下文中提到的相關信息,特別是與who , what ,where , which ,why ,when ,how ,whose等有關的一些信息。
最容易衡量個人英語的進步是自身講英語的能力。實際上人類的本性是,多數人更願意聽,而不願意說。而大夥的思想、觀念和經驗在講話時是有約束力的。然而,正如《道德經》所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換句話說,「聽」,而不是「說」,是學習的根源,也是智慧的源泉。這對學習英語和其他任何學習形式來講,都是正確的。
2.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的聽力
關鍵還是多聽,每聽一題盡量找出關鍵詞,自己口頭譯譯,聽不懂就聽多幾次,不回要嫌煩。聽得整篇文章差答不多全意出來了,對照一下原稿,然後再聽一次。(PS:聽題前最好先將重點一些的單詞圈出來,一會兒聽思維就跟定這些詞,就會好一點了。)希望能幫到你!^0^
3. 怎樣提高初中英語聽力
怎樣提高初中英語聽力水平:該如何來進行練習呢? 每天花很多時間盲目地去聽是沒用的, 我們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有策略的去聽, 也就是四有原則,來提高初中英語的聽力。 根據研究, 英語學習最好是從八、九歲開始。現代英語教學的改革, 已經使我國的英語啟蒙教育從初中提前到了小學三年級。然而, 目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只能屬於「印象派」, 真正的英語學習還是從初一開始。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過去被忽視的一部分。在當前形勢下, 我們從初一開始, 就必須有意識的練習和提高英語學習中英語聽力能力, 為中考做准備。很多同學都是在進入初三後才意識到聽力的重要性, 這就損失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因為聽力訓練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初三緊張的練習對一些簡單的、有規律可尋的題型還能有一定效果, 但是對於拉開檔次、決定你是上普通還是重點學校的那部分題, 就絲毫沒有作用了。所以, 我們首先要樹立一個好的聽力學習態度: 從初一開始我們就要注重聽力的學習。這是目前很多初中生沒做到的。 所謂「有目的」就是指針對具體的題型來練習。我們平常的英語考試和中考的聽力題型幾乎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逐個地將各個題型的題目拿來練習, 也就是選一段日子來專攻一個題型, 並且把這段時間學習的經驗總結, 把錯題也分析總結。 「有計劃」和「有目的」是相輔相成的。「有計劃」就是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攻克一個題型的周期。有計劃也是指每天循序漸進的做練習。每天保持半小時的訓練比較好, 這樣比較容易堅持, 而且效果好, 半小時的時間也於考試的時間相適宜, 可以培養考試狀態。 「有策略」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它講究的是方法和效率。首先, 我們要學會泛聽和精聽的結合。在我們聽力練習的計劃中要適當的安排泛聽和精聽, 針對不同的題型我們也要採取不同的聽的方式。例如, 對於會考到細節題的短文, 我們要精聽;對於考主題的文章我們就泛聽。當然,「策略」還包括許多學習的小竅門。比如我們在聽短文時, 心裡要懷著「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why, how」, 也就是七個「W」來聽,就能很快掌握大意。 最後還要強調一下發音。聽力考試中總會有辨音題。總的來說, 這個題型不難, 但如果我們的發音不正確就會出錯。千萬別忽視發音問題, 自己最好將一些容易混淆的音標對比進行練習, 把相應的單詞總結出來。
4. 初中生想提高英語聽力,有什麼合適的音頻嗎
可可英語是一個很適合學習英語的軟體,裡面有非常多的電台,包括BBC、《經濟學人專》等等。其中有一個屬聽力訓練,有很多的動畫資源,我每天都做一個。對於初中生的話,裡面還有教材的音頻,你去下載一下,可以自己摸索一下。望採納哦!
5.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聽力能力
如何加強英語聽力教學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著重談談在新課程標准下提高初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安排每一節英語課
現在新編初中英語教材每一模塊都設有閱讀、聽力及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每一模塊都把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這是新教材教學內容的特色之一。由於初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詞彙、語音、語法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使用英語, 同時也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提問題和回答問題。此外,教師要多利用電化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語境,激起學生聽說英語的興趣和調動他們聽說英語的積極性。課本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是提高聽力的源泉,上好每一節英語課將為提高初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是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要求學生增加詞彙量
單詞和短語掌握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到聽力的理解和速度的快慢。聽力和閱讀不同,在閱讀中碰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去判斷其意義,甚至還可以查詞典。而在聽力測試中碰到不熟悉的單詞時,由於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去推敲判斷,這就需要學生平時多記單詞和短語。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構詞法等方法來擴大詞彙量。而對於教學大綱中出現的單詞和短語,無論是其音、形、義還是其用法,教師都應要求學生全面掌握。
三、布置學生增加課堂內外閱讀量
多讀課文對聽力很有好處。課文的內容十分廣泛,包含有聽力材料出現的種種內容。閱讀課文也就是對單詞、短語、句型等的鞏固。除了閱讀課文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把閱讀面擴大到課外閱讀材料上,選擇一些與初中學生閱讀水平相近的書籍或材料給學生進行閱讀指導。閱讀速度的快慢與聽力反應也有直接關系。一個學生的閱讀面廣,閱讀速度快,其聽力反應自然也快。此外,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應指導學生養成限時閱讀的習慣,並逐步提高讀速,才能在聽力測試時做出快速反應。
四、聽寫訓練持之以恆
對學生進行聽寫訓練是提高英語聽力十分有效的方法。聽寫訓練採取的步驟應該由易到難。首先聽寫單詞,其次聽寫短語,再次聽寫句子,最後聽寫短文。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堅持下去,成績自然會提高。
五、加強學生聽力心理指導
扎實的聽力基本功是聽力考試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條件,而良好的應試心理是正常發揮聽力水平的有力保證。在聽力測試中,常見考生出現如下兩種情況:一是hurry。很多學生一到聽錄音就顯得慌亂,認為自己老是聽不好,其結果是心越急,大腦中獲得信息的能力就越低,有的學生甚至聽到最後大腦還是一片空白。
二是stop。有的學生一聽到不熟悉的單詞便會停下來長時間思考該單詞的意思, 結果耽誤了其餘部分的內容。這是在聽力過程中常出現的兩大障礙。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掃除這兩大障礙。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堅信自己能聽懂。其次,在聽到不懂的單詞時不要停下來,要繼續聽下去,或許後文會有提示。遇到一兩個生詞不必過於介意,只要能抓住關鍵詞和關鍵句,便可得出答案。聽力測試時一定要聚精會神,千萬不要顧慮重重,這樣勢必影響自己能力的正常發揮。
六、加強學生應試技巧的指導
教師在平時進行聽力訓練時,要指導學生善於總結做題時的技能技巧。
找選項中的不同點
中考時英語聽力每小題只給幾秒鍾時間閱讀題目,有些閱讀速度慢的學生往往是題目還沒有讀完就已經開始放錄音了。那麼,怎樣巧妙地快速閱讀題呢?試舉例加以說明:
What did the women do yesterday evening?
She went to see a doctor.
B. She went to play football.
C. She went to visit a friend.
閱讀此題時,我們可以採取「跳躍式」。3個答案中前面部分:She went to see/visit…是相同的,一眼掃過去就把重點放在後面的 a doctor, football, some friends 等片語上。當聽到對話錄音中的句子I went to the hospital 便可知A 為正確答案。平日訓練時多用心琢磨,考試時便能得心應手。
2、著重聽重要信息
聽力測試中,有些題目是根據一段對話或材料來回答問題,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做。但有些對話或材料要回答的問題不止一個,加上有時對話材料較長,有的學生聽到最後就混亂了。怎樣才能記住對話或材料中所給出的重要信息呢?這就要求學生在訓練時養成邊聽邊記的習慣, 把重要的或是易混的信息記下來,答題時就容易多了。
3、學會推理歸納
一般來說,聽力問題都是根據材料內容按照先後順序安排,但有時也和完形填空與閱讀理解一樣,要參照上下文進行推理才能得出結論。
總之,提高英語聽力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程,但只要教師與學生在平時的教學與訓練中充分重視並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在日後的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6. 初中英語聽力快速提高方法
聽,不停地聽,
學英語是一個力氣活,沒有捷徑可言,
平時沒事就可以放些聽力去聽,聽不懂沒關系,當做背景就行了,長期積累自然就會提高
聽力資料,可以到大耳朵或者普特去找,很多
7. 怎樣提高初中英語聽力水平
英語的聽力測試主要考查學生從有聲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對學生聽力的考查也是作為初中英語考試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學生聽力水平的高低關鍵取決於學生平時對聽力知識的積累與訓練,以及對一定應試技巧的掌握。學生在練習和提高聽力能力的同時,也需要學會一些必要的做聽力題的方法與技巧。那麼,學生應呢?養成完整聽音的習慣,停頓思維不可取。
有不少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每聽一個句子後就會把它默譯成漢語,或將思維停留在某個生詞或忘記的詞上,沒能集中注意力聽完後面的內容,結果因小失大,嚴重地影響了做題的效果。因此在平時聽力訓練時學生一定要要求學生改正這些缺點,養成良好的聽音習慣,聽錄音時思維要緊跟錄音走,中途不要停頓,直到聽完後面的全部內容,因為個別詞彙聽不懂並不一定會影響到做題的效果。總之,學生聽錄音時要整體聽,不要逐詞逐句來聽,不管有無漏聽、是否理解,都不要停頓思維,力爭把每一道題聽完整。
注意捕捉關鍵信息及關鍵詞,把握整體意思。
聽音時,注意把握關鍵信息,捕捉所涉及的人物(who)、時間(when)、事物(what)、地點(where)、原因(why)等。注意短文的開頭及結尾句,因為它們有的是短文的中心句,有的是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重要內容的體現。不管是聽對話還是聽獨白,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容的理解上,切不可只停留在個別單詞或句子上。聽不清的或陌生的詞或句應馬上放棄,切莫戀戀不舍,否則會因小失大。一定要把思維高度集中在整體意思上,把握所聽材料的中心思想和重點內容。
瞬時記憶不可靠,好記性離不開爛筆頭。
對聽力材料中的一些關鍵信息,如人名、地名或數字等,僅憑大腦的瞬時記憶是不夠的,還需藉助筆記。記筆記時,最好採取在草稿紙上邊聽邊記的辦法,盡量使用縮寫詞或符號,甚至用阿拉伯數字、中文或單詞的首字母等,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記筆記的速度和准確性。聽完後再及時根據筆記和記憶進行查漏補缺,這樣更能准確地做完所有的題目。
聽與說結合,在實踐中同步練習與提高。
提高聽力水平,需要學生進行長期艱苦的訓練。這些訓練包括基礎訓練和必要的聽力測試訓練,同時,還要了解各種題型、提問方式、常見的話題和日常交際用語,對較為復雜的題型應反復練習,並培養以下各種能力:快速掃視問題、選項以及預測問題的能力;速記能力;聯繫上下文捕捉關鍵詞語的能力;正確分配注意力、區分主次信息的能力。此外,還應充分發揮想像力,使自己的分析、歸納、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再者,在多聽多看的基礎上,加強英語口語的訓練,把聽說結合起來。
口語培訓專家稱,「聽」和「說」是密切相關的,聽不好就說不出,說不出也影響聽的效果。如果不經常練習說,聽力就會下降。所以學生要抓住一切機會練習英語口語。
8. 初中練英語聽力,一般聽什麼好
根據研究,英語學習最好是從八、九歲開始。現代英語教學的改革,已經使我國的英語啟蒙教育從初中提前到了小學三年級。然而,目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只能屬於「印象派」,真正的英語學習還是從初一開始。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過去被忽視的一部分。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從初一開始,就必須有意識的練習和提高英語學習中英語聽力能力,為中考做准備。
很多同學都是在進入初三後才意識到聽力的重要性,這已讓他們損失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因為聽力訓練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初三緊張的練習對一些簡單的、有規律可尋的題型還能有一定效果,但是對於拉開檔次、決定你是上普通還是重點學校的那部分題,就絲毫沒有作用了。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一個好的聽力學習態度:從初一開始我們就要注重聽力的學習。這是目前很多初中生沒做到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來進行練習呢?每天花很多時間盲目地去聽是沒用的,我們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有策略的去聽,也就是四有原則。
所謂「有目的」就是指針對具體的題型來練習。我們平常的英語考試和中考的聽力題型幾乎是固定的。我們可以逐個地將各個題型的題目拿來練習,也就是選一段日子來專攻一個題型,並且把這段時間學習的經驗總結,把錯題也分析總結。
「有計劃」和「有目的」是相輔相成的。「有計劃」就是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攻克一個題型的周期。有計劃也是指每天循序漸進的做練習。每天保持半小時的訓練比較好,這樣比較容易堅持,而且效果好,半小時的時間也於考試的時間相適宜,可以培養考試狀態。
「有選擇」即不要什麼都聽。首先要量體裁衣,接著再逐漸提高難度。比如在初一時,應選擇一些簡單的、有點娛樂性的聽力材料:如:《英語九百句》或者《迪士尼學英語》。到了初三左右,可以選擇《新概念英語》(一)。平時也可以聽些英文流行歌曲或看英語動畫片作為休閑,這有助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語感。
「有策略」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它講究的是方法和效率。首先,我們要學會泛聽和精聽的結合。在我們聽力練習的計劃中要適當的安排泛聽和精聽,針對不同的題型我們也要採取不同的聽的方式。例如,對於會考到細節題的短文,我們要精聽;對於考主題的文章我們就泛聽。當然,「策略」還包括許多學習的小竅門。比如我們在聽短文時,心裡要懷著「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 why, how」,也就是七個「W」來聽,就能很快掌握大意。
最後還要強調一下發音。聽力考試中總會有辨音題。總的來說,這個題型不難,但如果我們的發音不正確就會出錯。千萬別忽視發音問題,自己最好將一些容易混淆的音標對比進行練習,把相應的單詞總結出來。
9. 談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聽、說、讀、寫,聽是語言交際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初的感知環節。聽是感知技能,是對聽覺器官接收信息的感知,這種感知叫做聽覺感知。聽在英語聽、說、讀、寫四要素中處於最基本的地位。聽是輸入,是人們學習、吸收語言的重要途徑,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聽不懂說話時也就會張口結舌,所學的英語也只能是「聾啞」英語。
隨著交際教學法的逐步推廣,廣大中學英語教師已逐漸認識到要根除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聾啞症」,必須以聽說教學為突破口,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聽的能力,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也對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應達到的聽力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現代英語教學不能無視對學生聽力的培養,而且要加強聽力教學的訓練,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學生對聽力測試總會感到畏懼和吃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基礎知識薄弱,英語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結合。在聽的過程中,對語言基本知識掌握程度、聽力理解、反應速度三者是緊密相聯的。語音障礙、詞彙障礙、句法障礙、語義障礙等直接影響聽力的效果,可以歸納為三方面:①語音基礎差;②詞彙量少;③語法結構不熟練。
第二,聽力方法錯誤。在日常聽力學習進程中,學生錯誤地認為要聽懂每一個詞,然後才能理解。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顧此失彼,聽力材料已不斷向前播放而聽者還停留於前面所聽到的語音上反復琢磨,這樣聽的過程無法獲得意思上的理解,更談不上去做任何思考。出此錯誤有以下三方面原因:①不會做簡單的筆記;②缺乏預測和猜測能力;③心理及精神狀態差。
第三,環境差異。語言學認為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因素有環境因素,情感因素,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缺少學習英語的天然條件——環境。我們生活中以及我們所生活的空間需要使用英語的情況很少,因此,許多學生不具備這種語言輸入的自然環境,因而聽起來感到生疏和困難,從而產生了畏懼心理,給英語學習帶來了困難和障礙。
聽力水平的高低不僅與學生的基礎語言知識的掌握有關,而且與聽者的聽力技巧、聽者具備的心理素質、文化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初中學生的聽力水平:
1 認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牢固根基
英語的基礎知識是多方面的,可以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大板塊著手,鍛煉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解決聽力薄弱的問題。
1.1 校正語音,培養正確的語感。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在語音操練中要讓學生在課堂內外聽大量的、地道的、純正的英語語音和語調,將學生置於英語氛圍中。要學生熟悉諸如同化、連讀、略讀、弱讀、失去爆破等音變現象,培養正確的語感,並在講和讀的時候注意有意識的模仿。對英語語音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來說,聽力能否快速提高取決於能否正確感知這些音變現象。如當聽到[hizredbuk]這一串語音信息時,正確的理解為「He has red the book。」(他讀過這本書)而不會理解為「He is red the book。」
1.2 擴大詞彙量。督促學生平時多積累詞彙,課堂上要求學生每天識記一定量的詞彙,讓學生多閱讀英文報刊雜志。多聽也能增強對單詞的記憶,生詞少了,不再怕聽聽力了,做題的速度就會加快。
1.3 熟練語法結構。讓一位學生將聽到的信息重新整理,分析出語法結構,這很困難,但如果讓這位學生將書本上同樣信息整理那卻太容易了,兩者截然相反的原因就在於該生對語法結構是熟悉的,但用在聽力中卻到處手足無措,連句子的主要意思都抓不住,哪還管得了分析結構。所以在這方面應該有針對性地訓練,比如說當學生聽到「I wish…」等句子時,其思維上應立刻反映到這是虛擬句式,而當聽到「Would you mind…?」時就應該知道後面應跟一個動詞原形了。
2 指導聽力方法
聽力水平的高低與學生所掌握的技巧有很大關系,聽材料並不意味著逐詞逐句的聽懂。要使學生明白聽力是聽懂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不是每一個詞都聽懂,聽不懂每個詞並不影響聽力的准確性,但要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2.1 做好聽前准備。拿到材料後利用聽之前的一二分鍾以及間隙中的幾秒鍾時間,快速瀏覽問題和選項,並對所要解答的問題作一定的預測,心中設計幾種可能的情景,帶著這些疑問聽錄音,那做題就容易多了。
2.2 在聽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①不管是聽對話還是聽獨白,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體內容上,抓住對話或文章概貌,不要對某個詞或某個句子「牛角尖」,不可停留在個別單詞上,聽不清馬上放過,不能強迫自己聽清每一個詞,把重點放在聽關鍵詞上(常常是實詞)以及與問題有關的內容上。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力是測試瞬間記憶,如果邊聽邊用筆對一些數字、人名、地名等作一些簡單的符號或標記,對長句作些簡單化記錄,則可有效地幫助學生答題時喚起記憶。③根據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做出合乎邏輯,合乎規則的判斷。比如聽錄音填空,在填充前先聽一遍錄音,了解大意,再通過上下文判斷出所填詞的可能類別,如冠詞後最常出現的是名詞,還有可能是形容詞,決不會出現動詞。這樣便減輕了做題時的盲目性和緊張感,從而能提高效率。
2.3 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聽力要求學生沉著冷靜,靜心收聽,注意力要集中。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聽音時心理過於緊張。既擔心周圍的環境,又怕錄音機效果不好,還著急考試的內容和速度。所以腦子里出現暫時的空白,這種狀態下的聽力理解不能保證其連續性和正確性。針對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老師在平時要讓學生多聽,要針對所聽的材料設計問題,使聽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設計問題時應遵循從整體到細節,由易到難的原則,長期訓練,將有助於培養學生臨場不亂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