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語四六級考試究竟有哪幾所試點學校
05年12月參加新CET試點院校的名單
2005-10-20 12:05:57
1、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武漢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福州大學 雲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暨南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江南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 桂林醫學院
沈陽建築工程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湖北工學院
西安郵電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燕山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湛江師范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南華大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 遵義師范學院
湖南零陵學院
2、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 湖北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長安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郵電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 青海民族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山東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四川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蘇州大學 天水師范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同濟大學 揚州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上外/高教) 宜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南開大學(上外/清華)
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上外/清華)
中山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上外/清華)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第四軍醫大學(上外/外研)
大連輕工業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上外/外研)
河南財經學院 中南大學(上外/外研)
石油大學(上外/外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外/外研)
西安理工大學(上外/外研)
3、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林業大學 河北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大學
廣西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僑大學
上海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天津大學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鄭州大學 聊城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南通師范學院
安徽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北華大學 三江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 三峽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廣西工學院 沈陽葯科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貴陽醫學院 西南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外研/上外)
4、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醫學部) 河北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華北工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東北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遼寧大學 石河子大學
南昌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資料來自:http://www.forexam.com/)
⑵ 淺析中國大地構造學派成因
李迎家
白麗麗
(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秦皇島)
一、對學派概念的理解
「學派」是百家爭鳴所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因此,要認真地解釋一下它們的含義。
湖北辭書出版社和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5 年出版的 《漢語大字典》中,對於 「學」的釋義有十一條,其中第八條釋義為: 學說,《史記·老子列傳》: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唐封演 《封氏聞見記·道教》: 「本自皇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稱為黃、老之說。」
同本詞典,677 頁對 「派」的釋義有九條,其中第三條為: 流派,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如: 黨派; 學派。《老殘游記》第十一回: 「上自三十三天,下至七十二地,人非人等,總共只有兩派: 一派講公利的,就是上帝部下的聖賢仙佛,一派講私利的,就是阿修羅部下的鬼怪妖魔。」王國維 《人間詞語》: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現實二派之所由分。」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 「(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 其政治代表是國家主義派和國民黨右派。」
以上是對於字的解釋,我們來看看 1986 年的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卷,第 2250頁對 「學派」的解釋: 一門學問中由於學說、觀點不同而形成的派別。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 「今請據群籍,審趨勢,自地理上、民族上放眼觀察,而證以學說之性質,制一先秦學派大勢表。」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八: 「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
二、學說產生的內外因素
以五大學說為基礎的學術繁榮,雖然持續的時間很短,但引起這次繁榮的原因是很值得研究和當代學者反思的。
( 一) 外部原因
學說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20 世紀 50 ~60 年代,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我國政府在各個領域的建設上都採取了有效的措施以恢復國力,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了以下三個方面重要的決定,為學派的產生和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第一方面: 「雙百方針」的提出
新中國成立初期,意識形態領域的爭論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在科學文化領域內由於受到蘇聯學術批評粗暴作風的影響,也由於我們自己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的某些「左」傾思想的影響,存在著教條主義、宗教主義和形式主義。在學術、文化和藝術問題上動輒打棍子、扣帽子的情況時有發生,把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當成政治問題,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挫傷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
從 1953 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到 1956 年,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剝削制度即將被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還很落後,所以黨和國家面臨的迫切任務,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迅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科學和文化事業。為適應這種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整,提出了一些變革措施。為此,毛澤東寫了 《論十大關系》,其中,針對文藝、科學領域,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第二方面: 1956 年的知識分子會議
1956 年 1 月 14 ~ 20 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知識分子會議。會議主要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後,加強黨對整個科學文化工作和知識分子的領導問題。周恩來代表中央在會上作了 《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報告主要包括五個內容。這個會議鼓舞了廣大知識分子,激發了他們的政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全國迅速掀起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潮。
第三方面: 1952 年院系調整
20 世紀 50 年代的院系調整是時代的產物,是歷史的必然,是建設新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特殊階段。院系調整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地質教育為例: 調整前,我國地質專業十分薄弱,規模很小,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 ( 原北洋大學) 、唐山鐵道學院和西北大學地質系全部在校學生同時並入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成為擁有 5550多名師生員工的專科院校,設立了礦產地質及勘查系、水文地質工程系、地球物理探礦系等,為新中國的地質勘探、資源開發奠定了基礎。院系調整後建立了以專業培養人才的模式,這個模式就是高等學校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設置專業,各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學大綱、教材,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因此保證了大學培養的人才在數量上和質量上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
「雙百方針」的學術氛圍,知識分子會議的政策支持,院系調整的學科基礎,為當時中國的學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和政治環境。
( 二) 內部原因
大地構造學說能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里產生如此多的學派,除了上文所論述的外部原因外,與其自身的因素也是不能分割的,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 學科的豐厚底蘊
現代地質學在中國的發展,如果從外國地質學者在中國進行地質考察 ( 1863) 算起,已經有 140 年的歷史; 如從中國學者魯迅於 1903 年發表地質文章算起,也有 100 余年的歷史。中國第一個政府地質機構成立於 1912 年,中國地質學科的第一個學會中國地質學會成立於 1922 年,從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地質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存在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地質學在中國從誕生到比較成熟僅經歷了二十幾年,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地質學的幾位奠基人和為數不多的開拓者,通過不懈的努力,艱難創業,為地質學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更為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及的是 1913 年創辦的地質研究所。地質研究所以實事求是的辦學目標、全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的教學原則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地質人才。三年的學習,使得第一批畢業的 18 名學生,具備了精深的專業知識,在 1916 年 7 月,地質研究所舉辦了畢業典禮,同時還舉辦了學生成績展,一些外國地質學家前往參觀,看到師生們三年來所作的圖表,採集的岩石、礦產等,十分驚嘆,稱: 「實與歐美各大學無異,為中國科學上的第一次光彩」。
第二方面: 學說 「創始人」的共性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是一代一代承前啟後、奮斗不息的科學家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科學成果,推動了科學事業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通過對五位學說 「創始人」的研究,發現具有以下兩個非常明顯的共性。
其一: 啟蒙教育中的愛國精神
李四光於`1889 年 10 月 26 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窮家庭里,當時清廷腐朽,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入侵,中華民族痛遭凌辱,備受壓迫,少年李四光逐漸懂得了什麼是民族恥辱。反帝、反封建斗爭日益高漲,激發起他強烈的愛國熱忱。
張伯聲,1903 年 6 月 23 日出生於河南省滎陽縣一個農村家庭里,和別的農村孩子一樣,每年夏、秋兩季收獲時節,他也要幫著家裡收割莊稼。這種地道的農村生活毫無文人騷客筆下的田園詩意。相反它是艱難勞苦的。然而正是這段生活經歷,使少年張伯聲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和誠實忠厚的品行,並磨煉出堅定的性格和強健的體質。中原地帶,水災、旱災、蝗災連年不斷,軍閥混戰人為的兵災禍害更勝自然之災。家鄉農民終年辛苦勞作卻不得溫飽,年少的張伯聲有了親身的感觸,便立志要 「繁榮中原」。私塾老師為了不埋沒這個 「志存高遠」的學生,便向他父親建議,把他轉到省城開封上一段學,以便能考入省立中學。到開封就學不久,他就考中了來河南選拔人才的清華學校。
黃汲清,1904 年 3 月 30 日出生於四川省仁壽縣青崗場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參加過科舉考試,他們長期在鄉里教書。黃汲清 7 歲被送入私塾誦習 「四書」,次年入青崗國民小學學習,10 歲時進入其父主辦的青崗場同化高等小學。他求知慾旺盛,除了學國文、算術、博物和歷史等課程外,他還閱讀了不少課外書籍,他最愛讀的是梁啟超的 《中國魂》,從中能感到一種愛國主義思想的激盪。
張文佑,1909 年 8 月 31 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南郊禮尚庄。其祖父早逝,家業交由大伯掌管。張文佑的父母在大家庭中處於一種附屬地位,這給他幼小的心靈投下了冷漠的陰影。張文佑 7 歲讀私塾,10 歲轉入小學。禮尚庄在開灤煤礦附近,煤礦是洋人開辦的,小學時代的張文佑對洋人掠奪我國煤炭資源不滿,又對地下怎麼 「長出」那麼多煤炭感到好奇,於是萌生了學習找煤采礦本事的念頭。母親去世後,他離家到天津,考入南開中學。在這里,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同時,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博物學這一類書籍,眼界大開。他的父親曾要他棄學經商,他不幹; 要他長大當工程師,他看到那時候的工程師只會賺工人的錢,對此也就沒了興趣。他一心想的是搞科學研究工作,他認為對國家有用。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在幼年的時候,他們就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和氣魄,這樣的一粒種子在他們的心裡紮根和他們一起慢慢成長,有了崇高的信念,無論生活、工作中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們都努力去克服,並時刻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對一個學者而言,真的是難能可貴,更值得今天的學者去學習。
其二: 良好的教育
從幾位學說 「創始人」的經歷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相似點就是幾位 「創始人」都曾經在國外接受過教育。
李四光,1904 年 7 月 3 日,考取湖北省官費留學日本,進東京弘文學校普通校學習,後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學習造船機械; 1913 年,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了 1 年采礦,意識到礦產資源的開發,必須懂地質,於是轉入地質系學習,1918 年獲碩士學位。1919 年在歐洲各國考察地質。
張伯聲,1926 年以優秀的成績從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畢業,並被保送到美國去學化學。到美國後,張伯聲先來到了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學習,後來他了解到芝加哥大學的學習條件和教學質量在美國是很有名的,便積極聯系轉學,他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在芝加哥大學化學系攻讀時,他還選修了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動物學、植物學等課程,以滿足內心的好奇。1928 年 3 月,他因順利完成了芝加哥大學化學系規定的學分而畢業。之後,他轉入芝加哥大學地質學研究部,得到了著名岩石學家 Johannson 教授和構造地質學家Chamberlin 教授的精心培養。
黃汲清,1932 年在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的資助下赴瑞士留學,他先入伯爾尼大學地質系,次年轉入濃霞台大學地質系。他的導師 E. Argand 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構造地質學家,活動論的代表人物。他治學嚴謹,要求學生們一絲不苟地完成各項訓練,包括熟練掌握德語和法語。黃汲清勤學好問,常常廢寢忘食地工作,深得導師贊賞。在 2 年多的時間里,黃汲清閱讀了大量地質學專著,對瑞士華萊縣素女峰地區的岩石、地層、構造、地貌以及冰川等地質現象做了詳細考察。1935 年在 Argand 教授的指導下,黃汲清用法文寫出了 《瑞士華萊縣素女峰—破金瓜峰地區之地質研究》,通過了公開答辯,獲理學博士學位。
張文佑,抗戰勝利後,他被派往歐美考察研究。這期間,他在西歐 ( 包括英國中部和蘇格蘭) 、北美廣泛考察了各種地質現象和地質工程,在許多技術先進的實驗室里了解和掌握了各種實驗測試技能,還向一些地質名家學習了許多新的學術思想和新的分析理論,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學術水平。
對於以上的幾位學者,他們在國內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之後在國外依賴於先進的技術、老師的指導以及對祖國地質學的一份熱愛,使他們很快地成長起來,為自己的學說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地質學的學科特點
大地構造不同學說的產生,除了大環境的保證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地質力學學說和多旋迴構造學說,產生時間早於 「雙百方針」提出的時間。更早於知識分子會議召開的時間,相信在 「雙百方針」提出以前,這些學說已經在醞釀中,但是沒有明確地提出來,為什麼? 這說明,除了受大環境的影響外,地質學科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
其一: 地質學理論的共識程度低
地質學研究的對象有著數十億年的歷史,很多地質變化是經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完成的,所以它需要從大尺度的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分析研究。地質學家通過野外考察了解不同地質過程和現象是如何在各區域和地點相互作用,包括了解這些相互作用是如何賦予地方以獨特的性質,以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途徑。而不同的學者在大自然這個 「實驗室」中觀察所得的結果,因學者知識體系和理解角度的不同而存在著差異,很多結論較難取得共識。因此,地質學成果的產生既有因科學本身原因造成的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也有因特定地區、特定時代、特定民族特點的影響造成的知識過程。
地質學家也多承認以上的觀點,他們認為地質學 「不如其他實驗性科學之嚴格,最易摻雜個人的偏見,即以公正態度出之,也不免有人的因素在內,若再不自檢束極力遏制,勢必南轅北轍」。
其二: 學術成果的歸屬方式獨特
地質學是一門需要合作的學科。野外考察是一種深入細致的工作。這種工作的強度很大,需要大量人力、財力資源的投入。一位學者很難完成從材料收集到野外考察、收集標本,到室內分析、繪制地質圖以至理論研究的整個過程。同時,近代科學研究需要的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已非個人能力所能置備,尤其是地質學,它的野外研究方法和學科性質決定了地質學是一門需要組織、協調與合作的科學。可以說近代地質學的成長必須依賴於學術研究機構。正如任鴻雋所說: 「我們要敘述我們科學的進展,必須以研究機關的是否存在為其先決條件,因為研究機關乃是以發展某種學科為目的而組織的」。
其三: 地質學的區域性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空間,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物質基礎和不同的變化過程。雖然這種變化過程有著統一的發展規律,但不同地區的地質發展過程存在著變異。從區域特點上講,中國地域遼闊,地貌形態復雜多樣。這里擁有著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地質地貌單元,如中國西南地區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有世界最廣闊的黃土高原。從全球構造來看,中國大陸是全球構造演化的產物和歐亞大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地質學知識體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因此,世界地質學界十分重視中國學者的工作。同時地質學又是國際性的,對任何一個地區的研究都必須放在整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尺度中檢驗,才能夠被證實或證偽。
從以上對 20 世紀大地構造學派繁榮原因的分析,與當今社會上的學術氛圍、學者素質相聯系,也許從中我們可以想到什麼。
參 考 文 獻
[1] 鄧綬林 . 地學辭典 .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2] 陳國達,陳述彭等 . 中國地學大事典 .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3] 王天青,周書欣等 . 簡明地學辭典 . 哈爾濱: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 齊秀生 . 社會環境與人才 . 濟南: 齊魯書社,2005
[5] 王鴻禎 . 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 .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8
[6] 中國地質科學院編 . 黃汲清紀念文集 . 北京: 地質出版社,1998
[7] 張九辰 . 地質學與民國社會 ( 1916 ~1950) .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8] 薛明揚 .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9] 池順良,駱鳴津 . 海陸的起源 . 北京: 地震出版社,2002
[10] 雷禎孝 . 中國人才思想史 . 北京: 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11] 黃汲清,何紹勛 . 中國現代地質學家傳 .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2] 趙克讓 . 地苑赤子———中國地質大學院士傳略 .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1
[13] 張文佑 . 斷塊構造導論 . 北京: 石油工業出版社,1984
[14] 張伯聲 . 中國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 .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0
[15] 陳國達 . 中國地台 「活化區」的實例並著重討論 「華夏古陸」問題 . 地質學報,1956,36 ( 3) : 239 ~272
⑶ 英語四六級應該參加機考還是傳統的紙考
聽力比較好的話你應該考慮機考,機考剛實行,聽力應該不難。
你可以參考一下天天機考網,還不錯,我剛看了。
⑷ 英漢漢英詞典跟英漢雙解詞典有什麼區別
1、出版社不同
《英漢漢英詞典》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而《英漢雙解詞典》回是湖北辭書出版答社出版的圖書。
2、出版時間不同
《英漢漢英詞典》的出版時間為2009年4月,而《英漢雙解詞典》的出版時間為2005年1月。
3、收錄的詞條數量不同
《英漢漢英詞典》收錄20000餘詞條,《英漢雙解詞典》則收錄18000餘詞條。
(4)英語六級考試湖北辭書出版社華夏出版社擴展閱讀:
英文詞典的主要分類
目前在國內我們接觸到的英文詞典主要有三種:英漢詞典,英漢雙解詞典以及英英詞典。
英漢詞典一般為中國人所編寫,如譯文社《新英漢詞典》,鼎鼎有名的由陸谷孫先生主編的《英漢大詞典》,現在正在主編的《英漢大詞典》第三版也屬於英漢詞典的范疇。
英漢雙解詞典是目前英語學習詞典的主流。英漢雙解詞典都譯自英語原版詞典,但並非真正全文翻譯,大多數詞目都是英語釋義配上對應的漢語解釋。
⑸ 英語六級何時改革
2009年英語四級「機考」基本常識
新四級機考主要有三大不同:
首先是考試形式不同,傳統的四級考試是完全的筆試,而新四級考試則是依靠網路和計算機來進行,對計算機和網路設備等技術上要求較高;
其次是考試時間不同,傳統的四級考試時間為上午9點至11:20分,而新四級機考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比原來少了20分鍾。據介紹,之所以時間縮短,是因為傳統四級考試是分兩段式進行的,當中有一個收卷、發卷的停頓過程,而新四級機考由於完全在計算機上考試,不要中途停頓;
第三是通過新四級機考的學生除了有四級考試證書以外,還有一張參加機考的證書。
1、增加跟讀環節:
在題型方面,機考的試題大致分為八個部分。在聽力部分後面增加了跟讀的環節,需要考生對著計算機的麥克風重復之前聽到的對話,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語是否標准。所以在考試前,考生們需要調試計算機的麥克風音量。
2、聽力比重加大:
和傳統筆試重閱讀有很大不同的是,機考更注重聽力,聽力比重佔70%。作文部分也融入了聽力要求,首先要看一段視頻,看懂了視頻以後在作文里簡單描述視頻內容,並闡發自己的觀點。如果沒有聽懂視頻,作文就根本無從下手。
3、經驗分享:
大聲跟讀熟悉鍵盤輸入。在跟讀環節,考生最好大聲跟讀,這樣計算機才能比較好地錄入聲音。機考的聽力語速要快於筆試的聽力,難度更大。而且除了通過電腦做選擇題外,還要根據聽力內容填寫單詞,由於計算機預留給考生答題的時間很短,所以要求考生能夠用鍵盤熟練地輸入英語單詞。此外,所有的題目都已經預設了答題時間,如果在答題時間內沒有答出,電腦將自動進入下一題,考生不能回頭再答卷,這讓習慣自己安排時間的考生有些不適應。也有老師提醒,機考除了閱讀部分外,其他幾個部分都是以第一部分的視頻材料為基礎的。要回答好後面幾部分的問題,考生必須對第一部分的視頻內容有清楚的了解。考生對視頻材料聽懂和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後面幾部分的測試結果就越好。反之,考生難獲得高分。
4、四六級機考框架圖
一段來自某個電視節目或實際生活的視頻(五分鍾左右)
考生在觀看1-2遍視頻後回答關於視頻理解的4-5個基本問題
聽力填空:把視頻中的會話按句重播,然後要求考生填出重播句中的關鍵詞
會話測試:把視頻中的會話按句重播,然後要求考生復述,評判使用語音識別技術
閱讀測試:一篇或兩篇短文
語法測試:以視頻和閱讀材料為基礎,回答語法問題
翻譯測試:以視頻和閱讀材料為基礎,完成翻譯
寫作測試:以視頻和閱讀材料為基礎,完成命題作文
CET4題型分為兩大類,與聽力相關的題型分值佔70%,閱讀理解佔30%。
在第一部分聽力的考試中,學生通過音頻和視頻完成考題。
全文:聽第一遍------理解主旨大意-------聽第二遍------獲取重要細節信息;段落或句子:聽寫單詞片語------填寫選擇語法結構------跟讀句子------寫總結或評論。
第二部分的閱讀理解有兩篇仔細閱讀和一篇長篇的快速閱讀。
聽力材料:採用訪談、新聞、報道、講座等,更真實,利用視頻優勢,提高聽力測試的速度。
聽力題材:包括教育、時事、科技、健康、體育、文化、社會、旅遊等。
聽力材料:來源國內為CCTV9,CRI;國外有BBC、VOA、The New York times、Discovery、CNN、National Geographic、NPR、CBS等。
聽力語音:主要有美音和英音;語速為130-150wpm.
2009年06月20日:全國大學英語上半年四六級考試時間
2009年12月19日:全國大學英語下半年四六級考試時間
2009年英語四級機考在1000所學校試點
1、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武漢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福州大學
雲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湖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暨南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江南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
桂林醫學院
沈陽建築工程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湖北工學院
西安郵電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燕山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湛江師范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南華大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
遵義師范學院
湖南零陵學院
2、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北京大學
湖北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長安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郵電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
青海民族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山東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四川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蘇州大學
天水師范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同濟大學
揚州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上外/高教)
宜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南開大學(上外/清華)
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上外/清華)
中山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上外/清華)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第四軍醫大學(上外/外研)
大連輕工業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上外/外研)
河南財經學院
中南大學(上外/外研)
石油大學(上外/外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外/外研)
西安理工大學(上外/外研)
3.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林業大學
河北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廣西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僑大學
上海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天津大學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鄭州大學
聊城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南通師范學院
安徽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北華大學三江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
三峽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廣西工學院
沈陽葯科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貴陽醫學院
西南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外研/上外)
4、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醫學部)
河北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華北工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東北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遼寧大學
石河子大學
南昌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北大學(高教/清華)
延邊大學
重慶大學(高教/清華)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廣播學院(高教/外研)
長春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高教/外研)(黑龍江)
長春師范學院
廈門大學(高教/外研)
華南理工大學
貴州大學
海南大學
⑹ 今年上海12月份的四六級考試是機考還是紙考急!!!!!!!!!!
你可以問抄下你學校的輔導員。考試是紙考,報名是網上報名的形式,學校一般都有這個通知的,一般的先通過學校的網站報考。學校網站會統一向上一級報。你的報名費還是通過學校里交的,不需要在網上直接繳費的。要抓緊時間報啊,好像是28號截止。
⑺ 英語4,6級!!!!!!!!!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您:對不起,不可以。
我有一個親戚,他也想考4級,但是,現在回都一定要實名制在校答學生參加考試,以防假冒,如果我的親戚去考了,他只能頂著其他人的名,考出來的成績是別人的,所以也沒用。何況我是圈內人。
⑻ 三個山組成的字是什麼怎麼讀
三個山組成的字是(𡷈), 讀音(shì)。
𡷈
讀音:[yáo]
部首:土
釋義:古代同「堯」,意為山高的樣子。
⑼ 漢字大字典可字的意思是什麼
「口+人」,古同「以」。
見《中華字海》第380頁((冷玉龍等編
1994年9月版)內
《辭海(容1999年縮印版)》第2047頁(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2000年1月第1版)
《漢語大字典》第570頁(四川辭書出版社
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
1986年10月第一版)
吽,在線字典http://yedict.com/content.asp?word=543d
《中華字海》第384頁((冷玉龍等編
1994年9月版)
《辭海(1999年縮印版)》第2077頁(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2000年1月第1版)
《漢語大字典》第589頁(四川辭書出版社
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
1986年10月第一版)
⑽ 考英語筆譯2級翻譯資格證需要怎麼准備
建議你先考三級。二級口譯、筆譯一般是從事英語專業工作的人員考的。二級和三級都分別實行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標準的考試辦法。因此你可以把大綱買來或借來先了解一下。
另外,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實行定期登記制度,每3年登記一次,再次登記時還要提供接受繼續教育或業務培訓(主要內容是職業道德教育、翻譯業務培訓,由譯協負責實施)的證明,因此並非四六級考試一樣考一次一生通用。
筆譯考試設《筆譯綜合能力》和《筆譯實務》兩個科目,時間分別是2個小時和3個小時。
二、三級口筆譯考試(共四個等級,資深翻譯是評的,一級口筆譯翻譯是考評結合)在03年12月開始試點,當年共有492人通過考試。04年全年有1300人通過。05年2177人。06年2844人。在05年全年報考人數首次超過了一萬人,06年接近1.8萬人。到06年底,累計有超過3.5萬人報考,合格約7000人。通過率20%,呵呵,希望你將來也是五分之一中的人。(截止到2008年底,累計報名參考人員超過80,000人次,累計合格人數已經超過13,000人次。其中,取得二級翻譯證書者4757人,取得三級翻譯證書者6646人。 )
一些國內高校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要求翻譯專業的研究生畢業要達到二級水平。中國譯協05年起允許獲得三級以上證書的人直接申請成為譯協的個人會員。
此外,這里所說的都是國家人事部組織的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國內還有教育部考試中心與北外辦的「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和上海與教育部聯辦的「上海外語口譯證書考試」。另外還有一個很容易考的商務翻譯證書,好像是個名頭很大的半民間機構(某某協會)搞的。
另據根據記者的采訪,相關負責人提醒說,不同的人群要選擇好考試語種、級別,如最簡單的三級(初級)考試就適合一些非外語專業本科畢業、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或外語大專畢業生水平,並具備一定的口筆譯實踐經驗;而二級(中級)卻適合非外語專業研究生畢業或外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水平,並具備3至5年的翻譯實踐經驗;要考取一級(高級)證書應該是最為困難的,它要具備8至10年的翻譯實踐經驗,是某語種雙語互譯方面的專家。鑒於此,非英語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最好從三級(初級)考起。通過初級口譯或初級筆譯者,可承擔一般性會談的口譯工作或一般性材料的翻譯工作。
我個人建議,如果要學翻譯,可以看看以下幾本書
《簡明英漢翻譯教程》章培基等,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新實用漢英翻譯教程》陳宏薇,湖北教育出版社;
《英漢、漢英翻譯教程》(第一版)張春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另外《中國翻譯》也可以看一看,上面有英譯漢漢譯英實例及分析,每年還舉行一次翻譯競賽,可能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