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吉林出版集團的成員單位
長春抄新華印刷廠
吉林出版集團社科圖書有限公司
北京樂知信達圖書有限公司
吉林卓信醫學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吉林北方卡通漫畫有限責任公司
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吉林美術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吉林攝影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教材出版發行公司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圖書出版公司
吉林出版集團譯文圖書出版公司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公司
捷進可一圖書經營有限公司
吉林音像出版社
吉林電子出版社
幽默與笑話雜志社
吉林畫報社
拳擊與格鬥雜志社
中國社區醫師雜志社
奧妙(《小學時代》雜志社)
就業時報社
新文化報社
吉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文化出版對外貿易公司
長春第二新華印刷有限責任公司
⑵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評價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轉換機制、開拓創新,建立了高專效的企業運行機制和決策屬機制。順應時代要求的科學的機構設置和促進人才成長的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了出版社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我社連續多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良好出版社,並多次獲遼寧省圖書出版整體質量優秀獎。
⑶ 如何才能找到更多的相關關鍵詞類的文獻技術資料呢
·人物與書林·
歷史學家吳楓的古典文獻學成就初探
紀曉平 (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長春 130117 )
王鳳華 (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 吉林長春 130117 )
【摘 要】歷史學家吳楓先生在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方面頗有建樹。《中國古典文獻學》一書記載了吳先生文獻學術
成就,被譽為「中國文獻學研究的又一力作[ 1 ] 」。文章對《中國古典文獻學》及吳楓先生的其它文獻學研究成果給予了
評述。
【關鍵詞】吳楓 古典文獻學 辭典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 - 6938 (2005) 06 - 0108 - 03
吳楓( 1926—2001) ,原名吳春城,遼寧省興城
市人,著名唐史學家、古文獻學家。吳楓先生1951
年畢業於原東北大學歷史系後留校任教, 1953年起
開始從事隋唐五代史的教學和研究, 1955年編寫完
成了《隋唐五代史》,作為校內歷史系本科生、函授
生「中國古代史」課程的教材, 1958年由中華書局
正式出版。該書是新中國出版較早的大學歷史系
教科書,在20世紀50—60年代的歷史學界和高等
院校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吳楓先生也由此一舉成
名,走進隋唐史研究領先地位的專家行列。
20世紀80年代以後,吳楓先生在繼續研究隋
唐五代史的同時,將更大的注意力轉向古典文獻學
方面。這是因為當代學術的發展進入新時期,中國
文獻學的研究和建設提到重要位置,需要構築新的
框架體系,需要學科理論總結,需要對傳統觀念的
更新和突破。吳楓先生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以極大
的熱情投入了古典文獻學研究領域,成就卓著,成
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領軍人物之一。
1 《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出版
「盛世修書」是中國歷史上的優良傳統。從解
放初期有關部門就組織許多專家學者整理校勘古
典文獻。進入80年代以後,古籍整理工作的規模
更為巨大,任務更為繁重。198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
准,東北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吳楓教授
出任所長。在此之前,吳楓先生就已承擔了大學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古典文獻學教學任務。他根據多
年的知識積累,撰寫了《中國古典文獻學》一書,於
1982年由齊魯書社出版發行。吳楓先生在該書的
《前言》中寫道:「1978年9月,因指導進修教師工
作需要,根據手邊現有資料,寫出一份講授提要,向
青年教師介紹有關古文獻的知識。1980年,又先後
為東北師大圖書館學系、歷史系開設古典文獻學課
程,系統講授有關古文獻的源流、部類、數量、考釋、
註疏、版本、校勘與流通閱讀以及四部書、類書、叢
書、輯佚書等專題,於是,邊整理舊稿,邊補充搜集
若干新資料,幾經修訂改寫,終於在年底完成了這
部書稿。」[ 2 ]吳楓先生的《中國古典文獻學》不僅是
一部條理清晰,文字簡練的大學教科書,也成為當
時社會大眾讀者學習古典文獻的參考書,是文獻學
的奠基之作。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文獻典
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如何尋找、閱讀,進而研究
利用,繼承和總結豐富的文化遺產,是青年一代難
以把握,又急於求解的方程。關於這方面的基本知
識書,解放前曾有鄭鶴聲、鄭鶴春兩先生所著《中國
文獻學概要》一書,較有影響,但是,由於出版年代
久遠,新中國建立以後,一般讀者難以找到。解放
後,又很少出版系統的文獻學著作。吳楓先生所著
108
200516
《中國古典文獻學》一書,填補了新中國文獻學出版
的空白點,及時地滿足了當時社會讀者的需要,也
解決了大學文獻學課程的教材問題。在吳楓先生
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出版以後,陸續有幾種文獻學
出版物面世,而且各有長短,促使這個學科的園地
更為絢麗多彩。吳楓先生的書,自然是百花園里的
一朵奇葩。
誠然,吳楓先生的《中國古典文獻學》一書並非
完美無缺,其中有的地方,在今天來看仍需要補充
和修訂。例如,關於現存古典文獻數量問題,解放
前,鄭鶴聲先生說,今日可讀之書,蓋亦不下40萬
卷。[ 3 ]解放後60年代初期,李詩先生在《談談我國
古籍》一文中,估計我國現存古典文獻約有7、8萬
種。[ 4 ]吳楓先生說,我們根據一些新資料,加以補
充,得知現存古典文獻不能少於8 萬種。他列舉
1959年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孫殿起編
《販書偶記》與《續編》,朱士嘉先生編的《中國地方
志綜錄》以及除此而外的小說、戲曲、唱本、佛經、道
藏、譜牒、金石拓本等,說明目前我國現存古典文獻
約為8萬種的估計是可信的。然而,幾乎是與吳楓
先生同時,王樹偉先生在《我國古籍知多少》一文中
說:「今存世的中文古籍,總數在20萬種以上。」並
說,待「將來編出全國古籍總目時,會發現這一數字
仍是保守的。」[ 5 ]王先生的估計很有餘地。伴隨人
們的不斷發現與總結,對中國古籍的數量估計會逐
漸接近實際。山東大學王紹曾先生編著的《清史稿
藝文志拾遺》一書,於2000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增
補《清史稿藝文志及其補編》以外的清代著作達
54880種,可以說是古典文獻數量的最新補充。如
果1981年王樹偉先生的統計在20萬種以上,那麼
增加《清史稿藝文志拾遺》收錄的5萬余種,應該說
現存古籍可能在25萬種以上。[ 6 ]這個數字超過了
吳楓先生當年統計數量的兩倍。
2 主持《簡明中國古籍辭典》、《中華古文獻大辭
典》等多項文化工程
吳楓先生主編了《簡明中國古籍辭典》一書,於
1987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該書簡明介紹現
存的中國古代主要典籍近5000種,內容包括文學、
史學、哲學、宗教、政治、法律、經濟、地理、民族、文
化藝術、教育、體育、醫學、農學、科學技術、語言文
字以及工具書等。其中側重文史及綜合參考類古
籍。這是一部適合大學生、研究生、中學教師和社
會青年讀者的工具書。這部辭典從選目到解題,不
僅參考了前人的有關著述,而且也汲取了今人的研
究成果。每一辭條都對作者、時代、著書緣起、成書
時間、主要內容、文獻特徵、價值、影響以及版本流
傳等逐項解釋,尤其對各書的初刻本、善本、新版
本,力求標注,便於讀者檢索。這部古籍辭典充分
汲取了前人治目錄學的長處,克服古人的缺點,彌
補古人的不足之處,在許多方面具有超越前人的優
點。該書是東北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內外30餘名
專業人員集體的勞動成果,文字功底參差不齊實屬
自然。例如,「校點」,還是「點校」,用詞缺乏一律,
所注新版也有疏漏。
然而,《簡明中國古籍辭典》的編輯和出版,為
《中華古文獻大辭典》的編輯工作積累了經驗。自
1983年3月,東北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不
久,便決定組織人力編寫《中華古文獻大辭典》。這
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計劃分為文學、歷史、哲學、
政法、文教、地理、民族、科技、醫葯、綜合10個分卷
編輯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了《中華
古文獻大辭典·醫葯卷》, 1991年出版了《中華古文
獻大辭典·地理卷》, 1994年出版了《中華古文獻
大辭典·文學卷》。吳楓先生撰寫了《中華古文獻
大辭典總序》一文,轉載於1994年8月6日《深圳
日報》,題目為《繁衍文化的壯舉》,表述了他主持
編輯這項巨大文化工程的豪情壯志與宏偉藍圖。
吳楓先生主編的文化工程還有1992年南海出
版公司出版的《中華儒學通典》、1994年出版的《中
華道學通典》、1998年出版的《中華佛學通典》以及
200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與吉林人民出版社
聯合出版的《十三經大辭典》。此外,他還主編《中
華思想寶庫》、《中華野史大博覽》、《中國歷史大辭
典·隋唐五代史卷》,著有《隋唐文獻集釋》等多種
大部頭的文獻學作品。正當先生躊躇滿志、豐收在
望的時候,卻猝死於2001 年3 月22 日。終年75
歲。10卷本的《中華古文獻大辭典》還有一多半沒
有面世,這是學界無法彌補的損失。
3 《吳楓學術文存》
吳楓先生是一位學識淵博,勤奮努力,頗多建樹
的人。他的學術見解集中反映在中華書局2002年
11月出版的《吳楓學術文存》一書中。該書為國家
109
2005. 6 歷史學家吳楓的古典文獻學成就初探
211工程重點項目「中外文明比較研究系列叢書」之
一,收錄了吳楓教授平生所寫論文,內容涉及隋唐五
代史、古文獻學和歷史研究方法論等研究領域,基本
反映了作者的治學特色和學術成就。在全書45篇
論文中,有20餘篇涉及歷史文獻學的系統論述。他
認為歷史文獻學工作是歷史研究中的基礎工程,直
接影響到歷史學研究的質量與水平。因此,史學工
作者要從歷史文獻工作入手,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對
文獻史料的收集、整理與運用的能力,以期達到最
佳的研究效果。凡有成就的史學家都在這一方面
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指出,歷史文獻學在新中國
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 7 ]改變了以往被人們認為是歷
史學研究的副產品狀態,逐步成為一門新興的學
科。吳楓先生總結了新中國40年來文獻學所取得
的巨大成就,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貢獻。同時,他也
提出學科建設的迫切任務,希望新一代學人繼續努
力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出更大的成績。
吳楓先生作為老一代文獻學的巨擘,在學科建
設方面開拓了道路,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典範。我
們在贊嘆吳楓先生留下總計約3000餘萬字的巨大
學術文存的同時更應該學習他的學術態度和治學
精神,為文獻學建設做出不懈的努力。
2006年3月22日,是吳楓先生辭世5周年紀
念日,謹以此文略表哀思。
【參考文獻】
[ 1 ]王餘光等. 中國文獻學理論百年概述[ J ]. 圖書
與情報, 1999, (3) : 13.
[ 2 ]吳楓. 古典文獻學[M ]. 濟南:齊魯書社, 1982.
[ 3 ]鄭鶴聲,鄭鶴春. 中國文獻學概要[M ].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 2001: 15.
[ 4 ]李詩. 談談我國古籍[N ]. 文匯報, 1961 - 01 -
01.
[ 5 ]王樹偉. 我國古籍知多少[ J ]. 網路知識, 1981,
(12).
[ 6 ]紀曉平. 四庫文化工程與古籍數量問題[ J ]. 周
書館雜志, 2001, (11).
[ 7 ]吳楓. 吳楓學術文存[M ].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
【收稿日期: 2005 - 03 - 04;責任編輯:黨燕妮】
(上接第84頁)占當年關鍵詞總數的13. 43%。隨
後的2001 年和2002 年,「檢索」頻次持續減少,
2002年頻次最低,僅出現了362次,占當年關鍵詞
總數的7. 94%。2003年有所增加,達538次,其中
「檢索方法、技術」的頻次明顯上升,「檢索功能」的
頻次也有較大增加。改進檢索方法和技術、增強檢
索功能逐漸成為情報界關注的熱點。
3. 3 「情報方法」頻次分析
從1999年到2003年,「情報方法」的頻次幾乎
是逐年上升。1999年頻次僅為50次, 2000年一躍
為151次, 2001年繼續增加到183次, 2002年則下
降為156次, 2003年增幅最大,為34. 73% ,共出現
了239次。從具體內容來看,主要是「文獻計量」的
頻次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於隨著網路的普及,網
絡技術逐漸深入整個情報學科,文獻計量獲得了新
的發展,出現了「信息計量學」和「網路計量學」等
新的內容。2003年「網路計量學」共出現了22次,
具有較猛的發展勢頭。
3. 4 「競爭情報」頻次分析
在統計中,「競爭情報」歸到了「情報學」下,由
於它是情報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因此有必要重點分
析一下。從總體上來看, 1999年到2003年「競爭情
報」的出現頻次呈上升的趨勢,特別是2003年,出
現了58次。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競爭情報」將
成為情報領域重要的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 1 ]周曉英. 情報學概論[M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 1998.
[ 2 ]王欣,孟連生. 互聯網上3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
庫比較研究[ J ]. 圖書情報工作, 2002, (6).
[ 3 ]楊祖國,李秋實. 中國情報學期刊論文篇名詞統
計與分析[ J ]. 情報科學, 2000, 18, (9).
[ 4 ]安秀芬等. 期刊工作文獻計量學學術論文的關
鍵詞分析[ J ].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
(6).
【收稿日期: 2005 - 01 - 09;責任編輯:陳笑悅】
110
歷史學家吳楓的古典文獻學成就初探2005. 6
⑷ 尋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的聯系方式
我是東莞的
⑸ 護理英語考試
不清楚來,不過可以看看自2009年執業護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歷年真題庫(附光碟)
查看大圖
作 者: 《2009年執業護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專家編寫組
I S B N: 9787538154955
開 本: 大16開
封面形式: 簡裝本
出 版 社: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6-1
定 價: 28元
現 賣 價: 26.0 元(1星會員價)
25.5 元(2星會員價)
24.9 元(3星會員價)
⑹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組織機構
文史普及圖書事業部成立於2004年10月,出版范圍包括古籍整理、文史類學術著作、傳統文化普及讀物等。
成立以來,文史普及圖書事業部一直牢記自己的使命,以古典文化普及為己任,設計出版了多種形式與風格的古典文化類圖書。一套清新淡雅的《雙色古典文學精品賞析叢書》與其中一個個美麗的書名一樣,「好風如水」般吹過讀者審美的空間。《國文珍品文庫叢書》是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暢銷不衰的一套成功的古典文化普及類圖書。整套書曾以不同的設計、印刷、開本出版過,幾年來重版10餘次,創利潤100餘萬元,收到良好的雙效益。該套書中的《論語》榮獲2006年度首屆「新華杯」讀者最喜愛的圖書獎。其他文史類的圖書還編輯出版了《韻文精品文庫》、《繪圖韻文精粹》、《雙色古典文學精品賞析》、《繪圖中國古典韻文三百首系列》、《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等等,及多種單行本的文史類圖書。在文化普及類圖書中還有一套書是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256開本的「小小口袋叢書」,也是一套既有創意又暢銷的圖書。《中國歷代韻文三百首系列》、《雙色綉像四大名著》、《中國現代名仕名媛韻文精品叢書》、《萬古風流蘇東坡》、《智聖東方朔》、《中華古漢語大辭典》、《薛福成日記》、《中華傳統美德修養文庫》等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文史普及圖書事業部為吉林文史出版社的專業化定位作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我們以敬業、嚴謹、團結、創新的精神,精心打造優秀圖書,以全新的經營理念面對讀者,面對市場。我們堅持積累知識、傳播文化、以書育人的方針,艱苦創業,努力拚搏,不斷創新,培養多學科、多類型、多層次、多品種、多媒體形式的出版能力。
康邁倫,1956年生,畢業於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從事編輯工作25年。
出版方向:歷史古籍,文化,健康,大學、中學(初中、高中)小學教材,高中、初中、小學教輔圖書。
已出版的圖書:《炎黃匯典》(李學勤主編)、《大儒列傳》(張岱年主編)、《宋帝列傳》、《孔子傳》、《孟子傳》、《王明傳》、《呼倫湖志》、《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方誌總目》(趙嘉朱主編,榮獲2003年中國辭書二等獎)、《語文基礎知識辭典》、《實用中國名人辭典》、《中華成語通譯》、《吉林省地理》、《東北歷史地理簡論》、《太極扇》、《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小學生古詩文必讀》、《古詩文100篇》、《小學生自主學習目標檢測》(1-6年級新課標)、《中學生自主學習目標檢測》(7-9年級新課標)等。
出版宗旨:以「使人聰明,使人從高」為宗旨。以社會各界讀書人為友,做好人,出好書。
文史助學圖書事業部
主任:周海英
編輯:於涉袁一鳴陶玉婷
出版方向:中小學助學讀物、學生時尚閱讀、時尚暢銷書、學術著作、高校教材。
曾出版圖書:《中學生古典詩詞500篇》《中學生古典詩詞300篇》《小學生古典詩詞200篇》
《四大名著人物點擊》《學生閱讀經典》系列叢書、《學生版四大名著》《學科與考試》《君臨天下——漫畫中國帝王》系列叢書、《中外藝術名作鑒賞》《哲學導論》《雷鋒故事》《雷鋒日記》《和爺爺重走長征路》《大學體育健康實用教程》《三步導學1、2、3》《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高考CPU》《水是最好的葯》《中國健康調查報告》《這樣走路不得病》《親子按摩實用手冊》《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系列書》等。 時尚閱讀圖書事業部編輯,畢業後就進入了出版行業。這是一個令人常常憧憬未來、充滿美好期待的職業。作為編輯,有更多機會與大師對話;有條件接觸到最前沿的先鋒思想,而且可以將這些喜悅與廣大讀者分享,不亦樂乎!出版的書籍主要涉足少兒圖書和版權圖書兩個領域。其中《中國孩子的好榜樣》傳記叢書榮獲「2007年度冰心兒童圖書獎」;《時間的皺紋》《收費亭里的小米洛》《貓頭鷹的叫聲》「手斧男孩」系列書等圖書得到孩子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在社領導「立足傳統,緊跟時代步伐」的精神指導下,參與編輯並主撰了《國家地理神秘中國》叢書。本套叢書於2008年5月出版,是中國第一部實地實拍、實景考察的大型歷史文化類叢書。
⑺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是1998-04-28在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沈陽市和平區十一緯路29號。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000463002440T,企業法人宋純智,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類電子出版物、音像製品、網路(含手機網路)出版物出版,本版圖書批發兼零售(允許通過互聯網從事本版圖書批發零售業務),圖書出版,圖書租型,版權貿易,出版及相關業務培訓,會議及展覽服務,信息咨詢服務,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自營和代理貨物及技術進出口,印刷機械、油墨、文化用品、紙張進出口,錄像設備、錄音設備進口,包裝、裝潢美術設計,電子計算機排版、印刷品復膜及印刷技術咨詢服務,紙張、紙漿、裝飾材料、教學儀器、工藝美術品(象牙及其製品除外)、百貨、五金交電、機電產品、普通機械、建材、化工原料及產品(危險化學品除外)、塑料製品、汽車配件、汽車用品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遼寧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747182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320家。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對外投資5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⑻ 急需!!!關於水的書籍
同樣老子的一段話,估計能解析水能於卑下吧:"江海所內以能為百穀王容者, 以其善下之, 故為百穀王".
若江海做不到處於下位,又如何做到容納百川。
文學性濃的,人文類的,推薦徐剛的《守望家園》海洋之卷《最後的疆界》還有江河卷的《流水滄桑》!
⑼ 周遠廉的個人簡介
周遠廉1930年12月生,漢族,四川資中縣人,1955年秋自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分來歷史研究所,1986年被評為研究員,1991年春退休。曾兼任遼寧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日本東洋文庫(1982年)外國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1982年)外國研究員、北京滿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清史。著有史學專著:《清朝開國史研究》,1981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清朝興起史》,198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清代八旗王公貴族興衰史》(楊學琛、周遠廉著),1986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清代租佃制研究》(周遠廉、謝肇華著),1986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全傳》(周遠廉、趙世瑜著),198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乾隆皇帝大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八卷本《中國封建王朝興衰史》(任總主編,兼寫第八卷《清》的三分之二),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順治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國通史》(白壽彝先生任總主編)第十七卷、十八卷(周遠廉、孫文良任分卷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清朝通史》第八卷、第九卷(第九卷為周遠廉、楊學琛合著),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出版。此外,還撰寫了三部長篇歷史小說,即:《香妃入宮》,華藝出版社1993年出版;《乾隆皇帝下江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出版;《天下第一清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⑽ 吳殿廷的主要學術成果
學術著作(主編和參編學術著作10餘部,其中包括:)
1.吳殿廷主編,山嶽景觀旅遊開發規劃實務,中國旅遊出版社,2006
2.吳殿廷主編,區域分析與規劃高級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吳殿廷主編,區域經濟學,科學出版社,2003.6
4.吳殿廷主編,水體景觀旅遊開發實務,中國旅遊出版社,2003.9
5.吳殿廷主編,區域分析與規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6.吳殿廷等著,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方法與實踐,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7.吳殿廷主編,地理科學與地理技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8.吳殿廷主編,資源.環境.區域開發,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9.董鎖成,萬本太,吳殿廷等,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面向21世紀資源與環境戰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10.陳才,吳殿廷,王力,區域經濟地理學原理,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11.孟純舫,劉繼生,吳殿廷主編,東北地區消費行為地理研究,《人文地理》1992專集
12.楊萬鍾主編,吳殿廷參加,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13. 程潞主編,吳殿廷參加,中國經濟地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14.課題組編,吳殿廷參加,西部開發旅遊發展戰略,中國旅遊出版社,2003
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主持、協助主持完成科研項目30餘項,參加十餘項。其中主要的有:)
1.吳殿廷主持,遼寧省國土規劃(總體規劃),2005-2007
2.吳殿廷主持,大連東屏山旅遊開發規劃(總體規劃),2005-2006
3.吳殿廷主持,大連瓦房店市新農村規劃(試點、經濟社會規劃,樓房等5村),2006
4.吳殿廷主持,尼爾基水利風景區總體規劃,2006
5.吳殿廷主持,西藏墨竹工卡旅遊開發規劃,2004-2005
6.吳殿廷主持,北京市海淀新區中長期戰略規劃,2004.6-12
7.宋金平、吳殿廷主持,「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山區發展規劃,2004.5-12
8.吳殿廷、葛全勝主持,西藏山南地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3-2004
9.吳殿廷主持,河北省白溝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2003-2004
10.董鎖成主持,吳殿廷參加,甘肅酒泉地區旅遊發展規劃,2002-2003
11.水利部綜合事業管理局主持,吳殿廷參加,湖南皂市水庫風景區旅遊開發規劃,2003-2004
12.吳殿廷主持,瓦房店市李官海灘旅遊開發規劃研究,(李官鎮政府)2002
13.吳殿廷主持,河南省璞陽縣柳屯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家體改辦),2001-2002
14. 吳殿廷主持,河南省安陽縣魏庄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國家體改辦),2001-2002
15. 吳殿廷主持,黃岡市白潭湖旅遊開發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黃州區政府),2000-2002
16.吳殿廷主持, 鞍山市「十五」旅遊發展規劃(鞍山市政府),2000
17. 吳殿廷主持,大連市甘井子區「十五」規劃(甘井子區政府),2000
18. 吳殿廷主持,復州城鎮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規劃(國家體改辦),1999-2000
19. 吳殿廷主持,北京市大興縣金星鄉跨世紀發展研究(金星鄉政府),1998
20吳殿廷主持,遼寧省瓦房店市跨世紀發展戰略(瓦房店市政府、系列研究),1997-1998,主持。
20.史培軍、吳殿廷主持,中捷友誼農場跨世紀發展研究(農場), 1996-1997
21.吳殿廷、史培軍主持,大連市跨世紀發展戰略(大連市計劃委員會),1995-1997
22.史培軍、吳殿廷主持,內蒙古自治區「九五」規劃(自治區政府,1994-1995
23.張文奎、劉繼生、吳殿廷主持,東北地區居民消費行為研究(國家基金),1990-1994
24.宋金平、吳殿廷主持,湖北省浠水縣旅遊規劃研究(浠水縣政府),2000-2001
25.吳殿廷參加,湖北省黃岡市旅遊開發規劃(黃岡市政府),2000-2001
26.吳殿廷參加,區域自然災害模糊風險演算法及其在減災方案篩選中的應用(國家基金),2000-2002
27.吳殿廷參加,西部近50年城市化與環境互動作用機理研究(國家重點),2002-2004
28.吳殿廷參加,西部開發旅遊發展戰略(國務院西部開發辦),2001-2002
29.吳殿廷參加,吉林省農業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防治效果研究(吉林省科委),1993-1994
30.吳殿廷參加,圖們江開發與東北亞經濟合作研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家海洋局等),1990-1994
31.吳殿廷參加,長白山特產資源技術開發規劃(國家科委重點),1986-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