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6 總分:(滿分710) 聽力:(滿分142) 閱讀:(滿分284) 綜合:(滿分178) 作文:(滿分106)
㈡ 英語六級考試的考試流程
具體的考試流程安排:
14:40——15:00考生入場,出示准考證、身份證、學生證;手機嚴禁帶入考場;入座後請調試耳機、試聽。
15:00——15:10 閱讀考場注意事項;發放考卷,檢查試題冊、答題卡的印刷質量;貼條形碼、填寫個人信息。
15:10——15:35 考試正式開始,開始作答作文。
15:35——15: 40 提示考生,繼續作答,5分鍾後將進行聽力考試。
15:40——16:10 聽力考試開始,聽力理解30分鍾。考生注意及時填塗答題卡1。
16:10——16:15 聽力考試結束,考試暫停5分鍾,收答題卡1(即作文和聽力答題卡)
16:15——17:25 考試繼續進行,完成閱讀理解和翻譯部分
(17:15 監考老師口頭提示考生10分鍾後結束考試)
17:25 考試結束,考生停止作答;考生交回試題冊、答題卡2,老師清點無誤後方可離場。
(2)英語六級考試高等教育出版社0折擴展閱讀:
六級考試注意事項:
1、身份證准考證在考試前一天一定要准備好,同時准備好答題使用的各種筆,比如中性筆,以及答題卡專用的2B鉛筆。
2、在正式開始作答前,按要求正確填寫(塗)答題卡1和答題卡2上的准考證號、姓名等信息後,還應將試題冊背面的條形碼粘貼條揭下後粘貼至答題卡1左上角的條形碼粘貼框內,並正確填寫試題冊背面的准考證號和姓名。不正確填寫(塗)個人信息,錯貼、漏貼條形碼將按違規處理。
3、考試正式開始後考生方可開始作答,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且應在規定時間內依次完成作文、聽力、閱讀、翻譯部分試題,作文題內容印在試題冊背面,作答作文期間考生不得翻閱該試題冊。
㈢ 英語六級各個部分的滿分是多少
英語六級各個部分的滿分為:聽力:248.5;閱讀:248.5;翻譯:106.5;寫作:106.5,四部分共計710分。專㈣ 12月份英語六級考試是新題型還是舊題型
12月份英語六級考試兩種題型都有,分為試點六級考試和傳統六級考試,其中前者為新題型,後者為舊題型。至於你考的是新題型還是舊題型,取決於你報的是哪一種考試。
㈤ 大學英語六級報考條件
1、考試對象限制在普通高校內部四年制或以上根據教育大綱修完大學英語六級課程的本科生;且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達到425分以上(含425分),才能報考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2、同等程度的大專生或碩士研究生經所在學校同意,可在本校報名參加考試。
3、同等程度的夜大或函授大學學生經所在學校同意,可在本校報名參加考試。
從2007年1月的考試開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將不再對社會考生開放,只對在校大學生開放。
(5)英語六級考試高等教育出版社0折擴展閱讀:
一、考試說明
國家教委在批轉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兩份《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通知中規定:對結束四、六級學習的學生進行統一的標准考試。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就是根據這一規定而設計的。考試的目的在於全面考核已修完大學英語六級的學生是否達到教學大綱所確定的各項目標。
這種考試屬於尺度相關常模參照性考試(criterion-related norm-referenced test),即以教學大綱為考試的依據,但同時又反映考生總體的正態分布情況。
教學大綱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的能力(理工科適用的大綱還規定一定的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寫和說的能力,使學生能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要的信息,並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打下較好的基礎。
為此,本考試主要考核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考核學生對詞語用法和語法結構的掌握程度。
鑒於兩份《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是平行的,兩者在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安排等主要方面基本相同」,為了使考試便於實施,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採用一個考試大綱的統一的試卷,考試內容包括兩個教學大綱中的共同部分。
為保證試卷的信度,大部分試題都採用客觀性的多項選擇題形式。但是,為了較好地考核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試卷的效度,試卷中還包含綜合改錯和短文寫作兩部分。
二、作用
1、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已引起全國各高等院校及有關教育領導部門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視,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效度研究的大量統計數據和實驗材料證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不但信度高。
而且效度高,符合大規模標准化考試的質量要求,能夠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反映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有力地推動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貫徹實施,促進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2、大學英語考試每年為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提供客觀的描述。由於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廣泛採用現代教育統計方法,分數經過等值處理,因此保持歷年考試的分數意義不變。
因此,一些獨特的教學法開始產生,例如新東方六級培訓,分項授課,講解考試技巧和方法,普受好評。
3、 由於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採用正態分制,使每次考試後所公布的成績含有大量信息,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決策的動態依據,也為各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採取措施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反饋信息。
4、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從命題、審題、考務組織、統計分析到成績發布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是一項組織得較好的、嚴格按照標准化考試質量要求進行的大規模考試。
5、大學英語考試已經得到社會的承認,已經成為各級人事部門錄用大學畢業生的標准之一,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
㈥ 社會人士怎麼報名英語六級考試
社會人士不可以參加英語四六級考試。准確點說,目前情況是,非在校大學生是沒有資格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簡稱CET)。
在校學生可以報考英語四六級
社會人員考報四六級是不可以的,在為這是專門為學生們准備的考試方式,具體有:
1、在校的本科生;
2、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大專生或碩士研究生經得學校同意後也可在本學校進行報名參加考試;
3、具有同等程度的讀業余大學,比如夜大或函授生也可在學校的同意在學校進行報名考試。而且四六級考試只能是在自己所在的學校報名考試,不能跨校考的。
為此,作為對我國在校大學生英語能力是否達到《教學要求》的主要鑒定手段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必須相應改革,以適應新的形勢,使考試更好地為貫徹《教學要求》服務。在教育部高教司的主持和領導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組和考試委員會經過反復研討和論證,並廣泛聽取了大學英語第一線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制定了《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試行)》。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一種為教學服務的標准化考試。因此,考試改革的方向是在保持考試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的同時,使考試最大限度地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正面的導向作用,即通過四、六級考試的改革,引導師生正確處理教學與考試的關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級考試,使考試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㈦ 英語六級考試有次數限制嗎
大學四六級考試是沒有次數限制的,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以持續報考,直至分數達標版為止。但是注意這權個不限次數是只有在校在讀期間,一旦畢業離開了學校就不能再考了。
大學英語考試根據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兩個《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由教育部(原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司組織的全國統一的單科性標准化教學考試,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和大學英語六級考試(CET-6)兩種。
每年考試過後8月份或9月份公布成績並頒發成績單,根據教育部規定四六級考試不設置及格線,四級425分(含425分)以上可以報考六級,所以大家普遍認為四六級的合格線為425分。
㈧ 大學英語六級可以考幾次
㈨ 英語六級沒過,畢業了工作需要,考什麼試能補起來、受承認
現在有個翻譯資格證也挺吃香的呀,只要你實力在那裡!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證,可以考這個。
翻譯有筆譯和口譯,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分四個等級,即:資深翻譯;一級口譯、筆譯翻譯;二級口譯、筆譯翻譯;三級口譯、筆譯翻譯;兩大類別,即:筆譯、口譯,口譯又分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個專業類別。你可以依據自己的水平定下目標,高級肯定比較難考,可以從初級考起。可以買一些筆譯和口譯的的書籍和聯系,也可以在網上找資料, 如果能找到翻譯類的試卷最好,比如歷屆專八的翻譯試題,考研英語中的翻譯試題,高翻學院復試筆試試題,等等。除了專四專八要求英語專業學生才能考,其他英語資格考試應該不受限制,只要你有這個能力,就可以考取!不過可以在網上查看一下該考試的通知,時間和要求,考試地點也是有規定城市的,所以還是按實際要求出發。
以下是推薦的英語翻譯實用書目:
《常用英語習語翻譯與應用》 李軍 韓曉玲 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高級漢英、英漢口譯教程上、下冊》,王桂珍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英漢漢英段落翻譯與實踐》 蔡基剛 復旦大學出版社
《路線圖——翻譯研究方法入門》,Jenny Williams & Andrew Chesterman
《中級英語筆譯模擬試題精解》 齊乃政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即席翻譯實用英語會話》 王怡 王寧主編,天津大學出版社
《英漢口譯教程》(上、下冊)仲偉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西方翻譯簡史》,譚載喜 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修訂本),陳福康 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中國翻譯》共六本 2007
《英語口譯實務》+《英語口譯綜合能力》,王立弟主編,外文出版社
《漢譯英口譯教程》 吳 冰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英美文化與英漢翻譯》 汪福祥 伏力 外文出版社
《英漢口譯實練》 馮建忠 譯林出版社
《英漢翻譯練習集(絕版)》 庄繹傳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教你如何掌握漢譯英技巧》 陳文伯 世界知識出版社
《漢英語篇翻譯強化訓練》 居祖純 清華大學出版社
《漢譯英實用技能訓練》 孫海晨 外文出版社
㈩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國英語等級考試第三級,該如何看 另外有沒有輔導書有課文的中文翻譯什麼的
這個的話還是要好好的通讀全文,理解下作者的寫作思路和邏輯關系,然後看懂題目要求,這樣才能完美地完成閱讀理解。